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39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亚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1-402,共2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39例给予通心络胶囊加用倍他洛克、辛伐他汀及肠溶阿斯匹林,对照组37例只给予倍他洛克、辛伐他汀及肠溶阿斯匹林。4周后进行主...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39例给予通心络胶囊加用倍他洛克、辛伐他汀及肠溶阿斯匹林,对照组37例只给予倍他洛克、辛伐他汀及肠溶阿斯匹林。4周后进行主要症状心绞痛、心电图等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1.18%,优于对照组48.64%(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吴小凡 陈韵岱 +3 位作者 柳弘 葛长江 谭凯 吕树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水平,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因慢性胸痛接受诊断性冠脉造影的146例患者,平均年龄(57.1±8.2)岁,男性105例(71.9%),女...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水平,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因慢性胸痛接受诊断性冠脉造影的146例患者,平均年龄(57.1±8.2)岁,男性105例(71.9%),女性41例(28.1%)。146例患者中,冠脉正常或狭窄<50%者38例,为非CSA组;冠脉狭窄≥50%者108例,为CSA组,其中单支病变46例,多支病变62例。分析患者PAPP-A水平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冠脉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APP-A水平(mIU/L):CSA组高于非CSA组(6.3±3.6 vs 3.7±1.0,P<0.001),多支冠脉病变者高于单支病变者(6.9±4.5 vs 5.4±1.5,P=0.01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5.9±3.5 vs 4.4±2.7,P=0.021),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6.5±3.8 vs 4.4±2.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A患者PAPP-A水平与冠脉SYNTAX评分成正相关(r=0.374,P<0.00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脉SYNTAX评分无关(r=0.141,P=0.144)。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APP-A水平与年龄(r=0.225,P=0.006)、冠脉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374,P<0.001)。年龄和PAPP-A水平是C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APP-A水平与男性、年龄、高血压、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有关,PAPP-A是CSA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妊娠相关蛋白-A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结合穴位敏化理论探索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疾病辅助预测模型的构建思路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原 杨娇 +3 位作者 赵凌 温川飙 张艺凡 罗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8-634,共7页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损伤性且经济成本较高。穴位敏化是穴位随着脏腑功能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功能状态,基于穴位敏化现象来探知脏腑的不同功能状态,可能为病情判断与疾...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损伤性且经济成本较高。穴位敏化是穴位随着脏腑功能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功能状态,基于穴位敏化现象来探知脏腑的不同功能状态,可能为病情判断与疾病诊断提出新思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当前信息学科的研究热点,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样本驱动实现模式分类的通用方法。本文提出1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穴位敏化理论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疾病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的辅助预测诊断提供新策略,亦为传统中医理论(穴位敏化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的交叉融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穴位敏化 疾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谭茗月 赵水平 +7 位作者 和渝斌 霍艳明 靳利利 钱孝贤 高晟 卜培莉 肖文良 冯兴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37-2541,共5页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16个临床中心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94例,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试验组)196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对照组)198例。通过2周的导入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16个临床中心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94例,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试验组)196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对照组)198例。通过2周的导入期后,进行历时8周的双盲治疗期,观察心绞痛缓解率、运动试验、HCY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试验组心绞痛总缓解有效率63.4%大于对照组5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试验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基线HCY异常者进行亚组分析,治疗后试验组HCY下降率21.4%优于对照组6.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正式公布 被引量:10
5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01-601,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稳定心绞痛 治疗指南 诊断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中华医学会 专家座谈会 新闻发布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