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其复合参数在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病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吴鹏 王学文 +2 位作者 庄昱洲 刘海宁 史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 :阐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SF、sTFR/logSF在缺铁及铁代谢异常性贫血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4 9例铁相关性贫血患者sTFR ,分为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病贫血 (ACD)及... 目的 :阐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SF、sTFR/logSF在缺铁及铁代谢异常性贫血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4 9例铁相关性贫血患者sTFR ,分为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病贫血 (ACD)及慢性病伴缺铁 (CDID)三组 ,分析sTFR和复合参数及常用参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 ,用ROC曲线分析比较它们在各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IDA组、CDID组和ACD组sTFR浓度分别为 (5 0 .8± 8.2 )nmol/L、(33.5± 6 .9)nmol/L和 (2 2 .7± 9.9)nmol/L ,三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 )。IDA组sTFR与SF呈负相关 (r=- 0 .6 88,P <0 .0 0 1 ) ,与TIBC呈正相关 (r =0 .6 2 5 ,P =0 .0 0 1 ) ,与骨髓红系比例成正相关 (r =0 .889,P <0 .0 0 1 ) ,与其他参数间无相关性。ACD和CDID组的sTFR与其他参数间均缺乏相关性。sTFR及其复合参数在各组贫血诊断中约登指数 (Youdonindex)和ROC曲线下面积的鉴别意义均较其他参数大 ,但sTFR与其复合参数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sTFR在IDA、ACD和CDID三组间差异显著 ,sTFR及其复合参数对区分IDA与ACD以及判断ACD是否合并缺铁有较大价值 ,优于其他常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贞 刘艳 +3 位作者 李艳莲 袁百香 张姗姗 袁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8-439,共2页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Hb含量(Ret-Hb)、低色素红细胞比率(HRBC)、小红细胞比率(MR)等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贫血(ACD)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50例IDA患者、89例ACD患者及256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用Sysmex XE-5000全自...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Hb含量(Ret-Hb)、低色素红细胞比率(HRBC)、小红细胞比率(MR)等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贫血(ACD)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50例IDA患者、89例ACD患者及256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Ret-Hb、HRBC、MR等RBC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IDA组Ret-Hb明显低于ACD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0.05),HRBC、MR明显高于ACD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0.05)。Ret-Hb、HRBC、M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72、0.965、0.917。结论 Ret-Hb、HRBC、MR在IDA与ACD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血红蛋白 低色素红细胞比率 小红细胞比率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在慢性病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常洪劲 陈丽 陈春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4-554,共1页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是指在慢性感染、炎症、肿瘤和创伤等原发病基础上伴发的一组轻、中度贫血,以无效造血和铁代谢紊乱为特征。hepcidin(铁调素)是在2000年发现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抗菌肽,在铁代谢及...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是指在慢性感染、炎症、肿瘤和创伤等原发病基础上伴发的一组轻、中度贫血,以无效造血和铁代谢紊乱为特征。hepcidin(铁调素)是在2000年发现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抗菌肽,在铁代谢及ACD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ACD、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贫血(IDA)患者铁调素(hep—cidin)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骨髓贮存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慢性病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学聚 刘玉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1-142,114,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发病机制 血清转铁蛋白 CHRONIC DISEASE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巨噬细胞系统 炎症性贫血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强 廖清奎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4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铁代谢 调节 细胞因子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病贫血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枝宁 《内科》 2013年第2期140-141,14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慢性病贫血(AC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ACD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rHuEPO,2次/周,3 000 U/次,连用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慢性病贫血(AC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ACD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rHuEPO,2次/周,3 000 U/次,连用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原发病的治疗方案一致,两组间伴缺铁ACD患者均静脉滴注蔗糖铁,3次/周,100mg/次,共用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Hb、MCV、MCH、MCHC及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SF)、转铁蛋白饱和度(sTfR)的变化情况,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贫血症状在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Hb由(75.2±11.6)g/L增至(100.5±9.8)g/L(P<0.01);MCV、MCHC、SI、SF、sTfR有所改善(P<0.01 or P<0.05);对照组患者贫血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6例在治疗过程中因贫血加重需输血,上述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uEPO治疗ACD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血,减轻患者贫血症状,减少输血,使用安全。rHuEPO用于ACD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与慢性病贫血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学聚 韩广莲 《中国小儿血液》 CAS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ACD Th-1 Th-2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贫血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秋菊 徐文 姜玉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10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ACD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贫血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建花 裴景亮 张淑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贫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3例慢性病贫血患者分为慢性病贫血缺铁组(30例)和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33例),并选择同期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可...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病贫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3例慢性病贫血患者分为慢性病贫血缺铁组(30例)和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33例),并选择同期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并结合血清铁(SI)、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慢性病贫血缺铁组sTFR为(46.1±29.4)nmol/L,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sTFR为(18.4±5.7)nmol/L,健康对照组sTFR为(15.5±6.2)nmol/L,慢性病贫血缺铁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贫血非缺铁组sTF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FR是一个灵敏、可靠的缺铁诊断的定量指标,在慢性病贫血人群的铁状况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慢性病贫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慢性病贫血红系祖细胞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翟晓文 吴玥 陆凤娟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白介素-6)两种慢性病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生长探讨它们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病例组为慢性病贫血组(ACD组)患儿,对照组为慢性病无贫血组(NA组... 目的研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白介素-6)两种慢性病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生长探讨它们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病例组为慢性病贫血组(ACD组)患儿,对照组为慢性病无贫血组(NA组)和缺铁性贫血组(IDA组)患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骨髓的红系祖细胞水平(BFU-E、CFU-E)。结果三组BFU-E有差异(F=3.56,P<0.05;三组CFU-E有显著差异(F=8.87,P<0.01)。ACD组与NA组相比,血清TNF-α前者高于后者(t=2.25,P<0.05),两组血清IL-6无差异(t=1.91,P>0.05)。在20例行骨髓培养的慢性病患儿中,血清TNFα与骨髓BFU-E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37,P>0.05);血清TNF-α与CFU-E之间有负相关(r=-0.57,P<0.05);IL-6与BFU-E、CFU-E无相关性。结论ACD患儿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CFU-E生成受抑制;血清TNF-α、IL-6的升高参与贫血发生;TNFα可能抑制慢性病患儿骨髓CFU-E形成而导致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慢性病 儿童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骨髓红系祖细胞 慢性病贫血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清TNF-Α 血清IL-6 CF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F和sTfR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病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丽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病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30例慢性病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缺...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病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30例慢性病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缺铁性贫血(IDA)组。对30例慢性病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细胞铁染色检查。将其中骨髓细胞外铁染色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设为慢性病贫血(ACD)组,将其中骨髓细胞外铁染色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设为慢性病贫血伴缺铁(CDID)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血清SF、血清sTfR、血清铁(SI)、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检测。然后,比较三组患者血清sTfR、SI、TIBC、SF的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sTfR水平与血清SF水平的比值(RF)、血清sTfR水平与血清SF水平对数的比值(sTfR/log SF)、用不同的铁指标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及该指标在ROC曲线下的面积。结果:与IDA组患者相比,ACD组患者和CDID组患者血清sTfR的水平、sTfR/log SF的比值及RF均更低,其血清SF的水平、TS均更高,P<0.05。与CDID组患者相比,ACD组患者血清sTfR的水平、血清SI的水平、TS、sTfR/log SF的比值及RF均更低,其血清SF的水平更高,P<0.05。将血清SF的水平<14μg/L作为诊断IDA组患者病情的指标时,该指标诊断其病情的特异度为91%,敏感度为64%。将血清sTfR的水平>50 nmol/L作为诊断三组患者病情的指标时,该指标诊断其病情的特异度为95%,灵敏度为71%。将血清sTfR的水平作为诊断三组患者病情的指标时,该指标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0±0.04)。将血清SF的水平作为诊断IDA组患者和ACD组患者病情的指标时,该指标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0.04)。结论:对慢性病贫血患者或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血清SF和血清sTfR联合检测,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慢性病贫血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对小儿慢性病贫血的研究
12
作者 王观武 《中国小儿血液》 2004年第2期96-96,F00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慢性病贫血 血液合并症 红细胞生存期 网赤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参数检测在鉴别诊断慢性病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姿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1期145-146,共2页
目的:分析铁参数检测在鉴别诊断慢性病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等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3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2例慢性病贫血患者作为A组,将其中2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均... 目的:分析铁参数检测在鉴别诊断慢性病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等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3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2例慢性病贫血患者作为A组,将其中2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铁参数检测,比较其各项铁参数的水平(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的水平、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铁蛋白浓度、总铁结合力、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清铁的水平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观察并比较用总铁结合力检测、血清铁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鉴别诊断两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清铁的水平相比,P>0.05.A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总铁结合力均高于B组患者,其平均红细胞体积、铁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的水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B组患者,P<0.05.与采用血清铁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相比,用总铁结合力检测诊断两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更高,P<0.05.结论:铁参数检测在鉴别诊断慢性病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参数 慢性病贫血 缺铁性贫血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肿瘤慢性病性贫血临床观察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越 蒋霆辉 +3 位作者 孙贤俊 张庆荃 吴士延 张微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72,共2页
将60例肿瘤慢性病性贫血(AC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肿瘤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60 ml/d,连续用药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6、肿瘤... 将60例肿瘤慢性病性贫血(AC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肿瘤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60 ml/d,连续用药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发现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总分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升高,IL-2、IL-6、TNF等明显降低;治疗组血红蛋白(Hb)升高呈线性变化趋势。IL-2、IL-6和Hb水平有负相关线性回归关系。提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肿瘤ACD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干预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影响Hb水平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慢性病贫血 细胞因子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群 王学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44-446,共3页
慢性感染、炎症及肿瘤性疾病所伴有的贫血通常称为慢性病性贫血(ACD),是临床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本病以介导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及干扰素等产生增多为特征.ACD演变的全过程均与细胞因子有关,包括红... 慢性感染、炎症及肿瘤性疾病所伴有的贫血通常称为慢性病性贫血(ACD),是临床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本病以介导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及干扰素等产生增多为特征.ACD演变的全过程均与细胞因子有关,包括红细胞寿命缩短、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反应迟缓、红细胞系集落生成受损以及网状内皮系统贮存铁动员障碍.本文就慢性病性贫血的定义、诊断、病理生理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铁性贫血 细胞因子 诊断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患者血清中Hepc、s-HJV水平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道雨 刘新 +4 位作者 唐琪 薛萌萌 刘永丰 欧阳文柏 张贺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病贫血(RA-ACD)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和可溶性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来探究其在RA-ACD发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分析Hepc、s-HJV与疾病活动度(DAS28)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新疆... 目的通过检测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病贫血(RA-ACD)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和可溶性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来探究其在RA-ACD发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分析Hepc、s-HJV与疾病活动度(DAS28)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托里县哈萨克医医院、托里县人民医院的RA-ACD患者120例(RA-ACD组)、RA患者120例(RA组)及健康体检者8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以上三组血清中Hepc、s-HJV、血清铁(SI)、转铁蛋白(Tf)、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水平,并计算出DAS28评分。结果三组Hepc、s-HJV、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A-ACD组、RA组Hepc低于对照组,RA-ACD组低于RA组;RA-ACD组、RA组s-HJV高于健康对照组,R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RA-ACD组Hb低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I、Tf、S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A-ACD组、RA组SI低于健康对照组,RA-ACD组高于RA组;RA-ACD组、RA组Tf低于健康对照组;RA-ACD组SF水平低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IL-6、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ACD组、RA组IL-6、ESR、CRP高于健康对照组;RA-ACD组ESR、CRP、DAS28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epc与IL-6呈正相关(r>0,P<0.05),与DAS28呈负相关(r<0,P<0.05);s-HJV与SI、Tf、IL-6、ESR呈正相关(r>0,P<0.05),与Hb呈负相关(r<0,P<0.05);DAS28与SI、ESR、CRP呈正相关(r>0,P<0.05),与Hb呈负相关(r<0,P<0.05);Hb与SI、SF、ESR、CRP、s-HJV呈负相关(r<0,P<0.05)。结论Hepc和s-HJV参与了RA-ACD疾病发展的过程,s-HJV可能是以代偿性增高的方式逆转炎症因子对Hepc的促表达作用;RA的疾病活动与炎症和贫血的关系密切,炎症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合并贫血会加重病情;血清Hepc水平随着DAS28水平的增高而减少,提示Hepc与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病贫血 铁调素 可溶性铁调素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清利法治疗肾性贫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昊希 夏平 +4 位作者 王玉婵 高国栋 李天天 尹玥 孙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发病率约为10%,而中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0.8%,约1.2亿例[1,2]。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与增加的死亡风险相关[3,4]。一项比较...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发病率约为10%,而中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0.8%,约1.2亿例[1,2]。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与增加的死亡风险相关[3,4]。一项比较慢性病贫血程度和死亡风险相关性的研究表明,贫血较轻组(84±45)g/L的患者较贫血严重组(59±47)g/L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更低[5]。如果对RA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可降低输血率并改善临床预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慢性肾脏病 死亡风险 慢性病贫血 META分析 慢性肾病 公共卫生 风险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施鹏飞 钱申贤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7期688-688,690,共2页
关键词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缺铁性贫血 贫血诊断 慢性病贫血 急性时相反应 铁代谢指标 疾病情况 合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因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维栋 周建尧 +3 位作者 侯韬 赵建治 韩晓伟 王国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0期1728-1729,共2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慢性病贫血(ACD)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pS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RF滴度分为三组,探讨RF在不同组间的临床意义.结果 RF在pSS患者中阳性率为54.5%(24/44),其中...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慢性病贫血(ACD)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pS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RF滴度分为三组,探讨RF在不同组间的临床意义.结果 RF在pSS患者中阳性率为54.5%(24/44),其中高滴度阳性占70.8% (17/24).ACD在RF高滴度阳性组较阴性组更易出现(P=0.001).结论 血清高滴度RF是pSS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并与pSS患者发生AC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因子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大鼠骨髓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巍 王强 张剑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4期80-81,共2页
目的 建立检测大鼠骨髓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的免疫细胞化学法 ,应用于大鼠慢性病贫血动物模型。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法 (SP系统 )。结果 慢性病贫血组TfR表达总积分为 6 8.6分 ,较正常对照组 (14 4 .8分 )明显降低 ,抑制剂组为 10 ... 目的 建立检测大鼠骨髓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TfR)的免疫细胞化学法 ,应用于大鼠慢性病贫血动物模型。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法 (SP系统 )。结果 慢性病贫血组TfR表达总积分为 6 8.6分 ,较正常对照组 (14 4 .8分 )明显降低 ,抑制剂组为 10 1.2分 ,介于正常组与炎症组之间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P <0 .0 1。结论 该法简明、方便 ,特异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法 检测 大鼠 骨髓细胞 转铁蛋白受体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