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戏院建筑立面语言与广告符号研究——以上海为例
1
作者 陈茜 张卫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近代开埠以来,随着工业和商贸的发展,城市开始以商品经济发展为主,传统戏曲和西方影戏成为日常娱乐消费内容,戏院建筑也开始具有商业属性,其立面形式成为吸引大众的“招牌”。在过往的研究中,戏院建筑研究集中在空间形式上,建筑立面的... 近代开埠以来,随着工业和商贸的发展,城市开始以商品经济发展为主,传统戏曲和西方影戏成为日常娱乐消费内容,戏院建筑也开始具有商业属性,其立面形式成为吸引大众的“招牌”。在过往的研究中,戏院建筑研究集中在空间形式上,建筑立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以近代报刊和档案中的戏院建筑记录为基础,将建筑立面语言元素作为单个概率事件,通过信息熵和相对丰富度计算,衡量近代上海戏院建筑语言多样性特征和发展趋向,提取标识性符号,并归纳建筑语言的构成特征和符号类型。发现存在社会认同变迁下新形式的迭代,消费层级分化也影响标志性形式塑造,在形式传播过程中出现符号化运用,形成普适性的广告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院建筑 广告符号 消费文化 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境、空间、叙事:江苏近代影戏院建筑的叙事模式
2
作者 张春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1,共6页
江苏近代影戏院建筑作为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凭借其动态体验的直观性成功融入大众的感知空间。然而,这种新娱乐形式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文化认同的深层矛盾,观众既向往西方技术带来的新奇体验,又难以割舍传统审美习惯与空间认... 江苏近代影戏院建筑作为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凭借其动态体验的直观性成功融入大众的感知空间。然而,这种新娱乐形式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文化认同的深层矛盾,观众既向往西方技术带来的新奇体验,又难以割舍传统审美习惯与空间认知。为此,建筑先驱尝试以影戏院建筑为表征载体,以编排记忆信息、组织叙事场景为空间策略,通过挖掘建筑意象的语言功能,塑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叙事空间,建构兼具现代功能与文化隐喻的场所,实现了观众与建筑环境的互动,更通过情感共鸣的激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承,展现建筑作为文化媒介的深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院建筑 近代江苏 意境 空间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