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武术对戏曲武功发展及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建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在文学、绘画、表演等诸方面都有展现。秦汉时期角抵百戏,武术、杂技、舞蹈、马术、幻术等节目同场演出,规模宏大。许多出土文物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繁盛。汉画像砖、石等文物中所刻画的《聂政自屠》...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在文学、绘画、表演等诸方面都有展现。秦汉时期角抵百戏,武术、杂技、舞蹈、马术、幻术等节目同场演出,规模宏大。许多出土文物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繁盛。汉画像砖、石等文物中所刻画的《聂政自屠》、《鸿门宴》、《二桃杀三士》等历史人物、故事,生动塑造了武士、剑侠的雄浑气质。可想而知这些人物或是武技高超,或是侠肝义胆,或是斗智斗勇。汉画像中手持兵器人相决斗和人与兽决斗的生动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武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这些历史遗存,与我国传统剧目及其表现形式有极相似之处,从而得知,古代摊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宋元杂剧等剧种的产生,戏曲剧目、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与中华武术有着深刻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戏曲
剧目
戏曲表演程式
演变
武功
民族文化现象
历史人物
出土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舞台的记忆 文明历史的再现——“福建戏曲大观”巡礼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莉
《中国博物馆》
2010年第1期78-85,共8页
福建素有“戏曲大省”之美称,至2006年,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主要戏曲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戏曲大观”是福建博物院2002年新馆落成后的基本陈列之一。把地方戏曲作为专题陈列在全国综合...
福建素有“戏曲大省”之美称,至2006年,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主要戏曲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戏曲大观”是福建博物院2002年新馆落成后的基本陈列之一。把地方戏曲作为专题陈列在全国综合性博物馆中尚属首次。该陈列通过文物及相关资料的展示,并融入戏曲艺术的舞台、服饰、道具、乐器、脸谱等基本要素,突出表现浓郁的地方色彩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精心营造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完美结合的艺术氛围,并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把动态的戏曲表演程式与静态的橱柜陈列有机结合,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舞台
福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忆
历史
文明
戏曲表演程式
高科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武术对戏曲武功发展及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建军
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文摘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在文学、绘画、表演等诸方面都有展现。秦汉时期角抵百戏,武术、杂技、舞蹈、马术、幻术等节目同场演出,规模宏大。许多出土文物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繁盛。汉画像砖、石等文物中所刻画的《聂政自屠》、《鸿门宴》、《二桃杀三士》等历史人物、故事,生动塑造了武士、剑侠的雄浑气质。可想而知这些人物或是武技高超,或是侠肝义胆,或是斗智斗勇。汉画像中手持兵器人相决斗和人与兽决斗的生动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武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这些历史遗存,与我国传统剧目及其表现形式有极相似之处,从而得知,古代摊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宋元杂剧等剧种的产生,戏曲剧目、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与中华武术有着深刻渊源关系。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戏曲
剧目
戏曲表演程式
演变
武功
民族文化现象
历史人物
出土文物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舞台的记忆 文明历史的再现——“福建戏曲大观”巡礼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莉
机构
福建博物院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10年第1期78-85,共8页
文摘
福建素有“戏曲大省”之美称,至2006年,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主要戏曲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戏曲大观”是福建博物院2002年新馆落成后的基本陈列之一。把地方戏曲作为专题陈列在全国综合性博物馆中尚属首次。该陈列通过文物及相关资料的展示,并融入戏曲艺术的舞台、服饰、道具、乐器、脸谱等基本要素,突出表现浓郁的地方色彩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精心营造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完美结合的艺术氛围,并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把动态的戏曲表演程式与静态的橱柜陈列有机结合,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关键词
戏曲
舞台
福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忆
历史
文明
戏曲表演程式
高科技手段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武术对戏曲武功发展及演变的影响
王建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戏曲舞台的记忆 文明历史的再现——“福建戏曲大观”巡礼
唐莉
《中国博物馆》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