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价值 被引量:98
1
作者 王虹 张少卿 +1 位作者 毛锐 谭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及IL-17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COPD合并哮喘的价值。方法 34例5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COPD组(n=10)、哮喘组(n=12)及C...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及IL-17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COPD合并哮喘的价值。方法 34例5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COPD组(n=10)、哮喘组(n=12)及COPD合并哮喘组(n=12),记录吸烟史并检测其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峰值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及诱导痰上清液中VEGF、ICAM-1、IL-13及IL-17的浓度。结果COPD组及COPD合并哮喘组有吸烟史的患者多于哮喘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PEF%、FVC%COPD组差于其他两组,COPD合并哮喘组FEV1%差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ICAM-1及IL-17浓度哮喘组、COPD合并哮喘组均高于COPD组,IL-13哮喘组高于COPD组(P<0.05)。诱导痰ICAM-1、IL-13及IL-17浓度COPD合并哮喘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VEGF浓度在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哮喘组VEGF最高(P<0.05)。COPD合并哮喘组VEGF浓度与FEV1%呈负相关(r=-0.49,P<0.01)。结论诱导痰VEGF水平对鉴别COPD合并哮喘与单纯COPD或单纯哮喘有指导意义。诱导痰ICAM-1、IL-13及IL-17水平对鉴别COPD与哮喘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痰 细胞因子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病原菌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俊 张玲 +3 位作者 顾东伟 郑磊 赵祝香 赵子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9-736,共8页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数量庞大,均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COS)作为一种特殊临床亚型虽常见但易被忽略。感染常是其急性恶化...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数量庞大,均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COS)作为一种特殊临床亚型虽常见但易被忽略。感染常是其急性恶化的诱因,但相关病原学研究相对匮乏。目的分析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BE)与BCOS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的支扩患者5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慢阻肺将患者分为两组:BE组(未合并慢阻肺,335例)和BCOS组(合并慢阻肺,24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原菌构成、药敏结果及变迁,分析两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结果584例支扩患者共分离299株病原菌,BE组分离病原菌1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株(59.59%),革兰阳性菌3株(2.05%),分枝杆菌9株(6.16%),真菌47株(32.19%);BCOS组分离病原菌1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52.29%),革兰阳性菌1株(0.65%),分枝杆菌2株(1.31%),真菌70株(45.75%);BCOS组患者白色念珠菌构成比高于BE组(χ^(2)=5.274,P=0.022)。两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10.64%、25.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8%、15.91%,环丙沙星12.77%、21.28%,阿米卡星2.13%、2.13%;两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0、1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14.29%,环丙沙星15.38%、35.71%,阿米卡星0、7.14%;BCOS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低于BE组(P=0.026)。BCOS组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χ^(2)=4.357,P=0.037)及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均高于BE组(χ^(2)=5.593,P=0.018)。2016—2022年支扩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均最高,呈先降后升趋势;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在2021、2022年明显升高,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2020—2022年分离分枝杆菌株数及2021—2022年分离曲霉菌株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BCOS作为一种特殊表型,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有其自身特点,值得关注。铜绿假单胞菌目前是BE及BCOS患者常见分离致病菌,近年来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分枝杆菌、曲霉菌株数较前亦明显上升,应引起重视,尤其是BE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疾病 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疾病重叠综合征 铜绿假单胞菌 炎克雷伯菌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YKL-40、HIF-1α、ICAM-1变化及其意义
3
作者 陈丽萍 陈艳红 +3 位作者 冯平 张长洪 林卫佳 项保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气道重塑、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气道重塑、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20例ACO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ACOS组,选取同期确诊的单纯哮喘患者90例作为哮喘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90例作为COPD组,对比3组患者的血清YKL-40、HIF-1α、ICAM-1、气道重塑[气道管壁厚度(WT)、气道壁厚度/外径比值(TDR)、气道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WA)]、免疫功能指标[辅助T细胞1(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并按照病情程度对ACOS组进行分层对比分析。结果ACOS组患者YKL-40[(58.93±11.20)μg/L]、HIF-1α[(98.54±17.04)]μg/L、ICAM-1[(246.8±19.3)μg/L]均高于哮喘组[(32.66±5.94)μg/L、(64.11±10.30)μg/L、(221.0±16.8)μg/L]和COPD组[(45.76±8.14)μg/L、(67.48±9.85)μg/L、(196.3±17.4)μg/L](P<0.05);ACOS组患者WT[(1.10±0.29)mm]、TDR[(27.81±2.82)%]、WA[(46.73±5.11)%]均高于哮喘组[(0.63±0.18)mm、(21.70±2.55)%、(38.49±4.52)%]和COPD组[(0.94±0.22)mm、(24.35±2.63)%、(42.08±5.54)%],Th1[(10.11±2.34)%]、Th2[(2.24±0.56)%]、Th1/Th2[(4.51±0.96)]、Treg[(1.94±0.54)%]均低于哮喘组[(17.82±4.61)%、(2.41±0.58)%、(7.39±1.38)、(3.36±0.72)%]和COPD组[(22.03±4.83)%、(2.91±0.53)%、(7.57±1.43)、(2.61±0.66)%](P<0.05)。重度ACOS患者YKL-40[(72.25±9.81)μg/L]、HIF-1α[(116.63±15.50)μg/L]、ICAM-1[(269.6±18.7)μg/L]、WT[(1.40±0.26)mm]、TDR[(31.02±2.29)%]、WA[(50.56±3.81)%]、Th1/Th2[(7.57±0.77)]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P<0.05),Th1[(6.80±1.56)%]、Th2[(1.82±0.39)%]、Treg[(1.44±0.32)%]低于中度和轻度患者(P<0.05)。YKL-40、HIF-1α、ICAM-1诊断COPD发生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826、0.770(P均<0.05)。结论ACOS患者血清YKL-40、HIF-1α、ICAM-1水平升高显著,气道重塑更为明显,免疫功能受到的抑制程度更为严重,并且与病情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重叠综合征 炎症 气道重塑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诊治及社区慢病管理指导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04,共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需求量增加,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虽然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需求量增加,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虽然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同,但它们在患者的症状、疾病预反应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预后方法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相关,对疾病的预后进行研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对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治和社区慢病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水平 支气管哮喘 社区慢病管理 病程长短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疾病 慢阻 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风险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郭贵雅 宋旺辰 +3 位作者 王爱民 孔雨佳 王素珍 石福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114,共7页
目的 研究哮喘后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风险,探讨哮喘发生及进一步发展为COPD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英国生物样本(UKB)数据库构建随访队列,采用多状态模型(MSM)进行哮喘和COPD转归风险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在不考虑协变量... 目的 研究哮喘后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风险,探讨哮喘发生及进一步发展为COPD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英国生物样本(UKB)数据库构建随访队列,采用多状态模型(MSM)进行哮喘和COPD转归风险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在不考虑协变量影响的情况下,3种转归路径中由COPD到死亡的累积风险最高,然后为哮喘到COPD、哮喘到死亡。高龄、男性、糖尿病、高腰臀比、高血压、汤森剥夺指数增高、吸烟频率增加和家族史是哮喘人群发展为COPD的危险因素;高龄、男性、糖尿病、高腰臀比、高血压、汤森剥夺指数增高和吸烟频率增加是哮喘人群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高龄、男性、糖尿病、汤森剥夺指数增高是COPD人群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男性、糖尿病、高腰臀比、高血压、汤森剥夺指数增高、吸烟频率增加和家族史会增加哮喘人群COPD的发生风险。多状态模型可用于预测哮喘后发生COPD的影响因素及程度,揭示COPD进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英国生物样本数据库 多状态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倪嘉纳 罗华 陈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16例... 目的探讨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16例ACOS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使用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清肺定喘贴、宣白承气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AC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分(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5.86%(4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CT评分为(20.61±1.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0±1.43)分,CAT评分为(15.02±2.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1±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EV1、FEV1/FVC、PEFR分别为(2.20±0.27)L、(61.21±5.28)%、(3.88±0.36)L/s,均高于对照组的(1.93±0.21)L、(57.33±5.26)%、(3.67±0.41)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CRP分别为(31.70±5.42)ng/L、(22.05±3.29)ng/L、(9.75±1.60)mg/L,均低于对照组的(43.33±6.05)ng/L、(31.17±3.58)ng/L、(12.83±2.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34%(6/58)、8.62%(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ACOS患者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重叠综合征 中医 功能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7
7
作者 汪正光 张牧城 +2 位作者 方向群 程金霞 谢立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CAP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64例,进行CAP评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CAP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64例,进行CAP评分。以患者入住ICU作为观察起点,以患者死亡或入住ICU 180 d为观察终点,计算实际病死率及生存时间。结果最终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死亡30例(死亡组),存活25例(存活组),实际病死率为55%,与CAP评分预测死亡风险(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死亡组CAP评分为(129±30)分,存活组为(108±19)分,死亡组CAP评分大于存活组(t=-2.977,P=0.004)。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P评分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r=0.893,P=0.007)。绘制ROC曲线发现,CAP评分预测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34〔95%CI(0.600,0.868),P=0.003〕,当取CAP评分为110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绘制Kaplan-Meier曲线发现,本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02 d〔95%CI(82,122)〕,中位生存期为114 d〔95%CI(31,197)〕。结论 CAP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AECOPD并机械通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预后 通气机 机械 慢性阻塞性疾病支气管哮喘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诊断、评估与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亚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1,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合并症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以及患者就医、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2]。因此针对合并症的评估与管理,在降低慢阻肺总体病死率、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合并症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以及患者就医、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2]。因此针对合并症的评估与管理,在降低慢阻肺总体病死率、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①有关慢阻肺合并症的数据基本上来自回顾性研究,疾病诊断不完整或不准确,重要结局的评价缺乏严格标准,干预措施研究缺乏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慢阻 回顾性研究 慢性气道炎症 疾病诊断 合并 评估与管理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18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赵松林 聂秀红 +2 位作者 张霖 张威 肖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8-54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征,以便临床早期诊断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118例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 背景与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征,以便临床早期诊断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118例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吸烟指数、临床症状及体征、病理类型、分期、转移部位及肺功能指标,选择同时期的120例单纯性COP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吸烟率(55.1%)及吸烟指数≥400支/年患者比例(90.8%)均高于单纯COPD组患者(20.8%,4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常见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乏力、呼吸困难发生率与单纯COPD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咯血、消瘦、胸痛、声音嘶哑、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首次诊断时63.6%为晚期或局部晚期,远处转移以胸膜转移和骨转移多见;两组患者之间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与TLC的比值(RV/TLC)无明显差异(P>0.05),但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carbon monoxide,DLCO)较单纯COPD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病理类型以鳞癌最多见(51.7%),其中男性患者以鳞癌(60.7%)为主,而女性患者以腺癌(69.0%)为主。结论 COPD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好发于男性吸烟患者,鳞癌发生率高,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次诊断时多为晚期或局部晚期,定期对COPD患者行胸部CT检查可以尽早发现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原发性支气管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改变的HR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旭升 邹利光 +3 位作者 白莉 张松 王长征 梁开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 目的通过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扫描,探讨哮喘和COPD患者段和亚段支气管重塑的差异。方法哮喘34例,COPD 32例,正常对照24例,胸部HRCT扫描,对双上肺尖段及亚段、双下肺后基底段及亚段支气管进行描述性观察和定量分析,采用支气管自动分析软件Thoracic VCAR分别测量4支段和亚段支气管的壁厚度(wall thickness,WT)、腔内径(inner diameter,Din)、壁面积(wall area,WA)和壁面积百分比(WA%),并计算平均值,分析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支气管改变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和COPD患者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WT和WA无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Din小于COPD(P<0.05);哮喘WA%大于COPD(P<0.05)。哮喘和COPD患者亚段支气管各参数的组间比较:哮喘WT、WA和WA%均小于COPD(P<0.05);哮喘Din大于COPD(P<0.05)。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重塑,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和管腔变窄,哮喘患者的气道重构在段和亚段支气管均较明显,COPD患者的气道重构在亚段支气管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高分辨率CT 气道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塞可逆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志强 王金平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4-64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流速和容积反应的差异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汉 张巧 +3 位作者 林科雄 赵志强 王金平 王长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流速和容积反应差异。方法纳入患者分为COPD组(295例)和哮喘组(577例),将其按吸入沙丁胺醇后第1秒用力呼气差FEV1变化值(ΔFEV1)每变化0.05L和用力肺活量FVC变化值(ΔFVC...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流速和容积反应差异。方法纳入患者分为COPD组(295例)和哮喘组(577例),将其按吸入沙丁胺醇后第1秒用力呼气差FEV1变化值(ΔFEV1)每变化0.05L和用力肺活量FVC变化值(ΔFVC)每变化0.10L分别分层,分析ΔFEV1和ΔFVC的分布差异。将两组患者按吸入沙丁胺醇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BDFEV1%pred)每减少10%分层,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和ΔFEV1、ΔFVC的差异,并分析ΔFEV1与ΔFVC的相关性。结果ΔFEV1在COPD组中呈近似正态分布,但在哮喘组中呈非正态分布,前者的分布范围小于后者。ΔFVC在两组的分布均呈近似正态分布。COPD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哮喘组(P<0.001)。COPD组内部各层间ΔFEV1无显著差异,但哮喘组内部各层间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的总ΔFEV1与ΔFVC呈正相关,但分层分析显示,pre-BDFEV1%pred为79.9~70.0和69.9~60.0时,COPD组的ΔFEV1与ΔFVC无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流速反应和容积反应明显不同于哮喘患者,提示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的病理和呼吸生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哮喘 支气管扩张药 用力呼气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清8-isoPG、MPO、LTB4、IL-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13
作者 熊小明 童国强 +4 位作者 付云杰 陈雪礼 项琪 计玉冰 程瑞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液(EBC)、血清中炎症标志物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随访进入稳定期后纳入临床实验,ACOS患者18例,支气管哮喘(哮喘)22例,慢性阻...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液(EBC)、血清中炎症标志物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随访进入稳定期后纳入临床实验,ACOS患者18例,支气管哮喘(哮喘)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24例,同期20例健康非吸烟者为对照组;检测EBC和血清8-异前列腺素(8-iso PG)等炎症因子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COS组血清、EBC中8-iso PG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COS组EBC中8-iso PG浓度显著高于哮喘组、慢阻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C中8-iso PG水平与年龄、吸烟指数、体重、FEV1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8-iso PG等炎症因子参与了ACOS患者气道炎症过程,EBC中8-iso PG可能具有潜在的鉴别ACOS生物标志物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重叠综合征 呼出气冷凝液 8-异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辛晓峰 修清玉 +4 位作者 赵明 李子玲 宋勇 施毅 毛广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16-619,共4页
目的:观察缓解期哮喘和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吸入沙丁胺醇200μg后10m in吸入3%的高渗盐水诱导痰。观察16例哮喘患者、14例COPD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前、后肺功能... 目的:观察缓解期哮喘和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吸入沙丁胺醇200μg后10m in吸入3%的高渗盐水诱导痰。观察16例哮喘患者、14例COPD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前、后肺功能、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和不良反应,做诱导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诱导痰前后肺功能、HR、RR和SaO2均无显著变化(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16.3±7.2)%显著高于对照组(0.7±0.6)%和COPD组(6.5±5.4)%(P<0.05),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数(59.4±10.6)%显著高于对照组(25.1±6.1)%和哮喘组(28.7±7.3)%(P<0.05)。哮喘组诱导痰中IL-5水平(53.3±24.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2±4.1)ng/L和COPD组(29.8±4.7)ng/L(P<0.05)。COPD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的百分比与基础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间呈负相关(r=-0.58,P<0.05)。哮喘组和COP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5%和42.86%,但轻微且均能耐受。结论:缓解期哮喘和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进行痰的诱导是安全的。诱导痰的分析能反映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高渗盐水 诱导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华萍 李羲 王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VRI)技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接受VR...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VRI)技术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接受VRI检查的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COPD患者(COPD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VRI图像,比较3组的最大振动能量图(maximum energy frame,MEF)、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声波信号包络(envelope of acoustic signal,EVP)曲线、图像总评分、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右侧肺部定量数值(quantitative lung data,QL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MEF、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EVP曲线及图像总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右侧QL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MEF、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EVP曲线及图像总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振动能量值降低,右侧QL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PD组比较,哮喘组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图像总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P曲线和右侧QLD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图像、振动能量曲线、曲线振动能量值和图像总评分可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和COP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反应成像 图像分析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小江 李承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患者47例,其中试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VC、FEV1、FEV1/FVC)、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WBC、N%、hs-CRP及PC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956)。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患者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使用阿米卡星灌洗治疗,疗效优于生理盐水灌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泡灌洗 阿米卡星 支气管扩张 慢性阻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健 沈巨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79-1883,共5页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是一组兼具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更易发生急性加重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ACO发病机制不明,但其本质仍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是近年来发...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是一组兼具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更易发生急性加重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ACO发病机制不明,但其本质仍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测技术,因其与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密切相关而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研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研究发现,FeNO与ACO患者的慢性气道炎症相关。由于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与吸入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相关,提示FeNO可能是一种监测ACO患者气道炎症水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FeNO与ACO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ACO的诊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巍 张继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7-1218,共2页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COPD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因持续增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4]。虽然支气管哮喘及COPD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区分、鉴别两者,有时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尤为困难。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存在着支气管哮喘与COPD并存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重叠综合征 社会经济负担 COPD 健康问题 老年患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学军 刘峻驰 房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9)和ヌ见察组(n=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9)和ヌ见察组(n=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AFVC)、深吸气量(IC))、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临床症状评分和运动耐力[包括咳嗽、气促、啰音评分及6 min歩行距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I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咳嗽、气促、啰音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气促、啰音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扩张症 噻托溴铵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碱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徐永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9-322,共4页
茶碱因副作用多、治疗功效相对较低使其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受到一定限制,但近年研究表明茶碱除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外,低剂量茶碱(血浆茶碱浓度小于10mg/L)还具有抗气道炎症及免疫调节作用,为茶碱在两种疾病治疗... 茶碱因副作用多、治疗功效相对较低使其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受到一定限制,但近年研究表明茶碱除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外,低剂量茶碱(血浆茶碱浓度小于10mg/L)还具有抗气道炎症及免疫调节作用,为茶碱在两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又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