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泽涵 荀敬 +4 位作者 张爱民 王波涛 张兰秋 王西墨 张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6-871,共6页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肿瘤微环境全景图、揭示肿瘤空间异质性、阐明肿瘤药理学机制、助力新药开发、动态评估免疫治疗疗效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 肿瘤微环境 肿瘤异质性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流式成像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黄一薇 向廷秀 +2 位作者 刘星河 冉静 赵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3,共8页
多重单细胞蛋白组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其中质谱流式成像(imaging mass cytometry,IMC)彻底解决了荧光基团间严重的串色问题,并弥补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缺失的组织空间信息。该技术能够在单张组织切片上同时标记数十种靶标,并在... 多重单细胞蛋白组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其中质谱流式成像(imaging mass cytometry,IMC)彻底解决了荧光基团间严重的串色问题,并弥补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缺失的组织空间信息。该技术能够在单张组织切片上同时标记数十种靶标,并在单细胞层面获得它们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定位,进行深度的细胞表型原位分析并从时间和空间水平直观描绘出单细胞蛋白组图谱,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逐渐成为肿瘤研究领域新兴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将详细介绍IMC的技术原理,并通过分析近期应用案例阐述其在细胞表型鉴定、生物标志物检测、肿瘤免疫调节判定、肿瘤异质性区分、临床预后指导及反应预测等肿瘤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推动肿瘤空间组学与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流式成像 空间蛋白组 单细胞分析 肿瘤微环境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分散激光剥蚀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的快速元素成像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冬月 郑令娜 +4 位作者 常盼盼 汪冰 竺云 王萌 丰伟悦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原位成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基于低分散激光剥蚀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LA-ICP-TOFMS)的快速生物元素成像方法,采用点扫描模式,得到了尾静脉注...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原位成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基于低分散激光剥蚀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LA-ICP-TOFMS)的快速生物元素成像方法,采用点扫描模式,得到了尾静脉注射银纳米颗粒的小鼠肾脏切片中19种元素成像图,成像分辨率为20μm,成像速度为每秒40个像素点,与常规LA-ICP-MS成像速度相比提高了约10倍。成像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在小鼠肾脏各分区中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建立的LA-ICP-TOFMS成像方法为原位研究生物体内元素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手段,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 成像质谱流式 低分散剥蚀池 银纳米颗粒 空间金属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