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评《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
孙洪升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2
|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袁济喜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3
|
自出机杼 成一家之言——评《周易与中国夫妇之道》 |
姜正冬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4
|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说 |
吴忠匡
|
《人文杂志》
|
1984 |
3
|
|
5
|
论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
左宏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2
|
|
6
|
释太史公自叙成一家之言 |
程金造
|
《人文杂志》
|
1983 |
2
|
|
7
|
贯通中西 成一家之言——《三松堂全集》评介 |
王恩荣
|
《中州学刊》
|
1985 |
0 |
|
8
|
究东西之际,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与世界哲学 |
陈刚
|
《学海》
|
1996 |
0 |
|
9
|
一部成一家之言的哲学著作——评王慎失《辩证法新议》 |
曾宪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7 |
0 |
|
10
|
文史兼备 成一家言──从《史记》中看司马迁的写人标准 |
左宏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1
|
司马迁史学思想新探 |
王成军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2
|
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 |
汪高鑫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3
|
孔子、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传承及启示 |
张小平
|
《安徽史学》
|
1997 |
2
|
|
14
|
编辑学研究正在稳步前进——《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年)》序 |
邵益文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评《楚国史》 |
游燕凌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6
|
“易诗学”的诞生──评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 |
余有仁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通达天下,识见人生——“文化传承、科技发展与通识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平古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8
|
义理·考据·词章 |
冯天瑜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9
|
中国传统史学论纲 |
元人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20
|
教本说异 |
王家安
|
《职教论坛》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