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物质成分定量分析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兰香 于海斌 +2 位作者 郭前进 丛智博 杨志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35-2240,共6页
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工作原理,综述了LIBS定量分析物质成分的方法及多种实验参数对LIBS分析性能的影响。将LIBS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成两类:基于定标曲线的定标方法和不基于定标曲线的自由定标方法,介绍了两种方法各自的原... 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工作原理,综述了LIBS定量分析物质成分的方法及多种实验参数对LIBS分析性能的影响。将LIBS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成两类:基于定标曲线的定标方法和不基于定标曲线的自由定标方法,介绍了两种方法各自的原理和持点。在实验参数方面,主要考察了激光器参数、观测时间、环境气体种类和压力、光谱检测设备等实验参数对LIBS分析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物质成分定量分析 定标 自由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S在古代玻璃成分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评价
2
作者 潘晓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2期8-8,共1页
关键词 LIBS 古代玻璃 成分定量分析 硅酸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碳酸盐岩矿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 张启燕 +2 位作者 史维鑫 葛天助 宋利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8,共9页
北羌塘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是羌塘盆地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层位,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地层压实作用强烈,矿物颗粒极小,属于致密油气储层。本文采用数字岩心技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QEMSCAN),对波里... 北羌塘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是羌塘盆地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层位,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地层压实作用强烈,矿物颗粒极小,属于致密油气储层。本文采用数字岩心技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QEMSCAN),对波里拉组矿物进行微观尺度扫描和分析,表征其矿物成分、颗粒形态、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波里拉组方解石以泥晶为主,胶结作用明显,物性致密,孔径小(<5μm),局部发生白云化作用,白云石主要为粉-细晶,以自形晶为主,多呈线接触。矿物在纵向呈规律变化:底部为泥灰岩,陆源碎屑含量较高(>56.57%),其次为方解石(25.79%),磨圆度较差,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中段陆源碎屑矿物和方解石呈条带交错分布,方解石较石英含量增加(方解石47.43%,石英28.54%),沿晶间普遍发育的草莓状黄铁矿簇直径可达10μm,整体为氧化界面之下的还原环境;顶部以方解石为主(>90%),颗粒直径多为10~50μm,颗粒间多呈线接触,粒间孔几乎不发育,局部发生层状白云化作用。矿物特征显示波里拉组沉积物源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陆源碎屑输入双重影响,具有典型的混积岩特征,沉积环境从早期陆源碎屑供给较为充足,到晚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整体为海相碳酸盐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里拉组碳酸盐岩 矿物微观特征 沉积环境 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 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前胡中香豆素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金京玉 刘向前 +1 位作者 陆昌洙 朴相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对韩国植物新种小前胡(Angelica czernaeviaKita forma dentate Yook)的根部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得到了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异欧前胡素(1),川白芷内酯(2),紫花前胡素(3),7-羟基香豆素(4),紫花前胡醇(5),... 本文对韩国植物新种小前胡(Angelica czernaeviaKita forma dentate Yook)的根部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得到了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异欧前胡素(1),川白芷内酯(2),紫花前胡素(3),7-羟基香豆素(4),紫花前胡醇(5),紫花前胡苷元(6)和紫花前胡苷(7);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进行了主成分川白芷内酯(2)和紫花前胡素(3)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形科 小前胡 香豆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成分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熊静 龚易昕悦 +2 位作者 王润月 梁健 谢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51-357,共7页
一测多评法作为一种多成分质量评价新方法,已在食品的多成分检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特别是解决了多成分定量分析中对照品短缺和检测成本高的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2012年以来,使用一测多评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一测多评... 一测多评法作为一种多成分质量评价新方法,已在食品的多成分检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特别是解决了多成分定量分析中对照品短缺和检测成本高的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2012年以来,使用一测多评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一测多评技术应用中待测色谱峰的定位、低紫外吸收化合物的检测、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检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该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食品科研和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食品检测 成分定量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质调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全金 周喆 孙威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91-100,共10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无损、快速的检测技术,在茶叶生产加工和品质调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茶树鲜叶分级、茶叶加工过程监控、茶叶智能化审评、茶叶品质成分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无损、快速的检测技术,在茶叶生产加工和品质调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茶树鲜叶分级、茶叶加工过程监控、茶叶智能化审评、茶叶品质成分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茶叶非法添加物鉴定等茶叶品质调控环节中的研究,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该技术更好、更快地应用于茶叶标准化加工、品质智能化识别和产地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鲜叶分级 智能化审评 茶类判别 品质成分定量分析 非法添加物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