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MPTP慢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罗琴 彭国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2-634,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MPTP 慢性动物模型 多巴胺神经 α-synclein蛋白 路易氏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中毒大鼠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亚南 刘儒林 程秀臻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乙醇 大鼠 急性动物模型 慢性动物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隔核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Chang PC 江颖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96-96,共1页
最近人体试验发现,伏隔核(NAc)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机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慢性痛动物模型,探索NAc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部分损伤(SNI)模型;(2)检... 最近人体试验发现,伏隔核(NAc)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机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慢性痛动物模型,探索NAc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部分损伤(SNI)模型;(2)检测时间点:SNI术前2 d、术后5 d和术后28 d;(3)评价指标:触诱发痛、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功能连接、NAc受体基因表达(DR1a、DR2、KOR、CB1、MORl和5-HT1a);(4)NAc核团埋管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 慢性动物模型 伏隔核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大鼠坐骨神经 人体试验 基因表达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心方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魏月娟 韩琳 高占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023-2026,共4页
目的:观察强心方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结扎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将心肌梗死的54只大鼠随机分为强心方组、缬沙坦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强心方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结扎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将心肌梗死的54只大鼠随机分为强心方组、缬沙坦组、模型组,每组18只,另选10只为对照组,对照组大鼠穿线后不行冠脉结扎,其余操作同模型组。12周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射血分数(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浆钙调磷酸酶(CaN)的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心肌钙调控蛋白肌浆网钙泵(SERCA2a)、雷尼丁受体2(RYR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即未经中药和西药灌胃治疗的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N、NFAT3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强心方灌胃治疗后强心方组,大鼠的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的表达得到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N、NFAT3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强心方能够有效的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改善钙回摄及钙释放,抑制心肌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N-NFAT3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方 慢性心力衰竭 钙循环 CaN-NFAT3信号通路 心肌舒缩功能 心肌重构 肌浆网钙泵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 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