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4型禽腺病毒和禽戊型肝炎病毒共感染对SPF鸡胚及SPF鸡的致病性分析
1
作者 侯力丹 迟增娜 +5 位作者 张亚文 薛麒 苏佳 吴华伟 赵鹏 杨汉春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此前有报道曾从不同肝脏损伤病例中鉴定到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与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共感染,为进一步观察FAdV和aHEV在鸡体内共感染的致病情况,本研究分别将aHEV-YT和FAdV-4 GY单独或共同感染SPF鸡胚和雏鸡,观察不同感染情况对SP... 此前有报道曾从不同肝脏损伤病例中鉴定到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与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共感染,为进一步观察FAdV和aHEV在鸡体内共感染的致病情况,本研究分别将aHEV-YT和FAdV-4 GY单独或共同感染SPF鸡胚和雏鸡,观察不同感染情况对SPF鸡胚孵化率、雏鸡排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FAdV-4单感染、aHEV单感染和先后共感染鸡胚后,鸡胚出壳率分别为0、73.30%和40.00%;雏鸡感染实验则显示aHEV-YT单感染1日龄SPF鸡不致死,100 TCID50 FAdV-4 GY单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死亡率为100.00%,而1日龄先感染aHEV-YT后再感染同等剂量FAdV-4 GY死亡率仅为25.00%。结果表明,aHEV与FAdV-4的共感染相比FAdV-4 GY单独感染均降低了致死率,这为进一步了解两者共感染致病特点与机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共感染 SPF鸡胚 SPF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戊型肝炎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张玉倩 刘春红 +2 位作者 吕志航 廉春杨 张雪莲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1,共7页
为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抗体检测方法,以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CaHEV-GDSZ01株的ORF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相关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以建立检测aHEV鸡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 为了针对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抗体检测方法,以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CaHEV-GDSZ01株的ORF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相关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以建立检测aHEV鸡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与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对比后,初步应用于检测鸡临床血清样本。结果显示,ORF2蛋白被成功表达、纯化,并经Western Blot试验证实,可与aHEV阳性鸡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的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ORF2蛋白以200 ng/孔4℃包被过夜(12 h),5%脱脂乳37℃封闭1~2 h,血清1∶1600稀释、室温孵育1 h,兔抗鸡IgY-HRP 1∶5000稀释、37℃孵育90 min,TMB底物37℃显色20 min后终止。该ELISA方法可检出稀释51200倍后的aHEV阳性血清,且不与NDV、AIV-H5、AIV-H9、ALV、REV和MDV等其他鸡源性病毒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Western Blot方法的总体符合率达95.12%。通过该方法检测广东不同地区养鸡场的临床血清样本,总阳性率达66.34%。成功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有效,且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均良好的aHEV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为基层监测、防控aHEV的感染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ORF2蛋白 间接ELISA 血清学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戊型肝炎病毒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早期共感染SPF鸡的致病性观察
3
作者 张煜朵 张亚文 +3 位作者 王金金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4,共9页
为研究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早期共感染的致病性,试验将aHEV与CIAV人工感染SPF鸡胚或雏鸡后,通过检测体重、死亡率、器官指数等多项指标研究两者早期共感染对SPF鸡的影响。结果显示:aHEV和CIAV共感染组死亡率最... 为研究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早期共感染的致病性,试验将aHEV与CIAV人工感染SPF鸡胚或雏鸡后,通过检测体重、死亡率、器官指数等多项指标研究两者早期共感染对SPF鸡的影响。结果显示:aHEV和CIAV共感染组死亡率最高,且在各统计时间点共感染组体重始终最低;aHEV与CIAV的早期共感染可显著加重肝脏的肿大和胸腺的萎缩,可促进CIAV在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以及血液中的复制,反之共感染也可促进aHEV在上述四种器官中的复制以及通过泄殖腔的排毒。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aHEV与CIAV早期共感染动物模型,并证实其可加重对SPF鸡的致病性和免疫抑制,提示需要加强对aHEV与CIAV共感染的检测与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致少见肝外疾病及其致病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豪锦 蒋素文 +6 位作者 胡爱荣 林恳 范莹 王家岚 金梦涵 范诗阳 杨诗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4-1181,1187,共9页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HEV感染除导致肝脏不同程度损伤外,亦可能侵犯并损伤肝外其他脏器,使HEV感染的临床表现迥异。较常见的肝外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少见的包括肾脏疾病、血液...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HEV感染除导致肝脏不同程度损伤外,亦可能侵犯并损伤肝外其他脏器,使HEV感染的临床表现迥异。较常见的肝外疾病为神经系统疾病,少见的包括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胰腺炎、内分泌系统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等。因此,HEV感染应被视为一种系统性疾病,而不仅仅是一种肝脏疾病。HEV感染的神经系统疾病已有较多报道,本文就戊型肝炎少见的肝外疾病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HEV感染有全面、深入的认知,为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肝外疾病 少见疾病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唐自闽 葛胜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6,共12页
[背景]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肝炎重要病原体之一.HEV感染可以导致急性、慢性戊型肝炎以及许多肝外症状.研究者们开发了HEV RNA、HEV抗原、HEV IgM和HEV IgG等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诊断HEV感染.[进... [背景]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肝炎重要病原体之一.HEV感染可以导致急性、慢性戊型肝炎以及许多肝外症状.研究者们开发了HEV RNA、HEV抗原、HEV IgM和HEV IgG等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诊断HEV感染.[进展]不同HEV指标都有其独特的诊断价值,尤其是HEV抗原.HEV抗原检测的主要靶标为分泌型HEV抗原,而非传统的病毒衣壳蛋白.HEV抗原检测可用于急性与慢性HEV感染的检测,也可用于HEV感染后临床结局的预测以及区分急性与慢性HEV感染,尿液HEV抗原检测为HEV感染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测方式.HEV RNA检测在急性与慢性HEV感染以及出现肝外症状的人群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被认为是HE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HEV IgM和HEV IgG分别是HEV近期感染和既往感染指标,持续时间较长,对HEV现症感染的指示较弱.[展望]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检测新靶标的发现,HEV RNA和抗原作为现症感染的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HEV IgM和IgG血清学检测作为间接检测指标由于较成熟,商品化试剂较丰富,目前依然在临床检测中广泛使用.了解HE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可为临床中HEV感染的诊断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诊断 HEV抗原 HEV抗体 HEV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控宿主抗病毒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国 陈冬雪 +1 位作者 魏大巧 黄芬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2-789,共8页
先天免疫是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免疫健全人群导致急性自限性疾病,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或孕妇感染HEV后会导致慢性化感染。HEV感染宿主细胞后,体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 先天免疫是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免疫健全人群导致急性自限性疾病,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或孕妇感染HEV后会导致慢性化感染。HEV感染宿主细胞后,体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将识别病毒基因组,进而诱导宿主多条抗病毒信号通路快速激活,使干扰素(Interferons,IFNs)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表达,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而HEV编码的蛋白参与了逃逸宿主的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抑制宿主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的产生,从而建立适宜病毒复制的环境。现将HEV感染对宿主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HEV逃逸宿主先天免疫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先天免疫 信号通路 免疫逃逸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丁语 何振文 +4 位作者 刘宝玲 王刚 王晓虎 谭臣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6-747,共12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一种单链、非包膜的RNA病毒,目前可分为8个基因型。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HEV能引起人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和动物的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HEV主要在发展中...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一种单链、非包膜的RNA病毒,目前可分为8个基因型。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HEV能引起人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和动物的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HEV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散发的病例。目前,检测HEV的常用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有学者利用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T-RPA)和CRISPR系统等新型检测方法进行HEV检测。在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利巴韦林、干扰素或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等化合物治疗HEV引起的感染,也可使用中药单味或复方改善临床症状并作协同治疗。接种疫苗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HEV感染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仍无有效的HEV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传统的灭活苗和减毒苗无法批量制备。当前HEV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基因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联合疫苗和口服疫苗等。接种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的重要措施,采用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也可控制该病的流行。笔者主要通过对HEV的检测方法、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HEV的防控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HEV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检测方法 治疗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猪和鸡血清中抗禽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荆胜涛 张红霞 +4 位作者 孙培明 董施伟 赵钦 张璐 周恩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通过对人、猪和鸡血清中的抗禽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ORF2抗体的检测以及对阳性血清抗体特异性的鉴定,本研究结果表明,人、猪和禽血清中抗禽HEVORF2抗体阳性率为0.91%~62.5%。因为禽与哺乳动物HEV ORF2抗原具有共有的... 通过对人、猪和鸡血清中的抗禽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ORF2抗体的检测以及对阳性血清抗体特异性的鉴定,本研究结果表明,人、猪和禽血清中抗禽HEVORF2抗体阳性率为0.91%~62.5%。因为禽与哺乳动物HEV ORF2抗原具有共有的抗原表位,而阳性血清中抗禽HEV ORF2特异性抗原表位抗体的阳性率为41.3%~92.1%,提示人、猪和鸡都有感染禽HEV的可能性,这为进一步验证禽HEV可能造成的人兽共感染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下兔粪便菌群的变化探究
9
作者 李曼郁 蓝海云 +1 位作者 李克坚 周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1,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HEV感染状态下兔粪便菌群的变化差异。本研究收集粪便HEV RNA阳性与阴性兔粪便各4份,分为P组(n=4,P1~P4)和N组(n=4,N1~N4),对粪便16S rDNA基因序列中的V3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α多样... 本研究旨在探究HEV感染状态下兔粪便菌群的变化差异。本研究收集粪便HEV RNA阳性与阴性兔粪便各4份,分为P组(n=4,P1~P4)和N组(n=4,N1~N4),对粪便16S rDNA基因序列中的V3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α多样性及PCoA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的粪便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EV感染组的拟杆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等显著增多(P<0.05),瘤胃球菌属、拟杆菌属等丰度显著减少(P<0.05)。HEV感染后兔粪便菌群的构成、丰度等均存在一定差异,粪便菌群有可能成为HEV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粪便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10
作者 郭藩盛 曾强 窦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8,共7页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强度、经济社会因素均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应用免...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近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年龄、性别、免疫抑制强度、经济社会因素均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进行抗排斥反应治疗,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易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且有引起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肝移植受者,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以便辅助诊断和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对戊型肝炎病毒病原学特点以及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对肝移植受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行监测、治疗及预防,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肝移植 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利巴韦林 持续病毒学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包头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特征及其ORF2分子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树鹏 方苓 +3 位作者 任可 刘锦龙 张宇 白慧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3-1297,共5页
为调查内蒙古包头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基因特征,本研究从内蒙古包头周边地区共收集猪血清样品186份经ELISA方法检测其HEV IgG抗体;收集猪粪便样品96份提取总RNA,经套式PCR检测HEV ORF2基因,测序后采用MEGA11.0... 为调查内蒙古包头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基因特征,本研究从内蒙古包头周边地区共收集猪血清样品186份经ELISA方法检测其HEV IgG抗体;收集猪粪便样品96份提取总RNA,经套式PCR检测HEV ORF2基因,测序后采用MEGA11.0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猪血清样品中HEV IgG抗体的总阳性率高达78.49%(146/186);猪粪便样品检测到2份HEV阳性样品,经克隆ORF2部分基因并测序后推导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2份HEV阳性样品所属HEV基因型为Genotype 4,氨基酸序列分析首次检测到HEV ORF2氨基酸突变位点E^(276)G;HEV ORF2编码病毒衣壳蛋白,包含S(Shell)、M(Middle)和P(Protruding)3个结构域,ColabFold预测结果显示,S结构域的E^(276)G突变可能导致HEV ORF2与受体结合的P结构域的折叠发生约90°偏转。上述结果表明内蒙古包头地区猪群中存在HEV的流行,且感染情况很普遍、感染率较高,主要流行株为HEV Genotype 4,小型饲养场中感染率较饲养散户的感染率更高;2份粪便阳性样品均来自同一养殖场可证明该养殖场正处于HEV感染期;新发现的E^(276)G突变可使HEV ORF2 P结构域折叠发生改变,是否导致HEV抗原性改变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包头地区圈养猪群中HEV的感染特征,并首次发现其ORF2 E^(276)G突变对其受体结合区(P区)结构存在潜在影响,为HEV的人兽共患防控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感染与流行 蛋白质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戊型肝炎病毒CaHEV-GDSZ01株ORF3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2
作者 张玉倩 李长乐 +2 位作者 吕志航 姚鑫炎 张雪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29,共6页
旨在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ORF3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aHEV ORF3蛋白生物学功能新型疫苗提供生物材料。通过RT-PCR方法扩增CaHEV-GDSZ01株ORF3基因,连接pET-32a(+)表达载体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BL21(D... 旨在对禽戊型肝炎病毒的ORF3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aHEV ORF3蛋白生物学功能新型疫苗提供生物材料。通过RT-PCR方法扩增CaHEV-GDSZ01株ORF3基因,连接pET-32a(+)表达载体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ORF3蛋白的表达形式后进行纯化,并免疫新西兰白兔以获得兔抗ORF3蛋白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试验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利用Western Blo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ET-32a-ORF3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诱导表达了27 ku不可溶性的aHEV ORF3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试验和IFA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ORF3蛋白,ELISA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51 200。成功表达CaHEV-GDSZ01株的ORF3蛋白,并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多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免疫 ORF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戊型肝炎病毒CaHEV-GDSZ01株ORF2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3
作者 张玉倩 吕志航 +2 位作者 刘春红 廉春杨 张雪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1-238,共8页
旨在分析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CaHEV-GDSZ01株ORF2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等,并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ORF2重组蛋白及制备抗ORF2蛋白多克隆抗体,验证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等。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aHEV-GDSZ01株ORF2蛋... 旨在分析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CaHEV-GDSZ01株ORF2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等,并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ORF2重组蛋白及制备抗ORF2蛋白多克隆抗体,验证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等。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aHEV-GDSZ01株ORF2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酶切、连接pET-32a(+)载体与CaHEV GDSZ01株的ORF2基因,构建pET-32a-ORF2-His和pET-32a-ORF2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至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分析其表达形式;ORF2重组蛋白经切胶纯化,利用Western Blot试验验证其反应原性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以获得兔抗ORF2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多抗进行鉴定分析、利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效价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aHEV-GDSZ01株的ORF2蛋白为亲水性的、不稳定的蛋白,且其存在信号肽的概率高达93.59%,其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具备结合抗体的结构条件,其保护性抗原整体预测评分则表明ORF2蛋白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试验成功构建了ORF2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成功诱导表达了目的蛋白,经SDS-PAGE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显示,诱导表达的蛋白主要为非可溶性蛋白,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而制备的兔源抗aHEV ORF2蛋白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02400,且能特异性识别免疫原ORF2蛋白、非免疫原ORF2-His蛋白和截短的sORF2蛋白。以上结果初步分析了ORF2蛋白的理化性质和部分生物学功能,成功表达了aHEV ORF2蛋白,制备了抗ORF2蛋白的兔源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ORF2蛋白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跨物种传播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何振文 刘丁语 +7 位作者 刘宝玲 张翩 王晓虎 王刚 黄元 陈晶 杜宗亮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5-2620,共16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被认为是引起人类急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HEV可被分为8种基因型,各基因型的分布与地域和工业化水平有关,其中HEV-3与HEV-4具有人兽共患的传播能力,...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被认为是引起人类急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HEV可被分为8种基因型,各基因型的分布与地域和工业化水平有关,其中HEV-3与HEV-4具有人兽共患的传播能力,能造成人类和各种动物宿主的感染。除人类外,猪是HEV最常见的宿主,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HEV的宿主呈现多样性,包括牛、羊、鹿、兔和骆驼等多种动物,且各动物宿主之间存在跨物种传播的可能。HEV的跨物种传播是在人类和动物宿主频繁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适应性进化而形成的,受到宿主细胞受体和细胞因子的特异性差异限制。HEV基因重组有利于适应宿主的新毒株出现,也可能促进新的传播途径,从而促进HEV跨物种传播。通过对HEV传播途径的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传播途径也有所差异,而食用携带HEV的动物产品,特别是未煮熟的动物产品是造成人类感染HEV-3和HEV-4的主要原因。此外,水源的污染、职业暴露、输血与器官移植同样是HEV的重要传播途径。针对各种潜在的传播途径,可采取相关的防控手段对HEV进行预防,包括对动物食品进行充分的加热以灭活HEV、对水源进行消毒和净化、做好职业防护和疫苗注射等。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HEV的流行规律,各地应加强对HEV的监测,并制定相关的防控策略。笔者从HEV病原学、跨物种感染和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人们对HEV跨物种传播的深入认识并为HEV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人兽共患病 跨物种传播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作为抗戊型肝炎病毒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何振文 刘丁语 +7 位作者 刘宝玲 张翩 王晓虎 王刚 黄元 陈晶 刘文俊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68-4577,共10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造成急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HEV基因组由5′非编码区、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ORF3)和3′非编码区组成,仅在HEV-1中发现了ORF4,并与ORF1重叠。各种编码蛋白在HEV的复制和感染中发挥着不...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造成急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HEV基因组由5′非编码区、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ORF3)和3′非编码区组成,仅在HEV-1中发现了ORF4,并与ORF1重叠。各种编码蛋白在HEV的复制和感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HEV的复制是由ORF1编码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所介导的。HEV RdRp是由多个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酶,具有7个保守基序,这些保守基序在RNA合成过程中发挥核苷酸识别、合成、延伸、修饰和稳定等作用,保证了RdRp的功能,在HEV的复制和转录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以RdRp作为抗HEV药物作用靶点的治疗方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目前药物开发的一种主流思路。目前,已发现利巴韦林、索非布韦、2′-C-甲基胞苷(2CMC)等核苷类RdRp抑制剂和锌、GPC-N114等非核苷类RdRp抑制剂对HE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潜在的抗HEV药物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对HEV编码蛋白和HEV RdRp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阐述,总结目前发现的对HEV有抑制作用的RdRp抑制剂,以期为HEV的药物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 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ASLAN003抗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16
作者 刘丹 张继凯 +2 位作者 丁晓慧 郭虹波 王文世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ASLAN003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复制的影响,为抗HEV治疗提供新型候选药物。用带有高斯荧光素酶的HEV复制子模型研究ASLAN003是否具有抗HEV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SLAN003对HEV RNA复制以及衣... 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ASLAN003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复制的影响,为抗HEV治疗提供新型候选药物。用带有高斯荧光素酶的HEV复制子模型研究ASLAN003是否具有抗HEV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SLAN003对HEV RNA复制以及衣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细胞毒性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计算ASLAN003的半数毒性浓度(CC_(50))和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表明,ASLAN003在0.2~50μmol/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抑制HEV复制子在HEK 293T和Huh7细胞内的复制;ASLAN003在1μmol/L浓度能有效抑制HEV RNA复制,使其下降50%;在0.4μmol/L的浓度能够显著抑制衣壳蛋白ORF2的表达。通过对ASLAN003的细胞毒性和抑制HEV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其CC_(50)为294μmol/L,而IC_(50)为0.231μmol/L。说明ASLAN003能够有效抑制HEV复制,提示其可作为潜在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 病毒复制 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娄永志 辛娇娇 +4 位作者 常攀 王祎琪 苏雪繁 索朗斯珠 贡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50-57,共8页
为了解藏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特性,选取1株西藏藏猪源HEV4d型(GenBank登录号OQ981960)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非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磷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 为了解藏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特性,选取1株西藏藏猪源HEV4d型(GenBank登录号OQ981960)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非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磷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27和29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包含锌离子受体、多个甲基化位点及多种解旋酶;衣壳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有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14和29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三级结构包含推定的糖基水解酶、镁离子位点、合成酶、连接酶、异构酶等;磷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7和15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包含多个转移酶、聚合酶、连接酶、分泌系统、甲基转移酶、金属离子结合蛋白等。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西藏藏猪源HEV基因组和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藏藏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人与猪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中锋 金宁一 +4 位作者 朱光泽 屈勇刚 李红文 金扩世 田明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目的 分析长春地区猪和人群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参照文献设计引物.对长春地区猪和人群流行的8株HEV(其中3株来源于人,5株来源于猪)进行RT-PCR,并将RT-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筛选阳性重组质粒测序,测序... 目的 分析长春地区猪和人群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参照文献设计引物.对长春地区猪和人群流行的8株HEV(其中3株来源于人,5株来源于猪)进行RT-PCR,并将RT-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筛选阳性重组质粒测序,测序结果采用Clustal X v.1.8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并与基因1~4型HEV代表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进行同源性比较。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 本研究获得的8株HEV核苷酸同源性在91.2%~99.1%。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在97.4%~100%之间;基因1~4型内各株序列间同源性分别为:87.9%~100%,100%,85.9%~96.6%。84.8%~100%。结论 研究表明获得的长春各株病毒均属基因4型。由进化关系看长春地区猪HEV与人HEV可能由同一毒株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同源性 序列测定 多重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7种动物对戊型肝炎病毒易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丁福 孟继鸿 +5 位作者 张兰芳 程险峰 张汇东 贺星亮 杨志国 许家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用双抗原夹心法ELISA (DS -ELISA)和逆转录巢式PCR法 (RT -nPCR)研究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猪、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等 7种动物对戊型肝炎病毒 (HEV)的易感性。方法 用多基因型HEV重组蛋白建立检测HEV抗体的DS -ELISA ,并... 目的 用双抗原夹心法ELISA (DS -ELISA)和逆转录巢式PCR法 (RT -nPCR)研究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猪、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等 7种动物对戊型肝炎病毒 (HEV)的易感性。方法 用多基因型HEV重组蛋白建立检测HEV抗体的DS -ELISA ,并用于 5 91份猪、警犬、家犬、宠物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等多种动物血清标本的HEV抗体检测 ;用HEV多基因型通用性引物RT -nPCR扩增 14 3份犬血清标本HEVRNA。结果 在猪、家犬和宠物犬血清标本中检测到HEV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 4 3 93%、15 19%和 4 6 5 % ,但在警犬、山羊、鸡、鸭、鸽子和兔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到HEV抗体 ;14 3份犬血清标本用RT -nPCR未扩增出HEVRNA。结论 用多基因型HEV重组蛋白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适用于多种动物血清标本HEV抗体的检测 ;猪和犬对HEV易感 ,在HEV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易感性 重组蛋自 双抗原夹心法ELISA 逆转录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Ⅰ、Ⅱ与Ⅲ、Ⅳ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异同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宇 梁久红 +4 位作者 孟继鸿 张兰芳 张红梅 丁福 季晓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91-595,共5页
目的 :制备戊型肝炎病毒 (HEV)缅甸株和墨西哥株ORF2重组蛋白 (p16 6Bur和p16 6Mex)的单克隆抗体(McAbs) ,用于分析HEV不同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点。方法 :将免疫BALB C小鼠脾细胞与SP2 0骨髓瘤细胞融合 ,获得分泌抗 p16 6Bur和抗 ... 目的 :制备戊型肝炎病毒 (HEV)缅甸株和墨西哥株ORF2重组蛋白 (p16 6Bur和p16 6Mex)的单克隆抗体(McAbs) ,用于分析HEV不同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点。方法 :将免疫BALB C小鼠脾细胞与SP2 0骨髓瘤细胞融合 ,获得分泌抗 p16 6Bur和抗 p16 6Mex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 ,然后采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测定McAbs与不同基因型HEVORF2编码蛋白p16 6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获得 4株杂交瘤细胞株 ,即分泌抗 p16 6BurMcAbs的 2C2 、2B1 以及分泌抗 p16 6MexMcAbs的D8G1 0 和E5E1 2 ,其中 2B1 分泌的McAb仅能与第Ⅰ、Ⅱ基因型编码的重组蛋白结合 ,而其余 3株分泌的McAbs既能与I、II基因型HEV的p16 6重组蛋白发生反应 ,也能与III、IV基因型的p16 6蛋白反应。结论 :HEV第Ⅰ、Ⅱ基因型与Ⅲ、Ⅳ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既有共同又有不同的B细胞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 重组蛋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