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位电活动的特点及其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钱 涂会引 万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外周神经损伤后 ,受累的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及损伤部位发放大量异位放电 ,这种放电被认为是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的基础之一 ,但近期这一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实验的挑战。本文以脊神经结扎 (SNL)模型为例 ,从三个方面就异位放电的... 外周神经损伤后 ,受累的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及损伤部位发放大量异位放电 ,这种放电被认为是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的基础之一 ,但近期这一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实验的挑战。本文以脊神经结扎 (SNL)模型为例 ,从三个方面就异位放电的特点及其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关系进行论述 :首先介绍异位放电的特点 ;然后根据现有的实验资料分析异位放电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 ,着重讨论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在异位放电中的作用 ;最后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损伤的外周神经产生的异位放电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异位放电 背根神经 神经结扎 钠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谈晓祥 邱丽丽 孙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索乳酸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57BL/6J雄性小鼠36只,8~10周龄,体重25~30 g。采用坐骨神经损伤(SNI)制备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损伤组(SNI组)和坐骨神经... 目的探索乳酸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57BL/6J雄性小鼠36只,8~10周龄,体重25~30 g。采用坐骨神经损伤(SNI)制备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损伤组(SNI组)和坐骨神经损伤+乳酸处理组(SNIL组),每组12只。Sham组仅暴露神经,不进行结扎处理。SNI组和SNIL组制备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乳酸通过生理盐水稀释至终浓度100 mg/ml。SNIL组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20天每天腹腔注射乳酸0.25 ml。Sham组和SNI组在相同时点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手术当天和术后第21天测量MWT,于术后第20天采用旷场实验测量运动距离,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计算新物体探索时间百分比。于术后第21天采用Y迷宫实验计算轮替率。术后第22天处死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rc)的相对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SNI组和SNIL组术后第21天MWT明显降低,SNI组新物体探索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轮替率、海马组织BDNF、Egr-1、Arc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NI组比较,SNIL组新物体探索时间明显延长,轮替率、海马组织BDNF、Egr-1、Arc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乳酸可以通过增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减轻认知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认知功能 乳酸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大鼠的热痛敏与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机制有关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翔 周雪 +3 位作者 左云霞 张旭东 彭谨 章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7-300,共4页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过常规镇痛治疗难以好转。目前有观点认为淋巴细胞相关的免疫机制可能参与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环节。为了初步验证这个观点,本实验通过手术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术后3d起每日给予环...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过常规镇痛治疗难以好转。目前有观点认为淋巴细胞相关的免疫机制可能参与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环节。为了初步验证这个观点,本实验通过手术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术后3d起每日给予环孢素A(CsA)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显示:在术后13d,与NS模型组比较,CsA组大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总数下降到40%左右,脾小体萎缩,动脉周围淋巴鞘有核细胞减少;同时热刺激引起患肢回缩所需的时间延长。以上结果提示淋巴细胞相关的免疫机制参与了CCI大鼠热痛敏的调节;这一结论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慢性压榨性损伤 淋巴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5亚基γ-氨基丁酸A受体在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蔡雪纯 杨航 +1 位作者 陈彦兆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α5亚基γ-氨基丁酸A受体(α5-GABA_(A)Rs)在坐骨神经损伤(SNI)导致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8~10周龄,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假手术组(N组)、SNI组(S组)... 目的探讨α5亚基γ-氨基丁酸A受体(α5-GABA_(A)Rs)在坐骨神经损伤(SNI)导致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8~10周龄,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假手术组(N组)、SNI组(S组)、SNI+二甲基亚砜(DMSO)组(P组)、SNI+α5-GABA_(A)Rs反向激动剂组(L组),每组8只。N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及其三个终末支,不结扎。S组结扎右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并剪断。P组和L组结扎右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并剪断,于术后第22天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术后第23天Y迷宫实验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10%DMSO 1 ml和L6557081 mg/kg。于术前1 d和术后第3、7、14、21、22和23天测定四组机械缩足阈值(MWT),术后第22天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记录大鼠对新物体和旧物体的探索时间并计算辨别指数,第23天行Y迷宫实验计算自发交替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α5-GABA_(A)Rs和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蛋白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组织α5-GABA_(A)Rs与小清蛋白(PV)双阳性细胞数,α5-GABA_(A)Rs与生长抑素(SST)双阳性细胞数。结果与N组比较,S组、P组和L组术后第3、7、14、21、22和23天MWT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α5-GABA_(A)Rs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S组海马组织α5-GABA_(A)Rs与PV双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α5-GABA_(A)Rs与SST双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S组比较,L组对新物体的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5),辩别指数、自发交替百分比和海马组织GAD67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α5-GABA_(A)Rs反向激动剂L655708可以增加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组织GAD67蛋白含量,逆转GABA能系统功能破坏,改善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显示α5-GABA_(A)Rs参与了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坐骨神经损伤 α5亚基γ-氨基丁酸A受体 中间神经 认知功能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