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化生存的偏离与回归--基于慢速美学视域下对加速社会的审思
1
作者 吴煜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8期41-44,共4页
在理性至上的加速社会中,美越来越凸显出对实现人性解放、精神超越与心灵自由的作用,而慢速美学恰恰迎合了时代的潮流,更为彰显出美学的终极意旨。立足于慢速美学人性解放和关怀的立场,反思加速社会下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剖析其对人的审... 在理性至上的加速社会中,美越来越凸显出对实现人性解放、精神超越与心灵自由的作用,而慢速美学恰恰迎合了时代的潮流,更为彰显出美学的终极意旨。立足于慢速美学人性解放和关怀的立场,反思加速社会下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剖析其对人的审美化生存的偏离,基于慢速美学和慢速艺术的特征,揭示其对重塑人的审美化生存的意义,最后以共鸣为中介,建立快与慢之间的平衡,重塑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走向人的审美化生存,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速美学 艺术 社会 审美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在当下”的解构——论维利里奥的技术美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泽宇 《阴山学刊》 2021年第6期41-46,共6页
维利里奥技术美学思想构境基础在于,数字景观时代下诸多的“技术义肢”所建构的“远程存在”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彻底颠覆,维利里奥承接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思想,强调身体始终是我们与世界建立关联的中心。然而,当下越来越多... 维利里奥技术美学思想构境基础在于,数字景观时代下诸多的“技术义肢”所建构的“远程存在”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彻底颠覆,维利里奥承接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思想,强调身体始终是我们与世界建立关联的中心。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速度机器”构架了我们的神圣肉身,瓦解了我们现实生活的稳固感受,重构着社会的情感结构与感觉共同体。身体的知觉已经被数字技术所赋形,我们自身独特的知觉记忆和审美感性经验被电子经验和技术经验所取缔,速度技术“穿透”了个体与世界的无限“关联性”,造成了世界和心灵的“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远程存在” “技术义肢” “感性荒漠” “外部现实的终结” 慢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视域下慢综艺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毛雪汪》为例
3
作者 吴言悔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第20期172-174,共3页
社会转型时期,不断提升的“中国速度”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加速”异化带给个体的精神磨损使作为反抗速度文化的一种表征的慢综艺勃兴。本文基于场景理论视域,选取具有示范意义的场景化真人秀综艺节目《毛雪汪》为考察个案,... 社会转型时期,不断提升的“中国速度”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加速”异化带给个体的精神磨损使作为反抗速度文化的一种表征的慢综艺勃兴。本文基于场景理论视域,选取具有示范意义的场景化真人秀综艺节目《毛雪汪》为考察个案,系统拆解慢综艺节目的场景构建要素,剖析节目与受众勾连的动力机制,以期进一步释放慢综艺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综艺 慢速美学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文学身位:王家卫对《酒徒》《对倒》文本的意识流挪借
4
作者 潘晓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王家卫在香港地区文坛巨匠刘以鬯《酒徒》《对倒》两部作品的启发下完成了《2046》《花样年华》的创作。他对意识流文学文本的活用,展现出“电影”和“文学”之间相对独立又互相镜鉴的可能。从创作本身的品格看,《2046》《花样年华》以... 王家卫在香港地区文坛巨匠刘以鬯《酒徒》《对倒》两部作品的启发下完成了《2046》《花样年华》的创作。他对意识流文学文本的活用,展现出“电影”和“文学”之间相对独立又互相镜鉴的可能。从创作本身的品格看,《2046》《花样年华》以精心拓印的文本结构、跨域挪借的诗性经验及纷繁复杂的当代内核,明确了电影本体的文学身位;与此同时,这两部影片也在卢茨·科普尼克(Clutz Koepnick)“慢速美学”的实践语境中,延拓出意识流实验影像的当代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刘以鬯 意识流电影 文学改编 慢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