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SAR-GEC影像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过 祝彦敏 +1 位作者 费文波 李德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5,共4页
提出并构建SAR影像GEC(Geocoded Ellipsoid Corrected)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用RPC模型替代SAR影像GEC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基于RPC模型的GEC产品的定向和纠正。最后用TerraSAR-X影像验证其理论和算法,得... 提出并构建SAR影像GEC(Geocoded Ellipsoid Corrected)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用RPC模型替代SAR影像GEC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基于RPC模型的GEC产品的定向和纠正。最后用TerraSAR-X影像验证其理论和算法,得到如下结论:针对高分辨SAR影像GEC级别产品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能用于SAR影像的定向以及正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GEC产品 严密成像几何模型 RPC模型 模型定向 TERRASAR-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的震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崔丽萍 王晓青 +1 位作者 窦爱霞 金鼎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2-282,329,共11页
传统的利用震后单幅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对建筑物的震害特征分析大多基于街区范围,很少基于其成像几何结构.本文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上的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分析了建筑物单体的震害特点,建立了利用距离向线性灰度累加的方法提取规则... 传统的利用震后单幅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对建筑物的震害特征分析大多基于街区范围,很少基于其成像几何结构.本文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上的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分析了建筑物单体的震害特点,建立了利用距离向线性灰度累加的方法提取规则未倒塌建筑物的叠掩区和阴影区及倒塌建筑物的倒塌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几何特征区域的纹理特征,如同质度、不相似度和熵的计算及其组合特征分析,由此建立了基于SAR影像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的震害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2010年玉树MS7.1地震震后玉树县城区的高分辨率SAR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叠掩、阴影和二次散射亮线是进行建筑物震害解译的有效几何结构特征,其中叠掩区和阴影区的影像纹理特征具有较好的震害识别能力;与传统的简单特征统计方法相比,考虑建筑物SAR影像成像几何结构的特征统计法,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震害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遥感 玉树MS7.1地震 建筑物 成像几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巫兆聪 杨帆 +2 位作者 巫远 朱军 韩杏子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研究卫星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提出姿态指标设计要求以提高相机几何成像质量,以像点位移为中间参量,研究平台姿态误差和成像几何质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平台姿态误差引起的像移速度、偏流角和积分时... 研究卫星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提出姿态指标设计要求以提高相机几何成像质量,以像点位移为中间参量,研究平台姿态误差和成像几何质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平台姿态误差引起的像移速度、偏流角和积分时间等成像参数误差分析,结合严密几何成像模型推导像点位移的误差模型,建立从像点位移量到相邻像元间角度畸变、长度畸变、像元分辨率和定位误差等几何质量指标的定量模型,构建从平台姿态误差到相机成像几何质量指标的完整定量分析链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偏航角姿态误差是影响成像几何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姿态误差 像移 成像几何质量 TDICCD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干涉SAR成像几何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帆 白璐 +1 位作者 洪文 向茂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95-2200,共6页
为了提高干涉SAR成像几何经典仿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把计算机图形学引入干涉SAR成像几何仿真中,利用OpenGL图形库和Z缓冲算法来完成目标的阴影区计算,利用像素操作和图形变换法完成目标采样点的插值和坐标计算。最后,利用典型几何体和... 为了提高干涉SAR成像几何经典仿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把计算机图形学引入干涉SAR成像几何仿真中,利用OpenGL图形库和Z缓冲算法来完成目标的阴影区计算,利用像素操作和图形变换法完成目标采样点的插值和坐标计算。最后,利用典型几何体和不同大小场景进行干涉成像几何仿真精度和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成像几何 仿真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视电阻率的几何成像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平 强建科 +1 位作者 李永军 阮百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9-1084,共6页
基于非全空间直流电场的原理,采用镜像法推导出有别于半空间和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求出与所有电位对应的视电阻率;以观测井深为纵坐标、供电井深为横坐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图,由此得出井间异常体的影像图;应用三维三线性插值有... 基于非全空间直流电场的原理,采用镜像法推导出有别于半空间和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求出与所有电位对应的视电阻率;以观测井深为纵坐标、供电井深为横坐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图,由此得出井间异常体的影像图;应用三维三线性插值有限单元正演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几种典型的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视电阻率等值线形态能够判断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和正确位置,但井间低阻体表现为高视电阻率异常,井间高阻体表现为低视电阻率异常;采用该方法所得垂向分辨率较高,确定深度较准确,但不能得出地层真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 镜像法 井间成像 几何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Talbot自成像和几何成像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婕 周仁魁 +3 位作者 赵建科 袁湘兰 陈永权 张周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32-2335,共4页
针对Talbot自成像与几何光学成像毫无关系的传统观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几何光学成像原理和物理光学成像原理对光栅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在某一特殊的Talbot成像距离处,光栅自成像和几何成像有相同的成像规律,当光源为单色光照... 针对Talbot自成像与几何光学成像毫无关系的传统观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几何光学成像原理和物理光学成像原理对光栅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在某一特殊的Talbot成像距离处,光栅自成像和几何成像有相同的成像规律,当光源为单色光照射时可以认为光栅的几何成像实际上是某一个特殊位置的Talbot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bot自成像 几何成像 信息光学 透镜后置 几何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理函数模型在光学卫星影像几何纠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过 李扬 +1 位作者 祝小勇 唐新明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年第4期51-57,共7页
分析了中国光学卫星影像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采用有理函数模型(RFM)拟合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分别对"资源二号"两景影像(平原与山区)和"遥感二号"一景影像进行了几何纠正试验。试验中,参考相应地区1∶10 000数字正... 分析了中国光学卫星影像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采用有理函数模型(RFM)拟合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分别对"资源二号"两景影像(平原与山区)和"遥感二号"一景影像进行了几何纠正试验。试验中,参考相应地区1∶10 000数字正射影像(DOM)选取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用于精化有理函数模型参数,结合相应地区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影像进行正射纠正,纠正精度反映了RFM拟合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正确性,但同时也反应了中国光学卫星与法国、美国光学卫星在内检校工作上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密成像几何 有理函数模型 几何纠正 光学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遥感图像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仕美 李景山 李雨航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3,共8页
针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系统几何校正的通用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该算法运用模板方法和简单工厂方法,解决了多卫星多传感器在系统几何校正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实现不同卫星不同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处... 针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系统几何校正的通用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该算法运用模板方法和简单工厂方法,解决了多卫星多传感器在系统几何校正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实现不同卫星不同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处理。通过规范辅助数据的输出格式解决多卫星多传感器校正参数不统一的问题;抽象出系统几何校正功能的一般执行过程,在模板方法中确定该功能的执行逻辑;运用简单工厂方法,用卫星和传感器标识作为参数,选择具体的实现算法,完成相应的处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实现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的校正处理,并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对新增卫星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功能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模式 通用性 可扩展性 系统几何校正 辅助数据分离 严密成像几何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立体测绘几何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瀛搏 胡斌 +2 位作者 胡海彦 方勇 傅丹膺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2,共11页
目前,中国1︰5 000大比例尺航天立体测绘及城市测绘能力存在不足,现有光学测绘卫星的性能指标和测绘体制难以满足大比例尺立体测图的需求,亟需开展甚高精度航天立体测绘新体制研究。文章提出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测绘新体制,以解决在城市... 目前,中国1︰5 000大比例尺航天立体测绘及城市测绘能力存在不足,现有光学测绘卫星的性能指标和测绘体制难以满足大比例尺立体测图的需求,亟需开展甚高精度航天立体测绘新体制研究。文章提出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测绘新体制,以解决在城市等复杂地物目标测绘中存在的遮挡、畸变和辐射差异等问题。以共线条件方程为基础,分析面阵相机和线阵相机的成像机制,给出顾及像点特性的各类系统误差模型,引入各类附加观测值,建立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立体测绘的传感器严格几何成像模型,并基于仿真影像进行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定位精度分析,验证了成像模型的正确性,可为实现1︰5 000比例尺甚高精度航天立体测绘提供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高比 线面阵结合 几何成像模型 立体测绘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成像匹配与成分分离的航空图像云检测
10
作者 王瑜 李佳田 +3 位作者 张文靖 王聪聪 吴华静 李键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0-827,共8页
研究了遥感图像云检测,提出了基于几何成像匹配与成分分离的航空图像云检测算法。由于传统的云检测算法未考虑云具有半透明性的特点,直接提取的云纹理包含有多余的下垫面纹理。该算法依据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将一幅遥感图像看作是由下垫... 研究了遥感图像云检测,提出了基于几何成像匹配与成分分离的航空图像云检测算法。由于传统的云检测算法未考虑云具有半透明性的特点,直接提取的云纹理包含有多余的下垫面纹理。该算法依据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将一幅遥感图像看作是由下垫面与云的光谱线性地构成的,考虑像素间的局部平滑,进行云成分分离,采用局部二值模型(LBP)特征描述云的纹理,进而通过构建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云检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航空图像云检测具有一定的效果,对于薄云区域以及边缘区域也能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成像匹配 成分分离 局部二值模型(LBP)特征 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 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姿态线性误差的微小卫星面阵影像在轨几何检校
11
作者 王朗 尤红建 王慧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8,共4页
微小卫星由于平台体积、重量、能源等限制,其上搭载的姿态、位置测量设备精度不高,导致其直接对地定位误差较大。通过对某微小卫星嵩山地区的多景面阵影像进行姿态角常差检校,发现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为了提高定位精度... 微小卫星由于平台体积、重量、能源等限制,其上搭载的姿态、位置测量设备精度不高,导致其直接对地定位误差较大。通过对某微小卫星嵩山地区的多景面阵影像进行姿态角常差检校,发现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针对面阵的顾及姿态线性误差的偏置矩阵和二维探元指向角几何检校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姿态角常差检校模型,本文方法考虑了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内外方位元素检校后,卫星的定位精度从数十千米提升到十米以内,相对于传统的常差模型,本文提出的检校模型有效地消除了姿态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严格几何成像模型 参数检校 姿态角线性误差模型 二维探元指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像机标定中靶标圆心像点坐标的精确计算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鹏 汪建业 王燕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2-1346,共5页
摄像机标定是机器视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当靶标特征像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确定后,便可以计算得到内参和外参,进而完成摄像机标定。为了简化靶标特征像点的计算方法并提高其计算精度,提出了基于透视不变性的计算方法来得到虚圆心... 摄像机标定是机器视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当靶标特征像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确定后,便可以计算得到内参和外参,进而完成摄像机标定。为了简化靶标特征像点的计算方法并提高其计算精度,提出了基于透视不变性的计算方法来得到虚圆心像点坐标。该方法利用计算机搜索算法找出3个圆心不共线的圆形靶标的椭圆像的公切线,每个椭圆上两对切点连线的交点即为对应靶标虚圆心的像点。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算法不存在模型误差,计算过程简洁高效,提高了靶标特征像点坐标的计算精度,使摄像机的标定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像机标定 圆形靶标 成像几何模型 应用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中的摄像机径向畸变校正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会军 宋爱国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2-465,共4页
增强现实系统中,有效地进行摄像机镜头畸变校正对提高虚拟环境的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成像几何的畸变校正方法,采用带有一阶径向畸变的摄像机模型,对镜头径向畸变进行校正,再根据校正后的图像计算摄像机投影矩阵.实验表... 增强现实系统中,有效地进行摄像机镜头畸变校正对提高虚拟环境的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成像几何的畸变校正方法,采用带有一阶径向畸变的摄像机模型,对镜头径向畸变进行校正,再根据校正后的图像计算摄像机投影矩阵.实验表明,基于成像几何的畸变校正算法具有较高的畸变校正精度,640×480的图像中,最大畸变量达90多个像素.与利用理想针孔摄像机模型得到的增强现实环境相比,畸变校正后得到的叠加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畸变校正 成像几何 摄像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形靶标的数码相机外部参数标定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祖伟 李勇帆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33-1936,共4页
数码相机的外部参数标定是应用计算机视觉进行现场测量和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圆形靶标的数码相机外部参数标定算法,首先提出一种用于估计靶标上圆的圆心在该相机像平面的像坐标的迭代学习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已知的数码... 数码相机的外部参数标定是应用计算机视觉进行现场测量和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圆形靶标的数码相机外部参数标定算法,首先提出一种用于估计靶标上圆的圆心在该相机像平面的像坐标的迭代学习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已知的数码相机内部参数和成像几何模型计算出数码相机的外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相机 外部参数标定 圆形靶标 成像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序列图像的运动目标参数估算新方法
15
作者 许定根 周辉 +1 位作者 程乃平 苏宪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12-214,共3页
可疑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参数估算是智能视频监控的关键。为克服传统计算机双目技术系统复杂等缺点,提出一种单目运动目标识别技术并估算目标运动参数的方法。利用几何成像原理,推导出运动目标与固定摄像机的实际水平距离和目标在二维图像... 可疑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参数估算是智能视频监控的关键。为克服传统计算机双目技术系统复杂等缺点,提出一种单目运动目标识别技术并估算目标运动参数的方法。利用几何成像原理,推导出运动目标与固定摄像机的实际水平距离和目标在二维图像中的位置之间数学模型,结合摄像机参数,估算出目标实际位置及运动速度。通过搭建的硬件平台和编写的测试软件,在实际码头对海面目标的参数估计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简单、有效和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图像 运动目标 成像几何原理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聚束模式方位分辨率研究
16
作者 高祥武 田旭文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几何关系的差异,可以看出经典的聚束模式合成 孔径雷达方位分辨率公式对于星载情况有较大误差。该文给出了适用于星载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的方位向 分辨率的计算方法,数据模拟结果验证了方法...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几何关系的差异,可以看出经典的聚束模式合成 孔径雷达方位分辨率公式对于星载情况有较大误差。该文给出了适用于星载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的方位向 分辨率的计算方法,数据模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分辨率 多普勒带宽 成像几何关系 几何模型 修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的图像三维重建算法
17
作者 高爽 肖扬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3,37,共5页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图像三维重建算法,该算法利用灰度信息的相似性测度自动寻找两幅图像对应点,再根据双目成像几何模型计算图像的深度信息.给定了相似性测度,两幅图像的匹配可以描述为一个最小化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利用区域对应、唯一...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图像三维重建算法,该算法利用灰度信息的相似性测度自动寻找两幅图像对应点,再根据双目成像几何模型计算图像的深度信息.给定了相似性测度,两幅图像的匹配可以描述为一个最小化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利用区域对应、唯一性控制等机制以增强算法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三维图像重建 双目成像几何模型 相似性测度 深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敏感器误差模型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永胜 王宏力 +1 位作者 刘洁梁 崔祥祥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89,共5页
为分析星敏感器内部各误差因素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建立了星敏感器的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基于几何成像理论,分析了焦距误差、主点偏移、光学镜头畸变、焦平面倾斜以及焦平面绕视轴方向的旋转等误差因素对星光成像矢量测量精度、视场内... 为分析星敏感器内部各误差因素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建立了星敏感器的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基于几何成像理论,分析了焦距误差、主点偏移、光学镜头畸变、焦平面倾斜以及焦平面绕视轴方向的旋转等误差因素对星光成像矢量测量精度、视场内星间角距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了测量精度评价指标,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定量分析,论证了不同参数误差、不同观星方位与测量精度的关系,焦距误差、主点偏移和镜头畸变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在使用时必须加以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误差模型 参数误差 几何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