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少铂蓄积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国利 顾展丞 +4 位作者 李灵常 马骏 陈晨 钱峻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7-1473,共7页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L·kg-1,其余4组按照4 mg·kg-1,2 mL·kg-1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造模,一周2次,共4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灌胃给药2.48 g·mL-1,每日1次,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体重,Von 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双侧坐骨神经、L4-5背根神经节,光镜、电镜观察理形态变化,测量背根神经节核仁大小变化。ICP-MS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内铂含量,qPCR检测细胞铂蓄积相关因子OCT2和ATP7A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 <0.05),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 <0.05),随着剂量的累积越明显;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背根神经节细胞核仁缩小,线粒体肿胀,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升高(P <0.01),铂摄入关键蛋白OCT2mRNA表达量增加(P <0.05),铂泵出关键蛋白ATP7A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0.05);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病理损伤轻,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降低(P <0.05),OCT2mRNA表达量减少(P <0.05),ATP7A mRNA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细胞中OCT2的表达,减少铂摄入,上调ATP7A mRNA的表达,促进铂泵出,从而减少背根神经节铂蓄积,发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铂蓄积 OCT2 ATP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背根神经节内神经递质类物质靶标定量检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文玲 陈艳荣 +1 位作者 欧娟娟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4-691,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中奥沙利铂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递质类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抽签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累积剂量、多频次腹腔注射(累积剂量48 mg/m^2,模拟...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中奥沙利铂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递质类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抽签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累积剂量、多频次腹腔注射(累积剂量48 mg/m^2,模拟人体剂量>1200 mg/m^2)的方法建立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利用神经递质类物质靶标定量检测筛选出背根神经内浓度显著改变的神经递质类物质。结果在奥沙利铂累积剂量为48 mg/m^2时,可成功构建大鼠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模型;其背根神经节内谷氨酰胺[(58.54±10.46)nmol/L,P<0.05]、L-谷氨酸[(43.12±7.76)nmol/L,P<0.05]、多巴胺[(0.03±0.02)nmol/L,P<0.01]、去甲肾上腺素[(0.25±0.04)nmol/L,P<0.05]、3、4-二羟基苯乙酸[(0.41±0.01)nmol/L,P<0.01]、香草扁桃酸[(3.30±0.63)nmol/L,P<0.05]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尤其以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的增加最为显著。结论奥沙利铂慢性蓄积可导致背根神经节内部分神经递质类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可能与神经元损伤及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背根神经 神经递质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