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巧于因借 小中见大——清代“层园”的借景艺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年丰
《广东园林》
1992年第2期29-29,23,共2页
“层园”是我国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晚年在杭州修建的最后一座“别业。”李渔一生,不仅从事戏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戏曲、诗文等著作,同时也亲自先后营建四处新颖别致的园林,是一位出色的造园匠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予生平有两大绝...
“层园”是我国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晚年在杭州修建的最后一座“别业。”李渔一生,不仅从事戏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戏曲、诗文等著作,同时也亲自先后营建四处新颖别致的园林,是一位出色的造园匠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予生平有两大绝技,一则辩审音乐,一则制造园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理论家
李渔
小中见大
匠师
造园
西湖山
云居山
心画
自然美景
空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琼林雅韵》的韵书性质
2
作者
张竹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65-72,共8页
《琼林雅韵》问世以后,遭到了明中叶时期戏曲理论家的纷纷指责.然而,明嘉靖年间,南京教坊著名的老曲师顿仁,却“于《中原音韵》、《琼林雅韵》终年不去手,故开口、闭口与四声、阴、阳字,八九分皆是”.众所周知,《中原音韵》为北曲正语...
《琼林雅韵》问世以后,遭到了明中叶时期戏曲理论家的纷纷指责.然而,明嘉靖年间,南京教坊著名的老曲师顿仁,却“于《中原音韵》、《琼林雅韵》终年不去手,故开口、闭口与四声、阴、阳字,八九分皆是”.众所周知,《中原音韵》为北曲正语作词之楷式,元人作曲,“兢兢无敢出入”.这在当时就早已成为定局.而朱权又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曲韵韵书呢?最好的解释恐怕是,朱权所欣赏和熟悉的戏曲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元中叶以后,南方城市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移向杭州.此时的杂剧作家多为杭州或南方人氏.《录鬼簿》的初稿大约完成于元至顺元年(1330).后经两次修订,完稿大约在至正年间(1341—1360),正值元代末年.据《录鬼薄》所载,和钟嗣成同时代的作家中,金仁杰、范康、陈以仁等15人为杭州人氏,有10人家居或迁来杭州,还有16人为江浙一带人氏.《青楼集》记载了元中叶以后的艺人情况.其中籍贯和活动范围可考的,就有天锡秀、廉前秀、平阳奴等26人驰名于江浙、江淮、江湘、金陵一带.南方戏曲艺术的发展状况可见一斑.杂剧的衰微,使曾经不被重视的南戏又伺机复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林雅韵
杂剧创作
《录鬼簿》
杂剧作家
曲韵
金仁杰
钟嗣成
通押
戏曲理论家
戏曲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蜜蜂与楹联
3
作者
徐连宝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5期67-67,共1页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最早的春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今也有很...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最早的春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今也有很多蜜蜂题材的对子轶事,这里撷取几段与朋友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昶
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李调元
后蜀
洞庭
艺术形式
戏曲理论家
西蜀
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于因借 小中见大——清代“层园”的借景艺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年丰
出处
《广东园林》
1992年第2期29-29,23,共2页
文摘
“层园”是我国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晚年在杭州修建的最后一座“别业。”李渔一生,不仅从事戏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戏曲、诗文等著作,同时也亲自先后营建四处新颖别致的园林,是一位出色的造园匠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予生平有两大绝技,一则辩审音乐,一则制造园亭。”
关键词
戏曲理论家
李渔
小中见大
匠师
造园
西湖山
云居山
心画
自然美景
空廊
分类号
S7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琼林雅韵》的韵书性质
2
作者
张竹梅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65-72,共8页
文摘
《琼林雅韵》问世以后,遭到了明中叶时期戏曲理论家的纷纷指责.然而,明嘉靖年间,南京教坊著名的老曲师顿仁,却“于《中原音韵》、《琼林雅韵》终年不去手,故开口、闭口与四声、阴、阳字,八九分皆是”.众所周知,《中原音韵》为北曲正语作词之楷式,元人作曲,“兢兢无敢出入”.这在当时就早已成为定局.而朱权又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曲韵韵书呢?最好的解释恐怕是,朱权所欣赏和熟悉的戏曲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元中叶以后,南方城市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移向杭州.此时的杂剧作家多为杭州或南方人氏.《录鬼簿》的初稿大约完成于元至顺元年(1330).后经两次修订,完稿大约在至正年间(1341—1360),正值元代末年.据《录鬼薄》所载,和钟嗣成同时代的作家中,金仁杰、范康、陈以仁等15人为杭州人氏,有10人家居或迁来杭州,还有16人为江浙一带人氏.《青楼集》记载了元中叶以后的艺人情况.其中籍贯和活动范围可考的,就有天锡秀、廉前秀、平阳奴等26人驰名于江浙、江淮、江湘、金陵一带.南方戏曲艺术的发展状况可见一斑.杂剧的衰微,使曾经不被重视的南戏又伺机复兴了.
关键词
琼林雅韵
杂剧创作
《录鬼簿》
杂剧作家
曲韵
金仁杰
钟嗣成
通押
戏曲理论家
戏曲
创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蜜蜂与楹联
3
作者
徐连宝
机构
上海百酿蜂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5期67-67,共1页
文摘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最早的春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今也有很多蜜蜂题材的对子轶事,这里撷取几段与朋友分享。
关键词
孟昶
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李调元
后蜀
洞庭
艺术形式
戏曲理论家
西蜀
张生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巧于因借 小中见大——清代“层园”的借景艺术
李年丰
《广东园林》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论《琼林雅韵》的韵书性质
张竹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蜜蜂与楹联
徐连宝
《中国蜂业》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