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序列S波分裂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朋 陈天长 +5 位作者 赵翠萍 苏金蓉 杨建思 黄春梅 刘莎 李兴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18,813,共16页
本文测定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震源区及其附近台站的S波分裂参数,包括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最终得到了40个台站的S波分裂结果.结果显示:在地震主破裂区内观测到的快波优势取向为NE向,与余震分布的长轴方向一致;位于双石... 本文测定了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震源区及其附近台站的S波分裂参数,包括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最终得到了40个台站的S波分裂结果.结果显示:在地震主破裂区内观测到的快波优势取向为NE向,与余震分布的长轴方向一致;位于双石—大川断裂以西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W向,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一致;位于荥经断裂附近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W向,与该断裂走向一致.快波偏振优势方向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主震前位于地震破裂区附近的TQU和BAX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均呈NE向;主震后TQU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近EW向,而BAX台站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则不突出,反映出芦山地震主震前快波偏振方向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而主震后受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各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为1.25—5.40ms/km,在余震覆盖密集区域,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均大于3.0ms/km,反映出震源区的各向异性程度较强.芦山主震后,各台站的延迟时间随时间变化持续减小,反映出震源区地壳应力随余震活动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s7.0地震 S分裂 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M_S5.7地震的剪切波分裂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莎 吴朋 +1 位作者 杨建思 苏金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7-795,共9页
选用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MS5.7地震震源区的泸沽湖台站2008年9月—2013年9月连续5年的地震数据进行剪切波分裂计算,从剪切波分裂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初步获得了宁蒗-盐源地区的区域应力特征,以及该地震发生前后地壳应力的特征性变化.泸... 选用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MS5.7地震震源区的泸沽湖台站2008年9月—2013年9月连续5年的地震数据进行剪切波分裂计算,从剪切波分裂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初步获得了宁蒗-盐源地区的区域应力特征,以及该地震发生前后地壳应力的特征性变化.泸沽湖台站快波偏振方向结果显示,该台站具有NE向和SE向两个优势取向,与研究区域内断裂的走向相同.该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宁蒗-盐源MS5.7地震发生前后.在宁蒗-盐源地震发生前一年,泸沽湖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缓慢地增加,表明该地区地壳应力逐渐积累;直到该地震发生前一个月,泸沽湖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才开始急剧下降,表明地壳应力随着地震的发生而迅速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分裂 快剪切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地壳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及强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曲延军 赵翠萍 +2 位作者 赵建政 聂晓红 孙甲宁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8-333,共6页
利用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后架设在震中区的三个数字地震台记录资料,分析了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发现震中区余震的快波偏振方向总体表现为近南北向,与主震的主压应力方向较为一致。3月16日5.1和3月31日5.3级强余震前慢波... 利用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后架设在震中区的三个数字地震台记录资料,分析了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发现震中区余震的快波偏振方向总体表现为近南北向,与主震的主压应力方向较为一致。3月16日5.1和3月31日5.3级强余震前慢波延迟时间总体表现出逐步减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伽师地震 S分裂 慢波延迟时间 偏振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坪铺水库水位变化对剪切波分裂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莎 吴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06-4114,共9页
本文通过对2006—2009年四川紫坪铺水库库区8个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事件,采用剪切波分裂方法获得了水库库区剪切波分裂参数,并结合地震活动性与水库水位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紫坪铺水库库区地壳应力的变化特征.剪切波分裂结果显示该研... 本文通过对2006—2009年四川紫坪铺水库库区8个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事件,采用剪切波分裂方法获得了水库库区剪切波分裂参数,并结合地震活动性与水库水位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紫坪铺水库库区地壳应力的变化特征.剪切波分裂结果显示该研究区域快波偏振方向有两个,分别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充分体现了紫坪铺水库地区地壳应力是由北西向的区域主压应力与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综合作用的结果.慢波延迟时间平均值为5.8ms·km-1,慢波延迟时间较大的地区位于库坝和库尾,分别是水库蓄水排水引起地壳应力变化最大的区域.对比慢波延迟时间的变化和水库水位的变化显示了慢波延迟时间与水库水位之间的一致变化关系,揭示了水库的蓄水排水对地壳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水位 地壳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宜宾地区S波分裂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朋 苏金蓉 +2 位作者 黄春梅 黄东剑 段云歌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本文采用纵横比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013年4月25日~2015年12月31日四川宜宾地区10个台站S波分裂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结果表明,华蓥山断裂两侧台站呈现不同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断裂带以西的台站偏振优势方向为N... 本文采用纵横比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013年4月25日~2015年12月31日四川宜宾地区10个台站S波分裂参数,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结果表明,华蓥山断裂两侧台站呈现不同的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断裂带以西的台站偏振优势方向为NW向,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位于断裂带以东的台站优势偏振方向为NE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在地震密集分布区域内的CNI台的优势偏振方向为NE向,与台站附近的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研究区域南段的3个台站(JLI、YAJ、XWE)优势偏振方向近NS向。各个台站平均慢波延迟时间在3.07~11.95ms/km范围内,慢波延迟时间最大的台站是CNI台,距离2013年4月25日06时10分M_L5.2地震震中位置最近,这反映出震源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程度较强。CNI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显示,在2015年2月7日M_L4.8地震前观测到慢波延迟时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分裂 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地震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威远地区近震剪切波分裂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瑜 刘莎 郑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5-657,共13页
基于布设在四川威远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利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23个地震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结果显示:威远地区地震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多数为北西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 基于布设在四川威远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利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23个地震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结果显示:威远地区地震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多数为北西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有个别台站可能由于受到局部构造环境的影响,快波偏振方向为北东向。而在地壳速度变化明显的威远背斜附近,有6个台站结果显示为两个快波偏振优势方向,表明该地区快波偏振方向是区域应力场和局部构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威远地区慢波延迟时间均值为4.43 ms/km,威远背斜南侧区域的慢波延迟时间值普遍大于其北部区域,表明在威远地区南部区域的各向异性强度强于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分裂 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区域主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锦屏水库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及蓄水影响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邵玉平 高原 +2 位作者 戴仕贵 杜瑶 宋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57-4568,共12页
利用雅砻江流域地震台网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及四川省地震台网1个地震台站2008年5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间记录的地震观测波形资料,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得到了四川锦屏水库地区中上地壳各向异性参数,即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和... 利用雅砻江流域地震台网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及四川省地震台网1个地震台站2008年5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间记录的地震观测波形资料,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得到了四川锦屏水库地区中上地壳各向异性参数,即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和慢剪切波时间延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台站的快波优势偏振方向存在明显的局部特征,左侧4个台站的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比较一致,右侧台站优势偏振方向各异.研究发现,台站MLI的快波偏振方向变化与水库水位的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2013年7月,水库水位急剧升高到约1800m后,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也发生了90°变化,这是一种被称为90°翻转(90°-flip)的现象.蓄水导致的应力增加(以及可能的渗水)产生的高孔隙压影响了剪切波分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水库 剪切分裂 快剪切偏振方向 剪切延迟时间 水位变化 应力 孔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前郭地区地震各向异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莎 吴朋 +1 位作者 杨建思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88-2098,共11页
2013年11月吉林省前郭地区连续发生地震,本文利用11月1日到24日前郭地区6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初步获得了每一个台站的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并初步探讨了研究区域地壳应力的分布.... 2013年11月吉林省前郭地区连续发生地震,本文利用11月1日到24日前郭地区6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初步获得了每一个台站的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并初步探讨了研究区域地壳应力的分布.快波偏振方向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但是在整体上北西向的一致性较好,北东向的结果较为零散,反映了研究区域内复杂的应力特征.北西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发震断裂的走向垂直,与地震在空间上的展布方向一致.北西向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地表运动速度场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快波偏振方向的分布与逆冲兼走滑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基本吻合.慢波延迟时间的结果在0.85~6.93 ms·km^(-1)范围内.慨5.3、5.8级地震前后慢波延迟时间的特征性变化反映了地壳应力的积累,以及随着地震发生应力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分裂 快剪切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地壳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区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莎 杨建思 +3 位作者 田宝峰 郑钰 姜旭东 徐志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27-3337,共11页
本文利用2010年5月7日到10月18日玉树地震震源区及其周边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余震数据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初步得到了每一个台站的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间延迟,并分析了玉树及周边地区地壳介质各向... 本文利用2010年5月7日到10月18日玉树地震震源区及其周边2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余震数据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初步得到了每一个台站的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间延迟,并分析了玉树及周边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在该研究区域,甘孜—玉树断裂上部分台站快波偏振方向近于东西向,这一结果与该区域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甘孜—玉树断裂带南段玉树周边的台站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南东向,与断裂带的走向一致,显示了此次地震断裂走滑性质的特征.位于杂多断裂和清水河断裂上的台站及其附近的台站,快波偏振方向与所处的断裂走向基本一致,多为南东东向.各个台站的慢波延迟时间结果分布在4.23~7.01ms/km范围内,平均慢波延迟时间是5.68ms/km.在甘孜—玉树断裂带和乌兰乌拉湖—玉树南断裂相交的位置慢波延时总体较高;而低值区位于打贝通—小苏莽断裂的北西端与杂多断裂之间的位置.沿玉树断裂带,慢波延迟时间的梯度值较大,本文这一结果揭示了慢波延迟时间的分布和破裂带的走向、余震的分布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剪切分裂 快剪切偏振方向 慢波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