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缺氧及“肺络-心络-脑络”轴系探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1
作者 邹吉宇 臧凝子 +1 位作者 庞立健 吕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后广泛存在着缺氧环境,并在长时间内伴随着肺系、心系、脑系等各系统并发症,与中医的“久病入络”理论相符。心脏与脑是高耗氧、高耗能器官,在缺氧环境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慢性心衰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后广泛存在着缺氧环境,并在长时间内伴随着肺系、心系、脑系等各系统并发症,与中医的“久病入络”理论相符。心脏与脑是高耗氧、高耗能器官,在缺氧环境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慢性心衰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络脉细微成网、易于留邪,且“络络相通”,新冠感染后肺气不足和缺氧环境下的气血物质乏源营造了“肺络-心络-脑络”轴系“气虚络瘀”的病机特点,因此从中医络病角度探析新冠感染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慢性心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缺氧 络-心络-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毛莉娜 谢沛霖 +1 位作者 黄莺 杨硕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7-462,共6页
目的探讨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模拟药内服、灌肠,观察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内... 目的探讨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模拟药内服、灌肠,观察组给予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疗程5 d。检测临床疗效、GIDS评分、痰瘀阻肺证评分、胃肠黏膜屏障血清标志物(DAO、D-LA、IFABP)、腹内压、胃肠激素(MTL、GAS、VIP)、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PCT)、肺功能指标(FEV 1、FEV 1%)、PaO_(2)/FiO_(2)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IDS评分、痰瘀阻肺证评分、腹内压、VIP、胃肠黏膜屏障血清标志物、炎症因子降低(P<0.05),MTL、GAS、肺功能指标、PaO_(2)/FiO_(2)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通腑排气合剂内服、灌肠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激素,减轻炎症程度,保护肠屏障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排气合剂 内服 灌肠 常规治疗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 胃肠功能障碍 胃肠激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的抗氧化作用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晨 李培君 +4 位作者 王颖祺 韩利华 何青岚 刘晓丹 吴卫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1,共7页
骨骼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常见的肺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导致预后较差和死亡率增加,而氧化应激与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肺康复... 骨骼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常见的肺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导致预后较差和死亡率增加,而氧化应激与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肺康复的核心组成部分,运动已成为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患者首选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并对氧化应激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在回顾氧化应激对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影响的基础上,从抗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运动改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研究发现,氧化应激通过上调蛋白水解系统,破坏线粒体功能,以及损害钙稳态来影响COPD患者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运动调节氧化应激以改善骨骼肌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与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等抗氧化基因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抑制肌肉萎缩,调节线粒体活性氧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及降低氧化酶活性保护肌质网钙调节。总之,运动对骨骼肌氧化应激的调节是改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慢性阻塞性疾病 氧化应激 骨骼肌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补中方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改善COPD肺脾气虚证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
4
作者 张璐 丁焕章 +6 位作者 许浩燃 陈珂 许博文 杨勤军 吴迪 童佳兵 李泽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9-976,共8页
目的基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讨参芪补中方对COPD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参芪补... 目的基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讨参芪补中方对COPD大鼠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参芪补中方低剂量组(SQBZ-L)、参芪补中方中剂量组(SQBZ-M)、参芪补中方高剂量组(SQBZ-H)、氨茶碱组(APL),10只/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脂多糖气道滴注、香烟烟熏联合番泻叶浸液灌胃构建COPD模型,参芪补中方组和氨茶碱组分别于第50天进行参芪补中方和氨茶碱灌胃,2次/d,连续灌胃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WST-1法、比色法、TBA法、JC-1法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ROS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P-AMPKα、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P<0.01),SOD活性、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DA水平和ROS平均荧光强度显著提高(P<0.01),线粒体损伤加重,P-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芪补中方各剂量组与氨茶碱组能有效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肺组织病理损伤(P<0.05,P<0.01),提高SOD活性、ATP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P<0.05,P<0.01),降低MDA含量和ROS平均荧光强度(P<0.05,P<0.01),上调P-AMPKα、SIRTI、PGC-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参芪补中方高剂量组与氨茶碱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补中方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通路改善COPD大鼠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参芪补中方 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生物发生 AMPK/SIRT1/PGC-1α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移植受者术后严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预后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宋志云 戴韬寅 +5 位作者 顾思佳 李小杉 黄睦容 唐诗笑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1-598,共8页
目的探索性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移植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行肺移植手术的IPF患者的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正则化logistic回... 目的探索性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移植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的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行肺移植手术的IPF患者的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正则化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4种方法,通过变量筛选、构建模型、模型调优流程构建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共筛选出16个关键特征用于建模。4种预后模型的AUC值均>0.7。DeLong检验和McNemar检验发现模型间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基于4种机器学习算法初步构建了肺移植术后3级PGD的预后模型。各模型整体预测性能相似,均可对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级PGD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特发性纤维化 机器学习 原发性移植功能障碍 随机森林 LOGISTIC回归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桁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532,共8页
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LAD)是影响肺移植受者远期生存的最大阻碍,代表了一系列术后移植肺功能显著且持续恶化的复杂临床表现。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一半以上的肺移植受者在5年内会出现CLAD,且这一比例将在10年内提高到75%... 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LAD)是影响肺移植受者远期生存的最大阻碍,代表了一系列术后移植肺功能显著且持续恶化的复杂临床表现。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一半以上的肺移植受者在5年内会出现CLAD,且这一比例将在10年内提高到75%。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完全阻止或逆转CLAD的进展。近年来,随着2019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更新了CLAD的定义、诊断和治疗,国际上对CLAD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将对CLAD的综合诊断方式和潜在治疗策略进行详细总结,为CLAD发生、发展的早期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慢性移植功能障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限制性移植物综合征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 阿奇霉素 孟鲁司特 吡非尼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诱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爱芳 王亮 +2 位作者 李静 杨勤玲 张玉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 近期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较多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本文拟通过临床队列研究来探明COPD是否导致MCI的发生。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 目的 近期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较多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本文拟通过临床队列研究来探明COPD是否导致MCI的发生。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电子数据库中随机挑选85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COPD研究人群,年龄在70-90岁之间。首次检查确定基线后,每15个月随访一次,接受症状问询、神经生理检测和心理检测。COPD由呼吸内科医师确诊。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CI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随访时间3.5-6年,中位随访期为5.5年。850例受检人群中,265例在随访期出现了MCI。COPD显著增加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HR2.12;95%CI:1.36-3.18;P〈0.01)以及其非记忆缺失亚型(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naMCI)的发生风险(HR2.65;95%CI:1.86-3.89;P〈0.01)。Cox多因素分析发现COPD不是MCI总体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缺失亚型(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发现对于长期患有COPD的患者,COPD严重程度与MCI(HR2.52;95%CI:1.97-3.62;P〈0.01)和na-MCI(HR2.07;95%CI:1.67-2.83;P〈0.01)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OPD明显增加了中老年人群MCI(尤其是na-MCI)的发生率,而且COPD严重程度与MCI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COPD是MCI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COPD可能预防或延缓MCI的发生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回顾性队列研究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5
8
作者 高雅宁 李茹 卜小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14-16,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由于多大量吸烟和易合并低氧血症,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概率很大。认知是大脑接收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由于多大量吸烟和易合并低氧血症,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概率很大。认知是大脑接收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功能是衡量脑缺血、缺氧后神经与心理变化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有关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损害 低氧血症 大量吸烟 心理活动 加工处理 心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凌国耀 练巧燕 +4 位作者 李诗茵 王晓华 王璐琳 廖海林 巨春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5,共7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肺部cGVHD接受肺移植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对比肺移植前后肺功能,分析患者肺移植术后生存情...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肺部cGVHD接受肺移植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对比肺移植前后肺功能,分析患者肺移植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1例患者因原发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行HSCT,其中白血病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淋巴瘤1例。1例因系统性红斑狼疮行HSCT。12例c GVHD患者中,8例同时累及皮肤,5例同时累及口腔,4例同时累及胃肠道,3例同时累及肝脏。12例患者肺移植术前均存在严重肺部cGVHD导致的呼吸衰竭,其中表现为Ⅱ型呼吸衰竭9例;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3例。肺移植手术方式包括右肺移植2例、左肺移植2例、双肺移植8例。从接受HSCT到接受肺移植的间隔时间为75(19~187)个月。截至投稿日,随访时间为18(7~74)个月,其中10例患者存活,1例于术后22个月死于重症肝炎,另外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存活患者均未发现原发病复发。结论肺移植是治疗HSCT后肺部cGVHD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间质性 呼吸衰竭 白血病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肺移植基础研究年度盘点
10
作者 马吉尔 朱峻民 +7 位作者 张镧 靳小汉 郑翔匀 侯森林 喻赠玮 刘亚灵 严浩吉 田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3,共8页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的最佳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感染、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术后并发症,以及其他挑战(如供肺短缺),限制了肺移植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我国科研团队持续努力,通过融合新兴技术与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成...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的最佳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感染、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术后并发症,以及其他挑战(如供肺短缺),限制了肺移植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我国科研团队持续努力,通过融合新兴技术与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成果,在肺移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本文将全面梳理我国研究团队在2024年于肺移植领域所取得的学术进展,重点关注中国团队在肺移植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为肺移植基础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创新思路与策略,助力我国肺移植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感染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缺血-再灌注损伤 慢性移植功能障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原发性移植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园园 范正媛 +3 位作者 杨曙光 杨建雅 王明航 李素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6-39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骨骼肌功能障碍是COPD常见的肺外并发症,可致临床急性加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升高,但目前COPD并发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骨骼肌功能障碍是COPD常见的肺外并发症,可致临床急性加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升高,但目前COPD并发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COPD并发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潜在的治疗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骨骼肌功能障碍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功能障碍和呼吸康复策略 被引量:8
12
作者 鲁胜楠 任爽 +1 位作者 陈亚红 朱敬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24-28,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慢阻肺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研究表明呼吸困难与呼吸肌力学改变、适应性变化、呼吸肌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慢阻肺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研究表明呼吸困难与呼吸肌力学改变、适应性变化、呼吸肌代谢改变密切相关。慢阻肺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0指出,至2060年可能每年有超过540万人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GOLD 2020强调了肺康复治疗在慢阻肺患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有氧运动训练和呼吸肌功能训练是肺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在于汇总文献,进一步明确慢阻肺与呼吸肌功能障碍的关系,为制订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呼吸肌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薜荔藤水提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大鼠肺功能障碍及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尧梅香 王诚远 +4 位作者 谢建华 朱晓娟 周明 聂少平 钟虹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目的:观察薜荔藤水提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向大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和烟熏方法建立COPD模型。依次对大鼠进行肺功能测试;采用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腹主动脉血进... 目的:观察薜荔藤水提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向大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和烟熏方法建立COPD模型。依次对大鼠进行肺功能测试;采用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各项指标符合COPD病理表现。造模组动物存在明显的气流阻塞,而薜荔藤水提物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用力呼吸容积(FVC)、第0.3 s用力呼吸容积(Fev0.3)、峰流速(PEF)、第0.3 s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呼吸容积的百分比(Fev0.3/FVC)等水平(P<0.01),与阳性药物(氨茶碱)组表现的结果相似。造模大鼠肺部存在O 2和CO 2交换异常;同时,高剂量薜荔藤水提物能显著改善COPD大鼠肺通气功能,效果优于阳性药物。薜荔藤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能显著降低白细胞数目(P<0.05)。高剂量薜荔藤水提物可显著改善TNF-α、IL-8、IL-1、弹性蛋白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各项炎症因子水平(P<0.05),而阳性药物组仅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影响显著(P<0.01)。高剂量薜荔藤水提物可减轻造模引起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和腺体增生、肺泡扩张和平滑肌增厚等病理情况。结论:高剂量薜荔藤水提物预防性给药可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障碍和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 薜荔藤 水提物 大鼠 功能障碍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自噬影响因素及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丹 刘景新 吴卫兵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496-3499,共4页
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营养不良3方面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骼肌自噬过表达的原因,阐述运动介导自噬对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运动防治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指导。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骨骼肌 功能障碍 运动 自噬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湘 郭爱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9-303,共5页
平衡功能障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跌倒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本文阐述了平衡功能障碍给COPD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介绍了COPD患者平衡受损的相关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以期为COPD患者制定有效的跌... 平衡功能障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跌倒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本文阐述了平衡功能障碍给COPD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介绍了COPD患者平衡受损的相关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以期为COPD患者制定有效的跌倒预防策略和平衡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平衡功能障碍 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性炎症和骨骼肌功能障碍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肇宇 李培君 +2 位作者 李健 刘晓丹 吴卫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43-1449,共7页
目的系统综述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运动对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干预效果的相关文献,并辅以参考文献... 目的系统综述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运动对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干预效果的相关文献,并辅以参考文献回溯和手工检索。提取文献内容,对运动改善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92篇,最终纳入8篇,245例被试。运动可以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抗炎因子水平;提高COPD患者运动能力,改善骨骼肌结构。运动改善COPD系统性炎症与运动方式、强度以及持续时间有关,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影响泛素-蛋白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等途径,改善骨骼肌功能障碍。结论运动对降低COPD系统性炎症水平、改善骨骼肌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骨骼肌功能障碍 系统性炎症 运动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宇琪 冯皓然 +4 位作者 邹言佳 陈泽琨 于雪 王岚 马德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7,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除了累及肺部外,还经常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影响COPD患者的预后。本文对国内外COPD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相关因素的研究及进展进行了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除了累及肺部外,还经常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影响COPD患者的预后。本文对国内外COPD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相关因素的研究及进展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吸烟、COPD严重程度及病程、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拔管失败、高碳酸血症、冠心病、高血压、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炎症、动脉硬化、精神心理因素、营养不良等均为危险因素;BODE指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提高、高尿酸水平、肝素雾化吸入和多奈哌齐治疗、适度运动等为保护因素;低氧血症、大脑内部结构改变、认知功能训练、长期氧疗、睡眠等仍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的结论;组氨酸补充剂、室内空气污染由于相关研究少,为可能相关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探究。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及时识别相关因素并尽早地进行干预,这对预防或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降低认知功能损害和提高COPD治疗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高远 苗玉芳 +2 位作者 侯润苏 李康沉 田燕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37,144,共6页
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线粒体损伤是COPD合并SMD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的氧化应... 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线粒体损伤是COPD合并SMD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障碍、自噬异常等是引起线粒体损伤的重要原因:线粒体ROS的生成增多导致氧化应激,引起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体密度降低和线粒体呼吸功能(RCR评估)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TP合成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过度开放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严重氧化应激和全身炎症均能触发线粒体自噬异常,加快其降解和清除。中医药在改善COPD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对改善线粒体损伤治疗COPD合并SMD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线粒体损伤与COPD合并SMD关系及其中医药治疗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骨骼肌功能障碍 线粒体损伤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春兰 于慧智 +2 位作者 王净 李小杉 胡春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7-362,共6页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肺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远不如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其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一种急性肺损伤,是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式,但肺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远不如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其中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PGD是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一种急性肺损伤,是导致肺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移植受者术后PGD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者、受者、手术等多方面。本文对肺移植术后发生PGD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原发性移植功能障碍 扩大标准供者 活性氧簇 体外膜氧合 体外灌注 体外循环 输血相关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珊珊 郑哲 +5 位作者 宋云虎 黄洁 廖中凯 侯剑峰 唐汉韡 刘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4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使用ECMO分为ECMO组(43例)和非ECMO组(571例)。总结ECMO组受者心脏移植术后ECMO支持治疗情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4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使用ECMO分为ECMO组(43例)和非ECMO组(571例)。总结ECMO组受者心脏移植术后ECMO支持治疗情况,比较两组受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和远期预后。结果43例ECMO支持受者中,17例因出血进行开胸探查,10例出现感染,4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出现脑卒中。26例受者成功脱离ECMO后康复出院,6例受者ECMO支持期间死亡,6例受者ECMO脱机后死亡,5例受者因无法脱离ECMO而接受再次移植,再次移植后仅1例存活。与非ECMO组比较,ECMO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较长,术后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肾功能不全需要透析、再次开胸止血、感染、机械通气时间≥96 h和气管切开比例较高,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较长(均为P<0.05)。ECMO组受者出院生存率和90 d生存率分别为63%和96%,低于非ECMO组的97%和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CMO组受者的远期生存率低于非ECMO组(P<0.05);当排除心脏移植术后90 d内死亡的受者后,两组之间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是治疗心脏移植术后EAD有效的方法。使用ECMO的受者心脏移植术后的早期生存率低于不使用ECMO的受者,而顺利度过心脏移植术后90 d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早期移植功能障碍 体外膜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左心室射血分数 机械循环辅助 血流动力学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