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氟烷与戊巴比妥钠对犬麻醉效果比较
1
作者 李方杰 李美荃 +1 位作者 董翠莲 王宵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90-192,共3页
为探讨两种不同的麻醉药物异氟烷和戊巴比妥钠对犬麻醉效果的分析比较。试验方法:将10只实验犬,随机分为A、B组,每组均取其中5只狗进行了分组。A组为使用异氟烷的吸入麻醉组,B组为使用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的实验组,两组犬麻醉后使用心脏... 为探讨两种不同的麻醉药物异氟烷和戊巴比妥钠对犬麻醉效果的分析比较。试验方法:将10只实验犬,随机分为A、B组,每组均取其中5只狗进行了分组。A组为使用异氟烷的吸入麻醉组,B组为使用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的实验组,两组犬麻醉后使用心脏监测系统进行的实时动态监测。A组和B组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异氟烷的吸入麻醉比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平稳,苏醒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戊巴比妥钠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牡蛎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钟洁雯 陈建伟 +2 位作者 李祥 蔡宝昌 侯珂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499-501,共3页
目的:观察牡蛎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均为雄性),随机分组,每组12只。采用不同剂量生、煅牡蛎混悬液、生牡蛎的水提液、生牡蛎中水不溶性部分及CaCO3化学药品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进行镇静催眠实... 目的:观察牡蛎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取昆明小鼠(均为雄性),随机分组,每组12只。采用不同剂量生、煅牡蛎混悬液、生牡蛎的水提液、生牡蛎中水不溶性部分及CaCO3化学药品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进行镇静催眠实验研究。结果:生牡蛎混悬液、生牡蛎的水提液、生牡蛎中水不溶性部分、CaCO3化学药品及350℃下的煅牡蛎较空白对照组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生牡蛎有较好的镇静、催眠、安神作用,低温煅制的牡蛎亦有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戊巴比妥钠 催眠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分别联合异丙嗪、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药物用于兔麻醉效果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银 高莹 +2 位作者 黄锦 双金权 范志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用兔构建动物模型来模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已应用在很多实验中,而稳定的动物麻醉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实验评价氯胺酮联合异丙嗪、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这3组药物对兔的麻醉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药的不同将兔分为氯胺酮联合异丙... 目的用兔构建动物模型来模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已应用在很多实验中,而稳定的动物麻醉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实验评价氯胺酮联合异丙嗪、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这3组药物对兔的麻醉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药的不同将兔分为氯胺酮联合异丙嗪组、戊巴比妥钠组和水合氯醛组,分别对兔行腹腔麻醉。观察药物对兔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氯胺酮联合异丙嗪组兔的死亡率最高、水合氯醛组最低,水合氯醛组兔未死亡麻醉良好率最高。结论兔实验中应用水合氯醛为麻醉药是最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氯胺酮 异丙嗪 戊巴比妥钠 水合氯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对SD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志勇 孙建宁 张硕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一次性腹腔注射麻醉对SD大鼠麻醉状态的影响。方法经预试验确定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可维持相同的麻醉时间。比较两种麻醉药物对大鼠呼吸频率、体温、心室峰压、±dp/dt-maxt、心率和t-dp/dtmax等的影...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一次性腹腔注射麻醉对SD大鼠麻醉状态的影响。方法经预试验确定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可维持相同的麻醉时间。比较两种麻醉药物对大鼠呼吸频率、体温、心室峰压、±dp/dt-maxt、心率和t-dp/dtmax等的影响。结果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呼吸频率、体温抑制较强,并能抑制大鼠的心肌收缩性,表现为+dp/dtmaxt值降低,t-dp/dtmax值增大,心室峰压及心率下降;水合氯醛对大鼠呼吸频率和体温的抑制作用较少,但与前者比较,维持相同麻醉时间,使用剂量对心功能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功能均有抑制作用;水合氯醛,一次性腹腔注射,获得较长的麻醉时间须增加剂量,但亦增加其对心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戊巴比妥钠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昆 刘静 刘跃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戊巴比妥钠 乌拉坦 大鼠 实验动物 形成时间 体内血栓 指标变化 研究对比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芷香豆素在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对小鼠催眠作用中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德才 高允生 +3 位作者 李同德 马健 赵晓民 李娟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观察杭白芷香豆素 (CAD)对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5%吐温 80 ,2 0mL·kg 1)组、氯霉素 (2 5mg·kg 1)组及CAD(2 5,50 ,10 0mg·kg 1)组 ,等容灌胃给药 1h后 ,再腹腔注射戊巴... 目的 :观察杭白芷香豆素 (CAD)对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5%吐温 80 ,2 0mL·kg 1)组、氯霉素 (2 5mg·kg 1)组及CAD(2 5,50 ,10 0mg·kg 1)组 ,等容灌胃给药 1h后 ,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 40mg·kg 1或巴比妥钠 2 0 0mg·kg 1,观察催眠潜伏期和催眠时间。结果 :氯霉素组和 3个剂量的CAD组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分别延长 2 80 .9% ,185.1% ,2 52 .2 %和 2 66.9% ,均P <0 .0 1;10 0mg·kg 1CAD组则显著延长巴比妥钠催眠潜伏期 (P <0 .0 1) ,并缩短催眠时间 (P <0 .0 1)。结论 :CAD能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芷香豆素 戊巴比妥钠 巴比妥钠 催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段明军 张峰 +3 位作者 杨志 李志强 寿玺 陈冰心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观察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注射液1.6mg/kg肌注诱导麻醉,戊巴比妥纳5mg/(kg·h)-10mg/(kg·h)静脉维持麻醉,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量。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 观察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注射液1.6mg/kg肌注诱导麻醉,戊巴比妥纳5mg/(kg·h)-10mg/(kg·h)静脉维持麻醉,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量。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期间心肺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能满足临床外科教学需求。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安全、稳定,经济,适合临床外科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注射液 戊巴比妥钠 麻醉效果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桂利嗪对戊巴比妥钠睡眠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师晓荣 张英俊 +5 位作者 王黎恩 崔素颖 崔翔宇 杜楠 张帆 张永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断剂氟桂利嗪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翻正反射试验和大鼠脑电分析作为观察指标,分别考查对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入睡率以及睡眠时相的作用...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断剂氟桂利嗪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翻正反射试验和大鼠脑电分析作为观察指标,分别考查对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入睡率以及睡眠时相的作用。结果氟桂利嗪不仅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45mg·kg-1,ip)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28mg·kg-1,ip)诱导的小鼠入睡率。左旋多巴(L-DOPA)可明显减少阈上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而氟桂利嗪可逆转此作用。脑电分析结果表明,氟桂利嗪不仅可以增加大鼠睡眠时间,而且还可增加非快眼动睡眠(NREMs)和快眼动睡眠(REMs)时间,而在NREMs期,主要延长深睡眠(SWS)时间,对浅睡眠(Light)时间没有影响。氟桂利嗪对T型和L型钙通道均具有阻断作用,而L型钙通道激动剂〔(S)-(-)-BAYK8644〕对氟桂利嗪增强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未显示其拮抗作用。结论氟桂利嗪可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该作用主要是通过其T型钙通道阻断作用而实现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戊巴比妥钠睡眠 左旋多巴 BAY K 86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戴生明 刘建国 +1 位作者 殷明 苏定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比较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事先插好动、静脉导管的自由活动大鼠,在静脉注射这3种麻醉药前后分别通过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测定压力反射敏感性。结果α-氯醛糖和戊巴比妥轻度降... 目的比较α-氯醛糖、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压力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事先插好动、静脉导管的自由活动大鼠,在静脉注射这3种麻醉药前后分别通过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测定压力反射敏感性。结果α-氯醛糖和戊巴比妥轻度降低血压,乌拉坦对血压只有一过性降低作用,它们对心率均无显著影响。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对压力反射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强度相当;而α-氯醛糖对压力反射只有短暂的轻度抑制,在给药后30min时压力反射功能已基本恢复。在给药后30min,α-氯醛糖组的压力反射敏感性显著高于戊巴比妥钠组和乌拉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醛糖 乌拉坦 戊巴比妥钠 麻醉药 压力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巴比妥钠处理后SD大鼠体内外精子运动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翼升 周国亮 +3 位作者 由振强 辛艳飞 黄敏聪 宣尧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3-847,共5页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对大鼠体内外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实验:大鼠精子悬液密度为(6.36—6.78)×10^5^L-1,加入戊巴比妥钠使其终浓度为O,0。1,1,10,100和1000umol·L^-1,孵育1和2h后,分别用计算机辅助精子...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对大鼠体内外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实验:大鼠精子悬液密度为(6.36—6.78)×10^5^L-1,加入戊巴比妥钠使其终浓度为O,0。1,1,10,100和1000umol·L^-1,孵育1和2h后,分别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及运动功能参数,包括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直线运动速度(VSL),鞭打频率(BCF),精子头侧摆幅度(ALH),直线性(LIN)和前向性(STR)。②体内实验:大鼠ip给予戊巴比妥钠0.04g·kg^-1,于15,60及120min后迅速取出单侧附睾尾,制备精子悬液;精子悬液稀释密度为(4.95—7.46)×10^5L^-1,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及运动功能参数VCL,VAP,VSL,BCF,ALH,LIN和STR。结果①体外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戊巴比妥钠0.1,1,10,100和1000umol·L^-1对精子活力及运动参数VAP,VSL,VCL,ALH,BCF,STR和LIN无明显影响,单个精子运动轨迹呈直线前进性,与正常对照组相似。②体内实验:大鼠经ip给予戊巴比妥钠后,精子运动功能参数VAP,VSL,VCL,ALH,BCF,LIN和ST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单个精子运动轨迹呈直线前进性,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戊巴比妥钠对精子的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以作为生殖毒性实验雄性大鼠的麻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大鼠精子 精子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Ⅱ对西藏小型猪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11
作者 吴清洪 那顺巴雅尔 +1 位作者 陈丽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对西藏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速眠新Ⅱ(0.1mL/kg)肌内注射和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0.2 mL/kg)静脉注射联合麻醉方法对15头行胚胎移植术的西藏小型猪进行麻醉,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对西藏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速眠新Ⅱ(0.1mL/kg)肌内注射和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0.2 mL/kg)静脉注射联合麻醉方法对15头行胚胎移植术的西藏小型猪进行麻醉,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80%(12头/15头)西藏小型猪初始量麻醉状态维持45 min以上,20%(3头/15头)西藏小型猪手术过程中追加麻醉。麻醉期间肌肉松弛效果好,动物呼吸和心率平稳。手术过程中西藏小型猪呼吸频率为(12-22)次/min,心率为(63-85)次/min,麻醉过程中未出现麻醉死亡,术后苏醒时间为30-60 min。结论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混合麻醉效果好,且麻醉剂量较以往大幅减少,术后苏醒快。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复合麻醉对西藏小型猪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且动物麻醉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速眠新Ⅱ 西藏小型猪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的双向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虞希冲 吴波拉 +1 位作者 朱桐君 杨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7-262,共6页
采用自发活动仪和观察翻正反射消失与否研究茶氨酸对戊巴巴比妥钠诱导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显示:单用茶氨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其半数抑制量为0.8518g/kg;较小剂量(≤1.0g/kg)茶氨酸能加强戊巴比妥钠(5mg/kg)的抑制... 采用自发活动仪和观察翻正反射消失与否研究茶氨酸对戊巴巴比妥钠诱导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显示:单用茶氨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其半数抑制量为0.8518g/kg;较小剂量(≤1.0g/kg)茶氨酸能加强戊巴比妥钠(5mg/kg)的抑制自发活动效应,而在2.0g/kg时则引起自发活动反跳性的增加,呈现"U"型改变;单用茶氨酸5.0g/kg并无催眠效应,但小于等于5.0g/kg时茶氨酸加强戊巴比妥钠(25mg/kg)的催眠作用,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自发活动影响为双向改变("U"改变);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25mg/kg)的催眠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地加强作用,并未出现双向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戊巴比妥钠 镇静 催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外侧杏仁核注射戊巴比妥钠对睡眠和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隽 朱国庆 +2 位作者 何延龙 王敏 张景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 (BLA)内注射戊巴比妥钠对睡眠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戊巴比妥钠引起觉醒减少 ,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 ,开野实验中踩格数和修饰行为减少 ,而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 目的 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 (BLA)内注射戊巴比妥钠对睡眠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戊巴比妥钠引起觉醒减少 ,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 ,开野实验中踩格数和修饰行为减少 ,而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延长。结论 戊巴比妥钠作用于BLA可产生明显的促睡眠效应和镇静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基底外侧杏仁核 药物作用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注射50mg/kg戊巴比妥钠对行TLI的Lewis大鼠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阳 郑志楠 +1 位作者 靳三庆 梁慧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16-191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50mg/kg戊巴比妥钠对Lewis大鼠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16只Lewis大鼠,腹腔注射50mg/Kg戊巴比妥钠麻醉,行短暂肢体缺血处理(transient limb ischemia,TLI)或假处理40min后,测定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大鼠在肢...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50mg/kg戊巴比妥钠对Lewis大鼠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16只Lewis大鼠,腹腔注射50mg/Kg戊巴比妥钠麻醉,行短暂肢体缺血处理(transient limb ischemia,TLI)或假处理40min后,测定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大鼠在肢体缺血过程中,无体动及死亡发生。麻醉后40min时动脉血气:pH7.43±0.03,PaO2(82.4±3.9)mmHg,PaCO2(36.0±2.6)mmHg,BE(0.9±1.9)mmoL/L,HCO3-(25.1±1.7)mmoL/L,TCO2(26.4±1.8)mmoL/L,Na+(140.3±1.4)mmoL/L,K+(3.7±0.4)mmoL/L,Ca2+(1.38±0.08)mmoL/L,Hct(37.5±1.1)%,Hb(12.7±0.4)g/dL。结论:腹腔注射50mg/kg戊巴比妥钠未引起Lewis大鼠血气及电解质的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腹腔注射麻醉 LEWIS大鼠 动脉血气分析 短暂肢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司可林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在急性心梗猪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国平 汤成春 +1 位作者 张建桥 黄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54-157,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芬太尼、司可林等药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在急性心梗猪模型实验中的应用结果,建立一种较好的应用于大型动物实验的麻醉方案。方法28只猪被分成结扎组(AMIn=22)和假手术组(n=8)。AMI组动物开胸、结扎阻断心脏左冠状动脉的前... 目的通过评价芬太尼、司可林等药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在急性心梗猪模型实验中的应用结果,建立一种较好的应用于大型动物实验的麻醉方案。方法28只猪被分成结扎组(AMIn=22)和假手术组(n=8)。AMI组动物开胸、结扎阻断心脏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LAD 23、对角支处),假手术组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手术动物使用氯胺酮(10 mg/kg)和阿托品(0.5 mg/只)肌肉注射进行诱导麻醉;开放静脉通道,术前缓注戊巴比妥钠(20 mg/kg)、芬太尼(0.008 mg/kg)进行基础麻醉;术中动物肌肉松弛采用司可林(5 mg/kg),并气管插管,联通呼吸机。结果使用该复合麻醉方案时,手术动物安静,手术中动物循环稳定,术后复苏迅速,手术实验质量提高。AMI组动物死亡率是20%;结扎后动物心电图S-T段明显提高;TTC染色:梗死区肉眼可见灰白色;光镜下:梗死区结缔组织纤维增生。结论该复合麻醉方案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大型动物实验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复合 芬太尼 司可林 戊巴比妥钠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阔 康爱君 +1 位作者 田枫 彭杨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7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比格犬 巴比妥类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 兽医临床 抑制作用 麻醉作用 实验动物 动物中毒 使用不当 中毒病例 衍生物 大剂量 麻醉剂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对超声检测兔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志建 李明星 +1 位作者 李昆萍 叶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6-58,73,共4页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两麻醉剂在超声监测兔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组,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两组,每组12只。采用频谱多普勒检测兔肾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乌拉坦组各级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两麻醉剂在超声监测兔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组,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两组,每组12只。采用频谱多普勒检测兔肾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乌拉坦组各级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均明显高于戊巴比妥钠组(P<0.05),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为保证超声监测兔肾血流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戊巴比妥钠麻醉较乌拉坦麻醉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乌拉坦 超声监测 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利爪小鼠对戊巴比妥钠药物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翔 丁冉 曾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小鼠是否与人类一样存在着利手(爪)偏侧性现象,比较不同利爪偏侧性小鼠对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药物反应,初步探讨利爪分布特点及其对药物反应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临床个性化用药的参考意义。方法:成年昆明鼠96只,雌雄各半,观... 目的:研究小鼠是否与人类一样存在着利手(爪)偏侧性现象,比较不同利爪偏侧性小鼠对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药物反应,初步探讨利爪分布特点及其对药物反应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临床个性化用药的参考意义。方法:成年昆明鼠96只,雌雄各半,观察小鼠抓取食物所用左右前爪频次,了解小鼠利爪分布;观察不同利爪小鼠给予非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20 mg/(kg.周)前后10 min内自主活动的次数;观察小鼠给予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60 mg/(kg.周)后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观察不同利爪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实验;了解不同利爪小鼠对戊巴比妥钠药物反应。结果:小鼠左右利爪比例约为2∶3,不同性别小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非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后,左利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低于右利小鼠(P<0.05);给予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后,左利小鼠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右利小鼠(P<0.01),而翻正反射反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利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实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的利爪差异可能导致生理及药物反应的差异,对该类现象的深入研究将有望为临床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利爪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鼢鼠对戊巴比妥钠的麻醉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雪峰 林恭华 +1 位作者 张同作 苏建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5-448,共4页
为了解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解毒能力,比较分析了戊巴比妥钠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产生的麻醉时间,及连续注射戊巴比妥钠对实验室内高原鼢鼠麻醉时间的影响过程。研究显示,在野外状态下,雌、雄... 为了解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解毒能力,比较分析了戊巴比妥钠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产生的麻醉时间,及连续注射戊巴比妥钠对实验室内高原鼢鼠麻醉时间的影响过程。研究显示,在野外状态下,雌、雄高原鼢鼠的麻醉时间分别为134.23 min±27.73 min和121.14 min±35.23 min,雌、雄高原鼠兔的麻醉时间分别为90.92 min±31.10 min和116.37 min±37.13 min。统计分析表明,高原鼢鼠的麻醉时间显著长于高原鼠兔(P<0.05),意味着高原鼢鼠的解毒能力弱于高原鼠兔,这可能与有毒植物在高原鼠兔食物中所占比例较大有关。在实验室条件下,雌、雄高原鼢鼠麻醉时间均有明显的波动,显示麻醉剂对高原鼢鼠的解毒能力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此外,雌、雄高原鼢鼠之间麻醉时间的变化过程差别较大,这可能与两种性别的高原鼢鼠个体对新环境的应激行为明显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戊巴比妥钠 麻醉时间 植物次生代谢物 解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巴比妥钠不同注射途径对大鼠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运萍 刘旭学 《四川动物》 CSCD 1999年第1期42-43,共2页
在动物实验中,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常用腹腔注射(IP)给药。其与肌肉注射(IM)、静脉注射(IV)给药的麻醉效果比较未见详细报道。作者将这3种给药途径对SD大鼠的麻醉过程及效果等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不同动物实验中选择适当... 在动物实验中,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常用腹腔注射(IP)给药。其与肌肉注射(IM)、静脉注射(IV)给药的麻醉效果比较未见详细报道。作者将这3种给药途径对SD大鼠的麻醉过程及效果等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不同动物实验中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麻醉效果 戊巴比妥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