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其各非屈原作品之旨 被引量:26
1
作者 力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3-68,共6页
《楚辞》所录之非屈原作品,既不以质为前提,亦不以文为条件,故西汉最大之赋家司马相如无作品得入,而东方朔之入选者非其最佳之作,宋玉赋亦仅《九辩》《招魂》在其域中。从成书体例之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楚辞》中之非屈原作品,... 《楚辞》所录之非屈原作品,既不以质为前提,亦不以文为条件,故西汉最大之赋家司马相如无作品得入,而东方朔之入选者非其最佳之作,宋玉赋亦仅《九辩》《招魂》在其域中。从成书体例之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楚辞》中之非屈原作品,均代屈原设言。即这些作品中之"我",均为"屈原"。缘此,以这些作品所叙证屈原之事迹,固不会尽是;而以之考察作者之生平,则全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楚辞>> 成书体例 屈原 非屈原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罗诸家 胆大心细——丁四新教授《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读后
2
作者 陈仁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易经》文字古奥,成书体例独特,自古号称难读。短短五千言,历代为之注疏、说解之作汗牛充栋,众说纷纭。致使有时《易经》的难读,不是难在它无解,而是难在它能解的可能性太多,甚至多种解说之间相互冲突、矛盾者所在多有。众多解... 《易经》文字古奥,成书体例独特,自古号称难读。短短五千言,历代为之注疏、说解之作汗牛充栋,众说纷纭。致使有时《易经》的难读,不是难在它无解,而是难在它能解的可能性太多,甚至多种解说之间相互冲突、矛盾者所在多有。众多解说当中,不可能都对,孰对孰错,何以评判?追根溯源,当然还是要回到对《易经》文本的把握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校注 周易 帛书 教授 《易经》 成书体例 五千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