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热点的演进路径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1
作者 李丽清 杨苏乐 曾传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21-2329,共9页
背景我国居民疾病谱系正发生根本性改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对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路径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基于趋势度的预测模型,揭示慢性病管理领域热点议题的演变逻辑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背景我国居民疾病谱系正发生根本性改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对我国慢性病管理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路径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基于趋势度的预测模型,揭示慢性病管理领域热点议题的演变逻辑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3-04-30,限定类型为学术期刊,排除学术论文以及会议纪要、新闻报道、专家共识等非研究型文献,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相关文献,为保证纳入文献质量,期刊类型限定为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VOSviewer软件绘制共词时间线网络图谱,深入剖析慢性病管理研究热点间的结构关系及其演变特征;基于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揭示其聚类主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将主题新颖性、强度等特征指标赋权叠加构建主题趋势度指标,并运用三次指数平滑对主题趋势度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慢性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初期以政策为导向,呈碎片化特征,逐步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形成“糖尿病”“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分级诊疗”“医联体”“互联网医疗”“体医融合”等核心节点相互连接的多中心网络结构。结论慢性病管理领域相关文献呈指数型增长态势,已成为学术界重点研究议题。多重慢性病管理、特定群体慢性病管理、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智慧医疗、中医慢性病管理、大健康管理是现阶段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新兴热点议题,基层慢性病管理属于边缘型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尚不成熟。未来应着重关注慢性病共病的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继续挖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可穿戴设备与慢性病管理的深度融合机制,创新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新模式,打造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慢性病管理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战略坐标法 三次指数平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内容的匹配分析:基于“指南-实践-需求”视角
2
作者 燕芳红 彭国恬 +3 位作者 张国莉 孙瑞仪 马玉霞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19-3126,3136,共9页
背景慢性病管理是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医联体是当前我国解决老年慢性病问题的有力抓手。目前,已有研究分别汇总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及医联体管理实践现状,政府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与专家也制定了相应指南和技术方案。然而,从疾病管理... 背景慢性病管理是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医联体是当前我国解决老年慢性病问题的有力抓手。目前,已有研究分别汇总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及医联体管理实践现状,政府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与专家也制定了相应指南和技术方案。然而,从疾病管理的角度来看,指南推荐证据、实践现状、患者需求3个视角中具体管理内容的匹配现状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明确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内容的证据资源,从“指南-实践-需求”3个视角分析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匹配现状。方法基于Arksey and O'Malley范围综述框架,于2023年1月—2024年4月围绕“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开展分析,系统检索发表的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的相关文献,指南或技术方案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其他类型文献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经去重、筛选后提取资料,采用描述性方式和内容分析法汇总管理内容及责任机构,对比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结果共纳入来自14个省市地区的35篇文献,涵盖12类39项管理内容,以城市地区为主要研究现场,约80%地区相关文献从单一视角探索。纳入9篇指南和技术方案的文献阐述了6类19项管理内容,21篇实践现状的文献介绍了9类24项管理内容,6篇文献分析了12类32项患者需求,3个视角下管理内容差别较大,且指南和实践两个视角下各主体的责体有所区别。结论管理内容的供需匹配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可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联体内慢性病管理自主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路径,而各管理内容的责任机构匹配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应在夯实双向转诊通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并确定患者及家庭参与慢性病管理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管理 医联体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管理体系中的药店功能治理:理论框架与路径分析
3
作者 胡宏伟 向川 陈一林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慢性病管理是“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内容,药店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但社会各界对于慢性病管理体系中药店功能发挥的认识尚存在分歧,提升政府、医疗机构和药店等多元主体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协同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梳... 慢性病管理是“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内容,药店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但社会各界对于慢性病管理体系中药店功能发挥的认识尚存在分歧,提升政府、医疗机构和药店等多元主体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协同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梳理发现,国际上慢性病管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取得长足发展,代表性理论包括CCM、ICCC等理论模型,代表性实践包括社区药房管理模式、药事服务扩展模式、药房健康管理模式。我国药店参与慢性病管理在政策执行、架构设计方面不断完善,地方模式探索不断创新,但仍面临主体协同不足、客体保障不足、体系不够健全、机制不够完善等挑战。本文在提出“协同—合作”慢性病共管体系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慢性病管理体系中药店功能治理的优化路径,包括加强主体建设、保障客体权益、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药店 治理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健康保险参与慢性病管理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王虹 张云霞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1,34,共4页
商业健康保险参与慢性病管理的优势在于提供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降低慢性病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等,劣势是慢性病保险产品供给不足、目标客户群体的保险认知度较低等,面临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健康需求增加等机会,但也存在区域性政... 商业健康保险参与慢性病管理的优势在于提供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降低慢性病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等,劣势是慢性病保险产品供给不足、目标客户群体的保险认知度较低等,面临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健康需求增加等机会,但也存在区域性政策与慢性病现状适配度较低等威胁。对此,政府应明确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优化区域性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构建健康大数据平台和共享机制;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要以新兴科技为抓手,打造定制化保险产品和服务,提升“支付+服务”慢性病健康服务能力,通过精准宣传及有效营销,提高慢性病保险参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慢性病管理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潘爱红 施雁 +7 位作者 吴玉艳 朱以敏 高寅巳 徐佩丽 张莹 吴梦兰 刘芮 章文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
目的:评价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实践效果,为促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拔护士到医联体单位的4个社区服务中心,实施“1+1+1+N”管理团队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并开设... 目的:评价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实践效果,为促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拔护士到医联体单位的4个社区服务中心,实施“1+1+1+N”管理团队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并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3类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以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后第1次建档的5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和满意度优于坐诊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坐诊社区服务中心的慢性病管理实践能够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三级甲等医院 护士 社区 护理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宏伟 刘莉 +4 位作者 马超 邓光璞 方浩庭 黄书玮 朱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和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高血压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多阶段抽取2022年6—9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社区的295名高血压管理服务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平衡量表(正向情绪、负向情绪)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使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调查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正负情绪合并状况对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5.2%;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总分为(94.24±8.67)分,其中遵医服药(21.06±2.45)分,不良服药(31.33±3.90)分,烟酒管理(8.44±1.88)分,日常生活管理(33.41±4.61)分,依从性较好率为52.2%(154/295);情绪平衡表中正向情绪得分为(3.76±1.02)分,负向情绪得分为(2.63±1.1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对就诊点满意度、正向情绪较多、负向情绪较少是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较好的影响因素(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少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15.867倍(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多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5.114倍(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尚存在提升空间,除了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外,还要注重患者的情绪管理、治疗的反馈效果和在社区医院的就医体验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正负情绪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智能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辰茜 王文娜 +2 位作者 梅永霞 林蓓蕾 张振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从环境智能的概念、发展背景、特征及其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环境智能在技术、隐私、安全、公平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我国环境智能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病 环境智能 慢性病管理 交互方式 慢性病护理 智能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进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施博文 马慧敏 +3 位作者 潘言志 马赫 杨晨 熊巨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92,共8页
背景近年来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热点和前沿问题尚不清晰。目的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Me... 背景近年来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热点和前沿问题尚不清晰。目的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Med为文献数据来源,于2022-10-18通过CiteSpace 6.1.R 3软件检索1997-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限制语种为英文,排除会议论文、会议摘要、在线发表、社论、信函、书籍章节、新闻等类型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国家(地区)、学科交叉和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掌握国际上相关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采用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突发检测和时间轴视图综合分析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前沿和趋势。结果共纳入文献7622篇,文献发表量在2011年开始出现明显增长趋势,其中美国对文献数量的贡献最大,共有2645篇(34.70%)。论文刊发期刊主要集中在医学、心理学和健康学等领域。频次排在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慢性病(711次)、护理(695次)、管理(544次)、干预(502次)、健康(448次)。共形成10个有意义的聚类,可归纳为研究工具、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因素4个维度。结合关键词突现和时间线视图来看,热点问题主要聚焦于远程医疗、远程护理及数字健康。结论国际上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的研究热度不减,研究领域已从医学转向健康学,研究重点是采用移动健康技术对慢性病进行干预,利用数字技术为慢性病提供远程健康综合服务。提示我国学者应重视移动健康和数字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干预研究为慢性病患者寻找高质量健康服务,为慢性病服务与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健康技术 慢性病管理 远程医疗 远程护理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楠 杜静 +2 位作者 阎子花 张兴梅 宋竹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0-123,共4页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及其在慢性病疾病监测与诊断、患者用药管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我国在慢性病管理领域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参...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及其在慢性病疾病监测与诊断、患者用药管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我国在慢性病管理领域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慢性病 慢性病管理 用药管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健康责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姝鑫 范文超 +2 位作者 秘玉清 元金宝 李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供需双方的健康责任,为供需双方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健康责任的履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所辖社区中抽取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分析老年人慢性病...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供需双方的健康责任,为供需双方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健康责任的履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所辖社区中抽取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分析老年人慢性病患病视角下供需双方的健康责任、老年人健康意识视角下供需双方的健康责任、老年人自我管理责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责任。结果供需双方履行健康责任仍有提升空间,老年人履行自我管理责任能力有待提高,三级预防理论指导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责任履行在各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结论建议明确供需双方慢性病管理的健康责任,以实现老年人群健康为目标,完成供需双方共同构建老年人社区慢性病管理健康责任的一种互动模式,实现健康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管理 健康意识 健康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全科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倩云 苏莹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7-279,共3页
目的:参考全科慢性病管理机制及方式,对综合护理的可行性予以客观讨论。方法:2021年2月全科团队执行以慢性病管理为专题的研究调查,共有80例完成资料审查的研究样本参与,参考随机法对获取的样本予以集中分组,且各小组名称需与相应的研... 目的:参考全科慢性病管理机制及方式,对综合护理的可行性予以客观讨论。方法:2021年2月全科团队执行以慢性病管理为专题的研究调查,共有80例完成资料审查的研究样本参与,参考随机法对获取的样本予以集中分组,且各小组名称需与相应的研究措施保持一致,即综合组、基础组,2023年8月起验收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由生活状态、护理评价、态度调查提供。结果:综合组按照量表次序对常见生活状态及功能予以评分调查,了解到干预后患者生活状态普遍恢复更好,且能够积极参与院内举行的康复活动,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均趋于正常,各部分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较大,效果评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选取了6项慢性病管理中重点监测的项目,按照评分变化可知,提供的护理管理服务针对性更强、优质性更好,且患者在该护理体系内体征状态恢复更快,效果评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分别从主观角度及客观角度通过问卷形式、临床观察形式等综合评估了该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结果肯定了该方案的可取性,指出患者对护理流程和效果的认可度较高,并支持该护理持续开展,效果评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预后生活保护,同时护理服务质量及效果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全科慢性病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60
12
作者 叶恬恬 赵允伍 +2 位作者 王晓松 凌玉环 王珩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5-48,共4页
“主动健康”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是健康医学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将“主动健康”理念融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在政府引导和医院参与的基础上,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协作,建立支持性的健康维护环境,通过引导积极的生活方式等干... “主动健康”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是健康医学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将“主动健康”理念融入社区慢性病管理,在政府引导和医院参与的基础上,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协作,建立支持性的健康维护环境,通过引导积极的生活方式等干预措施,使居民由“被动健康”到“主动健康”,从而获得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能力,真正实现慢性病防治关口的前移,维护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社区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专全结合”慢性病管理模式及其对开展分级诊疗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程洁 徐向天 +4 位作者 王哲 梁冠楠 陈巍 蔡燕 梁金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178-4182,共5页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优质资源多集中于三级医院,导致分级诊疗难以落实到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高要求,因此医药卫生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全面...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优质资源多集中于三级医院,导致分级诊疗难以落实到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高要求,因此医药卫生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模式可以通过整合内部医疗资源,引导优质资源下沉,进而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的"专全结合"慢性病管理团队为例,介绍了团队内的综合医院专科医师、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及健康管理师如何开展医联体特色的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并分析其特点和积极作用,为分级诊疗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分级诊疗 慢性病管理 专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医联体家庭医生团队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景 于洋 +6 位作者 张海丽 刘刚 回雪颖 滕林 郭伟光 王爽 李翠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4-96,共3页
慢性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占用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中医中药和中医诊疗技术在慢性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优势,中医医联体家庭医生团队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解决慢性病难根治、易复发的问题,对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 慢性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占用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中医中药和中医诊疗技术在慢性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优势,中医医联体家庭医生团队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解决慢性病难根治、易复发的问题,对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中西医结合 中医医联体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屋理论的社区慢性病管理路径探索 被引量:14
15
作者 常瑞 敖琴 +3 位作者 吴晶 刘军安 孙奕 卢祖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33-1936,1950,共5页
质量屋是质量功能展开的核心工具,是一种确定顾客需求和相应产品或服务性能之间联系的方法,是开发和设计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工具。本研究结合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实际情况,在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探索使用质量屋构建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新路... 质量屋是质量功能展开的核心工具,是一种确定顾客需求和相应产品或服务性能之间联系的方法,是开发和设计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工具。本研究结合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实际情况,在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探索使用质量屋构建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新路径,以期为设计符合顾客需求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服务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屋 质量功能展开 慢性病管理 服务需求 质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调查及慢性病管理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宇航 庄宇 +5 位作者 叶石保 王志文 辛盼盼 吕志芬 张雪珍 谭志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7-1190,1203,共5页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考察采用慢性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风湿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与观察组76例。对照组...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考察采用慢性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风湿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与观察组76例。对照组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予慢性病管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1年后复查骨密度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及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骨质疏松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干预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后复查骨密度,对照组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慢性病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后,能有效减少关节疼痛,改善骨质疏松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各项指标值,提高了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继发骨质疏松症 慢性病管理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CC框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袁莎莎 王芳 +4 位作者 李陈晨 刘利群 周巍 衡驰 杨婷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5,共7页
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 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ICCC框架提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关键要素展开分析。结果:基于ICCC框架,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来看,以卫生保健组织为代表的中观层面要素功能发挥较好,宏观和微观层面要素缺乏。结论:基于ICCC框架,慢性病管理需在宏观层面加强与卫生系统外相关部门的协作及相关立法;中观层面需加强社区资源或社区支持者的筹集和协调资源能力;微观层面需提高患者(及家庭)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 慢性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陶丽丽 陈开红 韩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59-3961,共3页
通过分析北京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常见慢性病的管理人数、控制情况,指出目前在社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管理可持续性以及评价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慢性病管理网络、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人员水平等方面来提高社区慢性... 通过分析北京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常见慢性病的管理人数、控制情况,指出目前在社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管理可持续性以及评价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慢性病管理网络、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人员水平等方面来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失访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磊 吴晓静 +2 位作者 闫文杰 秦军茹 刘薇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079-3083,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失访状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失访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育新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科建档并接受管理的患者1 008例,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随访组和失访组。通过查阅...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失访状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失访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育新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科建档并接受管理的患者1 008例,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随访组和失访组。通过查阅慢性病管理档案,收集慢性病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采用医患关系深度量表和就诊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患关系和就诊满意度情况;通过电话调查了解失访患者的失访原因。结果 1 008例慢性病管理患者中,失访患者232例,失访率为23.0%。不同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病种数量以及是否与子女同住的患者失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患者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和失访组分别有205例、65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随访组与失访组患者医患关系深度量表总分、各条目得分以及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电话调查的65例失访患者中,主要失访原因分别为搬家后在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47.7%,31/65),因报销原因更改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5%,14/65),更愿意选择去专科/专家门诊就诊(13.8%,9/6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失访率仍偏高,对于年龄<65岁、在职、文化程度偏低、自费、单病种以及家庭支持程度不足的患者人群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随访管理,提高慢性病管理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失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老年居民慢性病管理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20
20
作者 代宝珍 周绿林 余悦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4期83-89,共7页
慢性病是我国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和疾病负担主要来源,人口老龄化是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老年居民慢性病负担突出。慢性病管理作为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的手段,如何将慢... 慢性病是我国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和疾病负担主要来源,人口老龄化是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老年居民慢性病负担突出。慢性病管理作为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的手段,如何将慢性病管理纳入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前全球社会医疗保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国内外慢性病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慢性病管理理论框架,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了社会医疗保障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为切入点,阐明了新农合积极介入慢性病管理的理论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 老年居民 慢性病管理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