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竞技风险的神经科学: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与慢性创伤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万炳军
杨梅
孙建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以竞技风险为视角,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分析和神经影像学4个方面对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慢性创伤性脑病(CTE)研究进行述评。主要观点有:(1)在运动员人群中具有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经历的人数较多,该类损伤的重...
以竞技风险为视角,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分析和神经影像学4个方面对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慢性创伤性脑病(CTE)研究进行述评。主要观点有:(1)在运动员人群中具有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经历的人数较多,该类损伤的重复性易引起CTE,发病运动员集中在拳击、足球等有身体接触性的运动项目中;(2)在CTE的病理分析中发现脑重量减轻、P-tau免疫阳性的NFT、TDK-43阳性神经突起、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特异性表现;(3)提出了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与CTE的分期、分类诊断标准,但仍需要大量实验来支持;(4)在神经影像学上主要采用DTI、f MRI和SWI等技术对运动员患者进行检测;(5)当前主要以运动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为主,相关研究的突破需要开展进一步前瞻性工作。建立理想动物模型、研制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是解决目前研究瓶颈的主要途径,并要加强对运动员CTE风险预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神经系统
运动相关性轻型
脑
损伤
慢性创伤性脑病
竞技风险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内淋巴系统及其与创伤性脑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琨
侯立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1029,共8页
脑由于缺少常规的淋巴结构,一直被认为与外周淋巴系统完全隔绝。但是随着血管周围间隙、胶质淋巴系统及脑膜淋巴管的相继发现,人们开始认识到脑也有其独特的淋巴引流途径,且与外周淋巴系统相通。创伤性脑损伤作为制约神经外科整体救治...
脑由于缺少常规的淋巴结构,一直被认为与外周淋巴系统完全隔绝。但是随着血管周围间隙、胶质淋巴系统及脑膜淋巴管的相继发现,人们开始认识到脑也有其独特的淋巴引流途径,且与外周淋巴系统相通。创伤性脑损伤作为制约神经外科整体救治水平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伤后远期出现的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退行性表现一直未得到合理的解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管周围间隙、胶质淋巴系统及脑膜淋巴管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导致颅内淋巴系统功能下降,代谢产物在脑组织内大量堆积,从而影响神经功能导致出现神经退行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胶质淋巴系统
脑
膜淋巴管
创伤性
脑
损伤
慢性创伤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及多重脑震荡大鼠伤后1、3、6月空间认知变化动态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家雄
王路
+6 位作者
宋海
郑永江
张睿
张桓
杨力
郭泽云
于建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观察单纯脑震荡及多重脑震荡对大鼠空间认知行为的远期影响。方法:7周龄SD雄性大鼠180只,体重280±30 g,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C)和脑震荡组,用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脑震荡模型。脑震荡组完成第一次打击后随机分为单纯脑震荡(PCC...
目的:观察单纯脑震荡及多重脑震荡对大鼠空间认知行为的远期影响。方法:7周龄SD雄性大鼠180只,体重280±30 g,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C)和脑震荡组,用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脑震荡模型。脑震荡组完成第一次打击后随机分为单纯脑震荡(PCC)组和多重脑震荡(MCC)组,多重损伤组完成第二次打击后再随机分为二重脑震荡组(2MCC)和三重脑震荡组(3MCC),重复脑震荡模型打击间隔时间为24 h,对伤后1月、3月、6月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评估其空间认知功能改变。结果:1.伤后1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7天,3M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与PCC组比较,2MCC组于第7天,3M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伤后3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5、6、7天,3MCC组于第4、5、6、7天延迟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2MCC组无统计学差异,3MCC组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与对照组比较,PCC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和3MCC组停留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仅3MC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伤后6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5、6、7天,3MCC组于第2、3、4、5、6、7天延迟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2MCC组于第6、7天,3MCC组于第4、5、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与对照组比较,PCC组、2MCC组和3MCC组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均有统计学差异;与PCC组比较,2MCC组和3MC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脑震荡次数的增加,大鼠出现空间认知行为较早和较严重的损坏,并有明显的损伤累积效应,该模型可用于慢性创伤性脑病病理改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脑
震荡
水迷宫
认知行为
慢性创伤性脑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动相关性脑损伤远期并发症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家雄
郑永江
+1 位作者
张睿
于建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8-551,共4页
轻型脑损伤急性期临床表现轻微,常不能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然而已有充分的流行病学与病理学证据证实轻微脑损伤存在远期不良预后,表现为慢性创伤性脑病。目前对轻微脑损伤远期不良预后的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尚缺乏理想的预...
轻型脑损伤急性期临床表现轻微,常不能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然而已有充分的流行病学与病理学证据证实轻微脑损伤存在远期不良预后,表现为慢性创伤性脑病。目前对轻微脑损伤远期不良预后的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尚缺乏理想的预测、预防措施。复习文献发现病史、脑电图、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 MRI)和生物标记等多种因素对轻型脑损伤的远期并发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这些潜在的预测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病情发展,各有优缺点,寻找一种经济、方便、高效的预测手段对轻型脑损伤远期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脑
损伤
重复性轻型
脑
损伤
慢性创伤性脑病
并发症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竞技风险的神经科学: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与慢性创伤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万炳军
杨梅
孙建军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加拿大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TY003)
文摘
以竞技风险为视角,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分析和神经影像学4个方面对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慢性创伤性脑病(CTE)研究进行述评。主要观点有:(1)在运动员人群中具有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经历的人数较多,该类损伤的重复性易引起CTE,发病运动员集中在拳击、足球等有身体接触性的运动项目中;(2)在CTE的病理分析中发现脑重量减轻、P-tau免疫阳性的NFT、TDK-43阳性神经突起、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特异性表现;(3)提出了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与CTE的分期、分类诊断标准,但仍需要大量实验来支持;(4)在神经影像学上主要采用DTI、f MRI和SWI等技术对运动员患者进行检测;(5)当前主要以运动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为主,相关研究的突破需要开展进一步前瞻性工作。建立理想动物模型、研制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是解决目前研究瓶颈的主要途径,并要加强对运动员CTE风险预防的研究。
关键词
运动医学
神经系统
运动相关性轻型
脑
损伤
慢性创伤性脑病
竞技风险
运动员
Keywords
sports medicine
nervous system
sport related mild brain injury
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competitive risk
athlete
分类号
G804.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淋巴系统及其与创伤性脑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琨
侯立军
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1029,共8页
文摘
脑由于缺少常规的淋巴结构,一直被认为与外周淋巴系统完全隔绝。但是随着血管周围间隙、胶质淋巴系统及脑膜淋巴管的相继发现,人们开始认识到脑也有其独特的淋巴引流途径,且与外周淋巴系统相通。创伤性脑损伤作为制约神经外科整体救治水平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伤后远期出现的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退行性表现一直未得到合理的解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管周围间隙、胶质淋巴系统及脑膜淋巴管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导致颅内淋巴系统功能下降,代谢产物在脑组织内大量堆积,从而影响神经功能导致出现神经退行性表现。
关键词
颅内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胶质淋巴系统
脑
膜淋巴管
创伤性
脑
损伤
慢性创伤性脑病
Keywords
intracranial lymphatic system
perivascular spaces
glymphatic system
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及多重脑震荡大鼠伤后1、3、6月空间认知变化动态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家雄
王路
宋海
郑永江
张睿
张桓
杨力
郭泽云
于建云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外科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467)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13FB104)
文摘
目的:观察单纯脑震荡及多重脑震荡对大鼠空间认知行为的远期影响。方法:7周龄SD雄性大鼠180只,体重280±30 g,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C)和脑震荡组,用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脑震荡模型。脑震荡组完成第一次打击后随机分为单纯脑震荡(PCC)组和多重脑震荡(MCC)组,多重损伤组完成第二次打击后再随机分为二重脑震荡组(2MCC)和三重脑震荡组(3MCC),重复脑震荡模型打击间隔时间为24 h,对伤后1月、3月、6月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评估其空间认知功能改变。结果:1.伤后1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7天,3M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与PCC组比较,2MCC组于第7天,3M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伤后3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5、6、7天,3MCC组于第4、5、6、7天延迟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2MCC组无统计学差异,3MCC组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与对照组比较,PCC无统计学差异,2MCC组和3MCC组停留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仅3MC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伤后6月:(1)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PCC组于第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于第5、6、7天,3MCC组于第2、3、4、5、6、7天延迟有统计学意义。与PCC组比较,2MCC组于第6、7天,3MCC组于第4、5、6、7天有统计学差异。2MCC组与3MCC组比较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2)无平台探测实验:与对照组比较,PCC组、2MCC组和3MCC组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均有统计学差异;与PCC组比较,2MCC组和3MC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MCC组与3M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脑震荡次数的增加,大鼠出现空间认知行为较早和较严重的损坏,并有明显的损伤累积效应,该模型可用于慢性创伤性脑病病理改变的研究。
关键词
多重
脑
震荡
水迷宫
认知行为
慢性创伤性脑病
大鼠
Keywords
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 morris water maze, cognitive behavior, chronic traumaticencephalopathy, rats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相关性脑损伤远期并发症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家雄
郑永江
张睿
于建云
机构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467)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13FB104)
文摘
轻型脑损伤急性期临床表现轻微,常不能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然而已有充分的流行病学与病理学证据证实轻微脑损伤存在远期不良预后,表现为慢性创伤性脑病。目前对轻微脑损伤远期不良预后的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尚缺乏理想的预测、预防措施。复习文献发现病史、脑电图、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 MRI)和生物标记等多种因素对轻型脑损伤的远期并发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这些潜在的预测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病情发展,各有优缺点,寻找一种经济、方便、高效的预测手段对轻型脑损伤远期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关键词
运动
脑
损伤
重复性轻型
脑
损伤
慢性创伤性脑病
并发症
预测因素
分类号
R87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竞技风险的神经科学:运动相关性轻型脑损伤与慢性创伤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万炳军
杨梅
孙建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颅内淋巴系统及其与创伤性脑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陈琨
侯立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次及多重脑震荡大鼠伤后1、3、6月空间认知变化动态观察
王家雄
王路
宋海
郑永江
张睿
张桓
杨力
郭泽云
于建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运动相关性脑损伤远期并发症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王家雄
郑永江
张睿
于建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