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4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金泉 卢梦琴 +1 位作者 刘聪聪 李丽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估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 目的评估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持续8周;观察组予以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持续8周。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8周评定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相互比较。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对照组血清IL-1β[(32.81±5.80)ng/mL]、IL-6[(20.15±3.56)ng/mL]、CRP[(8.46±2.15)mg/mL]高于观察组[(28.63±5.47)ng/mL、(14.08±3.12)ng/mL、(5.13±1.8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对照组SAS评分[(49.81±1.63)分]、SDS评分[(52.10±1.22)分]高于观察组[(48.42±1.56)分、(50.06±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龙骨牡蛎汤 重复经颅磁刺激 慢性阻塞性疾病 焦虑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现状:一项范围综述
2
作者 褚红玲 李姝润 +1 位作者 李信麟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背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质量改进中,将患者从医疗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合作者,将患者在医疗全流程中的体验和需求整合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效率和质量。然而,已被证明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 背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质量改进中,将患者从医疗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合作者,将患者在医疗全流程中的体验和需求整合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效率和质量。然而,已被证明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领域中如何实施尚有待探索。目的对国内外慢阻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的实施现状进行范围综述,旨在为构建适合我国环境的慢阻肺患者参与实施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11-29。采用主题分析法梳理慢阻肺患者参与的实施现状。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根据参与类别分为患者参与直接的诊疗过程、患者参与组织层面的设计与管理及患者参与临床研究三类。根据参与程度分为咨询、参与和合作领导三层。参与程度与类别交叉为9类参与行为矩阵。慢阻肺患者参与实施主要体现在5类8项行为:包括患者参与直接的诊疗过程(患者对治疗计划提出意愿和偏好);患者参与组织管理层面的咨询(调查了解患者治疗体验、组织患者讨论其关注的问题)和参与(参与医疗质量改进工具开发);以及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层面的咨询(倾听患者需求)和参与(对干预措施提出意愿和偏好、参与评估工具开发、参与研究设计与实施讨论)。调查了解患者治疗体验(10/37,27.03%)及收集患者对研究干预措施的意愿和偏好(10/37,27.03%)是实施较多的两类慢阻肺患者参与行为。结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行为措施较多,但在慢阻肺领域落地实践的尚较少,且极少见患者参与对临床结局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估,如何促进我国乃至全球慢阻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患者参与 医疗质量 实施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YKL-40、HIF-1α、ICAM-1变化及其意义
3
作者 陈丽萍 陈艳红 +3 位作者 冯平 张长洪 林卫佳 项保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气道重塑、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气道重塑、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20例ACO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ACOS组,选取同期确诊的单纯哮喘患者90例作为哮喘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90例作为COPD组,对比3组患者的血清YKL-40、HIF-1α、ICAM-1、气道重塑[气道管壁厚度(WT)、气道壁厚度/外径比值(TDR)、气道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WA)]、免疫功能指标[辅助T细胞1(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并按照病情程度对ACOS组进行分层对比分析。结果ACOS组患者YKL-40[(58.93±11.20)μg/L]、HIF-1α[(98.54±17.04)]μg/L、ICAM-1[(246.8±19.3)μg/L]均高于哮喘组[(32.66±5.94)μg/L、(64.11±10.30)μg/L、(221.0±16.8)μg/L]和COPD组[(45.76±8.14)μg/L、(67.48±9.85)μg/L、(196.3±17.4)μg/L](P<0.05);ACOS组患者WT[(1.10±0.29)mm]、TDR[(27.81±2.82)%]、WA[(46.73±5.11)%]均高于哮喘组[(0.63±0.18)mm、(21.70±2.55)%、(38.49±4.52)%]和COPD组[(0.94±0.22)mm、(24.35±2.63)%、(42.08±5.54)%],Th1[(10.11±2.34)%]、Th2[(2.24±0.56)%]、Th1/Th2[(4.51±0.96)]、Treg[(1.94±0.54)%]均低于哮喘组[(17.82±4.61)%、(2.41±0.58)%、(7.39±1.38)、(3.36±0.72)%]和COPD组[(22.03±4.83)%、(2.91±0.53)%、(7.57±1.43)、(2.61±0.66)%](P<0.05)。重度ACOS患者YKL-40[(72.25±9.81)μg/L]、HIF-1α[(116.63±15.50)μg/L]、ICAM-1[(269.6±18.7)μg/L]、WT[(1.40±0.26)mm]、TDR[(31.02±2.29)%]、WA[(50.56±3.81)%]、Th1/Th2[(7.57±0.77)]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P<0.05),Th1[(6.80±1.56)%]、Th2[(1.82±0.39)%]、Treg[(1.44±0.32)%]低于中度和轻度患者(P<0.05)。YKL-40、HIF-1α、ICAM-1诊断COPD发生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826、0.770(P均<0.05)。结论ACOS患者血清YKL-40、HIF-1α、ICAM-1水平升高显著,气道重塑更为明显,免疫功能受到的抑制程度更为严重,并且与病情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疾病 重叠综合征 炎症 气道重塑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联合健康信念模型护理干预在肺结核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彭华 崔俊伟 +2 位作者 尚秋白 李四清 彭瑞琴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联合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联合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收治的7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收治的7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TTM联合HBM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 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分别为(1.67±0.15)L、(2.56±0.18)L、0.65±0.03;观察组分别为(1.99±0.19)L、(2.81±0.21)L、0.71±0.04;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186、-7.792、-9.311,P值均<0.01)。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56±1.35)分、(5.29±1.11)分、(66.08±8.66)分;观察组分别为(6.03±1.22)分、(6.99±0.87)分、(73.68±10.99)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58、-10.188、-4.639,P值均<0.01)。结论:基于TTM联合HBM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共病现象 康复护理 护理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
5
作者 何文芳 周逊 +3 位作者 丁美祝 陈艺萍 刘倩丽 谈馨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1,共8页
目的探讨“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呼吸病科收治的409例COPD患者中合并误吸风险的1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 目的探讨“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呼吸病科收治的409例COPD患者中合并误吸风险的1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COPD合并误吸风险的患者设为改善前组,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科室原有的护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COPD合并误吸风险的患者设为改善后组,该组患者则在科室引入实施创新改善项目:“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后接受护理管理,2组患者均观察、随访4周,比较2组误吸风险等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指数量表(DHI)评分情况、误吸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及对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比得出,实施改善措施后,改善后组患者的误吸风险等级明显低于改善前组(P<0.05),2组患者SSA评分、DHI各维度评分及DHI总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改善后组患者SSA评分、DHI各维度评分及DHI总评分较改善前组更低(P<0.05);随访4周结果显示,2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改善后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明显较改善前组更低(P<0.05);对比显示,改善后组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改善前组(P<0.05),患者对误吸相关预防措施的满意度评分较改善前组更高(P<0.05)。结论“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老年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能显著降低误吸风险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此外,该模式还显著提高了患者对干预措施的满意度,为老年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疾病 老年患者 吞咽障碍 误吸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炎症因子、CXCL13和TLR4水平影响
6
作者 陈周明 李炳荣 +1 位作者 骆松梅 张胜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22年4月—2024年4月SCOPD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22年4月—2024年4月SCOPD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肺息喘汤。两组治疗周期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6MWT和CAT问卷评分,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SCOPD患者FEV1/FVC、PEF、FEV1和6MWT高于治疗前,而CAT评分、TNF-α、IL-6、IL-8、TLR4和CXCL1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8周SCOPD患者FEV1/FVC、PEF、FEV1和6MWT高于对照组,而CAT评分、TNF-α、IL-6、IL-8、TLR4和CXC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息喘汤对SCOPD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减轻细胞炎症反应,及降低TLR4和CXCL13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喘汤 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 疗效 炎症因子 TOLL样受体4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远程管理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药学服务实践
7
作者 王志鹏 徐惠茵 +4 位作者 温炳钦 何咏齐 朱健恩 喻鹏久 魏理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7-82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化远程管理小程序开展居家药学服务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药学门诊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稳定期COPD患者2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居家访视组和远程管理组。居家访视组和...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化远程管理小程序开展居家药学服务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药学门诊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稳定期COPD患者2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居家访视组和远程管理组。居家访视组和远程管理组均予以健康科普、用药咨询、用药指导、药物治疗效果评估、药物重整等居家药学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定期随访12个月。结果药学干预后,居家访视组和远程管理组吸入装置操作评分、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远程管理组用药依从性提升幅度优于居家访视组(54.3%vs.44.6%);对照组、居家访视组和远程管理组患者在入组至随访12个月期间CAT评分分别降低0.78、6.16、7.30分;SGRQ症状平均得分分别下降1.19、4.24、6.10分;活动平均得分分别下降1.65、3.56、4.80分;影响平均得分分别下降1.08、4.19、5.16分,总分平均得分分别下降1.29、4.00、4.80分(P<0.05)。远程管理组在CAT评分和SGRQ评分方面下降幅度优于居家访视组。结论数字化远程管理居家药学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吸入装置操作准确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稳定期COPD患者长期居家用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药学服务 慢性阻塞性疾病 用药依从性 数字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炎性反应标志物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加重患者预后的比较
8
作者 毛文苹 韩倩 +2 位作者 焦风伟 王晶 黄克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723,共6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炎性反应标志物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情加重住院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28日因COPD病情加重为第一诊断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炎性反应标志物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情加重住院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28日因COPD病情加重为第一诊断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入院时测定的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values,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等相关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至90 d。采用Medcalc统计软件比较血清β2M与NLR、CRP、WBC对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β2M、NLR、CRP对住院COPD病情加重患者30 d和90 d的病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清β2M预测患者30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NLR和CRP,预测患者90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P,略小于NLR。结论作为一个系统性生物标志物,血清β2M对住院COPD病情加重患者的短期病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略优于CRP,不亚于N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慢性阻塞性疾病 预后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真实世界临床分析
9
作者 赵璨 宋丽萍 向平超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5-353,共9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安全...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10月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接受过ICIs治疗的100例Ⅲ~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肺癌合并COPD组(LC-COPD组)52例和非COPD组4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ICIs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接受ICIs治疗的LC-COPD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时间长于非COPD组(11.97个月vs.7.83个月,P=0.022),两组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37个月vs.16.80个月,P=0.110)。与LC-COPD组和肺功能正常患者相比,比率保留的肺功能减损(preserved ratio impaired spirometry,PRISm)组患者免疫治疗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较差(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OPD、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治疗线数及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PFS相关(P<0.05);PD-L1表达、免疫治疗疗效、NLR及是否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与OS相关(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在临床治疗中,NSCLC合并慢阻肺患者接受ICIs治疗相较于非慢阻肺患者PFS获益更良好,且安全性可控。肺癌合并PRISm人群ICIs治疗预后不佳。PD-L1表达、呼出气一氧化氮、NLR及ICSs使用可能作为肺癌合并COPD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慢性阻塞性疾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10
作者 郑日华 许泽芳 +1 位作者 杨婵萍 邱进锋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的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评分(27.95±2.46)分、SDS评分(29.80±2.12)分和PaCO_(2)水平(48.20±3.99)mmHg低于对照组[(46.60±2.98)分、(41.30±4.23)分、(64.60±2.68)mmHg],PaO_(2)水平(83.55±5.18)mmHg和SaO_(2)水平(95.25±1.21)%高于对照组[(75.10±4.59)mmHg、(86.90±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住院时间(15.48±2.49)d、咳嗽缓解时间(9.36±1.07)d、咳痰缓解时间(9.15±0.97)d、喘息缓解时间(8.49±1.05)d均少于对照组[(18.38±3.56)d、(12.06±2.48)d、(13.15±2.47)d、(11.02±2.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患者情绪状态及血气分析指标,且临床症状恢复较快,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管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 情绪状态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典 隆寰宇 +3 位作者 张丛溪 褚岚和 李姝润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37-1949,共1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5年修订版于2024-11-11发布,是GOLD 2023的第二次更新。总体来说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的定义、诊断、评估和治疗与GOLD 2024类似,但在12个方面修订/扩充了相应内容,包括增加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5年修订版于2024-11-11发布,是GOLD 2023的第二次更新。总体来说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的定义、诊断、评估和治疗与GOLD 2024类似,但在12个方面修订/扩充了相应内容,包括增加有关肺功能变化轨迹的说明和参考文献、增加有关微生态失衡的内容、更新并扩充肺功能检查的内容、更新慢阻肺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更新慢阻肺病CT影像学检查、新增气候变化与慢阻肺病、更新慢阻肺病患者的推荐疫苗、更新随访期治疗药物、新增肺康复治疗的线上/线下及远程随访、修订有关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患者停用ICS的说明、修订有关磷酸二酯酶(PDE)3&PDE4抑制剂和其他减少急性加重药物的说明、新增肺动脉高压的内容。本文对更新内容进行简介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功能 动脉高压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病模式系统聚类分析及其对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卓卓 张睿 +3 位作者 徐浩枫 黄君庭 梁子敬 晏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27-2133,共7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伴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医疗负担。共病对COPD患者管理的影响深远,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疾病,缺少对多种共病模式和住院费用的系统分析。目的探讨COPD患者共病特征及多种共病模式,分析不同...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伴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医疗负担。共病对COPD患者管理的影响深远,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疾病,缺少对多种共病模式和住院费用的系统分析。目的探讨COPD患者共病特征及多种共病模式,分析不同特征及共病模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为COPD患者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2023年住院的5061例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绘制聚类树状图,研究COPD患者的共病模式,并通过多组间比较分析不同模式的基本特征。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各共病模式对住院总费用、西药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的影响。结果COPD患者中共病4343例,共病患病率为85.81%。系统聚类分析发现了6簇共病模式,包括心血管代谢疾病模式、肝肾疾病模式、消化系统疾病模式、关节疾病模式、癌症模式及呼吸系统疾病模式。6簇共病模式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和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癌症模式和呼吸系统疾病模式对住院总费用、西药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均有影响(P<0.05),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模式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最大(β=0.125,P<0.001)。结论COPD的共病模式可分为6簇,其中BMI、癌症模式和呼吸系统疾病模式是COPD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共病模式 健康管理 住院费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营养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麦苏颖 南亚昀 +2 位作者 王蔚 吴院波 陈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51,共8页
目的:评估3项营养指标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全因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本研究纳入了1... 目的:评估3项营养指标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全因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本研究纳入了1999至2018年调查的1640例COPD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的最佳临界值。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curve,AUC)及C指数评估营养指标的预测价值,并通过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比较各营养指标的预测能力。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3个营养指标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结果:对数秩检验显示,营养风险较高的患者总生存率较低(均P<0.001)。在调整所有协变量的多因素Cox回归中,CONUT评分(HR=1.31,95%CI=1.03~1.67,P=0.030)、GNRI(HR=2.02,95%CI=1.26~3.24,P=0.004)和PNI(HR=2.05,95%CI=1.53~2.75,P<0.001)与全因死亡率独立相关。结论:3项营养指标均为COPD患者全因死亡率的有效预测指标。相较于PNI,CONUT评分和GNRI的预测能力更强,因此更推荐用于COPD高危营养不良的常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营养不良 全因死亡率 营养评价 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发展轨迹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香敏仪 翟巾帼 叶瑞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2-1280,共9页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未满足需求现况,分析不同组别的差异,为今后制订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28日东莞市6所医...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未满足需求现况,分析不同组别的差异,为今后制订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28日东莞市6所医院住院的2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对其进行4次追踪调查,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3个潜类别轨迹组:中需求下降组(9.96%)、低需求上升组(2.60%)、高需求平稳组(87.45%),各组在年龄和自我照顾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未满足需求具有不同变化轨迹,建议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的群体差异性,实施动态评估,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未满足需求 潜类别增长模型 护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洁 周翔 +1 位作者 谢轶群 鞠秋燕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桑白皮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及血氧参数的... 目的探究桑白皮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及血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桑白皮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治疗后肺功能,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氧参数及血清炎性指标(IL-37、IL-8)水平,分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血清IL-37与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SpO_(2))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与对照组10.00%(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白皮汤加减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下调血清IL-37与IL-8水平,改善肺功能与血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汤加减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痰热壅 白细胞介素-37 白细胞介素-8 血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分泌运动因子和溶血磷脂酸受体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佩芩 张政 +1 位作者 黄钟 卢献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和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ATX和LPA3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方法:收集40例COPD患者纳入急性加重期组(AECOPD组),经治疗后处于稳定期者纳...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和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ATX和LPA3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方法:收集40例COPD患者纳入急性加重期组(AECOPD组),经治疗后处于稳定期者纳入COPD稳定期组,共计40例,并收集4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TX水平。另收集8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COPD吸烟组(CS组,n=20)、COPD不吸烟组(CNS组,n=20)、非COPD吸烟组(HS组,n=20)和非COPD不吸烟组(HNS组,n=20),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HE染色观察各组患者肺组织的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和LPA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和LPA3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其他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研究对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明显降低(P<0.05)。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升高(P<0.05)。AECOPD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与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581,P<0.001),与吸烟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体质量指数(BMI)无相关性(P>0.05);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与WBC和CAT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384,P=0.014;r=0.463,P=0.003),与FEV1%pred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关系(r=-0.393,P=0.012;r=-0.353,P=0.025);与CS组和CN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FEV1%pred及FEV1/FVC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C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N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RT-qPCR法,与C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N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肺组织中ATX蛋白表达水平与LPA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3,P<0.001)。结结论论:COPD患者肺组织中ATX和LPA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ATX水平均升高,二者可能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自分泌运动因子 溶血磷脂酸 受体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7
作者 曾昭璐 李晓丹 +3 位作者 封继宏 贺梦雪 孙露颜 孙增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喘息和(或)呼吸困难为症状的疾病。“大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张锡纯探究其原意,首提“大气下陷”理论,以益气升提之法治疗下陷之证。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角度,发现“大气下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喘息和(或)呼吸困难为症状的疾病。“大气”首见于《黄帝内经》,张锡纯探究其原意,首提“大气下陷”理论,以益气升提之法治疗下陷之证。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角度,发现“大气下陷”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因其肺、脾、肾三脏虚损,进而产生痰、瘀,甚则出现虚极耗散元气的危急情况。治疗上应重视大气虚损下陷之本,兼顾痰瘀之标,治以益气升提,化痰祛瘀,在病情危重之时,予以补益收敛之法,以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积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copd 大气下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种方法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赋权研究
18
作者 何雯青 冯贞贞 +2 位作者 李建生 谢洋 王佳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8-1886,共9页
目的确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Syndrome therapeutic evaluation scale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STES)条目权重,为形成AECOPD-STES提供依据。方法基于387例AEC... 目的确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Syndrome therapeutic evaluation scale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STES)条目权重,为形成AECOPD-STES提供依据。方法基于387例AECOPD患者临床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法,运用Anaconda Navigator软件中的Spyder集成开发环境,调用Sklearn包中“Random Forest Classifier”建立初始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条目权重;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累计方差贡献度>80%的公因子,根据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度及成分得分系数,计算条目权重;基于29位专家对每一条目的重要性评分通过百分权重法计算条目权重。分别赋予以上三种方法40%、30%、30%的比重,确定条目最终权重。结果随机森林法显示,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各条目权重范围分别为0.014-0.170、0.076-0.194、0.017-0.183、0.010-0.183、0.069-0.298;因子分析法显示,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各条目权重范围分别为0.030-0.111、0.100-0.182、0.037-0.095、0.022-0.141、0.054-0.185;百分权重法显示,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各条目权重范围分别为0.072-0.102、0.146-0.182、0.057-0.077、0.075-0.111、0.115-0.185。综合三种方法,最终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各条目权重范围分别为0.050-0.121、0.117-0.174、0.040-0.117、0.056-0.130、0.092-0.188。结论本研究确定了AECOPD-STES各条目权重,为证候积分的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证候 疗效评价 量表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青基于“宗气虚陷”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经验
19
作者 曹胜 袁沙沙 +2 位作者 王冰 孔金莉 苗青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2,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可发生在COPD病程进展的任何阶段,CVD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苗青教授基于宗气“贯心脉,行呼吸”的理论,提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可发生在COPD病程进展的任何阶段,CVD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苗青教授基于宗气“贯心脉,行呼吸”的理论,提出“宗气虚陷”导致肺气不足、百脉不朝、心脉失养、痰瘀互结,是COPD从气分向血分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宗气虚陷是COPD合并CVD的核心病机,并据此提出升补宗气、降气平喘的治疗方法,临证合保元汤、生脉散、苏子降气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宗气虚陷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力活动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
20
作者 张烁 兰勇兵 +8 位作者 孙点剑一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余灿清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7-544,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项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国成人COP...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项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国成人COPD患者中总体力活动、不同强度(低、中高强度)及不同类型(工作、非工作)体力活动水平与全因死亡、主要死因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根据体力活动水平的五分位数分为5组(Q1~Q5),将体力活动水平最低五分位数组(Q1)作为对照组,计算其余各组(Q2~Q5)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同时实施了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自评健康状况、COPD严重程度等。结果:基线时纳入33588例COPD患者,平均随访(11.1±3.1)年,共记录到死亡8314人(22.3%)。总体力活动水平与全因死亡、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线性趋势检验P值依次为<0.001、0.002、<0.001),与总体力活动水平最低五分位数组(Q1)相比,最高五分位数组(Q5)对应的全因死亡、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HR值(95%CI)分别为0.77(0.70,0.85)、0.77(0.65,0.91)、0.58(0.48,0.71)。低强度、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均与CO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存在线性负相关关联(线性趋势检验P值依次为0.002、<0.001),与低强度、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最低五分位数组(Q1)相比,最高五分位数组(Q5)全因死亡风险对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89(0.82,0.97)、0.79(0.72,0.87)。工作、非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亦与CO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存在线性负相关关联(线性趋势检验P值依次为<0.001、0.015),与工作、非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最低五分位数组(Q1)相比,最高五分位数组(Q5)全因死亡风险对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69(0.61,0.78),0.91(0.84,0.98)。对于年龄≥60岁、女性、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总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负相关性更为显著。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随着总体力活动的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总体力活动、不同强度、不同类别的体力活动均与COPD患者的死亡风险呈负相关,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对于年龄≥60岁、女性、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总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风险负相关性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体力活动 死亡 前瞻性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