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失眠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记忆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芳 高建国 +1 位作者 张折折 陈贵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障碍共病抑郁症(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comorbid with depression,ICD)患者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在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ICD患者40例(ICD组),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障碍共病抑郁症(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comorbid with depression,ICD)患者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在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ICD患者40例(ICD组),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41例(CID组),并同期收集健康对照41名(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分别评估受试者的失眠和抑郁严重程度,并使用九盒迷宫评估受试者的记忆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TNF-β、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的水平,分析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记忆功能相关性。结果ICD组和CID组的HAMD和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19.0(14.0,22.0)vs.10.0(7.5,12.5)vs.2.0(1.0,4.0);PSQI:17(15,19)vs.15(13,16)vs.2(0,3);P<0.01],ICD组也高于CID组(P<0.01)。ICD组和CID组的空间参考记忆(spatial reference memory,SRM)和空间工作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SWM)错误数多于对照组[SRM:2.5(1.0,4.0),vs.1.0(0,3.0)vs.0(0,1.0);SWM:5.00(4.00,7.75)vs.4.00(2.00,5.00)vs.1.00(1.00,2.50);P<0.01],且ICD组的SRM和SWM错误数也高于CID组(P<0.01)。ICD组和CID组血清TNF-α、TNF-β、IL-1β、IL-6和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ICD组血清TNF-β和IL-6水平高于CID组(P<0.05)。在ICD组中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NF-α(r=0.394,P=0.021)和IL-1β(r=0.398,P=0.020)与SRW错误数呈正相关,TNF-β(r=0.381,P=0.026)和SAA(r=0.446,P=0.008)与SWM错误数正相关,且TNF-β与再认记忆错误数正相关(r=0.347,P=0.044)。结论ICD患者记忆损害较严重,可能与其较高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障碍 抑郁症 炎症因子 记忆功能 共病状态 九盒迷宫 匹兹堡睡眠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锻炼对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周清安 王献红 +7 位作者 祝希泉 余海滨 刘金来 杨利杰 王林 杨波 李春梅 李红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观察太极拳锻炼对慢性失眠障碍(CI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CID患者31例。太极拳锻炼24周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蛋白芯片检测... 目的观察太极拳锻炼对慢性失眠障碍(CI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CID患者31例。太极拳锻炼24周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蛋白芯片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1、sTNF-R2水平,并分析锻炼后PSQI评分与之相关性。结果太极拳锻炼24周后,CID患者PSQI各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均较锻炼前降低(t> 4.080, P <0.05);血清TNF-α、TNF-β水平明显下降(t>13.580, P <0.01),血清sTNF-R1、sTNF-R2水平显著上升(t> 160.189, P <0.001);血清TNF-α、TNF-β水平与PSQ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 0.638, P <0.001),而血清sTNF-R1、sTNF-R2水平与PSQ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 <-0.532, P <0.001)。结论 CID患者太极拳锻炼后睡眠质量改善,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TNF-β水平,上调血清sTNF-R1、sTNFR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障碍 太极拳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五大技术疗效因子及其治疗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卢静芳 李静茹 +7 位作者 葛方梅 张洁 张晶 孙莞绮 赵文清 师彬彬 罗鑫 苑成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2-407,共6页
目的研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nsomnia,CBTI)中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以及认知疗法五大技术的疗效相关因素及治疗感受。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开展连续8次CBTI,采用匹兹... 目的研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nsomnia,CBTI)中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以及认知疗法五大技术的疗效相关因素及治疗感受。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开展连续8次CBTI,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睡眠症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别于第2、4、8次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关于治疗技术及自身感受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下降(13.55±1.97 vs.6.91±2.43,P<0.05)。患者访谈表明CBTI五大技术对失眠症状均有改善效果。疗效相关因素包括: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减少无效躺床时间,规律作息,建立正向联结,改变不良认知等。患者治疗感受包括:前期体验糟糕,难以离开床,需要长期坚持等。结论CBTI治疗中的五大技术对睡眠均有帮助,患者会产生负面感受,需重视患者情绪变化及在执行过程中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障碍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质性研究 疗效因子 治疗感受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