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atpA基因在共生固氮中的功能研究
1
作者 余福燕 邹倩 +1 位作者 阎春兰 程国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为探究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ABC转运体渗透酶基因atpA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中的作用,利用单交换插入突变获得atpA基因突变体,研究其在自生生长及与紫云英共生条件下的功能。结果显示:atpA基因突变会使根瘤菌提前进入稳定期,减... 为探究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ABC转运体渗透酶基因atpA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中的作用,利用单交换插入突变获得atpA基因突变体,研究其在自生生长及与紫云英共生条件下的功能。结果显示:atpA基因突变会使根瘤菌提前进入稳定期,减弱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接种突变株的植株叶片泛黄、缺氮症状突出,其植株高度、地上部分鲜质量、结瘤数和固氮酶活性分别降低了14.3%、33.3%、31.5%和18.8%。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突变株类菌体中共鉴定到7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3个表达上调,55个表达下调。在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中,有10个氨基酸转运相关蛋白和12个固氮复合物形成相关蛋白。研究表明,华癸中慢生根瘤菌ABC转运体渗透酶基因atpA在根瘤菌生长及与宿主紫云英共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ABC转运体渗透酶 固氮 蛋白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绿豆根瘤微生物组及优势慢生根瘤菌的分离、结瘤活性
2
作者 张杰 陈永旗 +4 位作者 施熠涵 刘文瑞 刘思宇 韩毅强 高亚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14,共8页
为探究寒区绿豆根瘤的微生物组并获得绿豆的本地根瘤菌资源,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安达试验田绿豆根瘤的微生物组,并利用平板划线法从绿豆根瘤中分离、鉴定优势根瘤菌,并开展了回接结瘤试验,考察了结瘤植株的生长情况... 为探究寒区绿豆根瘤的微生物组并获得绿豆的本地根瘤菌资源,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安达试验田绿豆根瘤的微生物组,并利用平板划线法从绿豆根瘤中分离、鉴定优势根瘤菌,并开展了回接结瘤试验,考察了结瘤植株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绿豆根瘤中共检测到113个OTU,主要微生物菌群来自变形菌门、蓝藻门、放线菌门和未分类细菌门,优势的慢生根瘤菌属占64.29%,其他为非根瘤菌属。网络分析显示慢生根瘤菌属与6种非根瘤菌存在相关性,并与假单胞菌属存在正相关性。分离获得的优势根瘤菌利用16S rDNA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根瘤菌与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的相似性为99.93%。回接结瘤后的绿豆植株根长减少5.8%,但其株高以及鲜重增加39.7%和236.1%,地下鲜重提高1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根瘤 物组 慢生根瘤菌 回接结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冷飘 金拂晓 +5 位作者 黄毅 张婵娟 单志慧 杨中路 袁松丽 陈海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7,共7页
为了促进广谱高效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的高效生产与推广应用,本研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与优化。首先比较了Y63-1在YMA、TY、SM、PA和BSE 5种根瘤菌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Y63-1在TY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以TY为基... 为了促进广谱高效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的高效生产与推广应用,本研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与优化。首先比较了Y63-1在YMA、TY、SM、PA和BSE 5种根瘤菌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Y63-1在TY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以TY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素碳源及无机盐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是Y63-1生长的最佳碳源,CaCl_(2)为必要的培养基成分,Rh微量元素对菌株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蛋白胨、葡萄糖、酵母粉及Rh微量元素4种组分进行正交优化,获得了适宜Y63-1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1 L)为:8 g蛋白胨、10 g葡萄糖、3 g酵母粉、0.1 g CaCl_(2)·6H_(2)O、3 mL Rh微量元素,pH7.0。此培养基也能显著提升USDA110的生长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慢生根瘤菌菌剂的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 培养基筛选 培养基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效检测菌株对中慢生根瘤菌及红壤中自体诱导物的检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增涛 周晶 +2 位作者 李路 高轶静 朱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利用高效的自体诱导物(AI)检测菌株 KYC55 检测中慢生根瘤菌属不同种菌株产生的 AI,发现AI 在中慢生型根瘤菌中广泛存在,AI 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选用酸性土壤(红壤)作为材料,乙酸乙酯抽提并检测其 AI,发现生境条件、采样时间及保存... 利用高效的自体诱导物(AI)检测菌株 KYC55 检测中慢生根瘤菌属不同种菌株产生的 AI,发现AI 在中慢生型根瘤菌中广泛存在,AI 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选用酸性土壤(红壤)作为材料,乙酸乙酯抽提并检测其 AI,发现生境条件、采样时间及保存条件都对 AI 的稳定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慢生根瘤菌 红壤 自体诱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菌双杂交文库筛选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中与外膜蛋白Opa22互作的蛋白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一星 李芳 +2 位作者 周鑫兰 谢福莉 李友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为研究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外膜蛋白Opa22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细菌双杂交基因组随机文库,并以Opa22为诱饵,钓取与其相互作用的候选靶蛋白。结果获得12个与Opa22蛋白互作的阳性克隆,为后续研究Op... 为研究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外膜蛋白Opa22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细菌双杂交基因组随机文库,并以Opa22为诱饵,钓取与其相互作用的候选靶蛋白。结果获得12个与Opa22蛋白互作的阳性克隆,为后续研究Opa22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同时也为开展根瘤菌蛋白互作的研究构筑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细菌双杂交文库 固氮 Opa22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中华根瘤菌与鹰嘴豆中慢生根瘤菌原生质体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韦革宏 朱铭莪 +1 位作者 郭杰 陈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以链霉素和青霉素分别作为苜蓿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 meliloti)10 2 F2 8和鹰嘴豆中慢生根瘤菌 (Mesorhizobium ciceri ) USDA3383的抗药性选择标记 ,成功地获得了 10 2 F2 8和USDA3383的属间融合子。该融...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以链霉素和青霉素分别作为苜蓿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 meliloti)10 2 F2 8和鹰嘴豆中慢生根瘤菌 (Mesorhizobium ciceri ) USDA3383的抗药性选择标记 ,成功地获得了 10 2 F2 8和USDA3383的属间融合子。该融合子可分别在双亲寄主植物上结瘤 ,其在细胞形态、大小和蛋白质电泳图谱上与亲本菌株均有所差异。融合子与 10 2 F2 8的 DNA同源性为 90 .8%,而与 U SDA3383的 DNA同源性为 1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体融合 苜蓿中华根瘤菌 鹰嘴豆中慢生根瘤菌 基因重组 属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n5 gusA5对大豆慢生根瘤菌lrp基因的诱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咸来 武波 +4 位作者 柏学亮 唐东阶 吕安国 唐纪良 马庆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通过对重组质粒pGXN300中的 2.3kb EcoRI片段测序分析发现,其上有一完整的lrp基因和部分 putA基因,与 King ND等[1]报道的 B.japonicum的lrp基因DNA序列有 88%同源性。利用 T... 通过对重组质粒pGXN300中的 2.3kb EcoRI片段测序分析发现,其上有一完整的lrp基因和部分 putA基因,与 King ND等[1]报道的 B.japonicum的lrp基因DNA序列有 88%同源性。利用 Tn5 gusA5定位 诱变方法,对质粒pGXN300进行插入诱变,得到2.3kb EcoRI片段上有Tn5gusA5插入位点的质粒pGXN300- T38,将pGXN300-T38转移到大豆馒生根瘤苗(B.japonicum)GX201中,得到的GX201转移接合子与不相容 质粒pPH1JI发生同源双交换。通过抗性及gusA活性检测,筛选到一lrp基因突变株。Southem杂交分析证 明这突变株的 Tn5 gusA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 Tn5 gusA5 诱变可以应用于大豆慢生根 瘤菌中的突变林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5grsA5诱变 LRP基因 大豆慢生根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MCHK_8182基因的共生固氮功能 被引量:9
8
作者 路达 彭杰丽 +2 位作者 谢福莉 陈大松 李友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1,共6页
根据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全局转录组分析结果,获得在共生固氮阶段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MCHK_8182;设计重叠延伸PCR引物,构建MCHK_8182双交换突变重组质粒载体;通过三亲本杂交,将突变载体导入7653R;在蔗糖压力培养下进行筛选,最终获得MCH... 根据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全局转录组分析结果,获得在共生固氮阶段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MCHK_8182;设计重叠延伸PCR引物,构建MCHK_8182双交换突变重组质粒载体;通过三亲本杂交,将突变载体导入7653R;在蔗糖压力培养下进行筛选,最终获得MCHK_8182双交换突变株。PCR及测序验证双交换突变株构建成功。植物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与7653R野生型接种的植株相比,MCHK_8182突变菌株接种的植株根瘤数减少,但固氮酶活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 细胞色素P450 双交换 突变株 固氮 基因MCHK8182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晋大53号大豆中慢生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及抗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秦杰 高振峰 +5 位作者 岳爱琴 张永坡 高春艳 赵晋忠 王敏 杜维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8-905,共8页
为筛选适于在山西省主栽品种晋大53号推广应用的根瘤菌资源,以晋大53号大豆根瘤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平板划线法、震荡培养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根瘤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并研究其产酸、碱能力、耐盐特性以及结瘤能力。... 为筛选适于在山西省主栽品种晋大53号推广应用的根瘤菌资源,以晋大53号大豆根瘤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平板划线法、震荡培养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根瘤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并研究其产酸、碱能力、耐盐特性以及结瘤能力。结果表明:从晋大53号大豆根瘤中成功分离并纯化出1株根瘤菌,编号为53-4,具有刚果红染料抗性,产酸快,可耐5%浓度NaCl。测序获得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经NCBI在线数据库比对后,发现53-4菌株同Rhizobia sp.(HQ589024.1)、Beijerinckia fluminensis(NR 116306.1)和Mesorhizobium sp.(JN622153.1)等具有高达99%的序列同源性。NJ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同Mesorhizobium sp.(JN622153.1)聚为同一支,表明53-4菌株属于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sp.)。对该菌株结瘤基因nodA进行PCR扩增,经电泳检测能够扩增出明显条带,说明该菌株基因组中具有根瘤菌关键结瘤基因nodA。回接53-4的晋大53号的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植株干重和根瘤鲜重均高于接种优良大豆共生根瘤菌株USDA110,其中地上部鲜重和根瘤鲜重显著高于接种USDA110处理,分别提高20.0%和85.4%。中慢生根瘤菌53-4的耐盐特性、产酸、碱能力以及共生效果均优于USDA110,表明其在晋大53号大豆种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大53号 分离鉴定 16S rDNA 慢生根瘤菌 nodA 回接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SraG sRNA的共生固氮功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振鹏 马春草 +2 位作者 谢福莉 陈大松 李友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7,共7页
基于前期对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s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经Northern blot验证获得SraGsRNA。本研究采用RACE与转录组高通量深度测序确定了SraG全长,并分别利用RNAfold软件和TargetRN... 基于前期对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s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经Northern blot验证获得SraGsRNA。本研究采用RACE与转录组高通量深度测序确定了SraG全长,并分别利用RNAfold软件和TargetRNA软件预测了SraG二级结构和靶位点,进而构建了M.huakuii 7653R的SraG插入失活突变体(M.huakuii SraGmut),并对突变体接种紫云英的共生表型进行了检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M.huakuii 7653R相比,接种突变株M.huakuii SraGmut的固氮能力显著下降,突变株固氮酶活性下降约40%,植株鲜质量和根瘤数目也显著降低。结果表明,SraG的功能与M.huakuii 7653R的共生固氮过程相关,作为sRNA可能参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 SRNA 突变体 固氮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慢生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艳华 王惠 +6 位作者 王岩 Muhammad I 黄玉茜 韩梅 杨劲峰 韩晓日 白洪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70,共4页
花生是重要的豆科经济作物,能与慢生根瘤菌属的根瘤菌共生固氮,辽宁省的花生种植较广泛,但是对该地区花生根瘤菌的研究并不全面。采用16S r DNA和nif H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从遗传学角度对17株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花生根瘤菌的特性进... 花生是重要的豆科经济作物,能与慢生根瘤菌属的根瘤菌共生固氮,辽宁省的花生种植较广泛,但是对该地区花生根瘤菌的研究并不全面。采用16S r DNA和nif H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从遗传学角度对17株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花生根瘤菌的特性进行研究。根据16S r DNA基因的序列分析将所有菌株分为4个类群,而nif H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将供试菌株分成两大类群,2种方法的分类结果大体一致,测序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属于慢生根瘤菌属。说明辽宁省花生慢生根瘤菌的分布可能与该地的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生根瘤菌 系统发育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基因tpp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和涛 谢婧 +3 位作者 罗莎 何冬兰 李晓华 程国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2,共6页
在构建M.huakuii tpp基因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自生生长和植物盆栽试验,研究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tpp基因在根瘤菌的生长及与紫云英宿主共生固氮过程中的功能。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华癸中慢生根瘤菌tpp突变菌株HKtpp,并进一步研究tpp基因突... 在构建M.huakuii tpp基因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自生生长和植物盆栽试验,研究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tpp基因在根瘤菌的生长及与紫云英宿主共生固氮过程中的功能。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华癸中慢生根瘤菌tpp突变菌株HKtpp,并进一步研究tpp基因突变对菌株生长及共生固氮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pp基因突变会减缓菌株生长,突变菌株胞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植物盆栽试验表明,突变菌株感染紫云英宿主形成有效的红色根瘤,但是其固氮酶活降低了26.4%。结果表明:tpp基因在根瘤菌的生长和共生固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 焦磷酸硫胺素结合蛋白 tpp基因 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生根瘤菌属结瘤基因的进化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卫国 连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根瘤菌中存在一系列控制固氮结瘤因子(lipo-chito-oligosaccharides)合成的结瘤基因(nodulationgenes)。其中,nodA基因是合成结瘤因子所必需的,该基因负责酰基转移酶的合成,能将不饱和脂肪酸转移到结瘤因子寡聚糖骨架上;基因nodZ,nolL和... 根瘤菌中存在一系列控制固氮结瘤因子(lipo-chito-oligosaccharides)合成的结瘤基因(nodulationgenes)。其中,nodA基因是合成结瘤因子所必需的,该基因负责酰基转移酶的合成,能将不饱和脂肪酸转移到结瘤因子寡聚糖骨架上;基因nodZ,nolL和noeI为宿主专一性结瘤基因,分别转录合成岩藻糖基转移酶,岩藻糖乙酰化酶和岩藻糖甲基化酶。通过GenBank调取慢生根瘤菌属及其他根瘤菌属的结瘤基因nodA,nodZ,nolL和noeI,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进化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慢生根瘤菌属各个菌株的nodA,nodZ,nolL和noeI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但是与根据保守基因16SrDNA和dnaK分类情况不完全相符。这表明慢生根瘤菌属的结瘤基因主要是通过直系遗传的,同时可能为适应宿主及环境条件,结瘤基因有少量的平行转移。结果表明,慢生根瘤菌属各个菌株的nodA,nodZ,nolL和noeI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时发现基于保守基因16SrDNA和dnaK对慢生根瘤菌的分类情况与慢生根瘤菌属各菌株在nodA,nodZ,nolL和noeI具有较高同源性的事实不完全相符。这表明慢生根瘤菌属的结瘤基因主要是通过直系遗传的,同时可能为适应宿主及环境条件,结瘤基因有少量的平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生根瘤菌 进化 遗传分析 结瘤基因 16S RDNA DN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慢生根瘤菌3种标记载体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小倩 钟永嘉 廖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6-283,共8页
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氮来源之一,研究其互作机制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根瘤菌个体小,转化难,目前尚缺乏高效、稳定标记根瘤菌的方法,限制了其在互利共生方面的研究。为开发用于大豆与慢生根瘤菌互作研究的根瘤菌... 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氮来源之一,研究其互作机制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根瘤菌个体小,转化难,目前尚缺乏高效、稳定标记根瘤菌的方法,限制了其在互利共生方面的研究。为开发用于大豆与慢生根瘤菌互作研究的根瘤菌标记方法,本研究通过改造原始载体pMG103,构建高效表达tdTomato、GUS、LUC的标记载体,以高效固氮的慢生根瘤菌株系Bradyrhizobium elkanii BXYD3为试验菌株,采用电击转化法进行标记。利用显微镜、GUS染液、化学成像仪观察标记的B.elkanii BXYD3根瘤菌在大豆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tdTomato、GUS及LUC标记的慢生根瘤菌转化菌株,携带不同标记的慢生根瘤菌株B.elkanii BXYD3能在大豆根表及根瘤内稳定定殖,并且可满足不同试验需求。本研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表达多种标记蛋白的载体,且能较好地应用于慢生根瘤菌株系中,为直观研究大豆与慢生根瘤菌的互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生根瘤菌 大豆 标记 固氮 tdTomato GUS L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转氨酶在中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共生固氮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婧仪 曹扬荣 朱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4,共7页
为寻找根瘤菌中与共生固氮相关的调控基因,采用同源重组法,分别敲除中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在与豆科植物百脉根共生固氮过程上调表达的10个基因,研究它们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显示:Δmlr5883敲除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MAFF303099,其固氮... 为寻找根瘤菌中与共生固氮相关的调控基因,采用同源重组法,分别敲除中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在与豆科植物百脉根共生固氮过程上调表达的10个基因,研究它们对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显示:Δmlr5883敲除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MAFF303099,其固氮酶活性下降40%,侵染细胞形态未发生显著改变,对Δmlr5883回补可恢复固氮酶活性;预测mlr5883编码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体外检测该酶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为16.67 U/mg。该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固氮效率,推测其可能参与对植物供给碳源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转氨酶 慢生根瘤菌MAFF303099 固氮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生根瘤菌接种花生的结瘤能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小娜 谭芳 姜福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筛选合适的花生根瘤菌菌株及提高花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分离自花生(DASA03005、DASA 03183和DASA 03028)与合萌(ORS 278与STM 6978)的5种慢生根瘤菌,人工接种至花生植株,检测植株结瘤数,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采用BOX-PC... 为筛选合适的花生根瘤菌菌株及提高花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分离自花生(DASA03005、DASA 03183和DASA 03028)与合萌(ORS 278与STM 6978)的5种慢生根瘤菌,人工接种至花生植株,检测植株结瘤数,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采用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比较接种菌株与结瘤菌株的DNA指纹图谱,揭示菌株基因组的差异。结果表明:菌株DASA 03005和ORS 278不能与花生形成结瘤,DASA 03028、DASA 03183和STM 6978能与花生形成结瘤,且接种DASA 03028、DASA03183菌株的花生其单株植株结瘤数和生物量都大于接种STM 6978菌株的;菌株DASA 03028、DASA03183和STM 6978与结瘤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基本一致,菌株DASA 03005和ORS 278则与结瘤菌株的差异较大。接种菌株的结瘤数越多,花生植株的干重越重,固氮酶活性越强,地表植株的生物量也相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生根瘤菌 结瘤能力 物量 固氮酶活性 BOX-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慢生根瘤菌USDA 3378发酵条件优化
17
作者 张俊杰 王楠 +2 位作者 郭晨 王京琪 冯煜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0-214,共5页
该研究通过比较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ciceri)USDA 3378在酵母甘露醇琼脂(YMA)、酵母胰蛋白胨(TY)及修正YMA(MYMA)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初步筛选最佳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菌株USDA 3378发酵条件,并... 该研究通过比较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ciceri)USDA 3378在酵母甘露醇琼脂(YMA)、酵母胰蛋白胨(TY)及修正YMA(MYMA)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初步筛选最佳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菌株USDA 3378发酵条件,并通过发酵罐扩大培养评价菌株USDA 3378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Mesorhizobium ciceri USDA 3378初筛培养基为YMA,其最佳发酵条件为甘露醇12 g/L,酵母粉8.75 g/L,KH2PO40.25 g/L,K2HPO40.25 g/L,无水Mg SO40.1 g/L,Na Cl 0.l g/L,接种量4%(V/V)。在此优化条件下,OD600 nm值为2.208,比优化前提高了35.54%。菌株USDA 3378在3 L发酵罐扩大培养后,OD600 nm值为2.341,比优化前提高了1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慢生根瘤菌 培养基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法研究慢生花生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 被引量:10
18
作者 罗明云 张小平 +2 位作者 李登煜 陈强 周俊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8-283,共6页
lux AB基因标记是一种新型基因标记技术 ,在很多研究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通过三亲本杂交将 lux AB基因成功地向慢生型花生根瘤菌进行了转移 ,并获得了一株带 Lux AB基因标记的菌株Cspr7- 1。对 Cspr7- 1进行性状、标记基因... lux AB基因标记是一种新型基因标记技术 ,在很多研究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通过三亲本杂交将 lux AB基因成功地向慢生型花生根瘤菌进行了转移 ,并获得了一株带 Lux AB基因标记的菌株Cspr7- 1。对 Cspr7- 1进行性状、标记基因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结果表明 ,Lux AB基因不仅能有效表达 ,而且性状稳定。在无氮水培条件下进行标记菌株与土著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试验。结果证实 ,Cspr7- 1在植物根系上的占瘤率平均达到 61 .3% ,比土著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强 ,而且 Cspr7- 1在主根上的侵染能力远较侧根上的强 ,平均高出 2 2 .3%~ 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酶基因 竞争结瘤能力 luxAB基因标记 型花根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FLP技术检测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强 张小平 +3 位作者 李登煜 陈文新 K.Lindstrom Z.Terefework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189-2194,共6页
以 5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和天府 3号花生为材料 ,用 AFLP技术研究了慢生型花生根瘤菌 Spr2 - 9、Spr3- 3、Spr3- 5、Spr4- 5和 Spr7- 1的遗传特性和竞争结瘤能力。结果显示 ,供试条件下 ,传代次数对菌株的遗传性状无明显影响 ,2 8℃培养... 以 5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和天府 3号花生为材料 ,用 AFLP技术研究了慢生型花生根瘤菌 Spr2 - 9、Spr3- 3、Spr3- 5、Spr4- 5和 Spr7- 1的遗传特性和竞争结瘤能力。结果显示 ,供试条件下 ,传代次数对菌株的遗传性状无明显影响 ,2 8℃培养条件下 ,花生根瘤菌连续传 96代 ,其 AFLP指纹未发生明显变化 ;37℃培养 ,仅 Spr3- 3和 Spr3- 5能够存活并正常生长 ,其 AFLP指纹也未发生明显改变 ,然而其它菌株不能生长。将供试慢生型花生根瘤菌分别接种天府 3号花生 ,光照培养 30 d后 ,随机各取 4个根瘤 ,从根瘤中提取类菌体 DNA进行 AFLP分析 ,各根瘤类菌体 DNA的 AFLP指纹图谱与该菌株纯培养物 AFLP指纹相同。将 5个菌株混合接种天府 3号花生 ,不同菌株的占瘤率存在差异 ,Spr3- 3和 Spr3- 5的竞争结瘤能力最强 ,两菌株的占瘤率之和为 85.4% ;Spr4- 5的占瘤率为 1 2 .2 % ;Spr7- 1为 2 .4% ;而 Spr2 - 9的竞争结瘤能力最差。本试验结果说明 ,AFLP技术用于根瘤菌生态和竞争结瘤能力研究 ,具有下列优点 :简易、快速、准确 ;直接取豆科植物的根瘤提取 DNA,进行原位研究 ;在不改变菌株遗传特性 ,即不使用突变株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花根瘤菌 AFLP指纹图谱 竞争结瘤能力 原位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S基因标记法对慢生花生根瘤菌竞争结瘤和接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开未 张小平 +4 位作者 陈远学 李登煜 陈强 Kristina Lindstrm 雍严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应用GUS基因标记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原位、直观地确定标记花生根瘤菌株形成的根瘤,从而方便地研究标记菌株与土著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无氮水培试验表明,标记菌株gusA4-5、gusA2-9分别与土著菌混和接种占瘤率为71.4%、77.0%。... 应用GUS基因标记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原位、直观地确定标记花生根瘤菌株形成的根瘤,从而方便地研究标记菌株与土著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无氮水培试验表明,标记菌株gusA4-5、gusA2-9分别与土著菌混和接种占瘤率为71.4%、77.0%。盆栽试验表明,接种供试菌株Spr4-5、Spr2-9占瘤率分别为57.9%、63.0%,比对照极显著增产52.5%、22.7%;接种Spr4-5比Spr2-9极显著增产24.2%。初步说明两个供试菌株的竞争结瘤力比土著根瘤菌强,菌株Spr2-9强于Spr4-5;Spr4-5比Spr2-9有效性高,是结瘤适量,竞争结瘤能力强的高效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基因标记 根瘤菌 竞争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