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像测井技术在柴达木盆地藻灰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谢丽 李军 马建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6期71-76,共6页
青海油田尕斯库勒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的储层以藻灰岩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常规测井难以进行有效储层划分和流体性质识别。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携带大量地质... 青海油田尕斯库勒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的储层以藻灰岩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常规测井难以进行有效储层划分和流体性质识别。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携带大量地质信息的优势,能较好地识别、区分和评价藻灰岩、粉砂岩、石灰岩储层。藻灰岩储层FMI图像呈絮状或云朵状,外部边界不平直,内部构造不均匀,层理无规律,局部有溶蚀现象;泥质粉砂岩与钙质粉砂岩的FMI图像为亮黄色、棕黄色条带;而石灰岩、泥灰岩为白色、亮黄色及黑白相间的条带。张开缝或高导缝在FMI图像上显示为暗色的正弦曲线,高阻缝的FMI图像显示为亮黄色—白色的正弦曲线。裂缝越发育,储层渗透性越好。溶蚀孔主要表现为沿裂缝的局部溶蚀扩大,在裂缝特征不明显时,多为分散的星点状或串珠状暗色斑点,这种特征越明显,储层孔隙性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 藻灰岩 油藏 储层 评价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I测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溶孔溶洞型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昌 周肖 +2 位作者 寿建峰 徐美茹 张荣虎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溶蚀孔洞发育且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根据实际岩心表面溶孔发育空间位置、均匀程度和溶孔直径,结合FMI特征,建立了FMI储层类型精细解释图版,并应用于非取心段储层类型的解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溶蚀孔洞发育且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根据实际岩心表面溶孔发育空间位置、均匀程度和溶孔直径,结合FMI特征,建立了FMI储层类型精细解释图版,并应用于非取心段储层类型的解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的孔洞型储层可细分为三类:较连通型储层、局部连通型储层和孤立型储层。在储层类型解释基础上,结合FMI特征半定量地计算溶孔面孔率。通过取心井的验证,FMI测井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评价溶孔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溶洞型储层 储层定性识别 储层评价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灰岩油藏裂缝识别与分布预测
3
作者 余星辰 林学春 +5 位作者 李健 衡亮 李佩敬 康志宏 李嘉奇 谢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766-13776,共11页
裂缝型生物灰岩油藏储层具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和双孔隙网络特征等问题,导致缺乏针对生物灰岩的裂缝识别技术方法,因此认识和评价该类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是一大难题。以王徐庄油田为例,在岩心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 裂缝型生物灰岩油藏储层具有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和双孔隙网络特征等问题,导致缺乏针对生物灰岩的裂缝识别技术方法,因此认识和评价该类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是一大难题。以王徐庄油田为例,在岩心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铸体薄片和常规测井曲线、成像测井(FMI)成像等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构建裂缝型储层预测模型:通过岩心照片、薄片和CT对比识别出“微”裂缝,总结不同产状裂缝的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根据电阻率幅差较大等明显特征发现生物灰岩相发育微裂缝;构建基于非线性运算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划分单井裂缝型储层;采用综合概率指数法实现全区裂缝储层分布预测,对比总结裂缝发育处与不发育处油气产量特点。研究成果为裂缝发育与油气产量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生物灰岩 微裂缝 成像测井(fmi) 储层划分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综合概率指数(C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