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宏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润燥止胶囊 治疗原则 疗效观察 外源因素 病理改变 内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6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远超 《北方药学》 2018年第9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在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干预,对照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评估、...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在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干预,对照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评估、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用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4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谢东强 谢红东 李银利 《现代医院》 2010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清热凉血、祛风化湿、通络润肤止痒等理论,配制黄参止痒酊,治疗478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200例三种药物止痒效果对照观察,总有效率A... 目的观察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清热凉血、祛风化湿、通络润肤止痒等理论,配制黄参止痒酊,治疗478例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200例三种药物止痒效果对照观察,总有效率A组93.3%、B组74.0%、C组43.3%。结果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具有较好止痒疗效,总有效率92.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参止 治疗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东“归参止痒方”治疗血虚风燥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被引量:6
4
作者 苏玉梅 兰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3,共3页
兰东教授认为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系机体退化,肝肾渐衰,脾失健运,营血虚滞,血虚生风,风胜则燥,风燥之邪久郁肌肤,肌肤失养,形成肝肾阴虚、血虚风燥之证,肝血亏虚、肝风内动,系根本原因。兰东教授指出,风邪有内外,外风常引动内风,内风又常... 兰东教授认为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系机体退化,肝肾渐衰,脾失健运,营血虚滞,血虚生风,风胜则燥,风燥之邪久郁肌肤,肌肤失养,形成肝肾阴虚、血虚风燥之证,肝血亏虚、肝风内动,系根本原因。兰东教授指出,风邪有内外,外风常引动内风,内风又常招致外风,外风宜散,内风宣熄,依据生风之血虚、血燥而养血熄风、平肝熄风、滋阴润燥等,强调养血祛风还应注重安神止痒,治以养血润肤,疏风止痒。创立归参止痒方(当归20g,苦参15g,钩藤6g,珍珠粉1.5g,何首乌15g,赤芍12g,白芍15g,防风、荆芥穗各9g,白鲜皮15g,白蒺藜10g,甘草9),祛内风重用当归、赤芍、白芍养血柔肝熄风,钩藤、珍珠粉等平肝、镇静熄风;白藓皮、白蒺藜、防风、荆芥穗祛外风,内外风兼顾;珍珠粉镇心安神。附瘾疹(血虚风燥,慢性人工性荨麻疹)、痒风(肝肾阴虚、血虚风燥,老年瘙痒症)验案二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瘾疹 血虚风燥 归参止 养血润肤 疏风止 肝血亏虚 肝风内动 慢性人工荨麻疹 老年 兰东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定风汤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68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明春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8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治疗 养血 慢性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皮汤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82例
6
作者 张鸣 金晓东 《国医论坛》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四皮汤 中医药疗法 病例报告 治疗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