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1
作者 张薇 张庆容 +2 位作者 马茂林 冷强华 韩飞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水平、移植物病理学表现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异基因移植模型中,CTLA4-Ig治疗后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28.2±4.1)d比(7.0±0.7)d,P<0.01];术后第2、3、4周血清DSA-IgG水平升高,DSA-IgM水平不变;术后3周移植心脏心肌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毛细血管内C4d沉积,且术后第4周加重;移植物内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结论利用小鼠异基因心脏移植加用CTLA4-Ig成功建立了CR模型,为后续CR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小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供者特异性抗体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2
作者 靳帅 余一凡 +2 位作者 宋佳华 李涛 王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目的: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筛选出与该疾病发展相关的潜在致病靶点,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谱综合数据库下载基因微阵列数据,并进行交叉计算以确定差异表达基... 目的: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筛选出与该疾病发展相关的潜在致病靶点,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谱综合数据库下载基因微阵列数据,并进行交叉计算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将DEGs与基因本体(GO)分析是用来研究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差异以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的方法,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则是用来探索基因在特定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通路的工具。通过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分布进行计算,可以将排斥组的免疫浸润结果作为性状,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中进行分析,以获得与排斥相关的基因。然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以识别枢纽基因标记。结果:从3个数据集(GSE7392、GSE181757、GSE222889)共获得60个整合后的DEGs。通过GO及KEGG分析,GEDs主要集中在免疫应答的调节、防御反应、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刺激反应等。通路主要富集在抗原处理和呈递、EB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同种异体移植排斥、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再利用WGCNA和PPI网络筛选后,HLA-A、HLA-B、HLA-F、TYROBP被鉴定为枢纽基因(Hub基因)。选择带有临床信息的数据GSE21374构建4个枢纽基因的诊断效能及风险预测模型图,结果认为4个Hub基因均具有良好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在0.794-0.819)。从推理上可以得出结论,HLA-A、HLA-B、HLA-F和TYROBP这4种基因可能在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DEGs在研究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富集分析和枢纽基因筛选,以及相关诊断效能和疾病风险预测的推断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生物信息学分析 GEO数据库 Hu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P-3在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钺 龚建平 +2 位作者 刘长安 赵蕾 甘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探讨TIMP-3在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移植段主动脉转染TIMP-3质粒,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移植段腹主动脉内MMP-1,2、TIMP-3表达;Northern杂交分析MMP-2表达;酶图分析术后MMP-2的活性。结果①同系移植组MMP... 目的探讨TIMP-3在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移植段主动脉转染TIMP-3质粒,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移植段腹主动脉内MMP-1,2、TIMP-3表达;Northern杂交分析MMP-2表达;酶图分析术后MMP-2的活性。结果①同系移植组MMP-1,2、TIMP-3表达均较低;异系移植组MMP-1,2、TIMP-3表达显著增加。②转染TIMP-3的异系移植组术后1、2周时TIMP-3免疫组化染色密度指数为(1.7±1.1)和(0.9±0.4),较单纯异系移植组、同系移植组明显增强,有显著差异(P<0·05)。③转染TIMP-3的异系移植组MMP-2活性相对单纯异系移植组、同系移植组明显降低。结论调控MMPs与TIMPs之间的平衡,利用TIMP-3可能有效抑制MMPs表达及活性,干预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从而减缓C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排斥反应 TIMP-3 移植物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强 杜艺 +3 位作者 史艳玲 彭莉 林宇静 王晓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显微外科制作Fisher-Lewis大鼠肾移植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治疗组每日灌服葛根提取物混悬液(含异黄酮5mg/mL),给药体积为1.0mL/100g体重,对照...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显微外科制作Fisher-Lewis大鼠肾移植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治疗组每日灌服葛根提取物混悬液(含异黄酮5mg/mL),给药体积为1.0mL/100g体重,对照组同期给等量生理盐水,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和12周时采尾静脉血和收集24h尿量,测血压、尿蛋白、血肌酐和血胆固醇浓度;12周时收获大鼠移植肾,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8周和12周时,治疗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和总胆固醇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12周时,治疗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的慢性损害病理积分显著降低,肾组织的TGF-β1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对移植肾组织的功能和结构有保护作用,能延缓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葛根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卓乐治疗肝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计勇 甄作均 +3 位作者 苏树英 许卓明 陈焕伟 费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 :评估美卓乐治疗肝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3例肝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病人 ,予FK 5 0 6、强的松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因不同原因出现慢性排斥反应 (CR)。诊断后 ,例 1加大FK5 0 6剂量 ,加用骁悉 ;例 2亦用此法 ,3周后改用美... 目的 :评估美卓乐治疗肝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3例肝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病人 ,予FK 5 0 6、强的松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因不同原因出现慢性排斥反应 (CR)。诊断后 ,例 1加大FK5 0 6剂量 ,加用骁悉 ;例 2亦用此法 ,3周后改用美卓乐 ;例 3立即改用美卓乐。结果 :例 1恶化 ;例 2加大FK5 0 6剂量后亦恶化 ,应用美卓乐后 ,症状明显缓解 ;例 3应用美卓乐 ,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尽早、小剂量使用美卓乐可明显缓解CR。美卓乐可能是治疗肝移植后CR的有效方法 ,尤其是FK5 0 6控制下发生的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甲泼尼松 炎症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疗法改善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松 朱伟伟 +1 位作者 邱晓虹 张金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序贯疗法治疗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探索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及其免疫耐受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原位小肠移植为模型。FK506加雷帕霉素序贯疗法控制慢性排斥反应。HE,Masson和Elastin染...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序贯疗法治疗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探索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及其免疫耐受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原位小肠移植为模型。FK506加雷帕霉素序贯疗法控制慢性排斥反应。HE,Masson和Elastin染色用于反映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方法检测移植物及血液中细胞浸润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的表达。结果非序贯治疗组大鼠只有21%长期存活,而序贯治疗组大鼠91.7%得到长期存活。序贯治疗组大鼠表现出较完整的肠道及肠系膜组织学形态,并只有轻微的血管闭塞和胶原纤维的沉积。同时移植肠管肠系膜iNOS阳性吞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多,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显著降低。结论序贯疗法可明显缓解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发生,其机制可能与iNOS阳性吞噬细胞浸润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病理学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移植器官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祁晓平 孙正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前 ,移植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诱导多机制起作用的免疫耐受 ,防治人体对同种异体器官的慢性排斥反应。作者列举了该方向在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方面一些新的发现 ,总结了大剂量维生素E(VE)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是通过Th/Ts比值的... 目前 ,移植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诱导多机制起作用的免疫耐受 ,防治人体对同种异体器官的慢性排斥反应。作者列举了该方向在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方面一些新的发现 ,总结了大剂量维生素E(VE)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是通过Th/Ts比值的改变和不提高特异性抗体水平来实现的。同时 ,VE强大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移植组织的氧化压力和血管损伤 ,展望了VE用于防治移植器官慢性排斥反应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排斥反应 移植器官 维生素E 氧化压力 同种异体 血管损伤 特异性抗体 方向 作者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亚昆 祝清国 +2 位作者 陈剑峰 仇宇 于忠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7-40,84,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而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选用30只Wistar大鼠为供体,30只SD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左肾,采用HC-A离体肾保存液原位灌注,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以输尿管膀胱植入法行尿路重建... 目的建立稳定而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选用30只Wistar大鼠为供体,30只SD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左肾,采用HC-A离体肾保存液原位灌注,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以输尿管膀胱植入法行尿路重建,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3、6、9周取移植肾观察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斥反应情况。结果移植肾脏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呈渐进性变化,至术后9周可出现明显的慢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移植肾脏可顺利存活,部分出现肾积水并发症,但不影响排斥反应病理变化。结论本方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是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模型 动物 大鼠 慢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其磊 尚攀峰 +2 位作者 侯子珍 郗新生 岳中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21,F0002,7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供体为近交系F344大鼠,受体为Lewis大鼠,供肾采用左肾,在体修整,原位灌注。肾静脉用硬膜外导管做为临时内支架管端-端、六针法吻合,腹主动脉端-侧连续缝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供体为近交系F344大鼠,受体为Lewis大鼠,供肾采用左肾,在体修整,原位灌注。肾静脉用硬膜外导管做为临时内支架管端-端、六针法吻合,腹主动脉端-侧连续缝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受体术前3 d开始环孢素A灌胃至术后30 d(5 mg/kg·d),以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结果手术时间120~180 min;手术成功率90.9%(40P44);受体均存活60 d。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排斥反应等。结论供肾原位灌注,在体修整是简单可靠的方法。静脉內支架管端端吻合,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能够达到稳定的成功率,值得推广。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和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大鼠 模型 动物 慢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动脉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黔生 靳风烁 +7 位作者 乔着意 江军 徐序广 朱方强 聂志林 靳文生 罗军 颜加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 建立慢性排斥反应的简化动物模型,观察移植体动脉硬化发展规律。方法 采用病理图像分析及电镜观察移植后3、7、14、20、30、60 d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结合 PCNA及 C-myc免疫组化了解细胞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的... 目的 建立慢性排斥反应的简化动物模型,观察移植体动脉硬化发展规律。方法 采用病理图像分析及电镜观察移植后3、7、14、20、30、60 d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结合 PCNA及 C-myc免疫组化了解细胞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①术后14 d内膜层明显增生,术后 60 d持续增厚,细胞数术后 30 d达高峰,术后 20 d内膜层出现大量合成型平滑肌细胞;②术后 14 d中层细胞变性坏死,向内层迁移,α-actin阳性细胞数下降,而内膜层α-actin阳性细胞数却迅速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③术后3 d外膜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①移植动脉硬化具有内膜增生,中层细胞坏死、迁移、炎细胞浸润三大特点;②内膜增生在术后早期以细胞增生为主,后期则为细胞外基质增生,且伴随平滑肌形态改变;③PCNA表达反映出细胞增殖进程,而C-myc还可能与非增殖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动脉硬化 移植 PCNA C-MYC 慢性排斥反应 动物实验 动脉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3 peptide对大鼠移植心脏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透射电镜观察
11
作者 张雷 赵春芳 +2 位作者 张志敏 邵素霞 尹青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大鼠 心脏移植 冠状动脉硬化 EC-3蛋白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和异位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制作与比较
12
作者 李富新 李川 +1 位作者 刘彤 王鹏志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比较大鼠原位和异位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采用F344(RT11vr)大鼠作为供体,Lewis(RT11)大鼠作为受体,构建异系异位和原位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各8只),术后0~14 d给予皮下注射环孢素。观察术后受体的体质量变化及存... 目的比较大鼠原位和异位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采用F344(RT11vr)大鼠作为供体,Lewis(RT11)大鼠作为受体,构建异系异位和原位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各8只),术后0~14 d给予皮下注射环孢素。观察术后受体的体质量变化及存活时间。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酒精苏木素染色后观察肠组织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变化。计算两组受体大鼠的成模率。结果异位和原位小肠移植大鼠均能长期存活,大部分超过90 d。原位小肠移植组大鼠术后第3日恢复正常饮食,于术后14 d左右体质量可恢复至术前水平,之后缓慢增长,但大部分原位小肠移植大鼠在术后150 d出现持续的体质量下降,且不能被环孢素逆转。异位小肠移植组大鼠术后第1日恢复进食,于术后25~30 d才能恢复至术前的体质量水平,术后30~90 d期间,体质量逐渐上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原位小肠移植组大鼠术后90 d的小肠组织未出现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改变且未见明显纤维化,术后163 d和术后200 d的小肠组织出现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改变,且出现移植小肠系膜纤维化。异位小肠移植组大鼠术后90 d和术后200 d的小肠组织均出现典型的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改变和移植小肠系膜纤维化。异位小肠移植组全部出现特征性病理改变,成模率为100%,与原位小肠移植组成模率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344→Lewis大鼠组合建立原位和异位小肠移植模型,术后给予小剂量环孢素,均可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出现慢性排斥反应。与原位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相比,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建模操作简单,慢性排斥反应成模时间较短,病理改变程度相对一致,更适合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小肠移植 异位小肠移植 大鼠 慢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在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王保瑶 晏强 +7 位作者 邹和群 眭维国 邹贵勉 梁桂荣 罗皓 解水勇 陈怀周 谢申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48-2051,共4页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和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46例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组织中MMP-2和TIMP-...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和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46例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组织中MMP-2和TIMP-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肾功能关系及与ABMR的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管萎缩(IF/TA)的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15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MMP-2和TIMP-1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5),MMP-2的表达随IF/TA病理分级增加呈递减趋势(各组间比较P<0.05),TIMP-1的表达随IF/TA病理分级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比较P<0.05);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肾功能血肌酐逐渐上升(P<0.05);TIMP-1的表达与血肌酐正相关(r=0.718,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MMP-2和TIMP-1异常表达促进着移植肾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 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管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期间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群 龚建平 +3 位作者 易继林 邹声泉 陈孝平 夏穗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4-235,共2页
为探讨移植肾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 R)和细胞粘附分子 - 1(ICAM- 1)的表达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地位及诊断价值 ,选用近交大鼠 F344和 L EW进行左侧原位肾移植 ,于术后 10 d切除右侧自体肾 ,分别于术后第 4、 12~ 16、 >32... 为探讨移植肾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 R)和细胞粘附分子 - 1(ICAM- 1)的表达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地位及诊断价值 ,选用近交大鼠 F344和 L EW进行左侧原位肾移植 ,于术后 10 d切除右侧自体肾 ,分别于术后第 4、 12~ 16、 >32周处死各组动物 ,取移植肾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检测移植肾中 IL- 2 R和 I-CAM- 1的表达。结果发现同种异体肾移植组于第 4周开始出现 IL- 2 R及 ICAM- 1的表达 ,于 32周达高峰 ,明显高于自体肾移植组和同质移植组。提示 IL- 2 R和 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IL-2R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滌非 廖涛 苗芸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3,共6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病变的最佳方法,然而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但对慢性排斥反应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长期慢性排斥反应可能导致移植物失功,严重影响移植物的长期...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病变的最佳方法,然而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但对慢性排斥反应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长期慢性排斥反应可能导致移植物失功,严重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近年来,巨噬细胞在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慢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理变化、参与慢性排斥反应巨噬细胞的多样性及功能差异、巨噬细胞参与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巨噬细胞相关慢性排斥反应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巨噬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巨噬细胞 纤维化 炎症反应 移植物血管病 修复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惠宇 蒋昊 +6 位作者 周政 胡林昆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组(20例),随访3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活检时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预测移植物丢失中的价值。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矩阵分析比较分组、结局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结果caAMR组和caAMR+TCMR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和79%,活检时eGFR和24 h尿蛋白预测3年移植肾丢失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可信区间(CI)0.70~0.97]和0.78(95%CI 0.61~0.96)。LASSO-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显示eGFR≤25.23 mL/(min·1.73 m^(2))及主要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可能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7.67(95%CI 2.18~27.02)和5.13(95%CI 1.33~19.80)。Banff慢性病变指标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P<0.05)。结论活检时主要DSA为HLAⅠ类以及eGFR≤25.23mL/(min·1.73m^(2))可能是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移植肾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
17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王祥慧 丁振山 代贺龙 秦燕 薛武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布的《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指南和成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诊治的临床现状,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内容涵盖肾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规范诊治,以期为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旨在改善及促进肾脏移植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去致敏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移植慢性排斥组织中CD40和CD40L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广臣 许纯孝 +2 位作者 张怀强 关广骤 蒋小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肾组织中CD40 40L的原位表达特点。以期阐明CD40 CD40L共刺激通路在移植肾脏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共分 3个实验组 :即同种异体移植不用药对照组、同品系移植组、同种异体移植CSA治疗组。用SP免... 目的 :观察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肾组织中CD40 40L的原位表达特点。以期阐明CD40 CD40L共刺激通路在移植肾脏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共分 3个实验组 :即同种异体移植不用药对照组、同品系移植组、同种异体移植CSA治疗组。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移植肾脏组织CD40 CD40L表达进行观察 ,并结合肾间质中浸润的炎性细胞CD3+和CD68+细胞数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排斥肾组织中CD40 CD40L表达分布不同 ,间质淋巴细胞以表达CD40为主 ,CD40L表达肾实质细胞表达为主。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间质CD40 +细胞数与CD3+、CD68+细胞数密切相关 ;CD40L+细胞数与CD3+细胞数呈正相关 ,与CD68+细胞数无相关性。结论 :CD40 CD40L共刺激通路可能在移植肾慢性排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排斥反应的新型免疫抑制剂——Leflunomide
19
作者 郑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47-50,共4页
Leflunomide(Lef),又称HWA486,暂译名为雷抑素),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属异恶唑类衍生物。1979年由德国Hoechst A.G药厂首先合成,初步证实能有效防治MRL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大鼠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等一系列自身免疫... Leflunomide(Lef),又称HWA486,暂译名为雷抑素),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属异恶唑类衍生物。1979年由德国Hoechst A.G药厂首先合成,初步证实能有效防治MRL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大鼠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等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LUNOMIDE 排斥反应 新型免疫抑制剂 A771726 环抱素A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增殖 Bartlett 抑制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被引量:51
20
作者 石炳毅 李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512,共8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总结各移植中心的肾移植临床经验,在《中国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并依据Banff标准,从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加速... 为了进一步规范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总结各移植中心的肾移植临床经验,在《中国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并依据Banff标准,从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肾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加速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体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