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9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配偶相依关系在二元应对与自我管理间的主客体互倚中介效应初探
1
作者 史英梅 刘安诺 +3 位作者 王琎 刘蕾蕾 齐东红 任飞飞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配偶相依关系在二元应对及自我管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及其配偶共212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配偶相依关系在二元应对及自我管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及其配偶共212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CHF自我管理量表、配偶对患者自我管理的贡献量表、夫妻相依关系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二元水平分析主体效应、客体效应以及中介效应。结果CHF患者及配偶自我管理得分率分别为(53.24±14.62)%、(57.46±14.55)%,二元应对总分分别为(119.30±14.14)分、(118.89±14.41)分,相依关系得分分别为(2.96±0.92)分、(2.66±0.97)分。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相依关系与自我管理均正相关(均P<0.01)。主体效应中自身相依关系在自身二元应对和自我管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47.23%和24.07%。客体效应中自身相依关系在配偶二元应对与自身自我管理之间的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0.0%、50.14%。结论临床干预中需要将CHF患者和配偶作为整体,关注二元应对、相依关系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配偶 相依关系 二元应对 自我管理 主客体互倚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桥梁症状网络分析
2
作者 李如如 王苗 +4 位作者 陈硕硕 徐嘉仪 王珏 韩亚茹 张丽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网络分析识别症状群结构和桥梁症状。结果:共提取出呼吸-睡眠障碍症状群、外周水肿症状群、头晕-疲乏症状群、口咽不适症状群4个症状群,桥梁强度前4位的症状分别为腿部或手臂水肿(rS=0.559,rE=3.756)、平躺时呼吸困难(rS=0.408,rE=4.556)、缺乏食欲(rS=0.396,rE=3.999)、口干(rS=0.363,rE=2.199),预期影响最高的症状是夜间睡眠憋醒(rE=4.750,r S=0.202)。结论:腿部或手臂水肿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心桥梁症状,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乏食欲以及口干是连接不同症状群的桥梁症状。借助桥梁症状在各个症状群间的桥接作用,对桥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群 桥梁症状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马丽嫦 沈莹 +2 位作者 刘文娟 朱艳梅 娄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肌少症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选取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用回归分析构建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并完成验证。结果共纳入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肌少症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选取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用回归分析构建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并完成验证。结果共纳入4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患者在年龄、性别、Charlson共病指数、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糖尿病、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握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体重指数与糖尿病、体重指数与血红蛋白之间在5%的水平上显著(P<0.05),其余各影响因素间无交叉关系,彼此相对独立。高龄、女性、Charlson共病指数较高、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异常、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及以上、握力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易发生肌少症(P<0.05)。验证组预测肌少症发生的C-index为0.866,95%CI(0.583,0.91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16,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71.3%。结论高龄、女性、Charlson共病指数较高、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异常、吸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及以上、握力低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开展轨迹研究,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动态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护士动态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工具,以期减少肌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少症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自我评分表的构建及检验
4
作者 于文汇 朱欢欢 陈雁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6,74,共5页
目的构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自我评分表并进行验证,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及质性研究,制订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目的构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自我评分表并进行验证,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及质性研究,制订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赋分,进行信效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100%,专家权威系数0.88。构建的评分表包含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以及36项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范围为1~7分;评分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7,内容效度为0.921;ROC分析最佳界点值为28分。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自我评分表可靠性较高、科学性较强,可作为简易评分工具,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快速自我评估容量负荷水平并给出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 慢性心力衰竭 容量超负荷 早期预警 自我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白婷 肖娟 +2 位作者 邢蓓 罗轩 闫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 基于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参与者711例,根据CHF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433)及CHF组(n=278)。比较两组患者一... 目的 基于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参与者711例,根据CHF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433)及CHF组(n=27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之间的差异,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分析血压昼夜下降率与CHF患病率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联,并进一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3.3±7.1)mmHg vs.(5.0±6.7)mmHg,P=0.001],舒张压夜间下降率相较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5.7±7.6)mmHg vs.(6.8±7.2)mmHg,P=0.061]。限制性样条分析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率之间呈现线性关联。经过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矫正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夜间下降率(OR=0.97,95%CI:0.95~0.99,P=0.010)与CHF患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未发现显著关联。结论 收缩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收缩压昼夜波动明显下降的人群,CHF患病风险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夜间下降率 慢性心力衰竭 动态血压监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脂代谢指标与炎性因子表达和左心室重构相关分析
6
作者 张宾 尹鹏帆 +4 位作者 石金铮 洪洋 孟丑栓 马芳芳 李永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脂代谢指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左心室重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脂代谢指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左心室重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计24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左心室重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21例)及重构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重构相关参数及脂代谢指标、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CRP、IL-6水平。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系患者左心室重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性模型分析左心室重构相关参数与脂代谢指标、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CRP、IL-6水平相关性。结果重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尺寸(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对照组[(76.84±10.54)mm比(67.08±9.47)mm、(78.41±11.38)mm比(65.29±10.44)mm、(17.43±4.02)mm比(12.19±3.45)mm、(17.64±4.11)mm比(12.28±3.51)mm、(149.83±23.19)g/m^(2)比(139.74±21.46)g/m^(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35.44±7.69)%比(40.18±7.81)%,P<0.05];重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5.56±1.11)mmol/L比(4.71±1.03)mmol/L、(1.75±0.05)mmol/L比(1.64±0.04)mmol/L、(1.71±0.16)mmol/L比(1.48±0.14)mmol/L、(2.86±0.59)mmol/L比(2.55±0.54)mmol/L,P<0.05];重构组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低于对照组[(0.49±0.05)mg/ml比(0.73±0.07)mg/ml、(117.04±21.49)pg/ml比(131.57±24.61)pg/ml、(8.36±1.07)mg/比(9.03±1.24)mg/L,P<0.05];重构组CRP、IL-6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TG、LDL-C、HDL-C、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CRP、IL-6水平均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EDD、LVESd、LVPWTs、IVSTd、LVMI水平与TC、TG、LDL-C、HDL-C、CRP、IL-6水平呈正相关,与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LVEF水平与TC、TG、LDL-C、HDL-C、CRP、IL-6水平呈负相关,与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重构患者表现出脂代谢指标、CRP、IL-6水平升高,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降低,且均为患者左心室重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脂代谢指标、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与CRP、IL-6水平与左心室重构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脂代谢 Vaspin、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 炎症因子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丽红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总结
7
作者 韩叶 姜丽红 刘兆政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3期25-28,共4页
姜丽红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关键为气阳虚为本,瘀水阻络为标,心阴不足贯彻始终。治疗方面提出“非常5+1”原则,即在西药“新五联”的基础上应用中药,除应用温阳化瘀利水的中药外,还重剂应用益气敛阴类药物,如黄芪和山茱萸的大量应用,临... 姜丽红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关键为气阳虚为本,瘀水阻络为标,心阴不足贯彻始终。治疗方面提出“非常5+1”原则,即在西药“新五联”的基础上应用中药,除应用温阳化瘀利水的中药外,还重剂应用益气敛阴类药物,如黄芪和山茱萸的大量应用,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姜丽红 中药辨治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纤维生长因子21抑制线粒体损伤途径探讨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8
作者 毛美玲 卢健棋 +8 位作者 韩景波 卢洁 卢俊燊 谢丽钰 陈佳永 肖湘 石炜琦 杨尚冰 董礼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目的 探讨强心汤基于成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抑制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和心肌纤维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5只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心汤低... 目的 探讨强心汤基于成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抑制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和心肌纤维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5只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心汤低、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7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强心汤低、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强心汤21.69 g/kg、43.38 g/kg、西药组每天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5.17 mg/kg灌胃,对照组、模型组每次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水平;马松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荧光终端DUTP缺口端标签(terminal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观察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WB)法检测心肌组织中FGF2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mox 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 Txnr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严重;线粒体碎裂、嵴消失、数量减少、体积大小不一、肌丝排列不齐;FGF21水平明显升高(P<0.01),Hmox1、Txnrd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各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降低(P<0.01)、心肌组织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明显减轻;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大小较一致、肌丝排列较为致密,整体形态接近对照组;FGF21水平明显降低(P<0.01),Hmox1、Txnr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强心汤可改善CHF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FGF21的表达进而抑制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汤 慢性心力衰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血红素加氧酶1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线粒体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乐 陈锐 +2 位作者 王晶 张金玲 靳宏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3-5,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脏结构、功能异常改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尚缺乏明确的客观指标支撑。该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文献,主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脏结构、功能异常改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尚缺乏明确的客观指标支撑。该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文献,主要从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新型生物标志物、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数等方面探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指标,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提供更多的客观化标准,提高中医学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客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琍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浅析
10
作者 熊建华 马琍(指导)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其病死率高,属于内科急危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马琍教授认为该病的中医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包括气虚、气阴不足、阳气亏虚,甚至阴阳两虚、阴阳离决;实者包括痰浊、水饮内停、瘀血阻...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其病死率高,属于内科急危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马琍教授认为该病的中医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包括气虚、气阴不足、阳气亏虚,甚至阴阳两虚、阴阳离决;实者包括痰浊、水饮内停、瘀血阻络。该病的治疗早期以益气扶正、利水逐饮为主,病情发展期以益气养阴、利水逐饮、活血通络法治之,疾病后期以温阳利水、活血通络法治之,益气化饮需贯穿治疗始终。该文介绍马琍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喘证 水肿 马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晓昱从肾论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临证经验
11
作者 赵梦瑶 程晓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临床较为常见。程晓昱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以老年人多见,常因心衰日久,损及肾阳,或年岁增加,五脏渐虚,阴阳失衡,其病位主要在心肾,并可涉及多种脏腑,病机主要在于肾精不足,心肾阳虚,病及...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临床较为常见。程晓昱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以老年人多见,常因心衰日久,损及肾阳,或年岁增加,五脏渐虚,阴阳失衡,其病位主要在心肾,并可涉及多种脏腑,病机主要在于肾精不足,心肾阳虚,病及他脏,以致其余脏腑阳气俱虚,无以温煦、推动脏腑气机正常运行,化生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导致心衰进一步发展。同时,阳气亏虚致营卫失行其道,肾精不足致脑髓失养,元神欠安,最终导致失眠的发生。程教授在临床诊疗中重视“温阳补肾,活血利水”“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内外共治,顺应天时”,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失眠 程晓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韦荣蓉 吴筱娴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标准化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运动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LVEF和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LVEF和6MWD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中体力活动、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标准化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标准化运动康复训练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现代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薄慧赢 侯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在1997年被列为一种新出现的流行病,长久以来,尽管正在努力治疗和管理HF,但其病死率和住院率的负担仍未减轻,这些令人不安的趋势反映了心衰综合征的复杂性。由于对慢性心力衰竭各种表现和机制理解不足,且通...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在1997年被列为一种新出现的流行病,长久以来,尽管正在努力治疗和管理HF,但其病死率和住院率的负担仍未减轻,这些令人不安的趋势反映了心衰综合征的复杂性。由于对慢性心力衰竭各种表现和机制理解不足,且通常与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病相结合,使其至今仍是一个主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现如今,包括组学在内的新兴风险因素为发现导致心衰的新机制途径提供了希望。该综述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慢性心衰发病机制及新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管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虚通补”理论探讨虫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运用
14
作者 冯兰栓 宁博 +4 位作者 王一鸣 余湖斌 李世淋 王宇婷 赵明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不同的虫类药药效各具特点,涉及祛瘀活血、祛痰散结、补益等。本文基于“络虚通补”理论探讨虫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运用,以中医“络虚通补”理论为切入点,将CHF病机分为气阳虚乏、络虚不荣,痰瘀水停、络息成积,认为治疗应... 不同的虫类药药效各具特点,涉及祛瘀活血、祛痰散结、补益等。本文基于“络虚通补”理论探讨虫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运用,以中医“络虚通补”理论为切入点,将CHF病机分为气阳虚乏、络虚不荣,痰瘀水停、络息成积,认为治疗应化瘀通络、祛痰通络、散结通络、通补心络,从而达到“络虚通补”之效,并总结虫类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机制,为CHF治疗提供用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络虚通补 虫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模式的影响因素与运动恐惧的效应分析
15
作者 黎金英 吴露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模式的影响因素与运动恐惧的效应。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桂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2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问卷评分表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模式的影响因素与运动恐惧的效应。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桂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2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问卷评分表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模式的影响因素与运动恐惧的效应。结果: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以及心衰级别和运动恐惧在二元应对水平低下与良好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是患者二元应对水平优良的保护因素,心衰级别高、病程长、个人月收入低、运动恐惧是二元应对水平优良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是患者配偶二元应对水平优良的保护因素,个人月收入低、运动恐惧是患者配偶二元应对水平优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心衰级别、病程长短、个人月收入以及配偶的文化程度和个人月收入,均能够独立预测双方二元应对水平的优劣。此外,运动恐惧在患者及其配偶中均表现出对二元应对水平的负面影响,是二元应对水平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二元应对 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 配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栓弹力图特征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姜丽 张娜 梅秀峰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比较152例不同证型CHF患者的一般资料和TEG特征;Pearson检验分析TEG特征与不同证型CHF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TEG...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比较152例不同证型CHF患者的一般资料和TEG特征;Pearson检验分析TEG特征与不同证型CHF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TEG特征对不同证型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获得最佳临界值;根据最佳临界值将不同证型患者分别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7种不同证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功能分级、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Angle角、血栓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值、凝血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index,C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分别与7种证型呈负相关(P<0.05),Angle角、血栓MA值、凝血CI值分别与7种证型呈正相关(P<0.05);凝血反应时间预测7种证型(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阴竭阳脱证)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54、6.12、5.63、5.78、6.08、5.45、5.37 min,血凝块形成时间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6、2.37、2.10、2.02、2.32、1.95、1.87 min,Angle角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4.32°、65.85°、70.12°、67.86°、66.12°、71.35°、73.24°,血栓MA值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4.16、55.28、59.37、57.25、56.42、60.13、62.85 mm,凝血CI值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95、1.06、1.47、1.22、1.18、1.54、1.62;7种证型高危组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结论:TEG特征指标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Angle角、血栓MA值、凝血CI值与CHF的不同中医证型均具有相关性,对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较高,有利于临床上早期识别不良预后的高危人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血栓弹力图 相关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耻感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亲密度和心理困扰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17
作者 彭进 夏婷 +3 位作者 胡雅婷 黄莹 沈妮 刘涛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疾病羞耻感对家庭亲密度和心理困扰的中介效应。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就诊的老年CHF患者,使用CHF的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the 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疾病羞耻感对家庭亲密度和心理困扰的中介效应。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就诊的老年CHF患者,使用CHF的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the 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es 8-item version,SSCI-8)、家庭亲密度分量表(family cohesion scale,FCS)、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性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本研究老年CHF的SSCI-8、FCS、K10评分分别为(25.44±5.12)分、(41.30±10.85)分、(23.22±5.01)分。SSCI-8与FCS评分呈负相关(r=-0.355,P<0.05),与K10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52,P<0.05),FCS与K10评分呈负相关(r=-0.432,P<0.05)。病耻感在老年CHF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心理困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β=-0.32,P<0.05)。家庭亲密度对心理困扰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4.82%,家庭亲密度通过病耻感对心理困扰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5.18%。结论家庭亲密度不仅可影响老年CHF患者的心理困扰,还可通过病耻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 病耻感 家庭亲密度 心理困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杨广兴 闫记生 刘峡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DCM致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DCM致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高敏心脏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炎症因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及血清NT-proBNP、hs-cTnT、IL-6、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6MWT距离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DCM致CHF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志物 沙库巴曲缬沙坦 再入院率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Ficolin-3、PDGF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
19
作者 蒋含琴 邱胜利 马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纤维蛋白胶凝素3(Ficolin-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28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87岁;身体质量指数20.12~26.14 k...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纤维蛋白胶凝素3(Ficolin-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28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87岁;身体质量指数20.12~26.14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09 kg/m^(2);病程4~12年,平均病程8.08年;心率65.54~81.23次/分,平均心率74.42次/分;缺血性心肌病58例,扩张型心肌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CHF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Ficolin-3、PDGF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Ficolin-3、PDGF对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结果与未MACE组相比,MACE组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血清Ficolin-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7.95±4.38)ng/mL vs(36.08±5.85)ng/mL。P<0.05],PD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18.53±35.24)pg/mL vs(169.67±31.16)pg/mL。P<0.05]。与未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LVEDD、LVESD显著升高[(63.54±5.27)mm vs(56.35±4.94)mm、(54.23±3.19)mm vs(49.37±3.05)mm。P<0.05],LVEF显著降低[(38.25±3.17)%vs(44.52±3.32)%。P<0.05]。LVEDD、LVESD、LVEF、Ficolin-3、PDGF和5项联合预测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840、0.845、0.848、0.847、0.945,LVEDD、LVESD、LVEF、Ficolin-3、PDGF 5项联合预测CHF患者MACE发生的AUC最高,优于各自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Ficolin-3表达水平降低,PDGF表达水平升高,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Ficolin-3、PDGF可以更好地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Ficolin-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杨欣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巨野县中医医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6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巨野县中医医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6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指标、脑利钠肽(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MWT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临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补阳还五汤加味 穴位贴敷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