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像测井技术在柴达木盆地藻灰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谢丽
李军
马建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6期71-76,共6页
青海油田尕斯库勒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的储层以藻灰岩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常规测井难以进行有效储层划分和流体性质识别。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携带大量地质...
青海油田尕斯库勒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的储层以藻灰岩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常规测井难以进行有效储层划分和流体性质识别。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携带大量地质信息的优势,能较好地识别、区分和评价藻灰岩、粉砂岩、石灰岩储层。藻灰岩储层FMI图像呈絮状或云朵状,外部边界不平直,内部构造不均匀,层理无规律,局部有溶蚀现象;泥质粉砂岩与钙质粉砂岩的FMI图像为亮黄色、棕黄色条带;而石灰岩、泥灰岩为白色、亮黄色及黑白相间的条带。张开缝或高导缝在FMI图像上显示为暗色的正弦曲线,高阻缝的FMI图像显示为亮黄色—白色的正弦曲线。裂缝越发育,储层渗透性越好。溶蚀孔主要表现为沿裂缝的局部溶蚀扩大,在裂缝特征不明显时,多为分散的星点状或串珠状暗色斑点,这种特征越明显,储层孔隙性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
成像
测井
(
fmi
)
藻灰岩
油藏
储层
评价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MI测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溶孔溶洞型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昌
周肖
+2 位作者
寿建峰
徐美茹
张荣虎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溶蚀孔洞发育且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根据实际岩心表面溶孔发育空间位置、均匀程度和溶孔直径,结合FMI特征,建立了FMI储层类型精细解释图版,并应用于非取心段储层类型的解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溶蚀孔洞发育且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根据实际岩心表面溶孔发育空间位置、均匀程度和溶孔直径,结合FMI特征,建立了FMI储层类型精细解释图版,并应用于非取心段储层类型的解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的孔洞型储层可细分为三类:较连通型储层、局部连通型储层和孤立型储层。在储层类型解释基础上,结合FMI特征半定量地计算溶孔面孔率。通过取心井的验证,FMI测井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评价溶孔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溶洞型储层
储层定性识别
储层评价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
成像
(
fmi
)
测井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灰岩油藏裂缝识别与分布预测
3
作者
余星辰
林学春
+5 位作者
李健
衡亮
李佩敬
康志宏
李嘉奇
谢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766-13776,共11页
裂缝型生物灰岩油藏储层具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和双孔隙网络特征等问题,导致缺乏针对生物灰岩的裂缝识别技术方法,因此认识和评价该类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是一大难题。以王徐庄油田为例,在岩心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
裂缝型生物灰岩油藏储层具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和双孔隙网络特征等问题,导致缺乏针对生物灰岩的裂缝识别技术方法,因此认识和评价该类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是一大难题。以王徐庄油田为例,在岩心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铸体薄片和常规测井曲线、成像测井(FMI)成像等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构建裂缝型储层预测模型:通过岩心照片、薄片和CT对比识别出“微”裂缝,总结不同产状裂缝的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根据电阻率幅差较大等明显特征发现生物灰岩相发育微裂缝;构建基于非线性运算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划分单井裂缝型储层;采用综合概率指数法实现全区裂缝储层分布预测,对比总结裂缝发育处与不发育处油气产量特点。研究成果为裂缝发育与油气产量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生物灰岩
微裂缝
成像
测井
(
fmi
)
储层划分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综合概率指数(C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像测井技术在柴达木盆地藻灰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谢丽
李军
马建海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6期71-76,共6页
文摘
青海油田尕斯库勒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的储层以藻灰岩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常规测井难以进行有效储层划分和流体性质识别。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携带大量地质信息的优势,能较好地识别、区分和评价藻灰岩、粉砂岩、石灰岩储层。藻灰岩储层FMI图像呈絮状或云朵状,外部边界不平直,内部构造不均匀,层理无规律,局部有溶蚀现象;泥质粉砂岩与钙质粉砂岩的FMI图像为亮黄色、棕黄色条带;而石灰岩、泥灰岩为白色、亮黄色及黑白相间的条带。张开缝或高导缝在FMI图像上显示为暗色的正弦曲线,高阻缝的FMI图像显示为亮黄色—白色的正弦曲线。裂缝越发育,储层渗透性越好。溶蚀孔主要表现为沿裂缝的局部溶蚀扩大,在裂缝特征不明显时,多为分散的星点状或串珠状暗色斑点,这种特征越明显,储层孔隙性就越好。
关键词
微电阻率
成像
测井
(
fmi
)
藻灰岩
油藏
储层
评价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fmi
logging
alga limestone
oil reservoir
reservoir
evaluation
Qaidam Basin
分类号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MI测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溶孔溶洞型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昌
周肖
寿建峰
徐美茹
张荣虎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基金
中石油股份公司科研开发项目分课题"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精细地质定量描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部分成果
文摘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溶蚀孔洞发育且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根据实际岩心表面溶孔发育空间位置、均匀程度和溶孔直径,结合FMI特征,建立了FMI储层类型精细解释图版,并应用于非取心段储层类型的解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的孔洞型储层可细分为三类:较连通型储层、局部连通型储层和孤立型储层。在储层类型解释基础上,结合FMI特征半定量地计算溶孔面孔率。通过取心井的验证,FMI测井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评价溶孔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溶洞型储层
储层定性识别
储层评价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
成像
(
fmi
)
测井
川东北地区
Keywords
fmi
logging
Carbonate reservoir
Solution pored and caved reservoir
Qualitative recognition of reservoir
Reservoir evaluatio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灰岩油藏裂缝识别与分布预测
3
作者
余星辰
林学春
李健
衡亮
李佩敬
康志宏
李嘉奇
谢磊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石油大港油田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766-1377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19B6003)。
文摘
裂缝型生物灰岩油藏储层具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和双孔隙网络特征等问题,导致缺乏针对生物灰岩的裂缝识别技术方法,因此认识和评价该类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是一大难题。以王徐庄油田为例,在岩心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铸体薄片和常规测井曲线、成像测井(FMI)成像等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构建裂缝型储层预测模型:通过岩心照片、薄片和CT对比识别出“微”裂缝,总结不同产状裂缝的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根据电阻率幅差较大等明显特征发现生物灰岩相发育微裂缝;构建基于非线性运算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划分单井裂缝型储层;采用综合概率指数法实现全区裂缝储层分布预测,对比总结裂缝发育处与不发育处油气产量特点。研究成果为裂缝发育与油气产量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裂缝型生物灰岩
微裂缝
成像
测井
(
fmi
)
储层划分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综合概率指数(CPI)
Keywords
fractured biological limestone
micro-fractures
imaging logging(
fmi
)
reservoir division
back propagation(BP)neural network
comprehensive probability index(CPI)
分类号
TE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像测井技术在柴达木盆地藻灰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谢丽
李军
马建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FMI测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溶孔溶洞型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李昌
周肖
寿建峰
徐美茹
张荣虎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灰岩油藏裂缝识别与分布预测
余星辰
林学春
李健
衡亮
李佩敬
康志宏
李嘉奇
谢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