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孢菌素A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bet、GATA-3、相关信号分子、细胞因子及Th1/Th2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峻 周永明 +2 位作者 胡明辉 孙伟玲 薛志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11-1219,共9页
本研究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及相关信号通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从Th细胞失衡、转录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水平研究环孢菌素(CsA)治疗慢性AA的免疫调节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检测慢性A... 本研究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及相关信号通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从Th细胞失衡、转录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水平研究环孢菌素(CsA)治疗慢性AA的免疫调节机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检测慢性AA患者治疗前和CsA治疗6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T-bet、GATA-3及STAT4、STAT6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AA患者治疗前和CsA治疗6月后外周血Th1、Th2比例及PBMNC培养上清IFN-γ、IL-12、IL-4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慢性AA患者PBMNC T-bet、STAT4mRNA表达、T-bet/GATA-3比值、Th1比例、Th1/Th2比值、PBMNC培养上清IFN-γ、IL-12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经CsA治疗6月后,患者T-bet、STAT4表达、T-bet/GATA-3比值、Th1比例、IFN-γ、IL-12表达均有所下降,但T-bet、STAT4、T-bet/GATA-3比值、Th1比例、IFN-γ表达仍未达到正常水平,GATA-3、STAT6mRNA表达、Th2比例、IL-4表达在治疗前后与正常人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FN-γ/T-bet、IL-12/STAT4通路的异常活化及Th平衡向Th1型偏移在AA免疫异常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CsA能通过下调IFN-γ/T-bet、IL-12/STAT4通路的异常活化及纠正Th1过度极化而减轻AA异常亢进的细胞免疫,解除造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T-BET STAT4 GATA-3 TH1/TH2 环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庄海峰 陈美玲 +3 位作者 魏丽萍 杨飞 胡通林 沈建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69例病人。将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肾阳虚组(23例)、肾阴虚组(19例)、肾阴阳两虚组(27例),然后进行奇偶数... 目的:观察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69例病人。将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肾阳虚组(23例)、肾阴虚组(19例)、肾阴阳两虚组(27例),然后进行奇偶数字随机抽取,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其中中医治疗组36例中肾阳虚组(12例)、肾阴虚组(10例)、肾阴阳两虚组(14例);西医组33例中肾阳虚组(11例)、肾阴虚组(9例)、肾阴阳两虚组(13例)。以3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结果:①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与西医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组治疗前后相比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肾阳虚型中医组与西医组治疗后相比,外周血细胞增长优于西医组,两者有差异(P<0.05)。③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西医组轻。结论: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障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补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萍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党辉 关徐涛 +3 位作者 王冰 王涛 孙士玲 高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45-2848,共4页
高萍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视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认为其病因常常由于外感所伤,病机以脾肾两虚,阴阳不和为本,气血两亏、瘀血为标,临床上往往呈现出虚实夹杂之证。用药重视益肾补脾、活血化瘀兼以补气养血,临床上往往取得满意... 高萍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视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认为其病因常常由于外感所伤,病机以脾肾两虚,阴阳不和为本,气血两亏、瘀血为标,临床上往往呈现出虚实夹杂之证。用药重视益肾补脾、活血化瘀兼以补气养血,临床上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补脾益肾 活血化瘀 高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认识及优势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吴迪炯 周郁鸿 沈一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500-502,共3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治疗较为棘手的血液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就目前中医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认识、优势...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治疗较为棘手的血液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就目前中医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认识、优势特点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认为有必要深入临床研究,提高循证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中医药 疗效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冀晓红 李草旎 +1 位作者 杨学民 张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27-3029,共3页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医院接诊的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选为研究病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医院接诊的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选为研究病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与对照组64.71%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3.87±1.03)×109/L、Hb(101.47±12.65)g/L、PLT(71.26±14.58)×109/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2.76±8.49)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复发率20.59%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毛症、手颤、牙龈增生、痤疮、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88%、11.76%、8.82%、14.71%、2.94%,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骨髓造血能力,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应用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第三方细胞联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丽昕 曹永彬 +5 位作者 刘周阳 吴亚妹 王志红 闫蓓 达万明 吴晓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2-1525,共4页
本研究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和单倍体相合脐血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联合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患者为女性,12岁,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1年,供者为其母亲... 本研究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和单倍体相合脐血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联合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患者为女性,12岁,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1年,供者为其母亲,单倍体相合,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同时加入分离、扩增的hUC-MSC及患者胞弟HLA单倍体相合脐血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联合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ATG+霉酚酸酯+短程甲氨喋呤+CD25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输注供者的MNC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7.92×108/L和3.78×106/L,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 d和14 d,35 d嵌合体94%,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从初步结果看来,联合两种第三方细胞的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AA安全、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相合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第三方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沈建平 庄海峰 +3 位作者 沈一平 叶宝东 邓姝 周郁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185-1186,共2页
探讨慢性再障科学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机制,揭示慢性再障生物学基础即造血细胞调节因子及补肾法对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了解其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再障提供客观依据;研究中西药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临床提供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 探讨慢性再障科学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机制,揭示慢性再障生物学基础即造血细胞调节因子及补肾法对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了解其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再障提供客观依据;研究中西药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临床提供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并通过2~3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安全性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发挥中西医作用,确立合适的诊断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和药效经济学效益。此种治疗模式以患者临床疗效为中心,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体现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单元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填精益髓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及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玉霞 袁忠 +2 位作者 马西虎 黄志惠 费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497-1499,1503,共4页
目的:观察从补肾填精益髓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出血及感染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CAA门诊及住院患者56例,据辨证首先予以分层,分层原则是依据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发病率,比例选择2∶2∶1... 目的:观察从补肾填精益髓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出血及感染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CAA门诊及住院患者56例,据辨证首先予以分层,分层原则是依据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发病率,比例选择2∶2∶1。下一步进入随机分组。随机分为2组,在支持疗法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依据辨证分型的受试药物,对照组施以受试药完全一致的模拟剂。每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及治疗组3型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象、出血与感染次数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2%(20/28)、30.71%(6/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肾阳虚型有效率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象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肾阳虚型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血及感染情况(次数)比较: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肾阳虚型组低于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填精益髓中药能明显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提高血细胞水平,减轻出血及感染的发生避免慢性再障疾病进一步加重,对慢再障的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提高均有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填精益髓方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出血及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细胞因子EPO、SCF、GM-CSF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的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琰 徐瑞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00-1102,共3页
本研究探讨造血细胞因子EPO、SCF、GM-CSF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应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35例CAA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中EPO、SCF、GM-CSF mRNA表达。结果表明:CAA患者... 本研究探讨造血细胞因子EPO、SCF、GM-CSF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应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35例CAA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中EPO、SCF、GM-CSF mRNA表达。结果表明:CAA患者骨髓中EPO、SCF、GM-CSF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造血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紊乱的病理机制,这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造血调控 细胞因子 EPO SCF GM—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思路 被引量:9
10
作者 丛培玮 易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74-575,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中医认为,血虚是"再障"的主要表现,治"再障",必须把住先天命火,后天脾胃,先天肾精。补脾益肾改善循环,祛瘀才可生新。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补脾益肾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运律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惠杰 王运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72-1273,共2页
王运律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疑难血液病,认为慢性再障治疗宜调补气血,本从脾肾;权变虚瘀,养血活血;随症加减,固本治标,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临床经验 王运律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细胞粘附分子CD11a、CD49d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学亮 徐从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59-661,共3页
为探讨细胞粘附分子 (CAMs)CD11a、CD4 9d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法 )测定 2 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SSL/C方案治疗前后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粘附分子C... 为探讨细胞粘附分子 (CAMs)CD11a、CD4 9d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法 )测定 2 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SSL/C方案治疗前后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粘附分子CD11a和CD4 9d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发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骨髓及外周血MNC的CD11a及骨髓MNC的CD4 9d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 ,外周血MNC的CD4 9d表达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细胞粘附分子表达降低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随着病情的缓解粘附分子表达增强 ,纠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 ,可以改善其骨髓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粘附分子 CD11A CD49D 治疗 造血功能 C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指数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分型与疗效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丽 王素珍 +1 位作者 王海霞 王树庆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0-802,共3页
目的应用倾向指数方法,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分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8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肾阳虚组193例,肾阴虚组194例。倾向指数匹配后,共有患者292例,其中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各146例,匹配... 目的应用倾向指数方法,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分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8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肾阳虚组193例,肾阴虚组194例。倾向指数匹配后,共有患者292例,其中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各146例,匹配的比例是75.5%。基线资料匹配后均达到了均衡。对匹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和疾病疗效、症候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匹配后疾病疗效:肾阳虚组基本治愈38例,缓解48例,明显进步42例,总有效率是87.7%;肾阴虚组分别为57例、29例、20例,有效率是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各项主要中医证侯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肾阳虚组心悸、头晕、乏力、面色口唇、指甲苍白、形寒肢冷积分下降与肾阴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肾阳虚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88例,总有效率是67.8%;肾阴虚组分别为0例、12例、99例,有效率是76%;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7>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疾病疗效方面肾阳虚组要优于肾阴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倾向指数 中医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疗效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丽 王树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66-2768,共3页
目的中医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疗效作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选择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2例,服用补肾活髓颗粒治疗,并且不同症型再辅之不同中药治疗,效果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基本治愈... 目的中医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疗效作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选择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2例,服用补肾活髓颗粒治疗,并且不同症型再辅之不同中药治疗,效果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基本治愈程度为20.08%;缓解程度为32.27%;明显进步程度为30.74%;无效的程度为16.68%。根据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决策原则,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为缓解。结论补肾活髓颗粒,辅之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缓解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中医药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霉素A、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绍倩 孙慧 +1 位作者 孙玲 刘少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3-106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环孢霉素A 雄激素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红细胞、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袁志军 刘爱林 刘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785-2788,2791,共5页
目的:研究自拟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红细胞及白细胞介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 目的:研究自拟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红细胞及白细胞介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血强肾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并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增生,血清白细胞介素表达。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2. 61%,总有效率为95. 6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56. 52%,总有效率为78. 2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RBC、RET、Hb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RBC、RET、Hb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7、IL-6、IL-23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6、IL-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髓增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BC、Hb与临床疗效间呈高度负相关(P <0. 05),IL-23、IL-17、IL-6与临床疗效间正相关(P <0. 05)。结论:补血强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红细胞及白细胞介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红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3 骨髓增生度 血红蛋白 中西医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血合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蕾 杨文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补血合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组西药加补血合剂,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抽取骨髓,对骨髓细胞分离培养,收集培养上清液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双抗夹心EL... 目的:研究补血合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组西药加补血合剂,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抽取骨髓,对骨髓细胞分离培养,收集培养上清液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造血细胞调节因子(IL-3、TNF-α、IFN-γ)的活性并比较其水平变化。结果:造血细胞调节因子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L-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NF-α、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IL-3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TNF-α、IFN-γ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IL-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3水平升高的差值与TNF-α、IFN-γ水平下降的差值,肾阳虚组均高于肾阴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血合剂能提高正调节因子IL-3的水平,降低负调节因子TNF-α、IFN-γ的水平,肾阳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肾阴虚型患者,为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血合剂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造血细胞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判别方程的建立与使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乐敏 王运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统计学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中医证型判别方程。方法:对77例C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3组,且与20名健康人作对照,并行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多个指标的实验室检查。以... 目的:探讨应用统计学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中医证型判别方程。方法:对77例C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3组,且与20名健康人作对照,并行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多个指标的实验室检查。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CAA辨证分型的判别方程,对中医证型进行客观量化。结果: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CAA中医证型判别方程,筛选出与判别方程最相关的Hb(g/L)、PLT(×109/L)、CD8(%)、CD3+CD95+(%)、C3(g/L)、C4(g/L)等6个免疫学、血常规指标。结论: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AA中医证型判别方程,使AA辨证分型得以客观量化,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辨证分型 判别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宫立众 张茂宏 徐从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1-701,70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血清 T细胞因子 S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绍宏运用龟鹿二仙胶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中医药疗法 龟鹿二仙胶 陈绍宏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