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肾组织抗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健 殷立平 +3 位作者 张鑫 李必波 刘丽 李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14-1120,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的表达及大黄酸对其影响。方法:以F344及Lewis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CAN大鼠动物模型。将移植后30只大鼠分为治疗组(n=16)及模型组(n=14),另以5只... 目的:观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的表达及大黄酸对其影响。方法:以F344及Lewis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CAN大鼠动物模型。将移植后30只大鼠分为治疗组(n=16)及模型组(n=14),另以5只Lewis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大黄酸100mg.kg-1.d-1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于移植后1个月、2个月及4个月分别收集大鼠的血和尿样,检测肾功能及尿蛋白含量。并于移植后2个月及4个月分别宰杀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CAN大鼠肾组织HGF、BMP7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酸治疗组大鼠肾功能改善(P<0.05);肾组织病理检查示肾间质纤维化及间质炎症明显改善(P<0.05);(2)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酸治疗组大鼠肾组织TGF-β1无明显差异,但抗纤维化因子BMP7及HGF明显升高(P<0.05)。结论:(1)大黄酸能改善CAN大鼠肾功能及肾脏慢性病变;(2)大黄酸有可能通过诱导肾组织抗纤维化因子HGF、BMP7表达,抑制肾组织炎细胞浸润,发挥抗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CAN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慢性移植肾肾病 间质纤维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移植肾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敏娃 黄英伟 +3 位作者 史艳玲 曹慧霞 邹和群 吴碧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73-175,180,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尾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行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TGF-β_1的表达。【结果】单纯肾移植组在肾移植后12周出现蛋白尿增多,血肌酐、血压升高,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及TGF-β_1表达上调。氯沙坦组较单纯肾移植组蛋白尿减轻,血肌酐、血压降低,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减少,TGF-β_1表达下调。【结论】移植术后早期给予氯沙坦可减轻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下调TGF-β_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转换至他克莫司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季曙明 陈劲松 +3 位作者 孙启全 文吉秋 程东瑞 刘志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sA)都是很强的钙神经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防治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文中对使用CsA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转换为FK506后的临床和病理进行... 目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sA)都是很强的钙神经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防治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文中对使用CsA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转换为FK506后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观察,旨在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61例首次接受尸肾移植1年以上、肾功能异常、经移植肾活检诊断为CAN的患者,对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CsA组(n=30):采用原治疗方案CsA+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泼尼松;FK506组(n=31):由CsA转换至FK506+MMF+泼尼松方案治疗。至少随访12个月,以血肌酐(Scr)值倒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通过曲线回归分析计算转换前后肾功能的下降率。治疗有效的定义为肾功能改善或稳定。肾功能改善:血肌酐斜率<-5%;肾功能稳定:血肌酐斜率介于-5%和5%之间;肾功能恶化:血肌酐斜率>5%。结果随访12个月时,FK506组平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otal 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别为(5.14±1.02)mmol/Lvs(6.61±1.37)mmol/L,P<0.001;(2.01±0.91)mmol/Lvs(2.44±1.35)mmol/L,P<0.05;(2.03±0.99)mmol/Lvs(4.11±1.21)mmol/L,P<0.01;而CsA组血TC、TG、LDL水平无明显改变,甚至呈上升趋势,分别为(7.10±1.13)mmol/Lvs(6.60±1.22)mmol/L,P<0.05;(2.49±1.32)mmol/Lvs(2.47±1.48)mmol/L,P=NS;(5.11±1.21)mmol/Lvs(4.01±0.99)mmol/L,P<0.05。2组之间的肾功能改善率(64.5%vs23.3%,P<0.01)、肾功能稳定率(12.9%vs33.3%,P<0.01)和肾功能恶化率(22.6%vs43.3%,P<0.01)均存在明显的差异。FK506转换治疗后病理上也得到明显改善:肾小管萎缩(58.1%vs46.2%,P<0.05)、间质纤维化(51.6%vs30.8%,P<0.01)和动脉透明变性(54.8%vs38.5%,P<0.01)。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FK506组移植肾失功率低于CsA组,分别为6.5%和23.3%,P<0.01;移植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3.5%和76.7%,P<0.01。FK506组患者高血压、多毛症、齿龈增生、肝功能异常和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sA组,分别为63.8%vs84.6%(P<0.01)、22.4%vs53.8%(P<0.01)、8.6%vs51.3%(P<0.01)、6.5%vs16.7%(P<0.01)和6.5%vs10.0%(P<0.05)。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与CsA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sA转换至FK506治疗CAN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改善CAN患者的脂质异代谢,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移植肾功能,延缓CAN患者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川江 于立新 +4 位作者 徐健 付绍杰 邓文锋 杜传福 王亦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关系。方法选取本医院经临床表现及病理确诊为CAN的50例患者作为CAN组,50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正常者为对照组。用全血DNA提取试剂盒自两组静脉血标...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关系。方法选取本医院经临床表现及病理确诊为CAN的50例患者作为CAN组,50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正常者为对照组。用全血DNA提取试剂盒自两组静脉血标本中提取DNA模板,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两组患者的TGF-β1“+869”和“+915”遗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测定比较。依据文献中基因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划分患者TGF-β1表现型为高产量及中低产量,为在研究TGF-β1基因多态性对CAN的影响时剔除干扰因素,同时对可能影响CAN的临床因素进行筛选分析。结果CAN组中TGF-β1基因表现型为高产量者为70%(35/50),对照组高产量者为38%(19/5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Х^2=10.306,P=0.001)。对发生CAN的可能影响因素的比较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在两组间有差异,进行再次分组比较,显示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对CAN组及对照组中TGF-β1的高产量率无影响,CAN组中高产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AN中TGF-β1基因的表现型以高产量为主,高产量率显著高于移植肾功正常患者,提示TGF-β1高产量型与慢性移植肾肾病具有相关性。受者TGF-β1基因型可作为预测肾移植后发生CAN危险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声旺 王维 +3 位作者 颜智敏 彭锋 李婷 容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技术无创性评价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本研... 目的:探讨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技术无创性评价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23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早期CAN的患者12例(CAN组),移植肾肾功能长期稳定的志愿者11例(对照组)。采用多b值DWI序列对移植肾进行磁共振扫描,利用IVIM2b_new软件获取移植肾的IVIMDWI各定量参数伪彩图及测量肾实质的IVIM-DWI各定量参数值,包括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CAN组和对照组的IVIM各定量参数值进行比较,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ROC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CAN组的定量参数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及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值鉴别早期CA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3%和90.9%,曲线下面积为0.784。结论:IVIM-DWI的定量参数D能在一定程度上无创性评价早期CAN。IVIM-DWI技术有望成为一种筛查早期CAN的简单有效的无创手段,以协助早期诊断与动态监测C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肾肾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延缓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刚 吴小候 +1 位作者 唐亚雄 李家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索川芎嗪对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上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F344近交系大鼠和Lewis近交系大鼠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将75... 目的:探索川芎嗪对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上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F344近交系大鼠和Lewis近交系大鼠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将75只肾移植大鼠分成3组,每组25只,分别为对照组(环孢素组),实验组(川芎嗪联合环胞素组)和空白组。观察各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肾脏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空白组肾移植大鼠存活均未超过2周;对照组4周最早出现CAN病理改变,并随病程进展移植肾病变逐渐加重,12周可见典型的CAN病变;而实验组出现时间晚,且病变相对较轻。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移植肾病理变化Banff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为13.2±2.7,对照组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为28.9±4.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15.32±0.22vs6.89±0.14,P<0.05),而Bax表达明显减弱(7.12±0.11vs13.45±0.61,P<0.05)。结论:川芎嗪对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有延缓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增强和Bax蛋白表达减弱介导的肾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慢性移植肾肾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及其Tie 2受体在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学 杨立 +2 位作者 宋君 罗光恒 卢一平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6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大鼠模型的移植肾组织的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1)对照组:供体和受体均为Fisher大鼠,行同种同基因肾... 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大鼠模型的移植肾组织的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1)对照组:供体和受体均为Fisher大鼠,行同种同基因肾移植。(2)实验组:Fisher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行同种异体肾移植。两组分别于肾移植术后4周、8周和12周各处死3只受体大鼠,采集静脉血及移植肾标本,行血清肌酐、组织学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查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肾组织中Ang1、Ang2及Tie2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8~12周,实验组大鼠的血清肌酐明显升高,移植肾均出现典型的CAN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显示,Ang1和Ang2表达于肾小球和肾脏血管的内皮细胞;Tie2特异表达于肾各级血管的内皮细胞。随着肾移植术后时间的延长,实验组Banff总分逐渐升高,而对照组无异常。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肾组织中Ang1、Ang2和Tie2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中术后4周、8周和12周移植肾组织中Ang1、Ang2和Tie2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8周、12周的Ang1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Ang2mRNA和Tie2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结论 Ang及其Tie2的异常表达和平衡失调在CAN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提示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将有望为CAN提供新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慢性移植肾肾病 血管生成素 TIE 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柏金明 徐东亮 +6 位作者 俞欣 刘敏 鲁佩 殷长军 张炜 徐正铨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2-93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大鼠的组织学改变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关系。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行原位异体肾移植,建立大鼠CAN模型,作为CAN组;以Lewis大鼠做供、受体,... 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大鼠的组织学改变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关系。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行原位异体肾移植,建立大鼠CAN模型,作为CAN组;以Lewis大鼠做供、受体,行原位异体肾移植,作为对照组。12周后,观察两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OP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N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Banff97评分标准,CAN组和对照组肾小管萎缩评分分别为1.70±0.82、0.10±0.30,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评分分别为2.20±0.79、0.3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N组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而在对照组移植肾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CAN组移植肾组织中OPN的阳性表达率为90%,而在对照组移植肾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两者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OPN在CAN大鼠移植肾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TGF-β1的下游分子参与TGF-β1介导的慢性移植肾病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间质纤维化 慢性移植肾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联合麦考酚吗乙酯替代环孢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方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永光 郭颖 +6 位作者 李留洋 陈桦 胡建敏 范礼佩 岳良升 李民 赵明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6期342-344,38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以环孢素(cyclosporine,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转换为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联合麦考酚吗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CsA... 目的探讨应用以环孢素(cyclosporine,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转换为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联合麦考酚吗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CsA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的CAN患者76例,转换为FK506+MMF,随访6个月,根据移植肾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伴有慢性排斥反应组(CR组,41例)和不伴有慢性排斥反应组(non-CR组,3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CR组好转27例(66%),稳定9例(22%),无效5例(12%);non-CR组好转11例(31%),稳定15例(43%),无效9例(26%),CR组疗效优于non-CR组(P<0.05)。CR组和non-CR组转换后,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降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病例数有所减少,而且未出现继发性高血糖、严重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CAN患者使用FK506+MMF替代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慢性排斥反应 他克莫司 麦考酚吗乙酯 环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防治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瑞鹏 季曙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934-938,共5页
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为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环孢素(CsA)等神经碱钙蛋白抑制剂(C I)肾毒性为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雷帕霉素(Rapa)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与C I相比,具有全新的免疫抑制机制,可产生明确的抗增殖特性,而无... 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为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环孢素(CsA)等神经碱钙蛋白抑制剂(C I)肾毒性为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雷帕霉素(Rapa)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与C I相比,具有全新的免疫抑制机制,可产生明确的抗增殖特性,而无肾毒性,对CAN的防治和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Rapa防治CAN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慢性移植肾肾病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体内自身蛋白vimentin与megalin的免疫原性迥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卓 方成 +4 位作者 夏昶 丁洪波 刘立 瞿永华 于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研究自身组织蛋白vimentin(Vim)和megalin(Meg)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Lewis大鼠接受F344大鼠供肾移植,每2周检测受体蛋白尿水平观察CAN进程。肾移植后第14、49、98天收获受体脾细胞,检测Vim及Meg特异性I... 目的:研究自身组织蛋白vimentin(Vim)和megalin(Meg)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Lewis大鼠接受F344大鼠供肾移植,每2周检测受体蛋白尿水平观察CAN进程。肾移植后第14、49、98天收获受体脾细胞,检测Vim及Me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的数量;收获受体血清检测Vim及Meg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受体肾移植6周后肾功能逐渐衰退,处于CAN病程中。Vim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至98 d时其数量比对照孔差异有极显著性(126.0±10.4 vs.24.7±4.3,P<0.001)。Vim特异性抗体水平肾移植后14 d即显著升高(0.230±0.018 vs.0.063±0.008,P<0.01),其后缓慢持续升高。CAN大鼠Me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变化。Meg抗体水平直至98 d时比正常大鼠略有上升(0.054±0.006 vs.0.022±0.003,P<0.05),但远低于同期Vim抗体水平(P<0.01)。结论:在同种肾移植大鼠CAN病程中,自身蛋白Vim表现强免疫原性而Meg免疫原性极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肾肾病 自身抗原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肾肾病不同病理特征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玉澄 Scott Lucia +1 位作者 Laurence Chan 钱家麒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目的根据移植肾血管和肾小球病变的特征,研究不同类型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肾活检证实CAN的病人100例,其中移植肾动脉病变47例(A组),移植肾肾小球病变26例(B组),单纯移植肾间质纤维化27... 目的根据移植肾血管和肾小球病变的特征,研究不同类型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肾活检证实CAN的病人100例,其中移植肾动脉病变47例(A组),移植肾肾小球病变26例(B组),单纯移植肾间质纤维化27例(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半定量组织学损害指数(CADI)和移植肾存活率。结果B组移植前有高血压病史的占26.9%,而A组和C组分别占6.4%和3.7%(P<0.05)。B组移植后CAN的诊断时间明显晚于A组和C组(P<0.001),其病理学损害分数和血压最高(P<0.05),移植肾存活率最低;CAN病人根据CADI分组后,存活率明显不同(P<0.001)。结论CAN的不同病理特征可能提示不同的危险因素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肾肾病 病理特征 移植存活率 小球病变 间质纤维化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及 动脉病变 组织学损害 高血压病史 病理学损害 CAN CADl 血管 同类型 活检 B组 半定量 移植 C组分 移植 预后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肾肾病防治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蓉 王祥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5-470,共6页
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救治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是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导致CAN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文章就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特征、相关发病因素及最新防治措施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免疫因素 非免疫因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斌 明长生 +1 位作者 曾凡军 林正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62-1963,共2页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减退合并蛋白尿患者,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CAN,分成2组,火把花根治疗组34例,对照组22例,疗程8周,随诊3个月观察蛋白尿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减退合并蛋白尿患者,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CAN,分成2组,火把花根治疗组34例,对照组22例,疗程8周,随诊3个月观察蛋白尿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27/34例(79.5%)蛋白尿完全消失,对照组5/22例(22.7%)蛋白尿消失,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并无明显变化。结论:火把花根片可有效治疗CAN蛋白尿,长期效果需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肾病 火把花根 蛋白尿 慢性移植肾肾病 火把花根片 治疗组 临床研究 内生肌酐清除率 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43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涛 郭军 +5 位作者 杨杨 张建荣 宋喜焕 韩伟 王琳 胡志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1-466,共6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肾移植科收治的108例CAN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43例,对照组非舒血宁...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肾移植科收治的108例CAN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43例,对照组非舒血宁+复合辅酶65例。两组均维持原免疫方案不变,治疗4周后,总结观察移植肾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段间动脉和皮质小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胆固醇总量和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P <0.05),但试验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胆固醇总量、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移植肾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主诉乏力2例次、头晕1例次、均无特殊治疗,对症处理后好转;发生轻度静脉炎1例次,给予调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后治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4/43)。对照组主诉乏力2例次,恶心1例次,颜面潮红1例次,均未经对特殊处理好转,发生轻度静脉炎1例次,给予调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后治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5/65)。整个临床试验期间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732),安全性较好。结论肾移植术后针对CAN患者,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和复合辅酶能够改善移植肾血流,降低蛋白尿水平,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酐,改善CAN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肾肾病 舒血宁 复合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肾病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传福 于立新 +2 位作者 付绍杰 徐健 魏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66-1368,1372,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移植肾病(CAN)发生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5例初发CAN的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T比率及Foxp3表达进行了检测,同时与使用同一抗排斥治疗方案、移植肾功能正常的30例受者、以及未行... 目的研究慢性移植肾病(CAN)发生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5例初发CAN的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T比率及Foxp3表达进行了检测,同时与使用同一抗排斥治疗方案、移植肾功能正常的30例受者、以及未行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20例和正常人20例进行比较,研究了CAN发生初期TREG细胞的变化。结果 CAN发生初期的受者,CD4+CD25+Thigh/CD4+比率为0.71±0.33,Foxp3表达率为62.75±10.80;移植肾功正常者,两指标分别为1.17±0.25及70.42±6.87,移植肾病组两指标均明显低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无论移植肾功能正常与否,移植受者的CD4+CD25+high/CD4+比率和Foxp3表达率均较未行移植尿毒症患者(1.53±0.35及77.86±7.09)及正常人(1.65±0.28及81.35±2.39)明显降低(P<0.01),而正常人及未移植尿毒症患者两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与移植肾功能正常者相比,CAN发生初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比率及Foxp3表达率均明显降低,且与肌酐增高无关,提示TREG在CAN的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免疫调节细胞 CD4+CD25+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受者远期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斌 吕培燕 +2 位作者 许风英 郑克立 刘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88-1591,共4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远期肾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手术受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CMV感染与发病情况,将完成3年随访...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远期肾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手术受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CMV感染与发病情况,将完成3年随访的96例受者分成3组:A组为有症状的活动性感染(n=33),B组为无症状的活动感染(n=33),C组为无活动性感染(n=30)。分析CMV感染、PBMC内TGF-β1mRNA表达和血清肌酐(Scr)三者之间关系,对6例肾功能异常者实施移植肾活检术。结果术后6月3组S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有症状的A组PBMC的TGF-β1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无症状的B组和C组高(均P<0.01),而术后3年A组Scr水平明显较其它两组高(P<0.01),A组有10例(10/33)出现肾功能异常,发生率较B组(3/33)和C组(3/30)显著增高(均P<0.05)。3组肾功能异常者(16例)在术后6月PBMC的TGF-β1mRNA表达水平较肾功能正常者(80例)明显增高(P<0.01)。肾功能异常患者组织病理提示以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改变为主,符合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病理改变。结论肾移植术后有症状CMV感染是诱发CAN的重要因素,TGF-β1可能介导了移植肾的损伤,早期监测PBMC内TGF-β1mRNA表达对防治CAN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慢性移植肾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成 刘海涛 +4 位作者 周辉 朱向荣 丁翔 陈志 谢晋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16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8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8例移植...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16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8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8例移植后肾功能正常者、8例尿毒症患者和8例正常人的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之组间Foxp3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可以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态,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一个无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同种异体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移植肾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长期存活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鑫 王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如何维持长期良好的移植物功能是目前肾移植领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鉴于现有诊断手段的种种缺陷,其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在不同的生物学层面广泛开展,且进展迅速。本文拟对近年来与肾移植长期存活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作简... 如何维持长期良好的移植物功能是目前肾移植领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鉴于现有诊断手段的种种缺陷,其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在不同的生物学层面广泛开展,且进展迅速。本文拟对近年来与肾移植长期存活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生物学标志物 慢性移植物失功 慢性移植肾肾病 长期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骨桥蛋白对大鼠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挺 徐东亮 +5 位作者 周强平 鲁佩 殷长军 张炜 徐正铨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shRNA干扰质粒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中对大鼠移植肾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初步探讨OPN在慢性移植物...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shRNA干扰质粒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中对大鼠移植肾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初步探讨OPN在慢性移植物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行原位异体肾移植术,建立大鼠CAN模型(Allo组),以Lewis大鼠做供、受体作为同系移植对照(Syn组),以基于流体力学为基础的肾脏基因转染方法转染质粒到移植肾(RNAi组),采用空质粒作为对照(EV组),于术后12周处死各组动物,取移植肾标本进行HE和马松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移植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进行观察。同时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肾组织OPN的表达,并对其灰度比作统计分析。结果:RNAi组OPN表达显著低于Allo组。Allo组和EV组大鼠移植肾组织形态学符合慢性移植肾肾病改变。RNAi组移植肾形态学变化较Allo组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yn组相比,Allo组主要在肾小管上皮及肾间质强表达α-SMA,而肾小管上皮E-Cadherin表达较Syn组明显下降。与之相比,RNAi组α-SMA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结论:OPN在大鼠CAN模型移植肾中表达上调,OPN体内RNA干扰能够减少OPN在移植肾的表达,并且OPN的RNA干扰能缓解移植肾的病理学改变,抑制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提示OPN与CAN的发生有潜在相关性,其可能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发生EMT途径影响CAN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 间质纤维化 慢性移植肾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