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小说《浊江》中的戏剧要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洋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1-176,181,共7页
樋口一叶的小说《浊江》在创作上受到戏剧的影响,使其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拓宽了读者的解读可能和想象空间。采用叙事学的视角,聚焦于《浊江》中的戏剧要素,可发现其通过叙述者和角色的同一化、视点构造的运用、大段的内心独白等典型的&... 樋口一叶的小说《浊江》在创作上受到戏剧的影响,使其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拓宽了读者的解读可能和想象空间。采用叙事学的视角,聚焦于《浊江》中的戏剧要素,可发现其通过叙述者和角色的同一化、视点构造的运用、大段的内心独白等典型的"戏剧化"手法,赋予文本隐约深重的内涵和直指人心的表现力,从而反映出《浊江》这一文本的叙述形态与时代"情结"症候之不可分割、彼此吁求的必然性。将戏剧文本的解读手法运用于小说文本,探讨樋口一叶创建越界性文本这一行为所反映出的文学史意义和时代性"症候",不仅有助于打破不同文学形式之间的壁垒,也能够以文本为出发点,深度挖掘樋口一叶的小说作为勾连个人和时代、文学与社会的重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樋口一叶 《浊江》 戏剧要素 明治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江》和《倾城之恋》中戏剧要素的对照分析——借用视点结构相关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浊江》和《倾城之恋》对于戏剧要素的运用,使得其文本呈现出混合小说与戏剧两种不同文学形式的跨界性。在两部作品中,人物对话中出现的戏剧要素主要体现为视点结构的运用。小说通过弱化叙述者的声音,使文本意义的多重建构成为可能,打... 《浊江》和《倾城之恋》对于戏剧要素的运用,使得其文本呈现出混合小说与戏剧两种不同文学形式的跨界性。在两部作品中,人物对话中出现的戏剧要素主要体现为视点结构的运用。小说通过弱化叙述者的声音,使文本意义的多重建构成为可能,打破了权威性和绝对性的价值判断。这既是基于作家个人对于戏剧的观察和体悟,又体现出非主体叙述这一女性写作的特征和动荡时期话语权分散的历史必然性。对作为"明治的民间说书人"的樋口一叶,与自称为"自食其力的小市民"的张爱玲之作品的对照分析,可以为不同国籍作者的作品中体现出相似的集体意识这一文学现象,提供具体而微的观察渠道,深化对小说之"社会心理史"意义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江》 《倾城之恋》 戏剧要素 视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影视动画表演的三大创作元素 被引量:1
3
作者 詹秦川 唐婷婷 马偲远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期24-26,共3页
影视动画表演,是指在影视动画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借助于绘画手段、相关动画制作软件或一些实体模型等赋予动画角色以表情、动作、演出,并以此进行虚拟的夸张化与动画性的表演。影视动画表演,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影视动画表演,是指在影视动画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借助于绘画手段、相关动画制作软件或一些实体模型等赋予动画角色以表情、动作、演出,并以此进行虚拟的夸张化与动画性的表演。影视动画表演,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这主要体现在其创作元素的动画角色塑造、影视视听思维及戏剧要素借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表演 创作元素 角色塑造 影视思维 戏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