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造模时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致大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
杨婵娟
安瑞娣
杨俊卿
罗映
齐云
张云美
|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
|
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因子近日节律的影响 |
赵燕
付玉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3
|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诱导大鼠抑郁行为与上调GSK-3β表达及氧化/抗氧化应激失衡密切相关 |
李海燕
伏箫燕
崔婷
蒋青松
邱红梅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4
|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内甘丙肽表达的影响 |
李小平
邹慧莉
杨婷
宿长军
|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黄芪多糖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 |
袁前发
徐志忠
温春燕
张贤华
林多朵
王文强
|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6
|
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应激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
吴红芳
金齐颖
曹金英
马原源
张园园
刘昊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7
|
基于文献数据库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诱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 |
李杉杉
刘新民
王琼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8
|
咖啡酸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
马庆阳
杨俊卿
罗文
罗映
余华荣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9
|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与舍曲林改善CUMS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 |
王磊
陈怡环
杨帆
彭正午
谭庆荣
|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荷梗对慢性应激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TPH2和βCaMKII表达的影响 |
张延红
曹亚飞
赵亚男
平鑫
张少丹
裴林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1
|
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涉及改善氧化应激状态、HPA轴功能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 |
费慧芝
王涵
胡小娅
李娜
文威
颜陶
周岐新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
2012 |
19
|
|
12
|
瑞波西汀抗抑郁作用的非转运体抑制机制研究 |
胡小娅
李娜
费慧芝
王涵
文威
周岐新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3
|
抑郁模型大鼠中医证候、HPA轴变化及助阳舒心方干预作用的研究 |
包祖晓
何贵平
陈世勇
周威
孙伟
张丽
陈宝君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3 |
3
|
|
14
|
助阳舒心方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调控机制的研究 |
包祖晓
赵国平
何贵平
朱敏
刘素芝
范厉龙
周威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5
|
文拉法辛抗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阻遏海马TH和TPH表达下调 |
秦丽娟
刘丹
蒋兴惠
邱红梅
汪丽佳
刘任
费慧芝
胡小娅
周岐新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
2014 |
8
|
|
16
|
蒺藜皂苷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
张伟
俞仲毅
梅泰中
胡凯莉
刘梅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7
|
改善氧化应激平衡和逆转NET及5-HTT表达异常涉及文拉法辛的抗抑郁作用 |
胡小娅
费慧芝
蒋心惠
刘丹
邱红梅
周岐新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8
|
基于药对探讨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配伍规律 |
陶伟伟
肖东
吴浩然
沈佳丽
黄晓燕
薛文达
陈刚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2
|
|
19
|
肉蔻五味丸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
王婷婷
石海莲
吴辉
张蓓蓓
黄菲
吴晓俊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
2016 |
11
|
|
20
|
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 |
孙宏伟
李承德
毛淑梅
宋玉萍
王艳郁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
201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