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腰痛患者静止站立时躯干肌的激活特征及足底压力分布
1
作者 徐钊强 李岩 +3 位作者 彭嘉慧 谢浩宇 陈宇 王楚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目的比较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在静止站立时躯干肌肉激活、肌肉共同收缩水平与足底压力分布的差异。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招募17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和18例cLBP患者(cLBP组),采集... 目的比较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在静止站立时躯干肌肉激活、肌肉共同收缩水平与足底压力分布的差异。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招募17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和18例cLBP患者(cLBP组),采集两组人口信息和cLBP组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及静止站立时身体质心位移参数。采用足底压力平板记录两组受试者执行静止站立任务时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并同步使用无线表面肌电图记录腹横肌(TrA)、竖脊肌(ES)和腰椎多裂肌(LM)的活动,分析各肌肉的激活水平以及各肌肉对之间的共收缩指数(CCI)。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LBP组双侧LM激活水平升高(∣t∣>2.479,P<0.05),腰腹部肌肉对左LM-左TrA(t=2.212,P=0.042)、左LM-右TrA(t=2.868,P=0.008)、右LM-右TrA(U=75.000,P=0.009)CCI升高。cLBP组右拇趾区域压力下降(t=2.825,P=0.009),右内和左外足跟区域压力升高(U<77.000,P<0.05)。结论在静止站立期间,cLBP患者需要更高水平的躯干肌肉激活和肌肉共收缩,足底压力分布后移,可能因为采取了不同的姿势补偿策略来维持静态姿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表面肌电 共收缩指数 足底压力 静止站立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超声深度学习模型诊断腰部多裂肌慢性损伤
2
作者 闫龙涛 毛鹏 +5 位作者 朱谦 张超 陈伊葶 郑锐 张明博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多裂肌作为稳定脊柱的核心肌群,其慢性退行性改变导致腰痛。本研究通过三维超声成像解析多裂肌纹理,探索人工智能无创评估腰部慢性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就诊的46例腰痛病人,采用三维... 目的:多裂肌作为稳定脊柱的核心肌群,其慢性退行性改变导致腰痛。本研究通过三维超声成像解析多裂肌纹理,探索人工智能无创评估腰部慢性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就诊的46例腰痛病人,采用三维容积探头采集L2~S1节段双侧多裂肌共368个三维超声容积数据。同步记录病人临床资料。以MRI脂肪浸润诊断为金标准,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模型进行特征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模型性能。结果:DCNN模型诊断多裂肌脂肪浸润的准确率达69%(AUC=0.76),显著优于RF模型的62%(AUC=0.68)(P=0.032)。结论:基于三维超声的深度学习技术能有效评估多裂肌慢性损伤,为腰痛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型无创影像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多裂肌 深度学习 脂肪浸润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慢性疼痛中的神经免疫机制——脑脊液中的细胞因子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病人疼痛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水清(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1-803,814,共4页
外周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之间的神经免疫交互作用在慢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探索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慢性疼痛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交互作用的因子。采用邻近延伸... 外周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之间的神经免疫交互作用在慢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探索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慢性疼痛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交互作用的因子。采用邻近延伸试验(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 PEA)测量了试验组(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病人40名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0名)和对照组(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症状病人40名和健康对照者40名)的脑脊液和血清中92种炎症蛋白的水平,并计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s, DDD)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病人的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比值。结果表明,在没有全身性炎症的情况下存在神经免疫激活迹象,多个细胞因子与白蛋白比值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尽管该比值处于亚临床水平。脑脊液中CCL11、CD5、IL-8和MMP-10升高,脑脊液和血清水平呈正相关,与LDH组病人的腰背痛(非腿痛)强度呈非线性相关,但在DDD组中未观察到此关联。在没有全身性炎症以及脑脊液与血清之间未见明显通讯迹象的情况下,两组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都有神经免疫激活的证据。脑脊液中的细胞因子与腰背痛强度之间存在复杂的疾病特异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中枢神经系统 血清水平 慢性 椎间盘疾病 非线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与抑郁在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4
作者 刘菲 罗海萍 +1 位作者 黄渝婷 朱晓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5-1640,共6页
目的:分析衰弱、抑郁在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以期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干预管理提供建议与指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抽取2023年2月—1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53例老年慢性... 目的:分析衰弱、抑郁在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以期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干预管理提供建议与指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抽取2023年2月—1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53例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功能障碍指数量表、FRAIL衰弱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疼痛灾难化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rocess 3.3宏程序分析衰弱和抑郁在患者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并采用Amos 28.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障碍指数、衰弱、抑郁、疼痛灾难化得分两两呈正相关(r=0.496~0.741,P<0.01)。功能障碍指数可正向影响衰弱(β=0.496,P<0.001);功能障碍指数和衰弱可正向影响抑郁(β=0.508、0.355,P<0.001),功能障碍指数、衰弱和抑郁可正向影响疼痛灾难化(β=0.355、0.244、0.351,P<0.001)。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对疼痛灾难化的直接效应为0.330,占总效应的49.1%;衰弱和抑郁在患者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间的总间接效应为0.342,占总效应的50.9%。衰弱在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之间的间接效应、抑郁在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之间的间接效应、衰弱和抑郁在功能障碍与疼痛灾难化之间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14、0.169、0.059。结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功能障碍不仅可直接影响疼痛灾难化,还可以通过衰弱、抑郁的中介作用,以及衰弱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疼痛灾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抑郁 慢性 灾难化 中介作用 老年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档位脊神经后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3
5
作者 林鹋 苗羽 +3 位作者 朱谦 毛鹏 司马蕾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档位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接受LTPRA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档位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接受LTPRA治疗的92例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住院病人,根据LTPRA治疗的档位分为1档组(平均功率13 W,术区温度40℃左右,51例)与3档组(平均功率49 W,术区温度60℃左右,41例)。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第2周、1、3、6、12个月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或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评估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1、3、6、12个月两组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下降;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发现,术后1个月至12个月3档组NRS评分均低于1档组,术后2周以及术后6个月至术后12个月,3档组ODI评分均低于1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档组中更多比例病人出现术后短期轻度并发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1档、3档治疗均有效,3档的治疗效果更优、持续时间更长,术后短期可能出现轻度的并发症,但术后并发症与1档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不同档位 NRS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筋膜松解疗法干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冉清智 李傲霜 +2 位作者 陈恒文 张剑梅 何本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51-2457,共7页
背景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已成为导致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肌筋膜组织的敏感性和紧绷性是慢性疼痛障碍的主要因素。肌筋膜松解疗法(MFR)主要通过缓解筋膜的紧张以减轻疼痛,但目前缺... 背景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已成为导致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肌筋膜组织的敏感性和紧绷性是慢性疼痛障碍的主要因素。肌筋膜松解疗法(MFR)主要通过缓解筋膜的紧张以减轻疼痛,但目前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目的观察MFR对非手术治疗的CNLBP的疗效。方法2022年在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招募了56例CN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MFR组患者接受MFR干预(腰腹部MFR干预),对照组(CG组)患者接受假MFR干预(相同部位假MFR干预),20 min/次,1次/周,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关节活动度[腰椎前屈度(ALF)、腰椎后伸度(LR)、两侧腰椎旋转度(LSR)]、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受试者,其中失访8例,自动退出8例,最终完成随访40例,其中MFR组20例,CG组20例。两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ADL评分、ODI评分、ALF、SAS评分、SDS评分、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FR组患者干预前LR、LSR小于CG组(P<0.05)。MFR组患者干预4周后VAS、ODI、SAS、SDS评分和TNF-α水平低于CG组,ADL评分高于CG组,ALF、LR、LSR大于CG组(P<0.05)。干预4周后MFR组患者VAS、ODI、SAS、SDS评分及TNF-α水平低于组内干预前,ADL评分高于组内干预前,ALF、LR、LSR大于组内干预前(P<0.05)。结论MFR可能改善CNLBP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降低疼痛阈值,增加腰椎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 肌筋膜松解疗法 物理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云昕 孟傲辉 宋成林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2-482,共1页
目的探究6周的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患有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受试者36名(年龄21±3岁)。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1 m A组、2 m A组、假刺激组(电流强度0 m A),每组均12人... 目的探究6周的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患有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受试者36名(年龄21±3岁)。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1 m A组、2 m A组、假刺激组(电流强度0 m A),每组均12人。HD-t DCS的刺激靶点为初级运动皮层区,刺激时间20 min/次,3次/周,共6周。通过Prokin平衡测试系统采集干预前、干预6周后3组受试者在双足睁眼站立、双足闭眼站立、优势足睁眼站立3种测试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mm^(2))、运动轨迹周长(mm),评估其静态平衡功能。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1 m A组、2 m A组在双足睁眼、双足闭眼、优势足睁眼3种测试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数值均显著减小(P<0.05);假刺激组在3种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1 m A组与2 m A组在双足睁眼状态下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数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在双足闭眼、优势足睁眼2种测试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数值:2 m A组<1 m A组<假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且2 m A电流强度的干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 测试状态 运动轨迹 静态平衡功能 平衡测试 静态平衡能力 电流强度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提和躯干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杨梅 陈安平 +1 位作者 王晶晶 苏晓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6-953,共8页
目的观察12周普拉提及躯干力量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back pain,CNSLBP)女大学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部功能障碍评分(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及躯干屈伸... 目的观察12周普拉提及躯干力量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back pain,CNSLBP)女大学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部功能障碍评分(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及躯干屈伸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为CNSLBP女大学生制定康复干预方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将45名CNSLBP女大学生随机分为普拉提组22名(n=22)和力量训练组(n=23)。运动干预前后测试所有受试者VAS、RMDQ评分及躯干屈伸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结果与运动前比较,经过12周不同运动干预,力量训练组及普拉提组CNSLBP女大学生VAS及RMDQ分值均显著下降;角速度30°/s、90°/s下两组伸肌峰力矩(extensor peak torque,EPT)和角速度90°/s下普拉提组躯干屈肌峰力矩(flexor peak torque,FPT)均显著增加,角速度30°/s、90°/s下屈/伸肌峰值力矩比(F/E)均显著下降。睁眼状态下,仅普拉提组NSLBP女大学生前后方向稳定指数(anterior/posterior stability index,APSI)显著下降;闭眼状态下,普拉提组NSLBP女大学生APSI、总体稳定指数(stability index,SI)、左右方向稳定指数(medial/lateral stability index,MLSI)均显著下降,力量训练组仅APSI显著下降。12周运动干预后,与力量训练组比较,普拉提组VAS和角速度30°/s、90°/s下F/E均显著下降,角速度30°/s、90°/s下躯干EPT显著增加。闭眼状态下,普拉提组SI、APSI及MLSI均显著低于力量训练组。结论与躯干力量训练比较,普拉提运动可显著增强和平衡CNSLBP女大学生躯干屈伸肌力,增强闭眼状态下动态平衡能力,改善CNSLBP女大学生下腰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提 躯干力量训练 慢性非特异性 女大学生 评分 躯干肌力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感觉条件干扰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消防员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廖鸣宇 朱国庆 +2 位作者 陈文佳 邱永晨 刘博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0,共12页
目的:探讨患有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消防员和正常消防员在不同感觉条件下自身姿势控制能力的差异,剖析CNLBP消防员姿势控制的特征和问题,以期为CNLBP消防员制订训练康复计划和提升姿势控制能力提... 目的:探讨患有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消防员和正常消防员在不同感觉条件下自身姿势控制能力的差异,剖析CNLBP消防员姿势控制的特征和问题,以期为CNLBP消防员制订训练康复计划和提升姿势控制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CNLBP组消防员(n=10)和对照组消防员(n=10)为受试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CNLBP组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并收集所有受试者睁眼、闭眼、睁眼+平衡垫、闭眼+平衡垫站立时压力中心的横向速度(V_(x))、纵向速度(Vy)、路径长度和摇摆速度,通过平板支撑、3 min屈腿仰卧起坐评估消防员的核心力量,对测试结果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感觉条件对V_(x)(F=51.557,P<0.01,η_(p)^(2)=0.741)、Vy(F=75.846,P<0.01,η_(p)^(2)=0.808)、路径长度(F=76.667,P<0.01,η_(p)^(2)=0.810)和摇摆速度(F=76.592,P<0.01,η_(p)^(2)=0.810)的主效均显著;CNLBP对V_(x)(F=13.154,P<0.01,η_(p)^(2)=0.422)、Vy(F=6.106,P<0.05,η_(p)^(2)=0.253)、路径长度(F=13.059,P<0.01,η_(p)^(2)=0.420)和摇摆速度(F=13.058,P<0.01,η_(p)^(2)=0.420)的主效应均显著;CNLBP和感觉条件对V_(x)(F=11.822,P<0.01,η_(p)^(2)=0.396)、Vy(F=4.961,P<0.05,η_(p)^(2)=0.216)、路径长度(F=9.206,P<0.01,η_(p)^(2)=0.338)和摇摆速度(F=9.203,P<0.01,η_(p)^(2)=0.338)的交互作用均显著。闭眼时,CNLBP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闭眼+平衡垫时,CNLBP组VAS评分与和ODI评分与V_(x)、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平板支撑成绩与V_(x)、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3 min曲腿仰卧起坐成绩与Vy、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1)躯体感觉和视觉双重干扰对CNLBP组消防员的影响最大,同时视觉单一干扰大于躯体感觉单一干扰;视觉与躯体感觉单一干扰对CNLBP组消防员侧方向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对前后方向的影响,对对照组消防员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对侧方向的影响;双重干扰对2组消防员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均大于对侧方向的影响。2)视觉干扰对CNLBP组消防员的侧方向稳定性影响大于对照组,双重感觉干扰对2组消防员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较大;CNLBP组在双重感觉干扰下姿势稳定性显著下降,这可能与CNLBP消防员腰部疼痛程度、核心肌肉力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慢性非特异性 姿势控制能力 躯体感觉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核心稳定训练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前馈控制的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灵慧 郑琦 +4 位作者 李岩 傅建明 曾明 金鑫 陆晶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744,共8页
目的探讨在核心稳定训练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的CNLB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物理因子治疗... 目的探讨在核心稳定训练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的CNLB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物理因子治疗和核心稳定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腹横肌、多裂肌和肱三头肌(运动肌)的均方根植(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并计算腹横肌、多裂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激活顺序、相对激活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改善(|t|>8.515,P<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089,P<0.05);两组腹横肌RMS、多裂肌RMS、腹横肌iEMG、多裂肌iEMG均显著改善(|t|>18.831,P<0.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481,P<0.01);两组腹横肌和多裂肌均在运动肌之前激活,激活时间负值均显著增加(|t|>48.115,P<0.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229,P<0.01)。结论联合呼吸训练有利于减轻CNLBP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改善肌肉激活顺序,加强前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 呼吸训练 前馈控制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小花 汤霞 赵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探究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竹圈姜灸联合中药... 目的:探究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4周后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前、护理4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可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疼痛感,改善其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提高其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 竹圈姜灸 中药热熨 睡眠质量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康复运动的最佳证据总结
12
作者 周欣可 吴明珑 +2 位作者 胡凯利 胡嘉欣 赖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15,共6页
目的总结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康复运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康复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总结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康复运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选择适宜的康复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医脉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新西兰临床实践指南研究组、国际指南网中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运动的证据,检索的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4年5月。由2名经过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汇总。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2篇,系统评价9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运动获益及安全、运动方案制订、运动方案实施、运动类型、运动时间、运动监测6个方面进行整合,共汇总27条证据。结论康复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疼痛,锻炼肌肉,增强脊柱稳定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证据进行选择,为患者制订安全、科学、个体化的运动计划,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 康复运动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多组分运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tDCS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腰痛患者步态时空与动力学参数影响
13
作者 陈云昕 孟傲辉 宋成林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5-465,共1页
目的探究6周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 DCS)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腰痛患者步态时空与动力学参数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32名慢性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6周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 DCS)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腰痛患者步态时空与动力学参数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32名慢性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进行HD-t DCS真刺激,对照组进行HD-t DCS假刺激。HD-t DCS的刺激靶点为初级运动皮层区;刺激时间20 min;电流强度:真刺激2 m A,假刺激0 m A。共干预6周,3次/周。采集干预前、干预6周后两组的步态时空与动力学参数:步长对称指数、足偏角对称指数、站立相对指数;初始双支撑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单支撑相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终末双支撑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步长对称指数、足偏角对称指数、站立相对指数、初始双支撑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单支撑相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终末双支撑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步长对称指数、足偏角对称指数、站立相对指数、初始双支撑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单支撑相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终末双支撑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D-t DCS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腰痛患者的步态,且效果要优于单纯的核心稳定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核心稳定性训练 实验组 相对指数 地面反作用力 动力学参数 差异有显著性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腰痛疗效分析
14
作者 胡甜甜 张刚 郑拥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慢性腰痛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之一,涵盖痛觉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非特异性疼痛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经常叠加在一起^([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有70%~85%的人群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腰痛^([2])。慢性腰痛致病因素众... 慢性腰痛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之一,涵盖痛觉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非特异性疼痛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经常叠加在一起^([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有70%~85%的人群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腰痛^([2])。慢性腰痛致病因素众多,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致残,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3])。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慢性腰痛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针刀治疗可以直接松解腰部粘连组织从而缓解腰部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红外线 慢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cLBP)针刺“同病异治”效应的脑网络影像学的客观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邹燕 汤伟军 +2 位作者 王松伟 黄建华 李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诊断病(慢性腰痛)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肾虚和非肾虚慢性腰痛),并观察不同证型针刺治疗前后脑活动间的差异性,用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经不同针刺方案对由16例肾虚腰痛患者和16... 目的本研究旨在诊断病(慢性腰痛)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肾虚和非肾虚慢性腰痛),并观察不同证型针刺治疗前后脑活动间的差异性,用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经不同针刺方案对由16例肾虚腰痛患者和16例非肾虚腰痛患者组成的32例慢性腰痛组进行治疗,对25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扫描,并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法对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腰痛组(包括肾虚和非肾虚)分别进行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结果相对健康对照组,慢性腰痛患者ReHo值增加的区域主要在于双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左顶上叶等;ReHo值下降的区域主要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等。相比非肾虚腰痛组,肾虚腰痛组患者ReHo值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楔叶、右侧顶上回等,无ReHo值显著下降的脑区。经过分型治疗后,非肾虚腰痛组和肾虚腰痛组的脑ReHo图均与健康对照组相接近,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中医证型慢性腰痛会引起脑区不同的活动变化,脑网络能够反映"同病异证"之间的差异。不同取穴方案均能改善疼痛症状,且改善程度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clbp) 同病异治 针刺治疗 脑网络 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效度分析 被引量:171
16
作者 刘绮 马超 +1 位作者 伍少玲 夏淑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的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0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加测试,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C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3个量表。应用因子分析对CODI进行分析来检...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的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0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加测试,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C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3个量表。应用因子分析对CODI进行分析来检验其结构效度;应用Person相关分析计算CODI每一条目与所属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来检验其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比较CODI和VAS、CODI和SF-36的Person相关系数来检验其同期效度。结果:患者对CODI的条目8回答率较低(32.7%),没有纳入统计分析。CODI的9个条目提取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3%;每一条目与所属领域的相关系数r=0.78—0.89(P<0.05),且每一条目与所属领域的相关系数均高于该条目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CODI的三大领域得分和VA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0.81,0.76(P<0.05);CODI的三大领域得分与SF-36各项目分值相关性r=-0.36—-0.87(P<0.05)。结论:CODI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区分效度和同期效度,可用于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评定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研究 被引量:343
17
作者 刘绮 麦明泉 +1 位作者 肖灵君 伍少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8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与了本研究,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3个量表。每一种...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8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与了本研究,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3个量表。每一种量表评定2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ODI总分和各领域评分;应用效应大小(ES)和标准化反应均数(SRM)来比较3个量表的内部反应度;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检验ODI总分的变化值与患者自我疗效评估得分的相关性,分析ODI的外部反应度。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ODI总分和各领域评分比较,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ODI的ES=1.63,SRM=1.46;ODI总分的变化值与患者自我疗效评估得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8(P<0.01)。结论:中文版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具有良好的反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评定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与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24
18
作者 余秋华 王于领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近年来,本体感觉对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成为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矫形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本体感觉的减退和躯干姿势控制能力的降低是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 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近年来,本体感觉对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成为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矫形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本体感觉的减退和躯干姿势控制能力的降低是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复发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在CLBP的治疗中应重建本体感觉和加强躯干肌控制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本文通过查阅Cochrane、Medline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综述了本体感觉维持关节功能性稳定的机制、本体感觉减退诱发CLBP及其在CLBP康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康复治疗 慢性 COCHRANE 关节稳定性 MEDLINE 姿势控制能力 cl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慢性下腰痛患者腰背肌耐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德辉 黄昌林 毛同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 :研究青年下腰痛患者腰背肌耐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CYBEX - 6 0 0 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和肌电图测试腰痛组 (n =4 0 )和正常组 (n =4 0 )的腰背肌耐力指标 ,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腰痛组腰背肌耐力比与正常组无差异 (P >0 .0 5... 目的 :研究青年下腰痛患者腰背肌耐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CYBEX - 6 0 0 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和肌电图测试腰痛组 (n =4 0 )和正常组 (n =4 0 )的腰背肌耐力指标 ,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腰痛组腰背肌耐力比与正常组无差异 (P >0 .0 5 ) ;腰痛组腰背肌肌电图波幅低于正常组 (P <0 .0 5 )、时程大于正常组 (P <0 .0 5 ) ,腰痛组腰背肌肌电图波幅随时间衰减程度大于正常组 (P <0 .0 5 )、时程随时间延长程度大于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青年下腰痛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腰背肌静态耐力下降 ,腰背肌耐力比与下腰痛关系并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测试 肌电图 背肌 耐力 青年人 cl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腿痛住院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对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6
20
作者 朱薇 贾东林 +2 位作者 刘晓光 李葆华 韩海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索由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和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引起的慢性腰腿痛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集LDH和/或LSS所致慢性腰腿痛住院治疗并自愿参加研究的128例病人... 目的:探索由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和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引起的慢性腰腿痛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集LDH和/或LSS所致慢性腰腿痛住院治疗并自愿参加研究的128例病人数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评估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和疼痛程度。结果:40.60%病人出现焦虑或抑郁状态中的至少一种,22.70%病人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焦虑和抑郁状态高度相关,r=0.60(P<0.01)。有焦虑抑郁状态和无焦虑抑郁状态病人VAS评分分别为7.69±2.00和6.89±1.69,t检验结果为t=-2.43(P<0.05)。结论:40.60%病人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焦虑抑郁状态增加疼痛体验,心理评估和干预对控制和管理病人的慢性疼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