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戏曲文化价值观研究——以湘西辰河高腔为例
1
作者 唐璟 《戏剧之家》 2022年第4期23-25,共3页
通过对湘西辰河高腔戏曲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社会价值内涵进行挖掘,溯源地方戏曲文化价值与当代社会的根流关联,在延续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中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辰河高腔戏曲文化价值进... 通过对湘西辰河高腔戏曲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社会价值内涵进行挖掘,溯源地方戏曲文化价值与当代社会的根流关联,在延续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中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辰河高腔戏曲文化价值进行现实观照,探寻当代辰河高腔戏曲文化价值提升路径,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当下乡村的新型文化风貌,为建设乡村新文化共同体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河高腔 戏曲文化价值 乡村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教化的温婉和审美的乐感——论青阳腔的艺术价值
2
作者 王长安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12期50-59,共10页
明代中期发生在九华山下(今安徽省青阳县一带)的青阳腔,是中国戏曲由古典品格向现代品格过渡的一座桥梁。其以打破既有曲牌体制严酷规范的"改调歌之",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大众化进程,完善且升华了中国戏曲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公... 明代中期发生在九华山下(今安徽省青阳县一带)的青阳腔,是中国戏曲由古典品格向现代品格过渡的一座桥梁。其以打破既有曲牌体制严酷规范的"改调歌之",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大众化进程,完善且升华了中国戏曲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公堂评判的祠堂化迁转,增加了理性的和煦;复由对学堂情致的礼堂式调适,擢升了感性的温婉。遂使此后的戏剧舞台,柔和亲切更甚,世俗温度滉漾。与民俗民风民序浑然一体,成为举国大众乐于引为师楷、喜于耳鬓厮磨,迷乎痴乎醉乎其间的情感对象。今日之戏曲,当重拾温婉和煦、礼乐交融的生命状态,让戏院继续成为人们需去和想去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青阳腔 戏曲价值 审美愉悦 温婉和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上之曲创作不应强“辞”而夺“理”——《牡丹亭》创作得失论析
3
作者 李明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牡丹亭》搬上舞台遭遇删改并由此引发争议;场上之曲的创作有其特定的内在要求,即符合中看、中用、中听原则,汤显祖反对《牡丹亭》改动实乃强"辞"夺"理";《牡丹亭》改本的出现具有客观价值。
关键词 戏曲艺术 牡丹亭 原本 改本 戏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