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激光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雅兰 王小平 彭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593-594,共2页
目的 :评价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复合神经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 3组 ,单纯神经阻滞组为组Ⅰ 3 0例 ,单纯超激光照射为组Ⅱ 3 0例 ,神经阻滞后加超激光照射为组... 目的 :评价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复合神经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 90例 ,随机分为 3组 ,单纯神经阻滞组为组Ⅰ 3 0例 ,单纯超激光照射为组Ⅱ 3 0例 ,神经阻滞后加超激光照射为组Ⅲ 3 0例 ,3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 ,治疗后组Ⅰ与组Ⅱ的VAS值及下降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组Ⅲ与组Ⅰ、组Ⅱ相比VAS值及下降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组Ⅲ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少于组Ⅰ ,组Ⅲ的超激光照射治疗次数少于组Ⅱ ,而复发率明显低于组Ⅰ、组Ⅱ (P <0 0 5 )。结论 :超激光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是有效的 ,但如与神经阻滞复合应用效果更好 ,且不易复发 ,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神经传导阻滞 慢性软组织损伤 超激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江宁 王俊 +3 位作者 宋涛 许国忠 郑晓伟 许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本工作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观察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神经阻滞疗法,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两... 本工作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观察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神经阻滞疗法,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治疗后两组的VAS值及其下降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S-L法起效比较缓慢,但其作用比较持久且不易复发。最突出的优点是无损伤、操作简单、能安全地用于高龄及全身状态差的患者,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软组织损伤 疼痛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聚焦超声缓解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丹丹 胡帅 +7 位作者 陈锦云 李东 王俊瑞 黄伟 陈俊林 周崑 王嫣 陈文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186名进入本研究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病人均连续10天内每日接受一次针对疼痛靶点的L...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186名进入本研究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病人均连续10天内每日接受一次针对疼痛靶点的LIFU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30 min,疗程结束后第3天、7天、14天、21天对损伤部位进行疼痛评分,分析疼痛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计算有效率以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病例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期间和随访期间与治疗开始前相比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第8、9、10次之间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果提示LIFU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疼痛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并有一定的维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聚焦超声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金钟 汪明新 +2 位作者 阿孜古丽 王疆荣 胡彦兵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损伤疼痛 临床观察 软组织 痛点注射治疗 臭氧 治疗仪治疗 就诊人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萍 马才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 体外冲击波治疗 疗效观察 疾病治疗方法 体外冲击波疗法 骨科疾病 非侵入 骨科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损伤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岳寿伟 吴宗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根损伤 慢性疼痛 分子机制 神经痛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永辉 陈淑萍 +3 位作者 王俊英 乔丽娜 徐秋玲 刘俊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脊髓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2B表达的影响,分析电针(EA)累积性镇痛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I模型组、EA3次组、EA5次组、EA10次组,每组10只。对照...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脊髓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2B表达的影响,分析电针(EA)累积性镇痛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I模型组、EA3次组、EA5次组、EA10次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4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手术后一周开始测定大鼠双侧缩腿的潜伏期(PWL)。EA3次组于CCI术后第14天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连续3d,EA5次组于CCI术后第12天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连续5d,EA10次组于CCI术后第7天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连续10d,每天1次。电针结束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NMDA受体NR2B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I后各组动物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P<0.01)。EA5次后动物的痛觉过敏有明显减轻。EA10次后动物的痛觉过敏进一步减轻。CCI后第18天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CCI组,EA5次组和EA10次组比较NMDA受体NR2B亚基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NR2B表达上调可能是神经损伤后出现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电针有可能通过抑制其表达从而发挥一定程度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R2B 脊髓 电针 慢性压迫损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相应脊髓背角神经元K_(ATP)通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焕兵 张登文 +2 位作者 夏辉 赵邦娥 王学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两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组...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两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6只。在术前1 d、术后1、5、10、14 d分别测量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变化,于第14天行灌注固定,取腰段脊髓切片后行KATP通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积分光密度(IOD)值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自术后第5天起出现明显的机械性异常性疼痛,持续到术后14 d;而假手术组无明显痛觉过敏表现。术后14 d,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IOD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TP通道在脊髓背角神经元表达的改变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的发生机制相关,KATP通道可能成为治疗这类疼痛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疼痛 ATP敏感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思思 屠文展 +4 位作者 姜霞 陈温慈 胡奇妙 谷鹏鹏 蒋松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8-2881,I000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各组于术前及术后3、5、7、10、12、14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表达,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段用免疫组化检测Trk B受体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CCI模型组痛阈明显降低,电针组MWT和TWL值相对于模型组有所提高(P<0.001),且术后14 d电针组较模型组L4~6脊髓背角中Trk B受体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Trk B受体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电针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脊髓中Trk B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疼痛 TRK 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 被引量:11
10
作者 倪家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关键词 椎间盘源疼痛 慢性炎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 软组织骨化 组织发生 神经根炎 慢性疼痛 病理变化 疼痛疾病 退行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疼痛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福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21-321,共1页
本期专题论坛收录的6篇论文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当今软组织疼痛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重点内容突出慢性关节痛病的诊治进展。人体软组织痛病是慢性疼痛性疾病中最常见而又难治的临床病症,自20世纪70年代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问世以来,人... 本期专题论坛收录的6篇论文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当今软组织疼痛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重点内容突出慢性关节痛病的诊治进展。人体软组织痛病是慢性疼痛性疾病中最常见而又难治的临床病症,自20世纪70年代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问世以来,人们对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将脊柱源性疼痛与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视为颈腰椎管内外两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疼痛 临床研究 慢性疼痛疾病 软组织损害 治疗 诊断 软组织外科学 人体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扎材料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琛 陈鹏 +3 位作者 林东升 陈弋 吴智兵 林兴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结扎材料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行为学表现、脊髓胶质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丝线CCI组(n=15)和铬线CCI组(n=14),术后3、7、11、15 d检测大鼠损伤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 目的探究不同结扎材料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行为学表现、脊髓胶质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丝线CCI组(n=15)和铬线CCI组(n=14),术后3、7、11、15 d检测大鼠损伤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阈值(TWL)。并采用特殊染色、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大鼠损伤部位病理改变、胶质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术后3~15 d,丝线组与铬线组的MWT和TW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铬线组的TWL较丝线组出现显著降低(P<0.05)。坐骨神经染色结果显示丝线组与铬线组均出现了神经干损伤及脱髓鞘改变。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结果提示丝线组与铬线组大鼠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1b)及胶质纤维状酸性蛋白(GFAP),以及IL-1β及TNF-αmRNA表达水平接近,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铬线组IL-6 mRNA表达高于丝线组(P<0.05)。结论丝线和铬线制备的CCI模型均产生了胶质细胞激活作用,其中铬线组的炎症反应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疼痛 慢性压迫损伤模型 丝线 铬线 结扎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能量代谢失衡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衙楠 冯晨晨 +3 位作者 董馨 多兰 胡睿涵 王珂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3-447,共5页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作为一种多维度疾病,除了痛觉异常以外,常伴随负性情绪和认知障碍,但内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脑能量代谢失衡能影响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结构,在慢性疼痛过程中的痛觉异常、负性情绪以及认知障碍的...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作为一种多维度疾病,除了痛觉异常以外,常伴随负性情绪和认知障碍,但内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脑能量代谢失衡能影响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结构,在慢性疼痛过程中的痛觉异常、负性情绪以及认知障碍的产生和维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脑能量代谢特征、以及脑能量代谢失衡对慢性疼痛过程中痛觉异常、负性情绪以及认知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能量代谢 痛觉异常 情绪 认知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治疗腓肠肌损伤致小腿后侧疼痛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王芳 李剑峰 张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0-392,共3页
小腿后侧疼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但临床中有些病人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如腓肠肌损伤所致的小腿后侧疼痛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常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及膝关节退变等而延误治疗[1]。目前国内外关于腓肠肌... 小腿后侧疼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但临床中有些病人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如腓肠肌损伤所致的小腿后侧疼痛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常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及膝关节退变等而延误治疗[1]。目前国内外关于腓肠肌损伤所致的小腿后侧疼痛的研究并不多见[2],临床中针对小腿后侧疼痛治疗方法有冷气雾剂冷喷法、局部注射治疗及拉伸康复治疗等。近年来,冲击波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有明显的效果[3],但尚未见有关治疗腓肠肌慢性损伤导致的小腿后侧疼痛的报道。我科采用冲击波对小腿后侧疼痛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地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软组织损伤 慢性损伤 小腿后侧 局部注射治疗 冷喷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治疗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NF-κB、NR2B和iNOS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叶永贤 林洪 +5 位作者 沙漠 李招胜 伍磊 冯文龙 陈智彪 丁真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脊髓核因子KB(NF—KB)、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56只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sham组(n=8)和CCI组(n=48)。...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脊髓核因子KB(NF—KB)、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56只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sham组(n=8)和CCI组(n=48)。于术前1d、术后1d、4d、7d、14d和21d测定机械缩爪阈值(MWT)和热刺激缩爪潜伏期(PWL)后处死,取L4一L6脊髓,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脊髓NF-KB、NR2B和iNOS的表达。结果:CCI组MWT及PWL值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n=8)。RT—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CCI组术后脊髓NF.KB、NR2B和iNOS明显高于术前(P〈0.05,n=4)。iNOSmRNA与NF-KBmRNA和NR2B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42,P〈0.05;r=0.833,P〈0.05)。结论:CCI大鼠痛觉过敏的产生和维持可能与脊髓NF.KB和NR2B活化并上调iNOS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疼痛 NF—KB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参与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光玲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3-659,共7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观察正常大鼠是否表达NGF和p-ERK。第一步: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300 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sham组,CCI 1、3、7、14天组。术前1天、术后1天、3天、7天、14天测定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NGF和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第二步: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CCI+NGF抗体组、CCI+PBS组、CCI+对照抗体组、sham+NGF抗体组、sham+PBS组、sham+对照抗体组。CCI大鼠术后第6天在立体定位仪下侧脑室分别注射NGF抗体、PBS及对照抗体,测定MWT和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触液核表达NGF和p-ERK,CCI组大鼠的MWT和TWL明显低于sham组,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后CCI+NGF抗体组大鼠的痛阈较CCI+PBS组和CCI+对照抗体组明显提高,并且其p-ERK表达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结论: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可能通过拮抗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神经生长因子 ERK 神经病理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n=25)、乙组(n=25)、丙组(n=25)、丁组(n=25),均实施自...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n=25)、乙组(n=25)、丙组(n=25)、丁组(n=25),均实施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甲组浓度是(900~1200)×10^(9)/L,乙组浓度是(1200~1500)×10^(9)/L,丙组浓度是(1500~1800)×10^(9)/L,丁组浓度是(1800~2100)×10^(9)/L,记录治疗效果、伤口体积、覆盖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愈合时间,并比较4组间有无差异。结果4组患者伤口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治疗后伤口体积低于甲组、乙组、丁组(P<0.05),治疗4周伤口覆盖率高于甲组、乙组、丁组(P<0.05)。结论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时,最佳浓度是(1500~1800)×10^(9)/L,浓度增加将抑制治疗效果,且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慢性难愈创面 不同浓度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预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痛1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赖光辉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3,共3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每年的发生率约为每百万人25例(其中17例为外伤性SCI,8例为非外伤性SCI)[1]。目前由于矿山工业发展,SCI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慢性疼痛是SCI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1%-94%...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每年的发生率约为每百万人25例(其中17例为外伤性SCI,8例为非外伤性SCI)[1]。目前由于矿山工业发展,SCI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慢性疼痛是SCI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1%-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顽固神经痛 脊髓电刺激 刺激治疗 非外伤 SCI 流行病学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例1例
19
作者 张媛婧 樊碧发 +1 位作者 杨阳 王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6-798,共3页
腰背痛病人是疼痛科门诊的主要就诊人群之一,而引起腰背痛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急性损伤,椎体滑脱、腰肌劳损等慢性损伤,以及脊柱退行性病变、炎症病变、肿瘤等。临床上需要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 腰背痛病人是疼痛科门诊的主要就诊人群之一,而引起腰背痛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急性损伤,椎体滑脱、腰肌劳损等慢性损伤,以及脊柱退行性病变、炎症病变、肿瘤等。临床上需要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判断。我科收治的1例腰痛查因病例于此分享讨论,旨在总结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相应的诊疗思路与病例特点,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布氏杆菌脊柱炎 慢性损伤 诊疗思路 病例特点 炎症病变 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创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20
作者 Benoliel R Heir GM +1 位作者 Eliav E 梁雅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口颌面疼痛门诊病案资料显示,累及三叉神经的创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患病率的上升可能源于牙科侵入性操作的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事故和暴力等事件发生的上升。由于三叉神经创伤性... 口颌面疼痛门诊病案资料显示,累及三叉神经的创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患病率的上升可能源于牙科侵入性操作的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事故和暴力等事件发生的上升。由于三叉神经创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标准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不敏感,有必要对该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需对其临床表型做出准确的定义并被研究人员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神经病 神经病理疼痛 感觉缺失 病案资料 神经创伤 临床表型 临床医师 神经损伤 慢性疼痛 药物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