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应激抑郁状态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成翔 张蕾 +4 位作者 姚莉红 郭玉秀 秦建兵 金国华 张新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性刺激引起的抑郁状态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通过开场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取大鼠脑冰冻切片行Doublecortin(DCX)免疫荧光检测海马新生神经元。结果:慢性...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性刺激引起的抑郁状态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通过开场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取大鼠脑冰冻切片行Doublecortin(DCX)免疫荧光检测海马新生神经元。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开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降低,蔗糖偏嗜度降低,且体重明显减轻;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ubgranularzone SGZ)DCX阳性细胞减少。结论:慢性应激性刺激引起的抑郁状态下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能力减弱,提示海马神经元再生的损害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性 抑郁症 模型 海马 神经元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琼 罗晓敏 +1 位作者 邵枫 王玮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49-45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介导的认知灵活性损伤特征。方法分别给予应激组大鼠(n=8只/组)两周慢性不可预期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或社会挫败(social defeat,SD)应激。应激结束后采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介导的认知灵活性损伤特征。方法分别给予应激组大鼠(n=8只/组)两周慢性不可预期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或社会挫败(social defeat,SD)应激。应激结束后采用糖水偏好测试检测快感缺失(一种典型抑郁样行为),采用注意定势转移任务(attentional set-shifting task,AST)检测认知灵活性改变,主要包括逆反学习(reversal learning,REL)和外维度定势转移(extra-dimensional set-shifting,EDS)能力。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CUS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降低[(7.24±1.64)vs(13.83±1.50),P<0.05]。SD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好指数较相应对照组降低[(4.28±1.96)vs(13.17±2.79),P<0.01;(27.96±11.64)vs(82.97±16.13),P<0.05]。在AST测试中,CUS诱导以EDS损害为特征的认知灵活性缺失,表现在CUS组大鼠在EDS阶段的训练达标次数较相应对照组增加[(15.57±1.53)vs(10.50±1.41),P<0.05],而社会挫败应激诱导以REL和EDS损害为特征的认知灵活性缺失,表现在SD组大鼠在REL和EDS阶段的训练达标次数均较相应对照组增加[REL:(17.30±0.76)vs(14.00±0.97),P<0.01);EDS:(15.80±1.72)vs(9.33±0.80),P<0.01]。结论慢性不可预期性应激和社会挫败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认知灵活性不同成分的损害,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不同认知表型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期 社会挫败 抑郁 前额叶 认知灵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改善不可预计性慢性应激所致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损伤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崇 程玉洁 +1 位作者 李俊立 李怡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对不可预计性慢性应激(UCS)所致大鼠学习和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大、中、小剂量3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模型组给予21 d UCS;治疗组在给予UCS的同时,...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对不可预计性慢性应激(UCS)所致大鼠学习和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大、中、小剂量3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模型组给予21 d UCS;治疗组在给予UCS的同时,每天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的米非司酮。处理前后分别做电迷宫和物体识别实验,检测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浓度。结果处理前各组在电迷宫和物体识别实验中的指标无明显差异。处理后,模型组和小剂量治疗组的正确反应次数、辨别指数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大、中剂量组较前变化不明显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小剂量治疗组的总反应时间明显延长且长于对照组,但大、中剂量治疗组总反应时间延长不明显且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处理前各组血ACTH和CORT浓度无明显差异,处理后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明显升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UCS所致的大鼠学习和记忆损伤,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不可预计慢性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总苷与百合总皂苷联合应用抗抑郁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英军 孙英莲 《特产研究》 2020年第5期30-33,共4页
为了研究赤芍总苷与百合总皂苷联合应用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干预作用。本研究连续21 d给予大鼠各种刺激造成大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抑郁模型,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赤芍总苷/百合总皂苷灌胃治疗21 d。药... 为了研究赤芍总苷与百合总皂苷联合应用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干预作用。本研究连续21 d给予大鼠各种刺激造成大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抑郁模型,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赤芍总苷/百合总皂苷灌胃治疗21 d。药后观察各组大鼠糖水偏好及大鼠血清5-HT、NE和BDNF含量。结果发现,赤芍总苷/百合总皂苷组与模型组相比,能增加糖水消耗率(P<0.01);提高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P<0.01)。赤芍总苷/百合总皂苷联合应用对大鼠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神经递质的表达有关。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百合总皂苷 慢性应激性 抗抑郁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