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尚东丽 朱明军 陈瑞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30天...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30天后,处死动物观察心肌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肌康组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VMC模型组明显减少,与氯沙坦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康能抑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的增生,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Ⅰ、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振涛 朱明军 +2 位作者 韩丽华 焦秀清 陈瑞珍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肌康的作用机制。方法:给Balb/c小鼠多次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制作慢性VMC模型,首次感染病毒50天后将存活小鼠分为模型组、心肌康组及氯沙坦组,... 目的:观察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肌康的作用机制。方法:给Balb/c小鼠多次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制作慢性VMC模型,首次感染病毒50天后将存活小鼠分为模型组、心肌康组及氯沙坦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30天,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未见到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凋亡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心肌康组和氯沙坦组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Fas/FasL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心肌康组和氯沙坦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心肌康能够抑制VMC心肌细胞的凋亡,通过下调Fas/FasL蛋白表达,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凋亡 FAS/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尚东丽 朱明军 陈瑞珍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859-861,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 ,并设正常对照组 ,用药 3 0天...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 ,并设正常对照组 ,用药 3 0天后 ,处死动物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方法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心肌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 :心肌康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较VMC模型组明显减少 ,与氯沙坦组相比疗效相当 (P >0 .0 5 )。结论 :心肌康能抑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的增生 ,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脏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召才 李双杰 +4 位作者 杨英珍 陈瑞珍 程蕾蕾 葛均波 陈灏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0,F0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慢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系列动物模型,同期设正常对照;经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超声心动图验证模型后,以缺口...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慢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系列动物模型,同期设正常对照;经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超声心动图验证模型后,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各期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高,心肌细胞凋亡率依次分别为(8.2±1.4)%vs(1.3±0.5)%,(15.3±1.1)%vs(2.7±0.7)%,(13.9±2.1)%vs(3.1±0.6)%,(均P<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贯穿病毒性心脏病全程,可能对其病程和预后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毒性心脏病 动态变化 柯萨奇病毒B3感染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Balb/c小鼠 扩张型心肌 组织病理学方法 缺口末端标记法 细胞凋亡率 慢性心肌炎 超声心动图 动物模型 正常对照 小鼠心肌 感染性 对照组 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