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7
1
作者 汪正光 张牧城 +2 位作者 方向群 程金霞 谢立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CAP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64例,进行CAP评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CAP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64例,进行CAP评分。以患者入住ICU作为观察起点,以患者死亡或入住ICU 180 d为观察终点,计算实际病死率及生存时间。结果最终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死亡30例(死亡组),存活25例(存活组),实际病死率为55%,与CAP评分预测死亡风险(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死亡组CAP评分为(129±30)分,存活组为(108±19)分,死亡组CAP评分大于存活组(t=-2.977,P=0.00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P评分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r=0.893,P=0.007)。绘制ROC曲线发现,CAP评分预测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34〔95%CI(0.600,0.868),P=0.003〕,当取CAP评分为110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绘制Kaplan-Meier曲线发现,本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02 d〔95%CI(82,122)〕,中位生存期为114 d〔95%CI(31,197)〕。结论 CAP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预后 通气机 机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诊治及社区慢病管理指导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04,共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需求量增加,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虽然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需求量增加,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虽然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同,但它们在患者的症状、疾病预反应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预后方法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相关,对疾病的预后进行研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对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治和社区慢病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水平 支气管哮喘 社区慢病管理 病程长短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疾病 慢阻 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价值 被引量:98
3
作者 王虹 张少卿 +1 位作者 毛锐 谭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及IL-17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COPD合并哮喘的价值。方法 34例5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COPD组(n=10)、哮喘组(n=12)及C...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及IL-17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COPD合并哮喘的价值。方法 34例5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COPD组(n=10)、哮喘组(n=12)及COPD合并哮喘组(n=12),记录吸烟史并检测其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峰值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及诱导痰上清液中VEGF、ICAM-1、IL-13及IL-17的浓度。结果COPD组及COPD合并哮喘组有吸烟史的患者多于哮喘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PEF%、FVC%COPD组差于其他两组,COPD合并哮喘组FEV1%差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ICAM-1及IL-17浓度哮喘组、COPD合并哮喘组均高于COPD组,IL-13哮喘组高于COPD组(P<0.05)。诱导痰ICAM-1、IL-13及IL-17浓度COPD合并哮喘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VEGF浓度在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哮喘组VEGF最高(P<0.05)。COPD合并哮喘组VEGF浓度与FEV1%呈负相关(r=-0.49,P<0.01)。结论诱导痰VEGF水平对鉴别COPD合并哮喘与单纯COPD或单纯哮喘有指导意义。诱导痰ICAM-1、IL-13及IL-17水平对鉴别COPD与哮喘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痰 细胞因子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 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改变的HR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旭升 邹利光 +3 位作者 白莉 张松 王长征 梁开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4例,胸部HRCT扫描,对双上肺尖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支气管进行描述性观察和定量分析,采用支气管自动分析软件Thoracic VCAR分别测量4支段和亚段支气管的壁厚度(wall thickness,WT)、腔内径(inner diameter,Din)、壁面积(wall area,WA)和壁面积百分比(WA%),并计算平均值,分析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支气管改变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和COPD患者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WT和WA无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Din小于COPD(P<0.05);哮喘WA%大于COPD(P<0.05)。哮喘和COPD患者亚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哮喘WT、WA和WA%均小于COPD(P<0.05);哮喘Din大于COPD(P<0.05)。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重塑,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患者的气道重构在段和亚段支气管均较明显,COPD患者的气道重构在亚段支气管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高分辨率CT 气道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塞可逆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志强 王金平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4-64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流速和容积反应的差异 被引量:5
6
作者 江汉 张巧 +3 位作者 林科雄 赵志强 王金平 王长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流速和容积反应差异。方法纳入患者分为COPD组(295例)和哮喘组(577例),将其按吸入沙丁胺醇后第1秒用力呼气差FEV1变化值(ΔFEV1)每变化0.05L和用力肺活量FVC变化值(ΔFVC...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流速和容积反应差异。方法纳入患者分为COPD组(295例)和哮喘组(577例),将其按吸入沙丁胺醇后第1秒用力呼气差FEV1变化值(ΔFEV1)每变化0.05L和用力肺活量FVC变化值(ΔFVC)每变化0.10L分别分层,分析ΔFEV1和ΔFVC的分布差异。将两组患者按吸入沙丁胺醇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BDFEV1%pred)每减少10%分层,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和ΔFEV1、ΔFVC的差异,并分析ΔFEV1与ΔFVC的相关性。结果ΔFEV1在COPD组中呈近似正态分布,但在哮喘组中呈非正态分布,前者的分布范围小于后者。ΔFVC在两组的分布均呈近似正态分布。COPD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哮喘组(P<0.001)。COPD组内部各层间ΔFEV1无显著差异,但哮喘组内部各层间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总ΔFEV1与ΔFVC呈正相关,但分层分析显示,pre-BDFEV1%pred为79.9~70.0和69.9~60.0时,COPD组的ΔFEV1与ΔFVC无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流速反应和容积反应明显不同于哮喘患者,提示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的病理和呼吸生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哮喘 支气管扩张药 用力呼气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清8-isoPG、MPO、LTB4、IL-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7
作者 熊小明 童国强 +4 位作者 付云杰 陈雪礼 项琪 计玉冰 程瑞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液(EBC)、血清中炎症标志物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随访进入稳定期后纳入临床实验,ACOS患者18例,支气管哮喘(哮喘)22例,慢性阻...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液(EBC)、血清中炎症标志物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随访进入稳定期后纳入临床实验,ACOS患者18例,支气管哮喘(哮喘)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24例,同期20例健康非吸烟者为对照组;检测EBC和血清8-异前列腺素(8-iso PG)等炎症因子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COS组血清、EBC中8-iso PG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COS组EBC中8-iso PG浓度显著高于哮喘组、慢阻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C中8-iso PG水平与年龄、吸烟指数、体重、FEV1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8-iso PG等炎症因子参与了ACOS患者气道炎症过程,EBC中8-iso PG可能具有潜在的鉴别ACOS生物标志物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重叠综合征 呼出气冷凝液 8-异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华萍 李羲 王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VRI)技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接受VR...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VRI)技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接受VRI检查的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COPD患者(COPD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VRI图像,比较3组的最大振动能量图(maximum energy frame,MEF)、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声波信号包络(envelope of acoustic signal,EVP)曲线、图像总评分、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右侧肺部定量数值(quantitative lung data,QL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MEF、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EVP曲线及图像总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右侧QL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MEF、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EVP曲线及图像总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振动能量值降低,右侧QL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PD组比较,哮喘组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图像总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P曲线和右侧QL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图像总评分可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和COP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反应成像 图像分析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巍 张继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7-1218,共2页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COPD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COPD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存在着支气管哮喘与COPD并存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重叠综合征 社会经济负担 COPD 健康问题 老年患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吸气量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芳 姜晨宇 +1 位作者 罗旭平 陈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4053-4057,共5页
背景 临床上大多将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其并不能鉴别所有的COPD和ACO.研究显示,深吸气量(IC)在反映严重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呼吸困难程度中具有良... 背景 临床上大多将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其并不能鉴别所有的COPD和ACO.研究显示,深吸气量(IC)在反映严重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呼吸困难程度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因此IC能否作为一个鉴别COPD和ACO患者肺功能的指标尚有待研究.目的 探究IC在鉴别COPD和AC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COPD患者20例(COPD组)、ACO患者21例(ACO组).患者均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初次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 记为舒张前.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记为舒张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BMI、性别、年龄),肺通气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I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舒张前、舒张后、舒张前后的绝对值变化(Δ)及改善率;分析ACO组患者及COPD组患者IC改善率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的相关性,IC改善率诊断ACO的价值.结果ACO组患者年龄小于COPD组(P<0.05).ACO组患者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I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高于COPD组(P<0.05).ACO组患者IC改善率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均无相关关系(P>0.05).COPD组患者IC改善率与FVC改善率呈正相关(rs=0.501,P=0.021),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ΔPEF、PEF改善率无相关关系(P>0.05).IC改善率诊断AC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P=0.019),最佳截断值为13.11%,灵敏度为61.90%,特异度为85.00%.结论 IC在评价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的反应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如FEV1.IC诊断ACO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其能否作为一个鉴别COPD和ACO的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重叠 深吸气量 支气管舒张试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6
11
作者 石齐芳 盛鹰 王树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CAP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18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4种评分系统在入院24 ... 目的:探讨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CAP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18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4种评分系统在入院24 h内对患者进行评分,入院后28 d患者生存状态为观察终点,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价4种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4种评分系统AUC相互比较,改良DECAF评分(0.777,95%CI:0.710~0.835)和DECAF评分(0.766,95%CI:0.699~0.825)评估预后的AUC明显大于CAPS评分(0.699,95%CI:0.628~0.764)和APACHEⅡ评分(0.715,95%CI:0.645~0.779)(P<0.05)。结论: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可以预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简便快捷,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衰竭 DECAF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慢性阻塞性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P-65和CURB-65评分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云 崔妙玲 +2 位作者 王自秀 赵琳 李丽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00-2102,共3页
目的:探讨BAP-65及CURB-65评分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住的18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入住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患者的BAP-65和CURB-65评分;构建ROC曲线分析BAP-65和... 目的:探讨BAP-65及CURB-65评分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住的18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入住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患者的BAP-65和CURB-65评分;构建ROC曲线分析BAP-65和CURB-65评分。结果:死亡组、入住ICU组患者BAP-65评分的风险等级和CURB-65评分的分值显著高于存活组、普通病房组(P<0.01)。BAP-65和CURB-65评分预测患者院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55和0.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两种评分预测患者入住ICU的AUROC分别为0.750和0.7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结论:BAP-65和CURB-65评分均具有较好的分辨度,可用于预测AECOPD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BAP-65评分 CURB-65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规范管理项目在京启动 被引量:1
13
《中国医院》 2014年第2期61-61,共1页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国家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业指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规范管理项目”于2013年12月22日正式在京启动。王辰院士与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共同担任会...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国家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业指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规范管理项目”于2013年12月22日正式在京启动。王辰院士与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和近200名呼吸学科的专家出席了启动会。这个项目还有一个温馨的名字--“红围巾关爱行动”,意在给予慢阻肺和哮喘患者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疾病 管理 质量控制中心 中国医院 呼吸内科 呼吸学科 哮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雅婷 刘菁菁 +3 位作者 张洁 马丽 张海燕 赵建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8例老...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8例老年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3个月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病后3个月死亡的独立因素。结果138例患者入院后3个月内共有16例患者因ACOS死亡,病死率为11.6%,归为死亡组,其余122例患者归为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呼吸衰竭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血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乳酸、D-二聚体、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5),体质指数、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乳酸和D-二聚体水平均为老年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多重耐药菌感染、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乳酸和D-二聚体水平均是导致患者发病后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重叠综合征 急性加重期 预后 危险因素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新药:那伐芬特罗
15
作者 刘育如 吴雯雯 王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05,共5页
那伐芬特罗(navafenterol)是一单分子且同时具备毒蕈碱受体拮抗和β_(2)受体激动效应的新型化合物,正开发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慢性阻塞气道疾病。该药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常见治疗后不良事件包括头痛... 那伐芬特罗(navafenterol)是一单分子且同时具备毒蕈碱受体拮抗和β_(2)受体激动效应的新型化合物,正开发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慢性阻塞气道疾病。该药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常见治疗后不良事件包括头痛、鼻咽炎、头晕等,有可能成为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下一代支气管扩张剂。本文就那伐芬特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afenterol 慢性阻塞性疾病 哮喘 支气管扩张剂 毒蕈碱受体拮抗剂 β_(2)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5赫兹吸气和呼气时电抗差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丽华 刘江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7-950,共5页
采用MasterScreen IOS肺功能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和正常人群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COPD组5赫兹吸气时和呼气时电抗差值(DX5)高于正常组和哮喘组(P<0.001,P<0.05);DX5在区分COPD诊断试验中接受者操作特征(R... 采用MasterScreen IOS肺功能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和正常人群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COPD组5赫兹吸气时和呼气时电抗差值(DX5)高于正常组和哮喘组(P<0.001,P<0.05);DX5在区分COPD诊断试验中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0.66~0.87)(P<0.001),提示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DX5对COP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脉冲振荡功能检查 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炎症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9
17
作者 夏清 潘频华 +2 位作者 王展 陆蓉莉 胡成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中的变化情况及与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中的变化情况及与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21例为急性发作期、12例为非急性发作期、24例为非支气管哮喘)、38例COPD患者(25例为急性加重期、13例为稳定期)、26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FeNO,FEV1,FEV1/FV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中,若FeNO以20.15 PPb为切点,57例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阳性预测值94.1%,阴性预测值95.7%,灵敏度97.0%,特异度91.7%;33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与26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FeNO较急性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和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FEV1和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r=-0.186,-0.236,均P>0.05);38例COPD患者的FeNO,FEV1,FEV1/FVC与26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FeNO,FEV1,FEV1/FVC与13例COPD稳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例COPD稳定期患者FeNO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FeNO水平与FEV1和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r=-0.167,-0.285,均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水平显著升高,在用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中,若FeNO以20.15 PPb为切点,则FeNO诊断该疾病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急性发作期FeNO较非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可用于评估支气管哮喘的控制程度。COPD患者FeNO在急性加重期升高,稳定期无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上皮屏障损伤在PM_(2.5)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8
作者 岳挥宇 王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015,共5页
大气颗粒物(PM_(2.5))暴露是诱发或加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机制复杂,其中气道上皮屏障损伤是PM_(2.5)致肺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起始环节。PM_(2.5)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气道上皮... 大气颗粒物(PM_(2.5))暴露是诱发或加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机制复杂,其中气道上皮屏障损伤是PM_(2.5)致肺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起始环节。PM_(2.5)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气道上皮屏障损伤,包括物理屏障、黏液-纤毛屏障、免疫屏障和呼吸道微生态屏障等。目前报道的靶向气道上皮屏障防治PM_(2.5)致CRD的药物较少,主要以抗氧化剂、维生素D和中医药作为辅助方案,但缺乏循证证据。深入了解PM_(2.5)诱导的气道上皮屏障损伤机制,可为进一步揭示CRD机制、寻求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纤维化 气道上皮屏障 黏液-纤毛屏障 呼吸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洛特罗治疗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19
作者 晏远智 马开利 +2 位作者 唐恒 胡曦丹 吴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4-85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妥洛特罗治疗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CNKI、CB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筛选关于妥洛特罗治疗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 目的系统评价妥洛特罗治疗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CNKI、CB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筛选关于妥洛特罗治疗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9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妥洛特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95%CI(1.61,3.90),P<0.000 1];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两者在呼气峰流量(PEF)上有微弱差异[MD=10.23,95%CI(0.65,19.82),P=0.04],而对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妥洛特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短效β2受体激动药使用频次明显减少[MD=-0.53,95%CI(-0.65,-0.42),P<0.000 01];在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妥洛特罗组患者依从性较对照LABA组好[OR=3.75,95%CI(1.34,10.47),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妥洛特罗对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洛特罗 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肺功能鉴别COPD与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彩霞 杨炯 +1 位作者 王新卫 刘新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80-3981,共2页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为气流受限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肺功能检测对两者的鉴别起着重要作用,但临床上,其并不能将部分COPD患者与哮喘区分开。
关键词 COPD患者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功能 鉴别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疾病 气流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