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芪参散防治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卢远航 王希保 黄树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0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三芪参散防治腺嘌呤诱发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1)按每天15mg/100g体重的剂量给大鼠灌服腺嘌呤,同时也灌服三芪参散0.4g/次,每d2次,连续21d。(2)按上述剂量给大鼠灌服腺嘌呤21d后,再灌服三芪参散0.4g/次,... 目的:探讨三芪参散防治腺嘌呤诱发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1)按每天15mg/100g体重的剂量给大鼠灌服腺嘌呤,同时也灌服三芪参散0.4g/次,每d2次,连续21d。(2)按上述剂量给大鼠灌服腺嘌呤21d后,再灌服三芪参散0.4g/次,每d2次,连续30d。结果:两种处理方法都显示三芪参散能明显减少大鼠的24h尿蛋白(UPQ)和24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排泄量,降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血浆纤维蛋白原(FI)水平、血粘度和肾组织内羟脯氨酸(Hyp)含量。结论:三芪参散对腺嘌呤诱发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芪参散 防治 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血管钙化、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影响
2
作者 孙美美 杨娟 +2 位作者 邝永玲 芮婷婷 杨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7-20,I0002,共5页
目的:探究黄酮类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血管钙化、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甘草甙(LL)组,高剂量甘草甙(HL)组,每组10只,对MO组、LL组、HL组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慢... 目的:探究黄酮类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血管钙化、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正常(CO)组,模型(MO)组,低剂量甘草甙(LL)组,高剂量甘草甙(HL)组,每组10只,对MO组、LL组、HL组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慢性肾病大鼠模型,CO组不建模,建模成功后对LL组灌胃50 mg/kg甘草甙,对HL组灌胃150 mg/kg的甘草甙,CO组、MO组同期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形态,Von Kossa染色检测腹主动脉组织钙化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肾组织炎症相关因子,免疫印迹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NLRP3/caspase-1/IL-1β表达。结果:CO组腹主动脉未见钙盐沉积,MO组腹主动脉可见大量黑色颗粒,与MO组比较,LL组、HL组腹主动脉黑色颗粒明显减少;与CO组相比,MO组Scr、BUN、P^(3-)、MCP-1、TNF-α、iNOS、NLRP3、caspase-1、IL-1β升高(P<0.05),Ca^(2+)降低(P<0.05);与MO组比较,LL组、HL组Scr、BUN、P^(3-)、MCP-1、TNF-α、iNOS、NLRP3、caspase-1、IL-1β降低(P<0.05),Ca^(2+)水平升高(P<0.05),且HL组比LL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甘草甙对慢性肾病大鼠具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血管钙化,降低肾间质炎症及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甙 慢性 血管钙化 炎症 NLRP3 CASPASE-1 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兜铃酸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晓明 郑法雷 +4 位作者 李艳 段林 金晶 薄玉红 黄庆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马兜铃酸(AA)诱导实验动物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报告。本研究目的在于初步观察不同剂量的 AA可否引起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方法:实验动物分为 3组:(1)低剂量 AA组(AL组, N=20):给... 目的: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马兜铃酸(AA)诱导实验动物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报告。本研究目的在于初步观察不同剂量的 AA可否引起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方法:实验动物分为 3组:(1)低剂量 AA组(AL组, N=20):给以AA 2.5mg·kg-1·d-1,腹膜内注射共12周;(2)高剂量AA组(AH组,N=20):给以AA 5mg·kg-1·d-1,腹膜内注射共 12周;(3)对照组(C组,N=6):给以生理盐水腹膜内注射,每只 2 ml/d,共 12周。 AL、AH两组在用药后1、2、4、8、12周分别处死4只大鼠,C组动物实验结束时处死,分别进行尿蛋白定量,尿β2-MG、肾功能、肾脏病理等方面的检查。结果:AL组在用药后12周血BUN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AH组在用药后8、12周血BUN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而两组动物在用药后各时间点均未见尿蛋白、尿β2-MG、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病理检查可见两组动物8~12周后有轻度肾小管-间质损害,尤以 AH组较为明显。结论:木研究中应用的一定剂量和时间的马兜铃酸可诱导大鼠发生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及BUN升高,但诱导实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小管-损伤 马兜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液miR-21表达及与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左琪 包崑 +8 位作者 林文秋 屈展航 林书洲 王荣荣 林绮岚 许晓娜 魏艳丽 杨霓芝 邱翠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索准确、无创伤的生物标志物来反映慢性肾脏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方法:以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介入点,拟通过探索尿液miR-21表达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肾小球滤过率及气虚血瘀证积分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沉... 目的:探索准确、无创伤的生物标志物来反映慢性肾脏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方法:以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介入点,拟通过探索尿液miR-21表达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肾小球滤过率及气虚血瘀证积分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沉渣miR-21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IgA肾病患者与健康组比较,尿沉渣的miR-2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IgA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IgA肾病患者与健康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肾间质纤维化分别与尿沉渣miR-21、气虚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尿沉渣miR-21与肾间质纤维化、气虚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尿沉渣miR-21可能是IgA肾病合并肾间质纤维化患者尿沉渣中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尿沉渣miR-21与气虚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纤维化 MIR-21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瘀证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柳丛 饶向荣 +1 位作者 李秀英 周贝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8例CKD患者于肾活检前24h内行中医虚损证候、血瘀证及湿热证评分;分析血瘀证积分与中医虚损证候积分、湿热证积分、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8例CKD患者于肾活检前24h内行中医虚损证候、血瘀证及湿热证评分;分析血瘀证积分与中医虚损证候积分、湿热证积分、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BMI)、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酸(UA)、eGFR、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三酰甘油(TG)、血胆固醇(CHO)、纤维蛋白原(FBI)等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半定量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1)经过多元相关回归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瘀血证积分与虚损证型积分、湿热证积分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积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瘀血积分病程≥13个月组与4~6个月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瘀血积分在不同中医虚损证型中的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无虚损证型组与脾肾阳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肝肾阴虚组及阴阳两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瘀血证积分随着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不同而变化,其中多灶状损伤组分别与无损伤组、灶状损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在CKD患者中存在瘀血证伴随中医虚损证型出现的情况;(2)湿热证与血瘀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湿热夹瘀"可能是CKD患者的重要中医证候;(3)血瘀证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存在相关性,血瘀证可能是导致CKD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血瘀证 肾小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与微小病变型肾综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淑君 雷文娟 +2 位作者 刘华锋 陈观生 姚翠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是否为MCD患者易于发生AKI的病理因素,及其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高发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对比发生AKI与未发生AKI的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严重程...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是否为MCD患者易于发生AKI的病理因素,及其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高发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对比发生AKI与未发生AKI的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严重程度;进一步分析临床指标、可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与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发生率为95.6%;MCD患者发生AKI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重于未发生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水平与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而BUN、TG水平与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则呈正相关;使用可疑肾毒性药物组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显著重于未使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CD患者普遍存在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这一病理改变可能是其AKI高发的病理因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可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是导致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及AKI高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 急性损伤 急性肾小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与实验性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利华 李荣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er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采用5/6肾切除制作大鼠CRF模型,sham组(假手术组)仅分离肾动脉及其分支,不予结扎。肾切除大鼠分为2组,Nx组(对照...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er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采用5/6肾切除制作大鼠CRF模型,sham组(假手术组)仅分离肾动脉及其分支,不予结扎。肾切除大鼠分为2组,Nx组(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IGF组(rhIGF-1干预)腹腔注射rhIGF-1750ng/(kg·d)。12周后,观察各组肾功能、蛋白尿、肾脏质量、心脏质量、肾脏病理变化及肾脏IGF-1、α-SMA、vimentin表达变化。结果①Nx组和IGF组肾切除大鼠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和心脏质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且IGF组较Nx组均增加(P<0.05)。②残肾组织表现为肾小球肥大,球性或节段性硬化和/或玻璃样变,肾小管扩张,管型形成,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淋巴细胞浸润。IGF组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II)均较Nx组增加(P<0.05)。③Nx组IGF-1在肾间质的表达明显增加,外源性IGF-1可致肾间质IGF-1表达增加。④sham组仅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见α-SMA表达,Nx组肾间质α-SMA表达增加,瘢痕部位更为明显,IGF组较Nx组α-SMA表达增加(P<0.05);sham组肾间质未见vi-mentin表达,Nx组大鼠vimentin表达增加,外源性IGF-1可致肾间质vimentin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IGF-1可能参与了残肾的间质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导致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纤维化 功能衰竭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通过活化PTEN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MMP2的活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卢家美 刘丹 +4 位作者 张苏梅 杨艳艳 吕治安 韩锦 付荣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激活的PPAR-γ是否通过活化PTEN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刺激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MMP2活化,从而介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方法以原代分离培养的小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刺激因子PDGF-AA刺激细... 目的探讨激活的PPAR-γ是否通过活化PTEN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刺激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MMP2活化,从而介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方法以原代分离培养的小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刺激因子PDGF-AA刺激细胞。于PDGF-AA刺激细胞前,分别予以罗格列酮激活PPAR-γ,PI3K、PTEN、PPAR-γ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bpV(Pic)、GW9662预处理细胞,检测AKT、PTEN、PPAR-γ、MMP2的活化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小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并证实PDGF-AA可剂量依赖性激活MMP2,而对MMP9、TIMPs无影响。特异性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或激活PPAR-γ显著抑制PDGF-AA刺激的AKT、MMP2活性;抑制PTEN可逆转PPAR-γ激活对PDGF-AA诱导的AKT磷酸化及MMP2活性的影响。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介导PDGF-AA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MMP2的活化;激活的PPAR-γ通过活化PTE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MMP2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金属蛋白酶-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清泄法抗肾间质纤维化证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9
作者 李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1035-1037,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并消耗巨大社会卫生资源的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后期多系统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并消耗巨大社会卫生资源的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后期多系统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和共同通路,其特征是肾间质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积累,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 慢性脏病 纤维化 细胞外基 益气活血 功能 CKD 构建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多糖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冀宁 刘必成 +1 位作者 夏慧玲 刘殿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400-402,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虫草多糖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UUO模型,虫草多糖干预7 d。观察模型及治疗组在第7天时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小管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肾小管上皮表型标记物(E-cadh... 目的:观察虫草多糖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UUO模型,虫草多糖干预7 d。观察模型及治疗组在第7天时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小管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肾小管上皮表型标记物(E-cadherin)、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protein kinase,ILK)的表达分布。结果:治疗组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同时α-SMA、ILK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虫草多糖可显著减轻E-cadherin的丢失和α-SMA的表达,并明显抑制ILK的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下调ILK,抑制EMT,从而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多糖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小管上皮-转化 纤维化 整合素连接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克军 王东 +4 位作者 王亿平 胡顺金 张磊 金华 王小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探讨清肾颗粒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清肾颗粒组、贝那普利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清肾颗粒...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探讨清肾颗粒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清肾颗粒组、贝那普利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清肾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分别给予清肾颗粒、贝那普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温水灌胃,疗程均为4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肾脏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清肌酐、Wnt1、β-catenin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E-cadherin水平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清肌酐、Wnt1、β-catenin水平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P<0.05),清肾颗粒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清肾颗粒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颗粒 WNT1 Β-连环蛋白 E-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MSCs对UUO大鼠肾间质ET-1、VEGF、肾小管周Ⅷ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洞箫 周盾 邱振宇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中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肾小管周Ⅷ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8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均行右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手术入... 目的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中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肾小管周Ⅷ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8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均行右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手术入路方式同模型组,进腹腔后分离右输尿管但不结扎,术后注射生理盐水0.5 mL;模型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0.5 mL;治疗组术后注射UC-MSCs 1×106个(0.5 mL)。术后14 d处死各组动物。术后14 d取梗阻侧肾组织,观察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ET-1、VEGF及肾小管周Ⅷ因子的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肾间质中ET-1、VEGF及肾小管周Ⅷ因子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78 8±0.884 2、0.456 3±0.079 3、13.16±8.01,模型组分别为9.623 8±3.323 4、1.346 3±0.612 9、7.36±1.07,治疗组分别为5.243 7±2.657 4、4.290 0±0.594 6、10.29±0.06,三组相比,P均<0.05。肾小管周Ⅷ因子与ET-1表达呈负相关(r=-0.881,P<0.01),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61,P<0.01)。结论 UC-MSCs可以抑制ET-1的表达,上调VEGF水平,保护肾间质微血管,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人脐血干细胞 Ⅷ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逆向注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MP-7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再春 王伟 +3 位作者 王兴华 刘连升 陈钦 胡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772-774,I0003,共4页
目的:构建出具有转染后能表达活性的骨形成蛋白-7(BMP-7)的重组腺病毒,将其直接导入肾纤维化大鼠肾脏,观察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无菌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组、BMP-7治疗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构建出具有转染后能表达活性的骨形成蛋白-7(BMP-7)的重组腺病毒,将其直接导入肾纤维化大鼠肾脏,观察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无菌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组、BMP-7治疗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示:BMP-7组肾小管间质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TGF-β1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第28天,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BMP-7组比同一识相点UUO组TGF-β1表达减少(P<0.05)。结论:BMP-7能够明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和抑制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骨形成蛋白-7 基因治疗 输尿管逆向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对肾疾病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峰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1034-1036,共3页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在肾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作者综述了支持肾间质微血管的丢失是肾疾病进展特征的有关证据 ,指出影响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的因素 。
关键词 纤维化 微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山甲方对UUO模型中肾间质纤维化TGF-β_1及FN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艳霞 蔡宏瑜 +3 位作者 万强 杨光辉 张娟 傅志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2期1090-1091,I0011,I001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山甲方(HQSJ)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黏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 目的:探讨黄芪山甲方(HQSJ)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黏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UUO)、中药组(UUOA)、西药组(UUOE)、中西药组(UUOAE)。治疗第14天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GF-β1、FN的表达。结果:经过2周的处理,各组BUN及Scr与Sham组分别比较,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免疫组化观察:Sham组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内几乎无TGF-β1、FN表达。其他各组14天时大鼠TGF-β1、FN在肾小管、肾间质均有不同程度表达,肾小球分布相对较少,表现为黄褐色颗粒状沉积,尤其在UUO组。UUOAE组、UUOA组、UUOE组表达均较模型组轻。UUOAE组最轻、UUOA组其次、UUOE组最差,与Sham组比较,UUO组及各治疗组大鼠Scr、BUN、TGF-β1、FN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UU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AE组与UUO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A组与UUO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AE组与UUO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QSJ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TGF-β1、FN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RIF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山甲方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黏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腺嘌呤诱发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血及尿FN、TGF-β_1、Col-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祥秋 靳蕊霞 孙洞箫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腺嘌呤诱发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血、尿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Ⅳ(Col-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84只,其中72只采用腺嘌呤混悬液连续灌胃制作腺嘌呤诱发RIF大鼠模型,将其中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腺嘌呤诱发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血、尿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Ⅳ(Col-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84只,其中72只采用腺嘌呤混悬液连续灌胃制作腺嘌呤诱发RIF大鼠模型,将其中60只模型制作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模型组、尿毒清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各12只,另12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后24 d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25、250、500 mg/(kg·d)姜黄素灌胃;尿毒清组大鼠给予尿毒清颗粒3.75 g/(kg·d)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共处理60 d。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液及尿液中FN、TGF-β1、Col-Ⅳ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尿FN、TGF-β1、Col-Ⅳ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姜黄素各剂量组各指标有所下降,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尿毒清组各指标也有所下降,但高于姜黄素高剂量组。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下调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血、尿FN、TGF-β1、Col-Ⅳ水平干预肾间质纤维化,效果优于尿毒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纤维化 腺嘌呤 纤维连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蛋白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清饮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TGF-β1及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爱萍 龚勇 孟梅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4-486,500,共4页
目的探讨肾清饮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并给予肾清饮和盐酸苯那普利干预治疗,作肾脏病理学检查,并以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 目的探讨肾清饮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并给予肾清饮和盐酸苯那普利干预治疗,作肾脏病理学检查,并以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结果各肾清饮干预组肾组织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的肾脏TGF-β1、TIMP-1的表达量均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肾清饮可通过减少肾组织TGF-β1、TIMP-1的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饮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保肾胶囊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_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锂 张佩青 +1 位作者 徐鹏 乔会秀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目的:研究肾衰保肾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建立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通过免疫组化二步法、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TGF-β1及其受体mRNA的表... 目的:研究肾衰保肾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建立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通过免疫组化二步法、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TGF-β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肾衰保肾胶囊明显抑制TGF-β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肾衰保肾胶囊能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保胶囊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常见病原体感染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寻劢 李志辉 +4 位作者 段翠蓉 张翼 吴天慧 丁云峰 银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比较起病时无感染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发病时存在支原体、链球菌、腺病毒、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这5种常见病原体感染的患儿在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伤程度上的区别以明确以上5种病原体是否在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对肾小管及肾间质造... 目的:比较起病时无感染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发病时存在支原体、链球菌、腺病毒、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这5种常见病原体感染的患儿在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伤程度上的区别以明确以上5种病原体是否在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对肾小管及肾间质造成进一步损伤。方法:按照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无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链球菌感染组、腺病毒感染组、合胞病毒感染组及流感病毒感染组,比较其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程度。将各感染组分别分为有症状组及隐性感染组,组间比较其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程度。结果:各组间肾小球损伤情况无明显差别。支原体感染组患儿在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损伤程度上与无感染组患儿相比无差别,而链球菌、腺病毒、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感染组的肾小管及肾间质损伤比无感染组严重。将以上四组患者分别分为有症状组及隐性感染组,组间比较发现其肾小管及肾间质损伤程度无差别。结论:链球菌、腺病毒、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在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中对肾小管及肾间质造成进一步损伤,且这种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紫癜性 损伤 肾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抑制剂-1与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相辉 赵宗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金属蛋白酶-9 纤维化 抑制剂-1 MMPS/TIMPS 肾小管纤维化 细胞外基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