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慢性病管理是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医联体是当前我国解决老年慢性病问题的有力抓手。目前,已有研究分别汇总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及医联体管理实践现状,政府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与专家也制定了相应指南和技术方案。然而,从疾病管理...背景慢性病管理是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医联体是当前我国解决老年慢性病问题的有力抓手。目前,已有研究分别汇总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及医联体管理实践现状,政府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与专家也制定了相应指南和技术方案。然而,从疾病管理的角度来看,指南推荐证据、实践现状、患者需求3个视角中具体管理内容的匹配现状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明确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内容的证据资源,从“指南-实践-需求”3个视角分析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匹配现状。方法基于Arksey and O'Malley范围综述框架,于2023年1月—2024年4月围绕“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开展分析,系统检索发表的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的相关文献,指南或技术方案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其他类型文献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经去重、筛选后提取资料,采用描述性方式和内容分析法汇总管理内容及责任机构,对比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结果共纳入来自14个省市地区的35篇文献,涵盖12类39项管理内容,以城市地区为主要研究现场,约80%地区相关文献从单一视角探索。纳入9篇指南和技术方案的文献阐述了6类19项管理内容,21篇实践现状的文献介绍了9类24项管理内容,6篇文献分析了12类32项患者需求,3个视角下管理内容差别较大,且指南和实践两个视角下各主体的责体有所区别。结论管理内容的供需匹配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可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联体内慢性病管理自主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路径,而各管理内容的责任机构匹配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应在夯实双向转诊通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并确定患者及家庭参与慢性病管理的责任。展开更多
背景近年来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热点和前沿问题尚不清晰。目的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Me...背景近年来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热点和前沿问题尚不清晰。目的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Med为文献数据来源,于2022-10-18通过CiteSpace 6.1.R 3软件检索1997-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限制语种为英文,排除会议论文、会议摘要、在线发表、社论、信函、书籍章节、新闻等类型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国家(地区)、学科交叉和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掌握国际上相关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采用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突发检测和时间轴视图综合分析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前沿和趋势。结果共纳入文献7622篇,文献发表量在2011年开始出现明显增长趋势,其中美国对文献数量的贡献最大,共有2645篇(34.70%)。论文刊发期刊主要集中在医学、心理学和健康学等领域。频次排在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慢性病(711次)、护理(695次)、管理(544次)、干预(502次)、健康(448次)。共形成10个有意义的聚类,可归纳为研究工具、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因素4个维度。结合关键词突现和时间线视图来看,热点问题主要聚焦于远程医疗、远程护理及数字健康。结论国际上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的研究热度不减,研究领域已从医学转向健康学,研究重点是采用移动健康技术对慢性病进行干预,利用数字技术为慢性病提供远程健康综合服务。提示我国学者应重视移动健康和数字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干预研究为慢性病患者寻找高质量健康服务,为慢性病服务与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展开更多
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ICCC框架提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关键要素展开分析。结果:基于ICCC框架,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来看,以卫生保健组织为代表的中观层面要素功能发挥较好,宏观和微观层面要素缺乏。结论:基于ICCC框架,慢性病管理需在宏观层面加强与卫生系统外相关部门的协作及相关立法;中观层面需加强社区资源或社区支持者的筹集和协调资源能力;微观层面需提高患者(及家庭)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慢性病管理是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医联体是当前我国解决老年慢性病问题的有力抓手。目前,已有研究分别汇总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及医联体管理实践现状,政府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与专家也制定了相应指南和技术方案。然而,从疾病管理的角度来看,指南推荐证据、实践现状、患者需求3个视角中具体管理内容的匹配现状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明确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内容的证据资源,从“指南-实践-需求”3个视角分析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匹配现状。方法基于Arksey and O'Malley范围综述框架,于2023年1月—2024年4月围绕“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开展分析,系统检索发表的医联体内老年慢性病管理的相关文献,指南或技术方案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其他类型文献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经去重、筛选后提取资料,采用描述性方式和内容分析法汇总管理内容及责任机构,对比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结果共纳入来自14个省市地区的35篇文献,涵盖12类39项管理内容,以城市地区为主要研究现场,约80%地区相关文献从单一视角探索。纳入9篇指南和技术方案的文献阐述了6类19项管理内容,21篇实践现状的文献介绍了9类24项管理内容,6篇文献分析了12类32项患者需求,3个视角下管理内容差别较大,且指南和实践两个视角下各主体的责体有所区别。结论管理内容的供需匹配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可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联体内慢性病管理自主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路径,而各管理内容的责任机构匹配结果提示未来研究应在夯实双向转诊通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并确定患者及家庭参与慢性病管理的责任。
文摘背景近年来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发展迅速,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热点和前沿问题尚不清晰。目的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PubMed为文献数据来源,于2022-10-18通过CiteSpace 6.1.R 3软件检索1997-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限制语种为英文,排除会议论文、会议摘要、在线发表、社论、信函、书籍章节、新闻等类型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国家(地区)、学科交叉和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掌握国际上相关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采用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突发检测和时间轴视图综合分析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前沿和趋势。结果共纳入文献7622篇,文献发表量在2011年开始出现明显增长趋势,其中美国对文献数量的贡献最大,共有2645篇(34.70%)。论文刊发期刊主要集中在医学、心理学和健康学等领域。频次排在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慢性病(711次)、护理(695次)、管理(544次)、干预(502次)、健康(448次)。共形成10个有意义的聚类,可归纳为研究工具、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因素4个维度。结合关键词突现和时间线视图来看,热点问题主要聚焦于远程医疗、远程护理及数字健康。结论国际上对移动健康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的研究热度不减,研究领域已从医学转向健康学,研究重点是采用移动健康技术对慢性病进行干预,利用数字技术为慢性病提供远程健康综合服务。提示我国学者应重视移动健康和数字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开展干预研究为慢性病患者寻找高质量健康服务,为慢性病服务与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文摘目的: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基础,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分析慢性病管理相关要素的实现现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ICCC框架提出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关键要素展开分析。结果:基于ICCC框架,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角度来看,以卫生保健组织为代表的中观层面要素功能发挥较好,宏观和微观层面要素缺乏。结论:基于ICCC框架,慢性病管理需在宏观层面加强与卫生系统外相关部门的协作及相关立法;中观层面需加强社区资源或社区支持者的筹集和协调资源能力;微观层面需提高患者(及家庭)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