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配偶相依关系在二元应对与自我管理间的主客体互倚中介效应初探
1
作者 史英梅 刘安诺 +3 位作者 王琎 刘蕾蕾 齐东红 任飞飞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配偶相依关系在二元应对及自我管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及其配偶共212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配偶相依关系在二元应对及自我管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及其配偶共212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CHF自我管理量表、配偶对患者自我管理的贡献量表、夫妻相依关系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二元水平分析主体效应、客体效应以及中介效应。结果CHF患者及配偶自我管理得分率分别为(53.24±14.62)%、(57.46±14.55)%,二元应对总分分别为(119.30±14.14)分、(118.89±14.41)分,相依关系得分分别为(2.96±0.92)分、(2.66±0.97)分。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相依关系与自我管理均正相关(均P<0.01)。主体效应中自身相依关系在自身二元应对和自我管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47.23%和24.07%。客体效应中自身相依关系在配偶二元应对与自身自我管理之间的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0.0%、50.14%。结论临床干预中需要将CHF患者和配偶作为整体,关注二元应对、相依关系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配偶 相依关系 二元应对 自我管理 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混合方法系统评价
2
作者 王伊钶 贾盈盈 +4 位作者 兰美娟 何晓娣 郭志冉 陈媛儿 沈航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研究,为减少CHF患者未满足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系统评价设计,在相关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5年2月5日的相关文献,对CHF患者确诊后...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研究,为减少CHF患者未满足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系统评价设计,在相关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5年2月5日的相关文献,对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采用基于数据的收敛整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1525例CHF患者,超过60%的CHF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确诊后未满足需求。最终整合结果显示,CHF患者存在16种未满足需求:生理需求;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支持;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精神卫生需求;经济援助;政府支持;亲友支持;生活自我控制感;医护人员支持;与医护人员共同决策;出院准备;信息需求;移动医疗;精神寄托需求;延续性护理。结论:CHF病情复杂,患者生活质量低,未满足需求较多。未来有必要深入研究,针对CHF患者诸多未满足需求,构建更具针对性的CHF护理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未满足需求 混合研究系统评价 混合研究质量评价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0
3
作者 朱冬敏 林征 +2 位作者 刘洪珍 吴蕾 孙艺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5,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随访观察12周,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HF的症状(67.9%)、常见并发症知识(69.8%),CHF的药物治疗知识(71.7%)、每日盐的摄入量(77.4%),适宜运动对CHF的重要性(79.2%)、心理因素对CHF的重要性(69.8%)、CHF的自我监测指标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采用低盐饮食"及"按医嘱服药"外,观察组患者EHFSCB-9各条目得分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维度得分(6.9±5.2)、身体活动维度得分(11.6±6.7)、情感维度得分(4.7±4.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变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华 杨杰孚 +6 位作者 张传宝 包承鑫 褚德发 钟优 李宏义 张瑞生 刘德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临床特点 独立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患者 心血管事件 国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玄春花 杨光 于治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0-470,共1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伴有心房颤动(房颤)通常会增加病死率和脑栓塞的发生率。房颤时心率增快和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导致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进而加重心衰患者心肌缺血性损伤。最近的研究显示,在没有心血管疾病、LDL—C正常,但C...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伴有心房颤动(房颤)通常会增加病死率和脑栓塞的发生率。房颤时心率增快和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导致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进而加重心衰患者心肌缺血性损伤。最近的研究显示,在没有心血管疾病、LDL—C正常,但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中,使用瑞舒伐他汀可以使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首要终点降低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瑞舒伐他汀 心房颤动 预防作用 心肌缺血性损伤 C反应蛋白升高 心血管疾病 心衰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老年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加自动复律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燕 苗云波 +2 位作者 周燕 李平仙 张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9-320,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临床上,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的广泛应用,CHF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临床上,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的广泛应用,CHF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药物治疗,仍不能阻止心力衰竭的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复律治疗 疗效观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难治性 同步 心脏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素水平降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卫东 高想 +1 位作者 倪卫兵 陶志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水平变化 临床意义 甲状腺素 老年 CHF患者 心肌收缩功能 临床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定彬 张红亮 张渊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循证医学 治疗效果 高龄患者 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CHF) 标准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治疗快速型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0
9
作者 赵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35,共2页
未来20年,房颤的发病率估计会翻倍[1],至2030年仅欧洲每年预计新增房颤120 000-215 000例[2],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达33%,合并持续房颤的患者达44%,合并永久性房颤的患者高达56%[3]。改善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快速心室率房颤伴心... 未来20年,房颤的发病率估计会翻倍[1],至2030年仅欧洲每年预计新增房颤120 000-215 000例[2],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达33%,合并持续房颤的患者达44%,合并永久性房颤的患者高达56%[3]。改善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快速心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重要方式,以达到有效控制患者快速心室率的目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快速型房颤 临床治疗 比索洛尔 快速心室率 疗效 阵发性房颤 持续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阳 邓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4期324-325,共2页
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是指大脑精神和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感知觉、记忆、言语、抽象思维等这些高级功能的障碍,是痴呆早期的重要症状之一。统计表明,中国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4.8%,85岁以上人群中每3人就有... 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是指大脑精神和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感知觉、记忆、言语、抽象思维等这些高级功能的障碍,是痴呆早期的重要症状之一。统计表明,中国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4.8%,85岁以上人群中每3人就有1例痴呆患者。据推测,2040年中国痴呆患病人数将等于世界发达国家痴呆患病人数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患病人数 智力活动 高级功能 抽象思维 发达国家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付乃宽 李琼 +2 位作者 曹月娟 吴冬燕 许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4-654,共1页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通过心脏同步性的改善,包括房室同步性、左心室内同步性和左右心室间的同步性,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心室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反流,减低间隔矛盾运动,逆转慢性心脏重构,从而减轻慢性心力衰竭(CHF)患...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通过心脏同步性的改善,包括房室同步性、左心室内同步性和左右心室间的同步性,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心室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反流,减低间隔矛盾运动,逆转慢性心脏重构,从而减轻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近期cHF治疗的重大进展。现将我院20例CRT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CRT的短、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脏再同步治疗 疗效分析 左心室收缩功能 难治性 临床症状 二尖瓣反流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的要点
12
作者 华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6-236,共1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案由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四类药物组成。前两类药物能改善症状,后两类药物能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长期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药物组成 类药物 利尿剂 基本方 洋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哪几方面?
13
作者 郭艺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5期349-349,共1页
答: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治疗,并在门诊定期随访评估。在此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健康教育 定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照护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价值探讨——评《常见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及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洁 李玉芝 +2 位作者 赵伟霞 刘坤 李燕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常见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及护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徐军等主编,ISBN:9787308158060。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的表现,通常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导致静脉系统和体循环淤血引起的一组... 《常见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及护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徐军等主编,ISBN:9787308158060。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的表现,通常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导致静脉系统和体循环淤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我国现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约125万例,占心血管疾病患者总数的5%~1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运动减少、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常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因此,生命质量普遍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 生命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理能力 心血管疾病 体循环淤血 价值探讨 静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近期疗效 被引量:36
15
作者 张成 王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80-3281,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也被称之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心脏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或者是因为循环负荷过重而减弱心肌收缩力,以及心排出量存在相应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心力衰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也被称之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心脏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或者是因为循环负荷过重而减弱心肌收缩力,以及心排出量存在相应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心力衰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会降低其生存率。在传统治疗心力衰竭中主要以利尿、强心、吸氧以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为主,但目前提倡联合使用多种不同机制的药物进行治疗。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远近期疗效进行研究,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联合治疗 近期疗效 美托洛尔 卡托普利 老年患者 扩张血管药物 慢性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评《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灿 王亚新 +3 位作者 高宇清 陈兢兢 王兴华 刘晴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由丁淑成,姜秋红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0343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交等都会...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由丁淑成,姜秋红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0343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交等都会造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 内科临床护理 延续护理 生命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心血管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传焕 鲁爱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35-233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变化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组,疗程12周。测定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变化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enalapril)组,疗程12周。测定治疗前、治疗第1、第12周血浆RA、AngⅡ、ALD、NO及ET-1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AngⅡ、ALD、ET-1及NO水平升高(P<0.01),NO/ET-1值降低(P<0.05)。氯沙坦治疗后血浆ALD、ET-1及NO水平降低(P<0.01),NO/ET-1值升高(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gⅡ、ALD、ET-1及NO水平升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氯沙坦治疗后可获得有益的临床及神经激素效应,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洛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神经内分泌 氯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内皮素-1(ET-1) 醛固酮(ALD) NO/ET-1 血浆肾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新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0-75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卡维地洛 标准治疗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临床观察 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 美多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枢神经症状为首发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26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华满堂 陆雪梅 +1 位作者 马海林 高振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885-288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中枢神经症状 首发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慢性心功能不全 人口老龄化 不典型表现 心脏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处理
20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60-1660,共1页
有数据显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达5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包括:(1)尿酸生成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时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使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尿酸生成增加;ATP生成减少,ATP耗竭,腺嘌呤降解... 有数据显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达5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包括:(1)尿酸生成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时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使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尿酸生成增加;ATP生成减少,ATP耗竭,腺嘌呤降解为肌苷、黄嘌呤、次黄嘌呤和尿酸;(2)尿酸排泄减少:肾灌注不足,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增多,尿酸通过URAT1分泌入肾小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高尿酸血症 肾功能不全 炎性细胞因子 次黄嘌呤 尿酸排泄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