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型化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设计
1
作者
唐利孬
任丽
+1 位作者
牛霞
聂志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285,共9页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外光信号经由包含衍射透镜的三片红外透镜成像到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上,可见光信号经过嵌套在首片红外镜片中心的可见光镜组聚焦,被位于孔径中心的平面反射镜反射到红外镜筒侧面。长波红外通道F#为0.95,焦距44 mm,视场10°×8°;可见光通道F#为4.3,焦距25 mm,视场7.9°×6.3°。整个光机系统经过-40~+60℃被动无热化设计,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实验证明该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成像良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光谱复合光电
成像组件
共轴折反式
成像
长波红外
可见光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光学敏感器成像组件抗力学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慧锋
孙艳
+3 位作者
李春江
孙建波
周建涛
曹明宇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6,共7页
成像组件是空间光学敏感器和光学相机的核心组件,其抗力学稳定性直接影响单机的测量精度.为了提高其抗力学性能,本文首先对成像组件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由于仿真分析只能对抗力学稳定性进行定性评价,...
成像组件是空间光学敏感器和光学相机的核心组件,其抗力学稳定性直接影响单机的测量精度.为了提高其抗力学性能,本文首先对成像组件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由于仿真分析只能对抗力学稳定性进行定性评价,本文设计了实验来定量评价,并提出了一种成像组件抗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最后,应用该评价方法对三种结构进行了抗力学稳定性分析、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与力学仿真结合试验的评价方法对三种结构的评价结论是一致的.而本文的量化评价方法可以给出结构力学试验后的滑移值和机械基准变化值,为产品的研制提供数据参考.该方法可应用于对位置变化敏感的空间光学仪器的研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敏感器
成像组件
抗力学稳定性
力学分析
定量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成像组件光机扫描方案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赵妙娟
张良
《电光与控制》
2001年第4期35-38,共4页
对红外热像仪光机扫描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机载火控系统
光电探测设备
红外热
成像组件
光机扫描方案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
被引量:
15
4
作者
姚立斌
陈楠
+4 位作者
张济清
纪忠顺
钟昇佑
李正芬
韩庆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7-366,共10页
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是从探测器起所有信号处理都在数字域完成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红外焦平面技术。通过将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集成到读出电路中实现数字读出,配合数字传输和数字图像处理形成数字化红外焦平...
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是从探测器起所有信号处理都在数字域完成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红外焦平面技术。通过将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集成到读出电路中实现数字读出,配合数字传输和数字图像处理形成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通过中波640×512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读出电路、成像组件以及数字化红外焦平面热像仪的设计和测试,表明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具有接口简单、高抗干扰、高通道隔离度、低读出噪声、高传输带宽、高线性度、高稳定性等特点,是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读出电路
数字化焦平面
探测器
组件
数字
成像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化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设计
1
作者
唐利孬
任丽
牛霞
聂志强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西安中科洺光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快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285,共9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 CY-JJQ-50,2022 JBGS2-09)。
文摘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外光信号经由包含衍射透镜的三片红外透镜成像到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上,可见光信号经过嵌套在首片红外镜片中心的可见光镜组聚焦,被位于孔径中心的平面反射镜反射到红外镜筒侧面。长波红外通道F#为0.95,焦距44 mm,视场10°×8°;可见光通道F#为4.3,焦距25 mm,视场7.9°×6.3°。整个光机系统经过-40~+60℃被动无热化设计,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实验证明该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成像良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光谱复合光电
成像组件
共轴折反式
成像
长波红外
可见光
无热化
Keywords
optical design
dual-spectral composite photoelectric imaging components
coaxial refraction reflection type imaging
long wave infrared
visible light
non thermalization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光学敏感器成像组件抗力学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慧锋
孙艳
李春江
孙建波
周建涛
曹明宇
机构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空间光电测量与智能感知实验室
出处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B0501300,2016YFB0501301).
文摘
成像组件是空间光学敏感器和光学相机的核心组件,其抗力学稳定性直接影响单机的测量精度.为了提高其抗力学性能,本文首先对成像组件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由于仿真分析只能对抗力学稳定性进行定性评价,本文设计了实验来定量评价,并提出了一种成像组件抗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最后,应用该评价方法对三种结构进行了抗力学稳定性分析、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与力学仿真结合试验的评价方法对三种结构的评价结论是一致的.而本文的量化评价方法可以给出结构力学试验后的滑移值和机械基准变化值,为产品的研制提供数据参考.该方法可应用于对位置变化敏感的空间光学仪器的研制过程.
关键词
空间光学敏感器
成像组件
抗力学稳定性
力学分析
定量评价方法
Keywords
space optical sensor
image component
mechanical stability
mechanical analysi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成像组件光机扫描方案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赵妙娟
张良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三研究所
出处
《电光与控制》
2001年第4期35-38,共4页
文摘
对红外热像仪光机扫描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机载火控系统
光电探测设备
红外热
成像组件
光机扫描方案
特性分析
Keywords
thermal imaging assembly
opto mechanical scan
wedge
分类号
V27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N2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
被引量:
15
4
作者
姚立斌
陈楠
张济清
纪忠顺
钟昇佑
李正芬
韩庆林
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7-366,共10页
文摘
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是从探测器起所有信号处理都在数字域完成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红外焦平面技术。通过将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集成到读出电路中实现数字读出,配合数字传输和数字图像处理形成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通过中波640×512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读出电路、成像组件以及数字化红外焦平面热像仪的设计和测试,表明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具有接口简单、高抗干扰、高通道隔离度、低读出噪声、高传输带宽、高线性度、高稳定性等特点,是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字化读出电路
数字化焦平面
探测器
组件
数字
成像组件
Keywords
digital ROIC, digital IRFPA, detector module, digital imaging system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型化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设计
唐利孬
任丽
牛霞
聂志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空间光学敏感器成像组件抗力学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张慧锋
孙艳
李春江
孙建波
周建涛
曹明宇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热成像组件光机扫描方案分析
赵妙娟
张良
《电光与控制》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数字化红外焦平面技术
姚立斌
陈楠
张济清
纪忠顺
钟昇佑
李正芬
韩庆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