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慢性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9
1
作者
祁川川
陈建中
柴丽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研究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慢性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3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脏...
目的研究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慢性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3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分为心脏毒性组21例和无心脏毒性组102例。观察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后发生慢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毒性组心电图异常、ST-T段改变、T波异常发生率高于非心脏毒性组(P<0.05);心脏毒性组心电图异常次数多于非心脏毒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电图异常次数、ST-T段改变、T波异常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后慢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年龄、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与慢性心脏毒性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对早期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慢性心脏毒性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蒽环类
乳腺肿瘤
慢性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柔比星致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翠柳
柴钰
+2 位作者
凌望
吴美平
金素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1,共8页
目的基于病理变化评估不同浓度多柔比星致小鼠心脏毒性模型的成模效果。方法采用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3 mg/kg多柔比星组、4 mg/kg多柔比星组、5 mg/kg多柔比星组、6 mg/kg多柔比星组、7 mg/kg多...
目的基于病理变化评估不同浓度多柔比星致小鼠心脏毒性模型的成模效果。方法采用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3 mg/kg多柔比星组、4 mg/kg多柔比星组、5 mg/kg多柔比星组、6 mg/kg多柔比星组、7 mg/kg多柔比星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每3 d 1次,共10次,观察小鼠的状态,对小鼠心重、体重、心重比、心胫比、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并检测心脏组织中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心脏中段横截面积与单个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大小等来评价多柔比星诱导的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结果统计整个实验周期中小鼠的生存情况,3~5 mg/kg各给药组小鼠均存活6只,生存率为100%,6 mg/kg给药组小鼠存活5只,生存率为83.3%,7 mg/kg给药组小鼠存活1只,生存率约达16.7%。与NS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生存率呈下降趋势,且与多柔比星给药浓度呈负相关,而小鼠的心重、体重、心胫比则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当多柔比星浓度达到4 mg/kg时,相较NS组,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心肌纤维化面积增多,且发现心脏整体缩小,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相应缩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鼠心脏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萎缩及生存率等指标随着体内多柔比星蓄积量增加而恶化,造模时选用4~6 mg/kg浓度的多柔比星构建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较为合适,超过该剂量则小鼠死亡率较高,不利于后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动物模型
小鼠
慢性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慢性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9
1
作者
祁川川
陈建中
柴丽君
机构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慢性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3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分为心脏毒性组21例和无心脏毒性组102例。观察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后发生慢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毒性组心电图异常、ST-T段改变、T波异常发生率高于非心脏毒性组(P<0.05);心脏毒性组心电图异常次数多于非心脏毒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电图异常次数、ST-T段改变、T波异常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后慢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年龄、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与慢性心脏毒性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对早期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慢性心脏毒性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蒽环类
乳腺肿瘤
慢性心脏毒性
Keywords
ElectroCardiography
Anthracyclines
Breast neoplasms
Chronic cardioxicity
分类号
R54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柔比星致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翠柳
柴钰
凌望
吴美平
金素安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8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904167)。
文摘
目的基于病理变化评估不同浓度多柔比星致小鼠心脏毒性模型的成模效果。方法采用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3 mg/kg多柔比星组、4 mg/kg多柔比星组、5 mg/kg多柔比星组、6 mg/kg多柔比星组、7 mg/kg多柔比星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每3 d 1次,共10次,观察小鼠的状态,对小鼠心重、体重、心重比、心胫比、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并检测心脏组织中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心脏中段横截面积与单个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大小等来评价多柔比星诱导的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结果统计整个实验周期中小鼠的生存情况,3~5 mg/kg各给药组小鼠均存活6只,生存率为100%,6 mg/kg给药组小鼠存活5只,生存率为83.3%,7 mg/kg给药组小鼠存活1只,生存率约达16.7%。与NS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生存率呈下降趋势,且与多柔比星给药浓度呈负相关,而小鼠的心重、体重、心胫比则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当多柔比星浓度达到4 mg/kg时,相较NS组,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心肌纤维化面积增多,且发现心脏整体缩小,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相应缩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鼠心脏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萎缩及生存率等指标随着体内多柔比星蓄积量增加而恶化,造模时选用4~6 mg/kg浓度的多柔比星构建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较为合适,超过该剂量则小鼠死亡率较高,不利于后期实验。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动物模型
小鼠
慢性心脏毒性
Keywords
doxorubicin
animal model
mouse
chronic cardiac toxicity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对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慢性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
祁川川
陈建中
柴丽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柔比星致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金翠柳
柴钰
凌望
吴美平
金素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