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老舍的话剧创作对我国古代戏曲传统的继承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中顼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通过对老舍戏剧理论与戏剧创作的分析 ,论述了老舍先生对我国古代传统戏曲在戏剧观念、戏剧结构、戏剧艺术和戏剧语言等多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老舍 话剧创作 中国 古代戏曲传统 戏剧观念 戏剧结构 戏剧艺术 戏剧语言 戏曲表现艺术 音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剪纸艺术为载体促进传统戏曲艺术文化传承
2
作者 方迪星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18-I0018,共1页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活力与创造性。其以纸张为媒介,用剪刀或刻刀精细雕琢,展现千姿百态的图案和形象,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与审美体验,并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活力与创造性。其以纸张为媒介,用剪刀或刻刀精细雕琢,展现千姿百态的图案和形象,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与审美体验,并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剪纸艺术还能充当传播载体,通过与传统戏曲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将历史悠久的动人传说、爱情故事、戏曲故事等剪切成各种图形样式,为传统戏曲艺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纸艺术 传统戏曲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戏曲融入中小学教育戏剧的价值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武怡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64,共3页
近年来,教育戏剧在国内教育界掀起热潮,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戏曲对于教育戏剧具有特殊的价值,传统戏曲融入教育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需要,是校本课程多样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中小学教育戏剧活动... 近年来,教育戏剧在国内教育界掀起热潮,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戏曲对于教育戏剧具有特殊的价值,传统戏曲融入教育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需要,是校本课程多样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中小学教育戏剧活动中融入传统戏曲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通过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社团为中心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教育戏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戏剧 传统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评《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4
作者 王文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7-I0008,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蕴含着中国人久远的历史记忆和道德价值追求。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戏曲 互联网时代 文化融入 信息化 传承与创新 信息时代 历史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媒介变革下的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以晋剧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邱怀生 芦柳源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0-192,197,共4页
艺术传播是艺术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晋剧作为一种戏曲艺术,从产生到发展,不同程度地得益于传播媒介的运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在体现自身极高艺术价值的同时,更需要被传承、传播和保护。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使传播媒介随... 艺术传播是艺术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晋剧作为一种戏曲艺术,从产生到发展,不同程度地得益于传播媒介的运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在体现自身极高艺术价值的同时,更需要被传承、传播和保护。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使传播媒介随之变革,传统传媒手段已无法满足戏曲艺术传播的新需求。新媒体所具有的强互动、重参与等特点,给晋剧的传播及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文章基于此,在展现晋剧发展中不同传播媒介实践的同时,探寻当下传统戏曲艺术传播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传播媒介 变革 传统戏曲 晋剧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 被引量:59
6
作者 肖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近年来学科内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对作品进行多维度人文解读与创作技法剖析,以亲历者的切身体验,阐释演唱过程中的理解与诠释,在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近年来学科内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对作品进行多维度人文解读与创作技法剖析,以亲历者的切身体验,阐释演唱过程中的理解与诠释,在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在"润腔"与"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重点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传统戏曲 演唱技巧 《梅兰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伟品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曲和所有艺术样式一样,均属于精神活动,但两者在社会功能、生态指向以及作品形态等方面均存在区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样式,更注重对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和表达。对非遗传统戏曲样式的保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曲和所有艺术样式一样,均属于精神活动,但两者在社会功能、生态指向以及作品形态等方面均存在区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样式,更注重对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和表达。对非遗传统戏曲样式的保护,关键在于保护其过程的系统性。同时,非遗文化的业内传承与大众传播均应被视为整体上的传承环节而获得同样的重视。我们应当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尊重非遗传统戏曲基本内涵的同时弘扬其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曲 保护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戏曲保存与创新的两项论证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安祈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50,共21页
保存传统与锐意创新是戏曲发展的两条并存路径。通过对"‘音像配’真能还原传统京剧原貌"以及"台湾京剧导演的创新之路"两个问题详加论证,可以肯定,传统与创新无一可偏废。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戏曲保存 戏曲创新 台湾京剧 戏曲发展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教育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熊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5期57-59,共3页
高校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熔歌、舞、剧于一炉的中华艺术瑰宝——戏曲理应走入校园,步入青年大学生的视野。高校师生要继承和发扬这门综合艺术,必须首先认识传统戏曲艺术在校园传播的现实价值,即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性相伴... 高校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熔歌、舞、剧于一炉的中华艺术瑰宝——戏曲理应走入校园,步入青年大学生的视野。高校师生要继承和发扬这门综合艺术,必须首先认识传统戏曲艺术在校园传播的现实价值,即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性相伴而生的艺术观赏价值;陶冶情操、塑造高尚灵魂的美育价值;潜移默化、提升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德育渗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戏曲文化 高校 教育价值 美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审美经济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晓霓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据现有资料初步考察,学术界对经济与审美的融合现象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对大审美经济形态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讨论大审美经济理论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 据现有资料初步考察,学术界对经济与审美的融合现象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对大审美经济形态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讨论大审美经济理论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国内喜好传统戏曲者仍可数以亿计。但是,当前有关人员把戏曲的发展希望集中在投巨资打磨少量剧目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戏曲演艺团体很少结合经济学专业知识精心调研戏曲市场和普通大众的戏曲消费心理,因此在戏曲市场的开拓中常常处于盲目的状态。在未来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进程中,戏曲工作者只有借鉴和吸收大审美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着力挖掘中国传统戏曲剧目和戏曲精神,并大胆吸收专业的经济师和营销人员加盟,才能为新时代传统戏曲的发展和戏曲市场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审美经济 体验经济 审美体验 传统戏曲 戏曲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戏曲社会教化功能作用机理探微 被引量:15
11
作者 贺宾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关于传统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前人大都给予肯定,不过细察前人与时人的有关论述,却仅限于"药人寿世"、"助成教化"等原则性结论,不仅在具体内容上语焉不详,而且对戏曲社会教化功能发挥的内在机制更是缺乏系统研究。... 关于传统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前人大都给予肯定,不过细察前人与时人的有关论述,却仅限于"药人寿世"、"助成教化"等原则性结论,不仅在具体内容上语焉不详,而且对戏曲社会教化功能发挥的内在机制更是缺乏系统研究。以前人戏曲理论及戏曲在民间社会的生存实态为基本史料,指出传统戏曲社会教化功能的发挥机制大致包含三个层面:1.文以载道,助成教化;2.异质言说,传承民德;3.戏谑讽喻,化郁制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 高台教化 国家意识形态 民间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传统戏曲的原生性与活态化——鄂西土家族戏曲曲种保护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0-226,328,共7页
鄂西土家族指现今的恩施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长阳土家族、五峰土家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历史悠久,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其戏曲音乐非常丰富并有着独特的民族特点。当下中国传统戏曲受到现代音乐文化的强大冲击,一些地方戏曲已经消失或正在... 鄂西土家族指现今的恩施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长阳土家族、五峰土家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历史悠久,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其戏曲音乐非常丰富并有着独特的民族特点。当下中国传统戏曲受到现代音乐文化的强大冲击,一些地方戏曲已经消失或正在消亡,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的傩戏、灯戏、堂戏等民间戏曲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这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在生育养育它的沃土上,淡出人们的视线,遇到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这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化的根,活态化传承和保护它们应是中华儿女的自觉行为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土家族 传统戏曲 原生性 活态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戏曲与道德教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洁 贺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戏曲 古代戏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戏剧表演 戏曲表演 说唱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创作中的语汇运用与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56,共2页
当今时代,人们普遍提升的审美观念决定了音乐发展的多元化。从目前的音乐创作中出现了一种"中国风"曲风的音乐来看,传统的戏曲元素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从"中国风"曲风的音乐来探讨传统的... 当今时代,人们普遍提升的审美观念决定了音乐发展的多元化。从目前的音乐创作中出现了一种"中国风"曲风的音乐来看,传统的戏曲元素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从"中国风"曲风的音乐来探讨传统的戏曲元素与音乐创作中语汇的运用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挖掘音乐创作中融入传统的戏曲语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创作 语汇 传统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舍《茶馆》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迎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48,共4页
当中国现代话剧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方法作为话剧的唯一创作方法的时候,老舍却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的戏曲与曲艺,并将中国传统艺术融进中国现代戏剧。《茶馆》便是老舍将中国传统艺术融进话剧的典范,目的有两点:第一,为了"写... 当中国现代话剧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方法作为话剧的唯一创作方法的时候,老舍却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的戏曲与曲艺,并将中国传统艺术融进中国现代戏剧。《茶馆》便是老舍将中国传统艺术融进话剧的典范,目的有两点:第一,为了"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第二,将传统的"玩艺儿"保留下来。继承古典戏曲的象征性与舞台假定性,并向传统曲艺学习语言,特别是将相声的表现方式运用于话剧中,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话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茶馆》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板戏审美效应与传统戏曲改革 被引量:6
16
作者 仪平策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样板戏审美效应与传统戏曲改革仪平策当前,在我国的文化市场和一些文艺活动中,产生于六、七十年代的“样板戏”正成为一个群众性的消费欣赏热点。应当说,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审美文化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样板戏效应”。尤其在上上... 样板戏审美效应与传统戏曲改革仪平策当前,在我国的文化市场和一些文艺活动中,产生于六、七十年代的“样板戏”正成为一个群众性的消费欣赏热点。应当说,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审美文化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样板戏效应”。尤其在上上下下皆为传统戏曲的生存而苦思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戏 中国传统戏曲 戏曲音乐 审美效应 观众 中国戏曲 戏曲艺术 念白 普通话 “陌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话剧与传统戏曲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方政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早期话剧是在西方话剧影响下的产物,但从戏剧审美观、编剧方法、演出形式诸方面来看,却与传统戏曲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现实、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话剧的草创者... 早期话剧是在西方话剧影响下的产物,但从戏剧审美观、编剧方法、演出形式诸方面来看,却与传统戏曲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现实、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话剧的草创者虽然没有意识到话剧创作、演出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但却以他们最早的话剧活动提出了这一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领域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话剧 传统戏曲 民族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禺剧作与传统戏曲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耀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5-93,共9页
曹禺戏剧所受西方戏剧的影响,远没有受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来得那么直接、那么深入、那么刻骨铭心。如果说,《雷雨》是曹禺戏剧相对于传统戏曲的一个并不到位的现代性飞跃的话,那么,《蜕变》、《艳阳天》则标志着曹禺戏剧对子传统戏... 曹禺戏剧所受西方戏剧的影响,远没有受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来得那么直接、那么深入、那么刻骨铭心。如果说,《雷雨》是曹禺戏剧相对于传统戏曲的一个并不到位的现代性飞跃的话,那么,《蜕变》、《艳阳天》则标志着曹禺戏剧对子传统戏曲的一种彻头彻尾的回归。拓开了看,中国戏曲与中国话剧迄今为止依然存在着戏剧现代性严重不足的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戏剧 传统戏曲 神道设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移植到创新:当代国产动画与传统戏曲艺术的互融互通 被引量:4
19
作者 成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9-94,共6页
中国动画创作长期以来以多种形式探索民族化的路径,国产动画的民族化意味着动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均需凸显中国文化特征与民族精神。戏曲是中国特有的集视觉艺术、舞台美术、文学艺术、唱腔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集中国历史文化、艺... 中国动画创作长期以来以多种形式探索民族化的路径,国产动画的民族化意味着动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均需凸显中国文化特征与民族精神。戏曲是中国特有的集视觉艺术、舞台美术、文学艺术、唱腔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生活意趣于一身的大成者,将戏曲元素融入当代国产动画的创作模式为探寻国产动画民族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文化 国产动画 综合性艺术 传统戏曲艺术 视觉艺术 戏曲元素 舞台美术 动画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作人对传统戏曲的认知及其“转变”——兼谈与鲁迅戏曲观的异同 被引量:1
20
作者 谷曙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9,共11页
鲁迅、周作人兄弟之于传统戏曲的关系,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周氏兄弟早年有近似的观剧经历,他们对传统戏曲的态度、认知、思考等,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学术界关于鲁迅与传统戏曲,特别是鲁迅与梅兰芳,研讨连篇累牍,论... 鲁迅、周作人兄弟之于传统戏曲的关系,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周氏兄弟早年有近似的观剧经历,他们对传统戏曲的态度、认知、思考等,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学术界关于鲁迅与传统戏曲,特别是鲁迅与梅兰芳,研讨连篇累牍,论文颇多。而同为新文化运动健将的鲁迅二弟周作人,他与传统戏曲的关系,亦是一个微妙复杂的个案,却迄今无人研讨,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 周作人 鲁迅 认知 戏曲 异同 新文化运动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