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天 王泽惠 +4 位作者 彭云花 王清园 裴艳妮 羊琪琪 杨巍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3-457,共5页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培菲康胶囊及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疗程1个月。检测...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培菲康胶囊及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评分、Geboes指数、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炎症因子(IL-6、IL-8、TNF-α)、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IBDQ评分、复发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0.05),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Geboes指数、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炎症因子、IgG、IgM降低(P<0.05),IBDQ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针刺可改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葛根芩连汤 培菲康胶囊 美沙拉嗪缓释颗粒 溃疡结肠炎 大肠湿热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叶佳 刘畅 朱梅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进行该次分组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肠溶片+痛泻汤结合针... 目的观察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进行该次分组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美沙拉嗪肠溶片+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每组6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腹泻、血便或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与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肠球菌与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以及炎症性肠病问卷评分(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变化、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总有效率更高[96.67%(58/60)vs 85.00%(51/60)](P<0.05);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腹痛、腹泻及血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积分、IL-4及IL-17水平、肠道菌群数量、DAI及IBDQ评分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腹泻、血便或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积分、IL-4及IL-17水平、肠道菌群数量、DAI及IBDQ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汤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佳,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肠道菌群恢复正常,肠道功能恢复较好,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痛泻汤 治疗效果 血清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丸配合针刺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邵礼晖 周则旺 臧海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89-89,共1页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文中主要用于治疗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笔者根据仲景提示,临床上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为显著。针刺常取天枢、中脘、三阴交、足三里、曲池、内庭...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文中主要用于治疗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笔者根据仲景提示,临床上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为显著。针刺常取天枢、中脘、三阴交、足三里、曲池、内庭6穴,采取相应的补泻方法。患者某,男,39岁,2008年9月23日诊。腹部胀满,时黏液脓血便3年余。初次发病,腹痛,大便色黑带黏液,经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症状消失。3年来每遇饮食不节、受凉发作,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灌肠治疗,停药后易复发,患者求诊中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结肠炎/中医药疗法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周萍 曾志华 管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观察芍药汤(黄连、黄芩、芍药等)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合谷、天枢、上巨虚、曲池、内庭等穴位)、中药组(芍药汤加减)、结合组(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各50例,治... 目的观察芍药汤(黄连、黄芩、芍药等)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合谷、天枢、上巨虚、曲池、内庭等穴位)、中药组(芍药汤加减)、结合组(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各5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的变化,以及结肠镜观察和结肠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治疗2月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中药组74%和针刺组70%的总有效率(P<0.05);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低于中药组以及针刺组(P<0.05);结肠镜以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低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以及单纯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芍药汤 药结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3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勤良 刘景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679-679,共1页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疗法 夹脊穴 背俞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珍婧 潘留兰 太京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4-964,共1页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09年12月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并入院治疗的30例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2~69岁,平均(48.20±8.67)岁;病程0.6~12年,平均(3.65±2.3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09年12月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并入院治疗的30例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2~69岁,平均(48.20±8.67)岁;病程0.6~12年,平均(3.65±2.34)年;病情程度:中度21例,重度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结肠炎 临床分析 序贯疗法 治疗 重型溃疡结肠炎 电子结肠镜检查 2009年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盒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敏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762-763,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盒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盒灸,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腹泻症状均得以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93.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盒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盒灸,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腹泻症状均得以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疗效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针刺结合盒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灸 慢性非特异溃疡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晗 李昆珊 +8 位作者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9-2263,2270,共6页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艾灸 维生素D受体 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己百教授诊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崔庆荣 邓沂 +2 位作者 李金田 陈光顺 张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123-1125,共3页
于己百教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按中医“肠澼”论治,认为病性属寒热错杂,病机是脾胃虚寒、湿热互结、虚实夹杂,治疗以清解湿热、温中散寒、涩肠止泻、温补脾肾为法,用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汤加减治疗取得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溃疡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于己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2
10
作者 毕文静 柳越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2-425,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有效地针对本病进行治疗对患者尤其重要。以下简要概括了近年中医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在治...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有效地针对本病进行治疗对患者尤其重要。以下简要概括了近年中医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研究近况。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辨证论治、疗效确切、价格适中、方法多样、不良反应小等等优势,临床应用,值得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溃疡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内治法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磊 王光铭 沈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43-1744,共2页
从升阳举陷法、调肝健脾法、脾肾双补法三方面入手,探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即肝、脾、肾三脏同治同调,以治脾为关键,并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佐证,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慢性复发型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云坚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宜兵 罗云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溃疡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经验 罗云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宝元运用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振丽 陈宝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70-137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溃疡结肠炎 泄浊燥湿健脾法 中医药疗法 陈宝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药新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方算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2期62-63,共2页
报道甲硝唑、可乐定、西米替丁、雷尼替丁、脑益嗪、甲氨喋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关键词 结肠炎 慢性 溃疡结肠炎 药物疗法 老药新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解毒汤结合针刺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杨洋 刘锐 +2 位作者 孟凡利 陈喜波 苏哲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汤结合针刺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1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汤结合针刺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1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58例患者康复新液局部治疗,予以观察组58例患者康复新液局部给药+健脾解毒汤+针刺疗法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两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QOL-100量表评分),并对比两组对治疗满意程度。同时随访1年,至2019年3月,记录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时间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8.28%(57/58)显著高于对照组86.21%(50/5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T细胞(NKT)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免疫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一定程度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NKT、IL-2、IL-6、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QOL-100量表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评分改善,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6.55%(56/58)高于对照组84.48%(49/58),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发率、1年复发率均为1.72%,低于对照组12.07%(7/58)、13.79%(18/58),P<0.05。结论健脾解毒汤结合针刺疗法可显著提升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患者恢复好、恢复快,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均改善,1年内疾病复发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口腔溃疡 健脾解毒汤 疗法 血清炎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肠炎食疗方
16
作者 南方雪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肠炎 食疗方 溃疡结肠炎 肠炎 饮食疗法 肠道功能 过敏 机械 腹部 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十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梁立新 郭玉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2370-2372,2377,共4页
“老十针”是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王乐亭先生根据“补中益气汤”的方义,结合其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设计的针灸处方,全方具有“理气健脾,升清降浊”的功效,是王老“治其本,以胃为先”学术思想的体现。临床上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慢性... “老十针”是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王乐亭先生根据“补中益气汤”的方义,结合其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设计的针灸处方,全方具有“理气健脾,升清降浊”的功效,是王老“治其本,以胃为先”学术思想的体现。临床上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肿瘤及化疗相关性消化道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现对该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十 慢性胃炎 功能消化不良 反流食管炎 溃疡结肠炎 消化系统疾病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靶向治疗炎症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顺德 汤慧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环腺苷酸(cAMP)特异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是治疗炎症性疾病药物研究热点之一.PDE4抑制剂可通过增加cAMP浓度,进而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炎症反应.许多针对炎症的PDE4靶向抑制剂目前正处于各期临床试验,如GSK256066治疗哮喘,罗氟... 环腺苷酸(cAMP)特异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是治疗炎症性疾病药物研究热点之一.PDE4抑制剂可通过增加cAMP浓度,进而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炎症反应.许多针对炎症的PDE4靶向抑制剂目前正处于各期临床试验,如GSK256066治疗哮喘,罗氟司特和GSK256066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替托司特治疗炎性肠病,apremilast治疗皮肤病及关节炎等.本文就PDE4抑制剂靶向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AMP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治疗应用 炎症 药物疗法 肺疾病 慢性阻塞 药物疗法 哮喘 药物疗法 结肠炎 溃疡 关节炎 类风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号灌肠液对UC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艾凌 唐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观察Ⅱ号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Ⅱ号灌肠液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33例 ,并与西药组 33例作同期随机对照 ,观察C -反应蛋白 (CRP)、α1抗胰蛋白酶 (α1-AT)、T淋巴细胞... 目的 :观察Ⅱ号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Ⅱ号灌肠液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33例 ,并与西药组 33例作同期随机对照 ,观察C -反应蛋白 (CRP)、α1抗胰蛋白酶 (α1-AT)、T淋巴细胞转化率 (LCT)的变化。结果 :该药能明显降低患者的CRP和α1-AT指标 ,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 ,降低CRP和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号灌肠液 慢性非特异溃疡结肠炎 免疫调节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