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外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
作者 段长虹 董建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71-72,共2页
我科自1999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92例,均行钻孔引流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头颅CT证实的硬膜下血肿92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20例;年龄60~80岁,平均68.3岁。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外引流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军军 史罗宁 +3 位作者 肖祎 王玫 杨亚林 杜昌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隧道组在术中经皮下隧道引出引流管,对照组在术中经切口引出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血肿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皮下隧道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及血肿侧别、血肿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手术时间[(27.68±4.1)min vs.(27.50±4.02)min、住院时间[(7.39±1.04)dvs.(7.42±1.04)d]、拔管时间(24.30±4.82)h vs.(25.37±5.02)h]等临床特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vs.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7,P<0.001)。随访6月时,皮下隧道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11例出现血肿复发,皮下隧道组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vs.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P=0.042)。结论将皮下隧道法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可提高血肿的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技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皮下隧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杨国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评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郓城县中医医院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联合组,每... 目的:评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郓城县中医医院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联合组,每组30例。常规组术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血肿体积。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用药4周,两组CS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用药4周,两组血肿体积缩小,且联合组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血肿体积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桃红四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单纯钻孔引流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
4
作者 何斌 孙冬冬 +6 位作者 孙远召 渠敬峰 刘玲 王彦 王轩 王大成 颜丙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120例经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影像学分型、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影像学随访。采用Logi... 目的分析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120例经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影像学分型、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影像学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男105例,女15例,年龄(68.83±13.45)岁。114例为单侧,6例为双侧。105例为均匀型,3例为分隔型,6例为片状型,6例为分层型。拔管前残留血肿厚度(11.12±13.45)mm。随访时间(3.3±2.6)个月,复发率为26.2%,均为影像学复发,均无症状。术后无感染、再出血、肺炎、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拔管前最后1次CT残留血肿密度高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5,OR=4.980,95%CI:1.123~22.088)。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仅行单纯钻孔置管,术后尿激酶注入促进血肿排出的简单手术策略,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拔管前的最后一次CT显示残留血肿高密度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 尿激酶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颐 叶明 +1 位作者 高觉民 李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9... 目的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9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2例作为病例组,均进行钻孔引流术;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4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脑损伤、手术前后、不同复发情况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分析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更高;与轻度脑损伤组进行比较,中度脑损伤组、重度脑损伤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更高,且重度脑损伤组高于中度脑损伤组;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7 d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较低;与复发组进行比较,未复发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较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与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655、-0.674、-0.711、-0.689、-0.705,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钻孔引流术后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降低,并与患者脑损伤程度、转归具有高度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判断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脑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血肿 慢性 钻孔引流术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血小板反应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周正操 陶佳 周新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在江阴长泾医院及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一2022年12月就诊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钻孔...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在江阴长泾医院及江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一2022年12月就诊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钻孔引流术中,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观察组使用尿激酶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对比两组引流管留置情况、血肿残留等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引流时间较对照组短,血肿残留量较低,有效率更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尿激酶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血肿残留,促进引流物排出,减少引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尿激酶 血肿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引流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何震 王保良 冯天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32-833,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月1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钻孔引流术61例,应用3 mm克氏针引导置入细硅胶管行微创置管引流术4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月1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钻孔引流术61例,应用3 mm克氏针引导置入细硅胶管行微创置管引流术44例,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0例。比较3组术后颅内积气、颅内血肿、血肿复发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颅内积气发生率钻孔引流组[(52%(32/61)]高于2个微创引流组[7%(3/44),18%(9/50)](x^2=30.110,P=0.000),但无一例张力性气颅,均短时自行吸收。术后颅内血肿及血肿复发钻孔引流组均为0,明显低于2个微创引流组[11%(5/44),10%(5/50),x^2=7.009,P=0.030;14%(6/44),10%(5/50),x^2= 8.153,P=0.017]。3组GOS无显著差异(x^2=0.489,P=0.783)。结论3组治疗效果相近,均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微创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永汉 罗伟 元少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1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并进行总结研究。结果:51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血肿消散,症状消失;有14例患者血肿消散但遗留... 目的:探讨使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并进行总结研究。结果:51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血肿消散,症状消失;有14例患者血肿消散但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好转,好转率为100.00%。术后随访1年,患者无复发情况。结论: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技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简单,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颅骨钻孔引流术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比较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凯凯 周晓坤 +3 位作者 秦超 刘著 郑华平 莫万彬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45-147,共3页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见原因是颅脑外伤[1],其手术治疗方式既往首选钻孔引流术[2],但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复发率达5%~33%[3]。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因为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长期以来临床上很少采用。而小骨窗开颅术可综合上述...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见原因是颅脑外伤[1],其手术治疗方式既往首选钻孔引流术[2],但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复发率达5%~33%[3]。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因为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长期以来临床上很少采用。而小骨窗开颅术可综合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全麻的安全性和开颅技术水平都迅速提高,使得全麻下开颅手术的并发症明显下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慢性下血肿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引流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罡 刘保国 +4 位作者 黄斌 朱飚 张龙 宋启星 钟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9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孔钻孔引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单孔钻孔引流术+他...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钻孔引流术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孔钻孔引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单孔钻孔引流术+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远期预后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复发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单孔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同时,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更加显著的改善,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对于患者的远期恢复也具有积极影响,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慢性下血肿 单孔钻孔引流术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士琨 刘永生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穿...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6.59±3.85)min]、住院时间[(8.16±2.56)min]均短于对照组[(47.02±7.18)min、(11.76±3.01)min](P<0.05),术中出血量[(5.09±1.38)mL]、残余液量[(6.90±0.13)mL]少于对照组[(50.46±5.87)mL、(8.79±1.10)mL](P<0.05);术后1周,观察组NIHSS评分[(6.08±1.10)分]低于对照组[(8.56±1.27)分](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优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膜下 慢性 钻孔引流术 微创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昊 孔刚 +4 位作者 陈进 程恺远 徐宏 祝海平 朱业余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4期215-216,共2页
目的:评估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BCSD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性BCSD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微创与钻孔血肿引流术,通过长期随访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3例患者切口... 目的:评估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BCSD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性BCSD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微创与钻孔血肿引流术,通过长期随访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3例患者切口处有少许渗血,经压迫后止血。伤口愈合瘢痕较小,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72 h复查头颅CT示硬膜下血肿清除较为干净,随访4个月~7年,随访仅见4例复发,再次入院行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未再复发。结论微创与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人BCSDH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双侧 老年人 钻孔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张力性气颅5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贵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术后 钻孔引流术 张力性气颅 治疗 并发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杨 张丽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并发症分析 钻孔引流术 治疗 BH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大革 孙奉刚 +1 位作者 王冰 杨瑞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经确诊的 2 1例共 2 5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行大颅骨钻孔冲洗引流。结果 双孔引流 12侧 ,单孔引流 13侧 ,症状体征消失 16例 ,好转 5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钻孔引流 ,...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经确诊的 2 1例共 2 5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行大颅骨钻孔冲洗引流。结果 双孔引流 12侧 ,单孔引流 13侧 ,症状体征消失 16例 ,好转 5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钻孔引流 ,大颅骨钻孔易引流、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科手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晓晖 陈慕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23-24,共2页
对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颅内血肿、癫癎、脑脊液漏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必 须对钻孔引流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充分认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对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以及时抢救生命。
关键词 血肿 膜下 钻孔引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邵文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畅通...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畅通,注意引流液的量与色,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CT血肿量减少。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后,需进行全方位、科学、有效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微创钻孔引流术 针对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灌洗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军 张荣超 +1 位作者 刘展飞 安代富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2063-2065,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腔内尿激酶灌注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5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加用腔内尿激酶冲洗及灌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恢复良好,治愈5...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腔内尿激酶灌注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5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加用腔内尿激酶冲洗及灌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恢复良好,治愈50例、复发1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加用腔内尿激酶灌注冲洗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引流效果、减少复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 尿激酶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佳霖 孙江亭 +1 位作者 荆友斌 张书仁 《北方药学》 2013年第5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65例病人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病人的血肿小部分消失,5例复发(单孔3例、双孔2例)。结论:单孔和双孔颅骨钻...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65例病人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病人的血肿小部分消失,5例复发(单孔3例、双孔2例)。结论: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术均可以使血肿迅速得到消除,临床效果很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钻孔引流术 慢性下血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青军 赵宏祥 马越捷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 目的:探究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清指标水平。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GS-GC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TNF-α、NSE、BDNF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改善其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避免脑损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钻孔引流术 血肿 阿托伐他汀 慢性下血肿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