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白细胞介素36γ水平升高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崔晓珊 李英兰 赵统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643,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纯化CD8^(+)T细胞。ELISA检测血浆和BALF中4种IL-36亚型表达。使用重组人IL-36γ刺激CD8^(+)T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重组人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与NCI-H1882细胞直接接触或Transwell TM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靶细胞死亡比例。结果COPD组和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血浆IL-36α、IL-36β、IL-36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血浆IL-36γ水平在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高于COPD组[(200.11±99.95)pg/mL vs(153.03±87.18)pg/mL,P=0.023],血浆IL-36受体拮抗剂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感染部位BALF中IL-36γ水平高于非感染部位[(305.82±59.60)pg/mL vs(251.93±76.01)pg/mL,P=0.011]。IL-36γ刺激后CD8^(+)T细胞分泌IFN-γ、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均高于无刺激组。IL-36γ刺激后的CD8^(+)T细胞与人肺癌细胞系NCI-H1882直接混合培养后,细胞死亡比例升高[(16.06±3.67)%vs(11.47±2.36)%,P=0.002],但使用Transwell TM平板进行非接触培养时,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与无刺激比较无明显变化[(4.77±0.78)%vs(4.99±0.92)%,P=0.554]。结论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血浆和感染部位IL-36γ水平升高,可增强外周血和感染微环境中CD8^(+)T细胞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真菌 白细胞介素36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护理变革策略研究
2
作者 丁敏玲 张偌翠 +4 位作者 张转运 王晴 侯敏 李雪云 顾小萍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 审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评估与干预的证据应用现状,分析证据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遵循循证研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 目的 审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评估与干预的证据应用现状,分析证据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遵循循证研究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麻醉期护理的证据并汇总,制订审查指标和审查方法;并于2024年4-9月进行基线审查,采用i-PARIHS框架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制订相应策略。结果 共纳入15条最佳证据,制订25条审查指标,其中15条指标准确执行率<60%,有2条准确执行率为0。障碍因素为需革新现有工作流程、增加工作量、医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相关循证知识、科室缺乏系统化管理流程与制度;促进因素为管理者对变革的支持、科室对循证护理的重视、医护人员学习意愿强烈,以及科室培训条件良好等;并据此制订变革策略。结论 临床实践与患者围麻醉期评估与干预的最佳证据存在显著差距,需结合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改进措施,以促进最佳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围麻醉期护理 障碍因素 促进因素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上调骨保护素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与骨质疏松
3
作者 张金辉 李德需 +2 位作者 张占英 苗欢欢 李岚淼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4-1498,共5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山茱萸组和阳性组,采用脂多糖(LPS)联合烟熏法构建COPD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及骨组织病理损伤,酶... 目的:探讨山茱萸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山茱萸组和阳性组,采用脂多糖(LPS)联合烟熏法构建COPD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及骨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炎症通路相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表达,番红固绿染色检测胫骨组织病理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组和阳性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肺组织PI3K、AKT表达水平、胫骨组织破骨细胞数及RANKL、RANK的蛋白表达均降低,OPG蛋白表达升高(P<0.05);HE和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存在炎症浸润,肺泡扩张明显,胫骨组织骨丢失严重,骨小梁断裂程度增加,山茱萸组和阳性组较对照组的肺及胫骨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山茱萸能改善COPD大鼠的骨质疏松症状,并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OPG而抑制RANKL/RAN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慢性阻塞性肺病 骨质疏松症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元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王璐璐 甘德堃 李彬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元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元汤,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 目的探讨益气补元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元汤,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FVCF)、气道重塑指标(TDR、WA)、炎症相关因子(Gal-3、TGF-β1、HIF-1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气道重塑指标、炎症相关因子降低(P<0.05),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元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安全有效地增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及气道重塑情况,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元汤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脾气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鉴定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标志物及实验验证
5
作者 杨燕 陶春容 +2 位作者 朱佑君 张聪 李德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8-958,共11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并验证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鉴定了COPD合并PAH...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并验证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鉴定了COPD合并PAH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探讨了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SVM-RFE)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出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单细胞分析揭示了关键基因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模式。提取肺组织巨噬细胞进行细胞水平验证,观察肺PAH关键生物标志物表达差异。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数据验证关键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利用缺氧方法建立COPD合并PAH小鼠模型,将16只8周龄普通级COPD小鼠(雌雄不限,体质量20~22 g)按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n=8):缺氧组(氧浓度为10%±0.5%,COPD合并PAH组)和常氧组(COPD组)。使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关键生物标志物,计算表达情况。结果 COPD合并PAH筛选出28个DEGs(|Log_(2)FC|≥2, P<0.05)。功能富集分析显示,COPD合并PAH的DEGs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和细胞分裂相关,参与溶酶体、氧化磷酸化及细胞周期通路(P<0.05)。机器学习得到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GRN、KLF4、SHTN1、LRP1和GPNMB),进一步的单细胞分析揭示了这些标志物在疾病发展中存在逆向表达模式。从PBMCs中构建的诺模图模型,用于诊断COPD合并PAH[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subject curve,AUC)为0.907]。COPD合并PAH组GRN、KLF4、SHTN1、LRP1和GPNMB蛋白和基因显著高表达(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GRN、KLF4、SHTN1、LRP1和GPNMB可作为COPD合并PAH预测和诊断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为COPD合并PAH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志物 机器学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肺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漆水提物改善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向肺癌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亚娟 陈兰英 +3 位作者 周子也 刘彭浩邦 黄玉清 靳旭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0-960,共11页
目的:探究泽漆水提物对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向肺癌转化的防治保护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泽漆水提物低(0.9 mg/kg)、中(1.8 mg/kg)、高剂量组(3.6 mg/kg),以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 目的:探究泽漆水提物对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向肺癌转化的防治保护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泽漆水提物低(0.9 mg/kg)、中(1.8 mg/kg)、高剂量组(3.6 mg/kg),以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和脂多糖(LPS)制备模型,第13、26周分批取材。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泽漆水提物成分含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呼气峰流速(PEF)、暂时停顿(Pau);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测定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NF-κB)、p-NF-κB、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B淋巴细胞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泽漆水提物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约为16.32%、7.79%,总萜类最少;与模型组比较,泽漆水提物可改善肺功能指标Pau、PEF;降低外周血和BALF白细胞数;改善肺组织形态,减少癌变;降低TNF-α、IL-6 mRNA表达;升高Bcl-2,降低TTF-1、NSE、PCNA、p-NF-κB、p-STAT3及Bax蛋白表达。结论:泽漆水提物对小鼠COPD向肺癌发展具有治疗改善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肿瘤增殖相关蛋白及调控NF-κB/STAT3及Bcl-2/BAX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漆水提物 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 脂多糖 慢性阻塞性肺病 炎癌转化 肺癌 肺功能 炎症介质 肺癌标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
作者 曾昭璐 李晓丹 +3 位作者 封继宏 贺梦雪 孙露颜 孙增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喘息和(或)呼吸困难为症状的疾病。“大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张锡纯探究其原意,首提“大气下陷”理论,以益气升提之法治疗下陷之证。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角度,发现“大气下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喘息和(或)呼吸困难为症状的疾病。“大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张锡纯探究其原意,首提“大气下陷”理论,以益气升提之法治疗下陷之证。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角度,发现“大气下陷”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因其肺、脾、肾三脏虚损,进而产生痰、瘀,甚则出现虚极耗散元气的危急情况。治疗上应重视大气虚损下陷之本,兼顾痰瘀之标,治以益气升提,化痰祛瘀,在病情危重之时,予以补益收敛之法,以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积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大气下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通过调控结肠内胆汁酸代谢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的结肠损伤
8
作者 李宛容 陶梦婷 +5 位作者 邹元锋 何丹 唐能源 谭欣 李丽霞 陈丹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43,共13页
【目的】探究黄精中性多糖(PSP-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结肠损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模型组和PSP-NP组,并采用熏烟联合脂多糖(LPS)滴鼻的方式建立COPD模型。PSP-NP组造模同时... 【目的】探究黄精中性多糖(PSP-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结肠损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PD模型组和PSP-NP组,并采用熏烟联合脂多糖(LPS)滴鼻的方式建立COPD模型。PSP-NP组造模同时每日灌胃200 mg/kg的PSP-NP,其余组灌喂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LPS水平、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UPLC-MS检测结肠内容物胆汁酸种类和含量,筛选差异胆汁酸。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法筛选差异菌群,并与差异胆汁酸进行相关性分析。将PSP-NP与差异胆汁酸:胆酸(CA)和脱氧胆酸(DCA)进行体外结合,分析PSP-NP对CA、DCA的结合能力。将PSP-NP作用于CA、DCA培养的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通过划痕实验、RT-qPCR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SP-NP有效改善了COPD模型小鼠的结肠损伤,增强了机械屏障功能,减轻了炎症反应,调节了结肠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异常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P-NP通过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降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从而调节结肠胆汁酸代谢,减少次级胆汁酸的冗余。体外结合实验发现,PSP-NP与差异胆汁酸DCA和CA的结合率最高为58.2%,其中对DCA的结合能力最强。细胞实验表明,DCA抑制了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的迁移能力,并显著提高了炎症因子TNF-α、IL-6和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添加PSP-NP后,DCA对NCM460细胞的影响显著减轻。【结论】PSP-NP可以明显改善COPD模型小鼠的结肠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通过调节菌群和直接结合两种方式调控结肠胆汁酸代谢及胆汁酸谱,从而减少DCA等次级胆汁酸对结肠上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结肠胆汁酸代谢 慢性阻塞性肺病 结肠菌群 体外胆汁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8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8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PaO_(2)、神志清醒率、神志好转率高、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AECOPD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大幅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无创呼吸机 人性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梦蝶(综述) 秦厚应(综述) 赵卉(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3-927,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全球的主要健康和经济负担之一。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COPD潜在的炎症模式与既往认为的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不同,嗜酸性炎症大约占据COPD的1/3。尽管与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的嗜酸性粒细胞阈值尚未得到统一,但...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全球的主要健康和经济负担之一。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COPD潜在的炎症模式与既往认为的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不同,嗜酸性炎症大约占据COPD的1/3。尽管与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的嗜酸性粒细胞阈值尚未得到统一,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仍可以作为一种内在表型标志物指导治疗,参与评估COPD急性加重风险、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以及临床转归。该文综述在描述嗜酸性粒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明其作为COPD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病 生物标志物 吸入糖皮质激素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任建萍 薛海 +2 位作者 刘云 阎正民 张玉润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2期112-113,118,共3页
为控制和减缓 COPD患者病情的发展 ,使之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 ,作者调查了成都市武侯区四个社区 COPD患者的行为及认知状况 ,为进一步实施社区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copd 社区干预 健康行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生物靶向治疗
12
作者 白昊东 沙炳先 +2 位作者 Ambedkar Kumar Yadav 徐镶怀 余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2,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基于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治疗现状无法满足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已有不同研究将针对特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制剂尝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来缓解呼吸道症状或降...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基于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治疗现状无法满足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已有不同研究将针对特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制剂尝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来缓解呼吸道症状或降低急性加重风险,但均未能给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今后还需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确定生物靶向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靶向治疗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模型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后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及模型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琼芳 舒彩敏 冯兰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85,593,共5页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一个重要不良结局。频繁的AECOPD会导致患者肺功能急剧下降,严...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一个重要不良结局。频繁的AECOPD会导致患者肺功能急剧下降,严重者可能会增加急性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与AECOPD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438例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用R包rms绘制风险预测列线图,并对模型进行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组的年龄高于对照组(81.90±7.09 vs 76.05±9.50,P<0.001),而有糖尿病史(28.99%vs 11.78%,P<0.001)和高血压史(72.46%vs 47.22%,P<0.001)的AECOP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高于对照组,脑卒中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75±0.74 vs 2.08±0.81,P<0.001)。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而LDLC是脑卒中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该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临床净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脑卒中 风险预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D 2021全球主要死因:缺血性心脏病、COVID-19、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14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7,共1页
《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GBD 2021分析,估计了1990—2021年20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811个国家以下地区按年龄-性别-地区-年份分列的288种死因造成的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结果发现,2019年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与1990年相同:从... 《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GBD 2021分析,估计了1990—2021年20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811个国家以下地区按年龄-性别-地区-年份分列的288种死因造成的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结果发现,2019年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与1990年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下呼吸道感染。但在2021年,COVID-19大流行改变了死因排名,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COVID-19、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其他大流行相关死亡。2019—2021年,全球预期寿命净减少1.6岁,这主要是由于COVID-19和其他大流行相关死亡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年龄标化 主要死因 中风 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48
15
作者 蔡映云 梁永杰 +2 位作者 汪钟贤 方宗君 陈建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41-245,共5页
对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的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与生活质量总均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 对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反映气道阻塞程度的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与生活质量总均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P<005和0359,P<001)。尽管体育锻炼组和非体育锻炼组年龄和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差别,但前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后者。2年随访发现体育锻炼组与非锻炼组肺功能变化相仿,但前者生活质量评分减退的例数较后者明显为少。10例COPD患者经松静内养功锻炼4个月后在相同运动强度下呼吸频率减低,呼吸困难减轻,压力负荷呼吸时胸腹矛盾呼吸减轻。提示气功锻炼可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8
16
作者 吴凯 叶军 +1 位作者 卢慧宇 段德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正常对照、35例缓解期和29例急性加重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CD19+B细胞、...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正常对照、35例缓解期和29例急性加重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CD19+B细胞、CD16+5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变化,分析与患者病程、吸烟指数和住院天数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缓解组和急性加重组CD3+T细胞、CD4+T细胞数均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组CD4+/CD8+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组CD16+56+NK细胞显著升高;②与COPD缓解组比较,急性加重组CD4+T细胞数降低更显著,CD16+56+NK细胞数显著升高;③CD3+CD4+T细胞与吸烟指数成负相关,住院天数与CD3+CD4+T细胞、CD4+/CD8+呈负相关,而与CD3+CD8+T、CD16+56+NK细胞成正相关。结论:CD3+CD4+T细胞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与COPD的发病和严重程度、治疗密切相关。CD4+/CD8+、CD16+56+NK细胞与COPD的急性发作、治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细胞免疫 吸烟指数 病程 住院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上机时间与持续时间对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丁艳苓 姚婉贞 +2 位作者 周庆涛 陈亚红 宁永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入院后上机时间与通气持续时间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COPD有创通气患者的病原学资料。比较入院48h以内上机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入院后上机时间与通气持续时间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COPD有创通气患者的病原学资料。比较入院48h以内上机患者(A组)与48h以后上机者(B组)通气〈5d、≥5d下呼吸道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A、B两组下呼吸道主要的病原菌均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B组无论通气时间长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敏感率均低于30.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35.71%~53.33%。铜绿假单胞菌在A组通气〈5d分离出的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定的敏感率显著高于通气≥5d及B组通气〈5d者;在A组通气≥5d菌株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妥布霉素的敏感率显著高于B组通气≥5d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两组多为耐甲氧西林菌株(MRSA),无论通气时间长短,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0%,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敏感率不超过15.00%。结论我院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耐药较严重;对于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入院48h后上机或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超过5d可使菌株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机械通气 感染 病原菌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五脏关系及其病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唐仕欢 淮晓永 +4 位作者 吕冬梅 王丽华 杨洪军 黄璐琦 王永炎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5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变过程中中医五脏的传变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关系。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数据库,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预处理转换,并导出到W eka的格式(.arff),然后利用W eka进行相关的数据挖掘分析。结果:... 目的: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变过程中中医五脏的传变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关系。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数据库,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预处理转换,并导出到W eka的格式(.arff),然后利用W eka进行相关的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变过程中,初起病位在肺,逐步转变为肺脾肾、肺脾心同病,后期肺脾心肝肾五脏俱损,且中焦脾土是其传变的关键。结论: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疾病病变过程中五脏的传变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慢性阻塞性肺病 五脏 传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结合熏烟法和单纯熏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0
19
作者 宋小莲 王昌惠 白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和单纯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1组作健康对照,另2组分别进行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处理建立COPD模... 目的比较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和单纯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1组作健康对照,另2组分别进行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处理建立COPD模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和肺组织病理学,测定肺组织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检测外周血常规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常规。结果两个模型组大鼠消瘦,伴有间歇咳嗽和气促,外周血和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肺组织H-E染色显示两个模型组大鼠均具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典型病变,ML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MAN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个模型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组比单纯熏香烟组气道及肺组织的炎症浸润更明显,单纯熏香烟组主要表现为肺泡过度扩张。结论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前者比后者更符合COPD自然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物模型 炎症 脂多糖 烟草暴露 慢性阻塞性肺病 大鼠模型 白细胞总数 模型组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鹏 张东 +4 位作者 郭学光 孙宝君 方向群 曲歌平 刘长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为临床诊治状况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2015年6月之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区就诊的年龄在60以上,新诊断NSCLC并COPD的患...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为临床诊治状况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2015年6月之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区就诊的年龄在60以上,新诊断NSCLC并COP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收集的临床数据包括:吸烟习惯,肺功能检测,起始治疗策略,TNM分期,主诉症状,合并疾病和实验室化验等。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回顾性总结200例NSCLC患者,其中107例(53.5%)通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并通过肺功能测试,确诊合并COPD,纳入本研究。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5.8月,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4%、55.4%、41.0%、20.0%。分层分析显示COPD Gold分级为1度和2度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Gold 3度和4度的患者(Gold 1 vs.3/4∶51.7月vs 16.9月,P=0.020;Gold 2 vs 3/4∶43.1月vs 16.9月,P=0.043)。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大,Gold分级越重,治疗3个月内Gold分级未改善,TNM分期越晚(Ⅲ和Ⅳ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起始治疗非手术,以及主诉症状为咳嗽和较高的血清CEA值是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研究发现影响本组老年NSCLC-COPD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COPD Gold分级越重,治疗3个月内Gold分级未改善是其中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