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和静态手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慢性非流畅性失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春薇 桂沛君 +3 位作者 陈宸 吴辉 王索刚 谢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非目标导向的动态视频和静态动作图片观察对慢性非流畅性失语症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5)予以非目标导向手动作图片和动词复述,试验组(n=... 目的比较基于非目标导向的动态视频和静态动作图片观察对慢性非流畅性失语症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5)予以非目标导向手动作图片和动词复述,试验组(n=15)予非目标导向手动作视频和动词复述,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末,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进行测试。结果两组失语商均随时间而改善(F>32.922,P<0.001),各时间点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t<0.699,P>0.05),时间和分组交互效应显著(F=6.398,P<0.001),试验组失语商增加更多。结论动态手动作观察可能较静态观察更有利于脑卒中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慢性非流畅性失语 手动作观察 康复 镜像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语言加工特征的脑磁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少强 江钟立 +4 位作者 吴婷 林枫 徐晓燕 陈奇琦 杨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8-543,548,共7页
目的:研究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大脑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神经网络活动特征及与受损语言功能的关系。方法: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及年龄、性别、学历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各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估受试者的言语功... 目的:研究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大脑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神经网络活动特征及与受损语言功能的关系。方法: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及年龄、性别、学历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各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估受试者的言语功能,应用脑磁图(MEG)对受试者图片命名过程中大脑语言加工活动进行检测。结果: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相关大脑感兴趣区域(ROIs)在不同时间窗内的激活强度后发现:在图片命名的400—600ms时间窗内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左脑Broca区的激活强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右脑的Br-oca同源区、Wernicke同源区、顶下小叶激活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Broca同源区的激活强度与患者的失语商(AQ)正相关(r=0.886,n=5,P=0.045)。结论: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存在右脑神经网络活动广泛上调,这种泛化在言语输出准备时期最为明显,提示与受损后大脑自发低水平的言语代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流畅性失语 脑磁图 言加工 图片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