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李军军 史罗宁 +3 位作者 肖祎 王玫 杨亚林 杜昌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隧道组在术中经皮下隧道引出引流管,对照组在术中经切口引出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血肿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皮下隧道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及血肿侧别、血肿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手术时间[(27.68±4.1)min vs.(27.50±4.02)min、住院时间[(7.39±1.04)dvs.(7.42±1.04)d]、拔管时间(24.30±4.82)h vs.(25.37±5.02)h]等临床特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vs.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7,P<0.001)。随访6月时,皮下隧道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11例出现血肿复发,皮下隧道组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vs.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P=0.042)。结论将皮下隧道法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可提高血肿的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技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皮下隧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周正操 陶佳 周新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在江阴长泾医院及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一2022年12月就诊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钻孔...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在江阴长泾医院及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一2022年12月就诊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钻孔引流术中,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观察组使用尿激酶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对比两组引流管留置情况、血肿残留等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引流时间较对照组短,血肿残留量较低,有效率更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尿激酶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血肿残留,促进引流物排出,减少引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尿激酶 血肿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张力性气颅5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杜贵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术后 钻孔引流术 张力性气颅 治疗 并发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大革 孙奉刚 +1 位作者 王冰 杨瑞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经确诊的 2 1例共 2 5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行大颅骨钻孔冲洗引流。结果 双孔引流 12侧 ,单孔引流 13侧 ,症状体征消失 16例 ,好转 5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钻孔引流 ,...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经确诊的 2 1例共 2 5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行大颅骨钻孔冲洗引流。结果 双孔引流 12侧 ,单孔引流 13侧 ,症状体征消失 16例 ,好转 5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钻孔引流 ,大颅骨钻孔易引流、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外科手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灌洗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军 张荣超 +1 位作者 刘展飞 安代富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2063-2065,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腔内尿激酶灌注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5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加用腔内尿激酶冲洗及灌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恢复良好,治愈5...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腔内尿激酶灌注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5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加用腔内尿激酶冲洗及灌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恢复良好,治愈50例、复发1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加用腔内尿激酶灌注冲洗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引流效果、减少复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 尿激酶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军 李占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生慢性硬脑膜下出血(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对于在本科通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脑膜下出血的114例病患,同时结合参考文献进行临床比较。结果术后复发为6例,复发率5.1%,其中因...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生慢性硬脑膜下出血(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对于在本科通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脑膜下出血的114例病患,同时结合参考文献进行临床比较。结果术后复发为6例,复发率5.1%,其中因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复发1例,因术后并发颅内积气1例,颅脑CT显示高密度1人,等密度到混杂密度2例。结论病患的凝血机制异常、血肿的密度、术后气颅和引流量的多少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致脑穿刺伤二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德龙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2期1139-1139,共1页
关键词 血肿 膜下 慢性 引流术 手术并发症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任永峄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法将这80例患... 目的:探讨对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住院的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平均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FGF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双侧脑组织恢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12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脑组织至颅骨内径间距,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永城市人民医院接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83例为... 目的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脑组织至颅骨内径间距,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永城市人民医院接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7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bFGF水平;CT检测患者各时点血肿最宽径及脑组织与颅骨内板距离,分析血清bFGF水平与患者术后双侧脑组织恢复的关系。结果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7 d,83例患者的血清bFGF、血肿最宽径、脑组织与颅骨内板距离均呈下降趋势,各指标各时点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血清bFGF水平与血肿最宽径、脑组织与颅骨内板距离呈正相关(r>0,P<0.05);纳入83例患者中术后双侧脑组织恢复良好45例,恢复差38例;恢复良好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血清bFGF水平均低于恢复差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FGF水平升高可能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双侧脑组织恢复差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术后24 h血清bFGF水平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双侧脑组织恢复不佳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术后仍存在双侧脑组织恢复不佳的风险,可能与术后血清bFGF过表达有关,术后早期检测患者血清bFGF水平,可能对预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组织恢复风险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双侧脑组织恢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防治
10
作者 周跃 徐荪荪 颜艾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7期533-533,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颅内血肿 继发性 头颈CT 手术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预防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卫良 朱祖建 +3 位作者 苏稳 陈瑞 李建荣 王冠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SDH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组(联合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方式。患者于术...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SDH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组(联合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方式。患者于术后当天开始药物治疗,共28 d。随访期84 d。比较2组血肿复发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评分(MGS)。结果联合组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0 vs 11.4%,P=0.039)。2组癫痫、感染、胃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MGS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GCS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0.8±0.5)分vs(1.5±0.9)分,(12.8±1.9)分vs(10.3±2.5)分,P<0.05]。结论老年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血肿复发率,并改善神经功能及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地塞米松 血肿 膜下 引流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世伟 文陆林 王智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3期165-165,共1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对1997年3月~2006年3月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治愈87例,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继发性颅内血肿4例,张力性气颅2例,脑脊液漏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对1997年3月~2006年3月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治愈87例,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继发性颅内血肿4例,张力性气颅2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2例,死亡1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简单有效,创伤小,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树林 李泽福 +4 位作者 杜国然 胡秀玉 张秀和 王镇 刘金强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9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辅助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3D打印辅助组根据3D打印模具预先设计钻孔位置,常规手术引流组根据术前CT影像确定钻孔,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辅助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3D打印辅助组根据3D打印模具预先设计钻孔位置,常规手术引流组根据术前CT影像确定钻孔,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GCS评价神经功能,记录术后并发症及血肿复发情况。结果与常规手术引流组比较,3D打印辅助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术后3个月GCS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D打印辅助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血肿复发率1.33%,均低于常规硬膜下引流组的36.67%、23.33%(P均<0.05)。结论3D打印辅助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安全、有效,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慢性下血肿 颅骨钻孔引流术 个体化治疗 精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庄义杰 《华夏医学》 2005年第4期554-55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收治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外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处理方法。结果:一期治愈81例。继发颅内血肿5例,发生张力性气颅6例,脑脊液漏4例,血肿复发2例...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收治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外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处理方法。结果:一期治愈81例。继发颅内血肿5例,发生张力性气颅6例,脑脊液漏4例,血肿复发2例,癫痫发作3例,继发颅内感染1例,术后出现心衰1例。由于并发症而死亡2例,病死率约9%。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如能及早作出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彦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115-115,共1页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33例患者,治愈率为87.88%,复发率为12.12%;术中有6例患者...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33例患者,治愈率为87.88%,复发率为12.12%;术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8.18%,其中3例患者出现脑挫伤,有1例患者出血,有2例患者硬膜下积液;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5个月,其中27例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有3例患者生活自理,有3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结论钻孔引流术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是目前公认最好的方法,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引流术 慢性下血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正文 金峰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处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敏宇 钟旭红 梁爱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10期793-793,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粘孔引流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军 章艺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双孔5I流12例,单孔引流26例。结果38例恢复良好,8例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双孔5I流12例,单孔引流26例。结果38例恢复良好,8例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钻孔引流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道华 汪先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开始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2例未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 目的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开始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2例未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血肿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残余血肿量(12.52±2.11)ml低于对照组的(22.32±2.12)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2±2.11)分低于对照组的(13.53±2.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残余血肿量,恢复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钻孔引流 阿托伐他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严正军 马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两组均行钻孔置管引流... 目的:分析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两组均行钻孔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引流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血肿残余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置管时间,促进康复,预防血肿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单管双腔H型引流 血肿残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