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余锋 姚子龙 +5 位作者 李猛 李艳芬 李艳 李文君 李红华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5-1000,共6页
目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8年5月间1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10例慢性髓系... 目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8年5月间1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1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中位年龄32.5(23-73)岁;9例有慢性病史,中位慢性期17(4-84)个月。10例患者均有脾脏肿大,B超结果显示中位脾厚5.2(4-7.8)cm,中位脾长14.6(11.4-19.8)cm;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时中位外周血白细胞数41.705(11.9-344.41)×10^9/L,中位血小板数159(13-2326)×10^9/L。10例患者均可检测到Ph+染色体及BCR-ABL1融合基因。染色体检查结果中,5例可检测到附加染色体异常,1例为低二倍体,2例为复杂核型。10例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ABL1突变检测,其中2例检测到ABL1T315I突变;基因检查中1例合并P53缺失。中位随访时间10.5(0.2-78)个月。5例联合或不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TKI的化疗并序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3例达第二个慢性期(CP2),其中2例无进展存活至今(分别为移植后67和69个月),1例死于移植相关疾病(移植后7个月脑出血);2例在移植前为NR,移植后均死于疾病复发进展(分别移植后1和3个月)。5例联合或不联合TKI的化疗未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死于疾病进展,中位活存时间6(0.2-22)个月。结论: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患者行联合TKI化疗诱导达CP2状态,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髓变 PH^+ BCR-ABL1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脾脏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致病基因RUNX1新变异c.509-2A>G的识别和致病性
2
作者 马菁菁 张成成 +3 位作者 邓梅 林伟霞 郭丽 宋元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4,共9页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 目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倾向(familial platelet disorder with predisposit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PD/AML)是RUNX1(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基因变异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研究报告了1例FPD/AML 3日龄男婴患儿的临床表型和RUNX1基因型特征,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患儿的临床信息,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运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方法寻找可能的遗传学病因,基于Minigene剪接变异体分析技术研究了剪接位点新变异的异常剪接机制,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分析新变异的致病性。结果:患儿因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2 d入院。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巨核细胞发育不良。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患儿是RUNX1基因c.509-2A>G变异的杂合子,为国内外文献所未曾报道的新生变异。Minigene基因分析发现该变异导致异常转录本r.509_515del (p.Gly170Alafs*3)的形成,可明确诊断为FPD/AML。经对症支持处理,患儿血小板数量稳定,但仍明显低于正常,远期预后尚有待随访观察。结论:本研究识别了1个新生RUNX1基因剪接位点变异,并通过Minigene技术确认了其可导致FPD/AML,拓展了RUNX1基因变异谱,对FPD/AML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基因 家族性血小板疾病伴白血病倾向 Minigene剪接异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刘丽影 葛峥 +2 位作者 魏计锋 赵李娜 蔡志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5-752,共8页
目的:筛选影响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时构建CM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通过R软件构建CML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后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受... 目的:筛选影响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时构建CM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通过R软件构建CML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后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及风险分层分析对列线图进行评估验证。结果:筛选出116例患者,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确定年龄、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3个月时BCR-ABL1^(IS)值、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EFS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上述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的一致性指数为0.733(95%CI:0.676-0.790)。预测1年、3年及5年EFS的AUC值分别为0.765、0.855、0.827。校准曲线和DCA曲线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以及较强的临床实用性。根据模型总得分将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高低风险患者的EFS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年龄、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比例、3个月时BCR-ABL1^(IS)值、RDW与CML患者的预后相关。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CML患者的预后状态,但其广泛应用仍需进行外部和前瞻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BCR-ABL1^(IS) 红细胞分布宽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静东 解飞 +4 位作者 袁倩 郭竑 林江 张婷娟 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7年12... 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2/ID3/ID4表达及ID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分组分析ID家族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ID2及ID3表达在CML患者中均呈现显著上调(P<0.001,P<0.05),而ID4表达在CML患者中呈现显著下调(P<0.01)。其中,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揭示ID2表达可作为CML鉴别的潜在分子标志物(AUC=0.895,P<0.001)。CML患者中ID4启动子高甲基化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且ID4启动子甲基化与ID4表达呈现负相关(r=-0.424,P=0.002)。通过分组分析发现ID2高表达较易发生于男性患者中(P=0.040);ID4低表达/高甲基化较易发生于加速/急变期患者(P=0.003,P<0.001)。此外,CML加速/急变期患者ID4表达水平低于慢性期患者(P<0.001),而ID4甲基化水平高于慢性期患者(P<0.00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D4高甲基化是CML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结论:ID家族在CML患者中表达态势不同,其中ID2/ID3表达上调;而ID4表达下调,与ID4启动子高甲基化相关。ID4表达/甲基化与CML疾病进展相关,其中ID4甲基化可能是CML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分化抑制因子 表达 甲基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剪接变异体GAS5_O1增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5
作者 张斯玮 Gwyn T.Williams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61,共14页
在多种肿瘤中,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growth-arrest specific transcript 5,GAS5)高表达与患者的良好生存期相关。GAS5存在多种剪接变异体,本研究探讨GAS5部分剪接变异体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模式。并基于对凋亡诱导敏感的慢... 在多种肿瘤中,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growth-arrest specific transcript 5,GAS5)高表达与患者的良好生存期相关。GAS5存在多种剪接变异体,本研究探讨GAS5部分剪接变异体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模式。并基于对凋亡诱导敏感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系K562,研究GAS5部分剪接变异体对K562细胞自身增殖、凋亡以及对靶向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IM)的敏感性的影响。反转录PCR结果显示,GAS5剪接模式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NB4和KASUMI-1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相较于指数增长期,GAS5_AE表达水平在细胞密度引起的生长停滞期有一定程度的累积。通过核转染,将GAS5剪接变异体(pcDNA3-GAS5_1B、-GAS5_2B、-GAS5_3A、-GAS5_4A、-GAS5_O1或-GAS5_AE)转入K562细胞的单克隆株中。通过台盼蓝染色、吖啶橙染色后进行细胞计数,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GAS5剪接变异体并无抑制细胞的基础增殖或增强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建立GAS5_O1的稳定转染株,延长培养时程并计算倍增时间,发现GAS5_O1的表达水平和倍增时间成正比(R^(2)=0.5692)。在稳转株O1-C8中观察到GAS5_O1可促进IM引起的细胞生长抑制(56.94%±2.84%vs.36.07%±2.32%,P<0.05)和凋亡(29.33%±1.30%vs.52.00%±2.52%,P<0.05)。上述结果表明,GAS5_O1的上调可能增加CML细胞的倍增时间,并使CML细胞对IM处理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剪接异体 慢性白血病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朱红倩 张嵩 刘晓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17-221,共5页
9号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产生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几乎在所有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出现,BCR-ABL编码的蛋白具有持续增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急变期是CML的晚期,在此期间常常出现其它附加染色体和分子的改变... 9号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产生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几乎在所有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出现,BCR-ABL编码的蛋白具有持续增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急变期是CML的晚期,在此期间常常出现其它附加染色体和分子的改变。大量研究表明,BCR-ABL基因与其他失调的基因共同作用并异常激活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促进了疾病的进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对大多数慢性期CML患者治疗效果显著。IRIS5年的临床试验显示:用伊马替尼治疗的98%患者达血液学完全缓解,92%患者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87%患者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然而,仍有少数慢性期和大多数进展期患者用伊马替尼治疗疗效欠佳。在耐药机制的研究中发现ABL激酶区点突变与临床耐药关系密切。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改善伊马替尼耐药,本文就急性变的分子机制、伊马替尼耐药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染色体异位 伊马替尼 耐药机制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骆许静 张进芳 +5 位作者 刘晓力 杜庆锋 许娜 许露露 黄彬涛 肖小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0-842,846,共4页
目的筛选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变相关关键基因,探寻疾病进展机制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相关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分类,亚细胞定位以及组织选择性分析,结... 目的筛选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变相关关键基因,探寻疾病进展机制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相关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分类,亚细胞定位以及组织选择性分析,结合转录因子预测和网络谱图构建,找出差异表达基因中的关键分子并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得到一组定位于白细胞膜的基因集,在整个调控网络中,CD40、CCR3、LGALS3、RGS3、CEACAM3及转录因子RAC1、CTNNB1、TP53、NF-kB处于网络节点位置,可能是疾病进展的关键调控基因,采用RT-PCR方法初步证实CEACAM3、RGS3、CTNNB1和RAC1在急变期患者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CEACAM3、RGS3、CTNNB1和RAC1可能是慢性髓系白血病由慢性期向急变期转变的关键基因和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变期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下调白血病细胞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颖 韩玉祥 +6 位作者 牛志云 王兴哲 滑欢 尚银涛 王福旭 张学军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02-140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分别与不同组别的BMMSC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分别与不同组别的BMMSC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CML急变期BMMSC不能抑制原代CML急变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对K562仅有轻度的抑制作用;CML急变期BMMSC提高阿霉素处理后的K562细胞的存活率,并保护K562及原代CML-Bp骨髓单个核细胞,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与CML慢性期及正常组BMMSC相比较,CML急变期BMMSC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其细胞共培养组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最少(P<0.05);检测CML急变期BMMSC共培养组的K562显示,活性Caspase-3表达均较单独K562+ADM组明显下调,caspase-9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CML急变期BMMSC下调阿霉素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稳定caspase-9蛋白非活性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蛋白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间充质干细胞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TKI治疗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患者转换氟马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松凡 文钦 +6 位作者 张颖 吕敬龙 舒华娥 颜红菊 张诚 魏锦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 观察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ronicphase, CML-CP)患者转换氟马替尼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重庆市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共5家医院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对一... 目的 观察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ronicphase, CML-CP)患者转换氟马替尼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重庆市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共5家医院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对一线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转换氟马替尼(600 mg/d)治疗的患者,观察氟马替尼的疗效及安全。统计患者治疗3、6、12个月时最佳反应率及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 MMR)率、累积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 CCyR)率、累积MMR率、累积深度分子学反应(deep molecular response, DMR)率、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 EFS)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共纳入100例CML-CP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3~36)个月,3、6、12个月最佳反应率分别为92.6%(88/95)、94.4%(85/90)和92.9%(79/85),随访截止至2023年8月20日,累积CCyR、MMR率分别为98.0%(98/100)、81.9%(77/94),达CCyR和MMR的中位时间均为3个月,累积DMR率为51.0%(51/100)。随访时间内,PFS率为100.0%(100/100),1年EFS率为85.6%(75/90)。氟马替尼最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7.0%),其次为肾功能损害(6.0%)、肌肉骨骼疼痛(2.0%);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血小板减少(12.0%)、贫血(6.0%)和白细胞减少(2.0%)。结论 氟马替尼治疗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有较好的MMR和DMR,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BCR-ABL阳性 TKI 氟马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运载呼肠孤病毒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刘雨思 贺晶 +3 位作者 杜娟 靳小燕 张静 张玉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毒包涵体分布。将不同(0、1、2和3)感染复数(MOI)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利用CCK-8法筛选最适MOI。选择最适滴度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收集上清液,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结合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Reo3病毒滴度以确定最适感染时间。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hUMSCs组、Reo3组和hUMSCs-Reo3组,hUMSCs组和hUMSCs-Reo3组设置hUMSCs与K562细胞作用的低、中、高比例(5∶1、10∶1和20∶1)。CCK-8法分析hUMSCs-Reo3与K562细胞共培养24、48、72 h后K562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利用L929细胞确定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验证在体外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Reo3对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运载体作用于K562细胞后胞内Bcl-2、Bax、survivi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构建K562细胞的BALB/c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每组6只),分析hUMSCs-Reo3在体内对K562细胞的抑瘤效果。结果: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JAM-A分子表达量分别为11.0%和99.0%。电镜显示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出现大量病毒包涵体。在120 h范围内,与未感染组相比,MOI=1的Reo3对hUMSCs活力无显著影响,故最佳MOI为1;TCID50结果显示,MOI=1的Reo3感染hUMSCs 48 h后细胞裂解液中病毒滴度最高,故最适感染时间为48 h。hUMSCs-Reo3作用24、48和72 h后K562细胞活力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抑制。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EC50为1∶34;在体外不同浓度(1∶34、1∶300和1∶600)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仍能运载Reo3抑制K562细胞活力并诱导凋亡发生。与对照组相比,hUMSCs-Reo3作用48 h后K562细胞中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在BALB/c裸鼠荷瘤模型中,荷瘤体积测定、肿瘤组织和主要脏器病理学分析及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组织蛋白酶B/L活性结果表明,运载体在体内对K562细胞具有溶瘤效应而对正常组织无不良影响。结论:hUMSCs可有效运载Reo3,该运载体系在体内、外实验中能够释放足量Reo3抑制K562细胞恶性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溶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呼肠孤病毒 慢性白血病 溶瘤作用 细胞凋亡 荷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临床特点和生存分析
11
作者 焦霞霞 张园园 +8 位作者 潘静 宋蕾娜 林彩芹 时会贞 朱斌 王素丽 潘韶英 丁志勇 赵文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1387,共7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血液科自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集的41例成人CML-C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60岁和≥60岁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41例患... 目的:探讨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血液科自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集的41例成人CML-C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60岁和≥60岁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41例患者中男性27例(65.9%),女性14例(34.1%),中位年龄56(19-48)岁其中<60岁22例(53.7%),≥60岁19例(4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组初诊时有合并症、Sokal积分中/高危、骨髓纤维化、乳酸脱氢酶水平≥1000 U/L的患者比例较<60岁组显著增加(均P<0.05)。性别、ELST积分、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0岁组中服用减低剂量伊马替尼的患者比例明显上升(P<0.001);<60岁患者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的分子生物学缓解比例高于≥60岁患者(P<0.001)。TKI治疗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0岁患者中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TKI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结论:与<60岁成人CML-CP患者相比,≥60岁患者TKI治疗获益较少且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特征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马替尼在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丽影 魏计锋 +2 位作者 贾韬 毛建平 蔡志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75,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氟马替尼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氟马替尼治疗的30例CML-CP患者的... 目的:分析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氟马替尼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氟马替尼治疗的30例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曾接受伊马替尼一线治疗且治疗失败的患者作为二线组,另外15例采用尼洛替尼或达沙替尼二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作为三线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6和12个月时的血液学、分子学反应,以及至随访终点患者的无事件生存(E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二线组治疗3、6和12个月时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别有10、11、12例患者,均高于三线组的3、4、5例患者(P=0.010,P=0.011,P=0.010)。二线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获完全血液学反应(CHR)、早期分子学反应(EMR)分别有12、13例,高于三线组患者的9、13例,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P=1.000);治疗6和12个月时二线组获得MR4.5的患者分别有6、7例,高于三线组的3、2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P=0.713)。二线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三线组中1-2级血小板减少2例,1-2级贫血及白细胞减少各3例,3-4级贫血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二线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皮疹(2例)、头痛(1例)、腹泻(1例)、疲乏(1例)、四肢疼痛(1例),三线组腹泻、恶心、水肿各1例。两组患者在血液学不良反应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随访时,二线组患者的EFS率高于三线组(100%vs 93.3%,P=0.317)。结论:我国自主研发的二代TKI氟马替尼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CML-CP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马替尼 二线 三线 慢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DNA甲基化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灵艳 殷小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DNA甲基化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即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稳定遗传的变化。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众多生物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涵盖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诸多生理... DNA甲基化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即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稳定遗传的变化。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众多生物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涵盖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诸多生理和病理活动。特别是,异常DNA甲基化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发生、进程和预后中起关键作用。DNA甲基化在CML的诊断及治疗上显示出巨大潜力。深入了解DNA甲基化的具体机制,尤其是在CML患者中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异常改变,有助于推动以DNA甲基化为基础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进入临床实践,从而有效地诊断并治疗CML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DNA甲基化 去甲基化药物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K基因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异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梅 容颖 +3 位作者 田润梅 杨宇航 朱平 陈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6-710,共5页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组与对照组的LNK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LNK基因变异与CML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CML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提取骨髓和外周血DNA,用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用PCR扩增LNK基因外显...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组与对照组的LNK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LNK基因变异与CML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CML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提取骨髓和外周血DNA,用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用PCR扩增LNK基因外显子全长;扩增序列中包括了LNK基因内影响氨基酸表达的Rs3184504(C/T)和Rs78894077(A/C/G/T),以及对氨基酸表达无影响的Rs7973120(A/T)的3个SNP位点。测序分析LNK基因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36例CML患者均有BCR/ABL1突变,对照组无突变;1例CML患者有LNK杂合子突变,位点为A300V,突变率2.8%,对照组无突变。Rs3184504:对照组C/T等位基因频率为50%/50%,CML组为94.4%/5.6%,CML组C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CC基因型占94.4%(P<0.01);Rs78894077:对照组C/T等位基因为9.8%/90.2%,CML组16.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ML组CC基因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7973120:对照组A/T等位基因频率为10.9%/89.1%,CML组为25%/75%,CML组A等位基因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ML患者中有LNK突变,LNK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ML的发生相关,CML患者多携带有LNK Rs3184504 C等位基因及Rs7973120 A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K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突 慢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克锋 江千里 +12 位作者 刘启发 孙竞 王怀明 徐丹 张钰 范志平 黄芬 周红升 李小芳 魏永强 戴敏 孟凡义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南方医院血液科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CML allo-HSCT患者106例,依据移植早期(移植后100 d)患者... 目的:本研究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南方医院血液科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CML allo-HSCT患者106例,依据移植早期(移植后100 d)患者有无发生急性心衰事件而分为心衰组(15例)和对照组(91例)。运用Logistic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Pearson 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心衰组的临床特点。结果:CML 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发生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 d(移植前1 d-移植后84 d)。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格列卫治疗史、格列卫治疗时间及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GVHD预防方案为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心衰组肝静脉闭塞病(HVOD)、细菌感染及死亡等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性心衰事件多发在移植早期,移植前格列卫治疗及含ATG的GVHD预防方案是CML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心衰组患者常伴随较高的HVOD、细菌感染及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性心衰 格列卫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域点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琳琳 曾庆曙 +4 位作者 杨明珍 缪华纬 夏瑞祥 王霖 倪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巢式RT-PCR对328例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欠佳及10例初诊慢性期CML患者不同时期的51份骨髓标本进行ABL激酶区扩增,并对产物进行... 本研究主要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ABL激酶区点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巢式RT-PCR对328例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欠佳及10例初诊慢性期CML患者不同时期的51份骨髓标本进行ABL激酶区扩增,并对产物进行纯化、测序以及序列同源性比对,确定点突变的存在及类型。结果显示,12例检出点突变,其类型分别为M351T2例,Q252H7例,E279K1例,E255V及E355G各1例;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点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7.6%(3/17)、45.5%(5/11)和44.4%(4/9);血液学和遗传学耐药患者的点突变发生率分别为50%(5/10)和44.4%(8/18),其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2.3%-87.7%和19%-69.9%;有点突变的12例患者的疗效均欠佳,经过加量至600m g,随访3-24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结论:ABL激酶区点突变是伊马替尼耐药导致CML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监测点突变的发生及其类型有助于早期进行疾病预后评估及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ABL激酶区 点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整联蛋白表达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益龙 余先球 +3 位作者 朱彦 巴荣 朱伟 许文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55-758,共4页
为研究慢性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生长活性及其整联蛋白(integrins)的表达水平,并探讨BMMSC在CML发病中的作用,以慢性期CML患者为实验组,健康人为对照组,抽取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行BMMSC体外培养,动态观... 为研究慢性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生长活性及其整联蛋白(integrins)的表达水平,并探讨BMMSC在CML发病中的作用,以慢性期CML患者为实验组,健康人为对照组,抽取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行BMMSC体外培养,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取第3、4代BMMSC提取总RNA,逆转录,real-time PCR法检测integr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慢性期CML患者BMMSC生长活性较健康人无明显差异;实验组BMMSC表达integrin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BMMSCs中integrin高表达影响CML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间充质干细胞 整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曦希 杨明珍 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未治和经治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 目的探讨未治和经治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35(IL-35)的血浆浓度。结果初诊组、复查组和对照组间Treg细胞比例和血浆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诊组的血浆TGF-β1和IL-35浓度显著高于复查组和对照组(P<0.001);复查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CML患者的TGF-β1和IL-35水平升高,表明其在疾病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有判断疗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介素-35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转化的机制之一:表观遗传学异常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真 李英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0-253,共4页
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病程进展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是表观遗传学异常包括DNA修饰、组蛋白修饰及RNA相关调控异常三种分子机制。... 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病程进展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是表观遗传学异常包括DNA修饰、组蛋白修饰及RNA相关调控异常三种分子机制。本文对表观遗传学在CML急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性转化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和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螺旋酶抗原基因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芹 林江 +8 位作者 钱军 姚冬明 钱炜 李云 柴海彦 杨静 王翠竹 张铭 肖高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71-117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螺旋酶抗原基因(HAG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表达状况和临床意义。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AML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AGE cDNA的表达。结果表明:74例AML患者中11例(14.8%)存在HAG... 本研究旨在探讨螺旋酶抗原基因(HAG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表达状况和临床意义。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AML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AGE cDNA的表达。结果表明:74例AML患者中11例(14.8%)存在HAGE过表达(117.12%-9842.70%,中位434.96%);HAGE过表达患者年龄显著高于HAGE阴性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7和45岁,p=0.001)。HAGE表达在单核细胞亚型AML(M4和M5,7/20,35.0%)中明显高于其它亚型AML(4/54,7.4%)(p=0.007)。28例核型正常的AML患者中8例(28.6%)呈HAGE过表达,而40例核型异常的AML中仅3例(7.5%)存在HAGE表达(p=0.041)。9/26例(34.6%)CML患者存在HAGE过表达,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中HAGE表达率(4/4,100%)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5/22,22.7%)(p=0.008)。结论:HAGE cDNA表达与AML单核细胞亚型类别相关,且与CML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酶抗原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