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造影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的分析
1
作者 吴敏 师红林 董昆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46-46,共1页
目的:通过分析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改变,探讨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72例不典型心前区疼痛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对照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及三支血管病变组,分别... 目的:通过分析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改变,探讨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72例不典型心前区疼痛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对照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及三支血管病变组,分别对各组冠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31例患者中,有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4例(12.90%)。有冠状动脉病变的141例患者中,出现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99例(70.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发生率在单支血管病变组中为52.94%,双支血管病变组为71.69%,三支血管病变组为90.00%。结论: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2
作者 臧敏 陈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7期22-22,共1页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2005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无心绞痛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00例,年龄35~85岁,其中35-45岁500例,45-65岁3500例,〉65岁1000例。其中男3000例,女200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无力或无任何症...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2005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无心绞痛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00例,年龄35~85岁,其中35-45岁500例,45-65岁3500例,〉65岁1000例。其中男3000例,女200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无力或无任何症状。常规检查多次随访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诊断 无症状 鉴别 心绞痛症状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常规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耀明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6期433-433,共1页
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6 8例 ,并以静滴丹参注射液等常规用药治疗6 0例作对照 ,1 0d为 1疗程 ,2个疗程观察疗效 ,结果 2者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 ,加用生脉注射液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 慢性 冠状动脉不足 生脉注射液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久海 杜金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7期692-693,共2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6例确诊为CCCI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血管内径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测量,观察...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6例确诊为CCCI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血管内径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测量,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和血管狭窄情况。结果:86例CCCI患者中,有颈动脉硬化(IMT增厚和斑块形成)78例,检出率达90.7%,其中IMT增厚达29.1%,斑块形成达61.6%。结论:CCCI与颈动粥样硬化存在着线性关系,早期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预CCCI的发病,提高早期诊治率,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不足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其颈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彦君 温暖 刘静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 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18.2±3.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3.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显示,38例观察组患者中20例(52.6%)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按照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组,2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血清Hcy(21.3±3.8)μmol/L,18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血清Hcy为(14.1±4.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89,P=0.000<0.05)。结论血清Hcy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颈动脉硬化之间关系密切,可能对脑卒中风险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静 徐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多普勒超声对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进...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多普勒超声对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进行检测。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血清Hcy水平。结果疾病组和正常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8.3±5.2)mol/L和(10.1±2.4)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疾病组患者斑块性质分别有软斑块24例、混合斑块19例和硬斑块17例,其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3.7±2.1)、(17.6±3.3)、(14.9±2.9)mol/L,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混合斑块者和硬斑块者(t=12.08、19.04,P<0.05),且混合斑块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硬斑块者(t=4.76,P<0.05)。结论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血清Hcy较正常健康人群显著升高,且斑块性质越不稳定,其水平越高,二者存在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清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硬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刘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治疗前,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头晕 盐酸倍他司汀 氟桂利嗪 流速度 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即时效应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英 杨承敏 张蕴宇 《中国乡村医生》 1998年第11期37-37,共1页
本组病人60例均为门诊患者,既往均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史,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或心前区疼痛来院就诊.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均在50~70岁之间,平均年龄62岁;有急性心绞痛症状48例(同时伴有心律失常4例),以心律失常为主,无明... 本组病人60例均为门诊患者,既往均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史,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或心前区疼痛来院就诊.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均在50~70岁之间,平均年龄62岁;有急性心绞痛症状48例(同时伴有心律失常4例),以心律失常为主,无明显心绞痛症状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不足 针刺疗法 内关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艳玲 王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24 h动态检测,记录冠状动脉缺血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缺血时的心率变化及其他心电图异常情况,记录起搏心电图、低频与高频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记录仪进行24 h动态检测,记录冠状动脉缺血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缺血时的心率变化及其他心电图异常情况,记录起搏心电图、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结果本组患者共发生心肌缺血887阵次,持续3 min-30 min,发作时心率(85-145)次·min^-1,发生时间主要在7:00-12:00,共510阵次(57.5%);本组患者7:00-20:00起搏心电图显著低于20:00-7:00,心率、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显著高于20:0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20:00 S T段压低及压低持续时间、ST段抬高及抬高持续时间与20:00-7: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心电检测可以准确反应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不足 心肌缺 动态心电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小刚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4-105,115,共3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刈8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表现945阵次,发作持续时间2min-40min,发作时心率(81147)次·min,发作时间主...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刈8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表现945阵次,发作持续时间2min-40min,发作时心率(81147)次·min,发作时间主要位于6:0012:00时间段,占56.51%,其中ST段改变以6:0020:00为界限,昼夜心率、起搏心电剧、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ST段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能明确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心肌缺血状况,能为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不足 心肌缺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心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后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C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脑蛋白水解物组和川芎嗪组,...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C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脑蛋白水解物组和川芎嗪组,每组各40例。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马来酸桂哌齐特+脑蛋白水解物组缓解头昏、头痛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5%,川芎嗪组为72.5%和70.O%,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马来酸桂哌齐特±脑蛋白水解物组治疗后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检查高流速型CCCI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SA)的平均血流速度为(75±10)cm/s、(62±3)cm/s、(52±9)cm/s、(42±6)cm/s,低流速型CCCI患者MCA的平均血流速度为(65±10)cm/s,与川芎嗪组治疗后比较[(88±8)cm/s、(69±5)cm/s、(61±11)cm/s、(56±9)cm/s、(54±11)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CCCI的临床症状效果较川芎嗪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马来酸桂哌齐特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涂巧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257-258,共2页
目的总结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125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随机分成A组(60例)和B组(65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B组患... 目的总结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125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随机分成A组(60例)和B组(65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B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6.92%,明显高于A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治疗依从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动脉不足 头晕 护理干预 依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明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指导。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心肌缺血症状的评分、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评分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评分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评分均较接受护理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心肌缺血症状的评分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可有效地缓解其心肌缺血和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冠状动脉不足性心脏病 住院治疗 健康指导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楠楠 陈志刚 +4 位作者 孟繁兴 任珊 蔡英丽 李学军 刘佳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135-139,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全部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收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全部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收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学资料,制订中医证候学观察量表,观察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将其数据进行录入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结果①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合并基础疾病比例最高的为高血压病,其次为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髓亏证、痰浊证、血虚证、气虚证和血瘀证;常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脑络、肾和肝。所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证候要素合并情况中,单纯一证者仅4例(5.3%),二证至四证合并出现者共65例(85.5%)。其中纯虚证者29例(38.2%),纯实证者仅1例(1.3%),虚实夹杂者46例(60.5%)。③将9类病性类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聚为两类时,痰浊和髓亏证聚为一类,其他7证聚为一类。④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与其合并的基础疾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瘀证与血脂紊乱呈正相关(P <0.05),痰浊证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P <0.05),而其他证候要素与基础病之间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类虚实夹杂的疾病,以气虚、血虚、髓亏等证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其中合并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痰浊和髓亏证表现更为明显。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中医证候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宋春霞 李亚军 +4 位作者 何芳梅 张世俊 任会云 张译文 张蓓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CC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CC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 g/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1次/d(每晚睡前服)。对照组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TCD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学和TCD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CCCI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清脑颗粒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致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文凤 苗淑荣 姜立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不足 清脑颗粒 疗效观察 失眠患者 治疗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报警技术
17
作者 胡俊文 王振雄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13-16,共4页
本文介绍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报警技术、报警电路和ECG 基线漂移校正电路。讨论了三个重要参数的选取。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不足 报警 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hs-CRP及脑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海生 白水平 焦丽敏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血流量及TC、LDL-C的影响,为其治疗CCCI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0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血流量及TC、LDL-C的影响,为其治疗CCCI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0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TC、LDL-C及脑血流量。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hs-CRP、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脑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降低CCCI患者血清hs-CRP、TC、LDL-C水平,提高脑血流量,改善CCCI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丁苯酞 C反应蛋白质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62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圣朝 费爱华 +5 位作者 胡军 秦晓凤 俞红五 陈颖 朱才丰 李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静脉滴注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治疗组62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静脉滴注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治疗组62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al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血管弹性指数(diastolic index,DI)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3.8%);在改善VA、BA的Vm、PI和DI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静脉滴注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针刺疗法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平肝活血中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树芬 王志红 高长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补肾平肝活中药 治疗 慢性不足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